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吗?她的生理期怎么办?(历史上的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上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吗?

优质回答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男扮女装,代父从军,疆场驰骋十二年的花木兰,给历史留下了惊鸿一瞥。

如今公认花木兰的出处是北朝民歌《木兰诗》。到了公元568年,又被南朝陈释智匠收录在其音乐专藉《古今乐录》中。可惜,这部专著现已散失。

木兰从军,一段民间述史的蜕变

花木兰替父从军,起源于北朝的民歌《木兰诗》,这时的结尾部份只停留于木兰凯旋而归。在历经隋唐时期的文人润笔后,木兰的家庭成员日渐清晰。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诗里木兰的家庭成员相继出现,不仅上有父母,还有姐弟。而现今所看到的版本,是由宋代郭茂倩主编的《乐府诗集》。

可宋代的《乐府诗集》里,木兰仍有一大遗憾,即世人 “ 只知其名,却未闻其姓 ”。于是,明朝的剧作家徐渭,在其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里给补了两个缺。

一是取名。这一版本中,木兰的父亲姓花名弧,既然父亲姓花,不言而喻,木兰的全名该是花木兰;二是与王郎成亲。至此,花木兰的故事终于定格。

秦汉时期,朝廷开始设立专门的乐府官署, 其职能是负责收集整理民歌、训练乐工等。 到了宋代,乐府歌辞的来源分为宫廷御用文人创作和民间采集两个方面。

《木兰诗》,实际上是老百姓通过民歌创作的形式,将看到的或亲历过的事情、情景等,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保留下来。这类带有写实性的民歌更像是民间述史,再经官方采集并整理后,就成了乐府歌辞。

花木兰是否真实存在

历史上是否真有花木兰这么一位奇女子,历来都有争议。在《木兰诗》中有一句,“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至少说明,花木兰从军是在可汗的军队里。

而这里的 “可汗” 具体指的是谁?诗中没说。但在清代的《商丘县志》 里却有这样的记载,说木兰从军归来后, “ 释其戎服,衣其旧裳。 同 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诸宫中。木兰曰:‘臣无媲君之礼’,以死誓拒之,迫之不从,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 谥孝烈。”

《商丘县志》所依据的,是元代《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文。而这个记载,完整地给出了花木兰最后的归宿。

立下战功的花木兰回家后,又回复了女儿身。可女扮男装这事被皇帝知道后,皇帝就想将她纳入宫中,可木兰誓死不从,最终为留清白自尽而亡。

后世的史家通过对照诗中的句子,并结合北朝的历史,将木兰从军的时间锁定在了公元435年到449年之间。而这一时期执政的,正是北魏王朝的第三任皇帝,魏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08-452年)。

虽然历史上有不少的名人,如唐代的杜牧, 南宋的程大昌, 明代的徐文长, 清代史学家姚石甫等人,相信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可即便如此,另一疑问又随之出现,历史上的花木兰究竟是汉人还是鲜卑族的?

结语:

其实,对于历史上的花木兰是否真有其人无须过于纠结,毕竟在她的身上,早已烙上了民族传统的印记。

花木兰是花家老祖

木兰其实不姓花,祖姓是啥不得而知。大约北魏太武帝时期吧,北方柔然丁零等民族入侵,太武帝下令集结兵力抵抗。这时,住在河南的木兰家也收到了征兵命令,就像《木兰辞》说的那样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他爹也是个能人,当年追随北魏太祖拓跋珪,跟着拓跋珪南征北战,在军中也是小有名气,北魏大定后,自己也刀口舔血的鬼日子,索性拿着军中赏赐辞职回家结婚生子,就这样,这一家人平平淡淡的过了近二十年

如果不是北方告急,估计这一家人仍然会平平淡淡

但是,战事紧急,军中宿老签发了召回令,让木兰他爹重披战袍。可惜,那时候的木兰爹已经不复早年英勇,年老体弱,压根就从不了军。木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从木兰那一身行头上,能看出来,他们家条件还是不错的,并不是普通百姓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后来经过多年征战,木兰也从寻常小将升级成知名战将

当战争结束,木兰推掉天子封官,卸甲归田,在家中,恢复了女儿身,目睹这一切的亲兵,目瞪口呆,事情很快传到天子耳中。太武帝也算雄才大略,当即根据华字创造出了个花字,并把这字赐给了木兰

再后来,花木兰收赘,把花之一姓传了下来,木兰本身成为花家老祖。后世的花铁干,花荣,都是木兰一脉

历史上,真有花木兰这个巾帼女英雄吗?

优质回答

历史上确有此人,花木兰,魏氏女,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小魏庄人。名木兰,后称花木兰。其父名弧,乃汉初千夫长。木兰秉承父志,自幼习武,尤工剑术。

木兰戍边之地名曲逆,即今河北省顺平县,该地人民为感激木兰的恩德,从汉代起就为其立庙建祠,历经多代,香烟不绝。唐朝乾封元年,唐高宗偕武则天到泰山封禅,路经亳州,游老君庙和木兰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封木兰为”孝烈将军”。

之争历代有之。据了解,河南人说她是商丘虞城县人,陕西人说她是延安人,湖北人说她是黄陂人,安徽人说她是亳州人,江苏人说她是泰州人,内蒙古人说她是盛乐人(今呼市和林格尔)和包头人,河北人说她是完县人。关于花木兰故里的传说就众说纷纭。

花木兰的故乡到底在哪里?历史上曾经争论不休。徐鹏在1962年出版的第97期《中华活页文选》中的文章《木兰诗》里指出:“关于木兰的姓氏和籍贯……有人说她是谯郡人,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有人说她是黄州人,有人说她是商丘人。”据史料记载,无论是谯郡、宋州或商丘,指的都是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小魏庄这个地方。

有。花木兰就是我县人,我县还有花木兰铜像,花木兰广场,花木兰村。

我县地处杀虎口,古代名叫参合陂,现在叫凉城县。凉城县有个岱海,古代叫鸿池,鸿茅酒的名字就是从鸿池来的。北魏时期,拓跋宏定都大同,搞汉化,许多北魏贵族住在大同嫌热,就在岱海避暑。同时避暑胜地还有一个,名叫盛乐城,也就是现在的和林格尔县附近,蒙牛乳业的所在地。

北魏搞府兵制,我县处于游牧民族和中原民族的最前沿,杀虎口(也叫西口)是个贸易集散地,人们都在这里做生意,互通有无。妇女们学会了织布。男人们每天练习骑射。

拓跋宏属于鲜卑族,以前也在大青山上住,跟另一个游牧民族柔然经常打仗。鲜卑族南下之后,柔然控制了武川六镇,经常下山侵扰中原。大同城身为北魏北都(后来迁都洛阳,洛阳称为南都),成为柔然侵袭的主要目标。只要柔然攻破杀虎口,大同城便无险可守。

拓跋宏就想跟柔然来一场决战,把柔然彻底打残。有一年恰好草原上下了雪,柔然人牲畜冻死无数,拓跋宏趁他病要他命,大发大同城附近的府兵,上了大青山,在武川镇(今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与柔然人进行了决战,柔然人被打残,跑到大漠深处,再没能侵扰中原。

花木兰出生在我县花家窑子村,现在这个村子还在。从小学会织布和骑射。父亲老了,不能打仗,弟弟还小,他便替父从军,买马买鞍,都是在杀虎口附近。他们在燕山集合,燕山也在杀虎口附近。

花木兰打了十年仗,回到洛阳,受到拓跋宏的亲自接见,要封她尚书郎。尚书郎是个文职,负责起草文书的,花木兰是个武士,干不了,就推辞了,跟拓跋宏要了一匹日行千里的明驼,回家了。

水浒传射箭百发百中的花荣,真的是花木兰的后人吗?

优质回答

在水浒传中,宋江虽然统领梁山100多名好汉,但并不是所有好汉都那么听宋江使唤的,要是宋江不好言相劝,人家说不定就甩手不干,直接脱离下山了。所以宋江势必要培养自己的心腹。而纵观众多好汉,我们发现,宋江主要有以下几个心腹,一是军师吴用,二是小李广花荣,三是李逵。

仔细分析这三位,你就会发现,宋江选的是一文一武一杀手。文的方面,有吴用,武的方面,有花荣,而李逵则是冲锋陷阵,成为宋江身边的挡箭牌。其实花荣这位武将,非常不一般,他不仅仅射箭百发百中,在武艺方面,至少也是梁山前十名的。

花荣的出身其实挺不错,算是官二代了,他是将门之后,原著中提到:花荣!你祖代是将门之子,朝廷命官。所以有些小伙伴会认为他是花木兰的后人,因为都姓“花”嘛!况且花木兰是一位女将,女中豪杰,武艺高超。

那么,他真的是花木兰的后人吗?企鹅号“溪谈史话”作者认为,并不是。花荣的父亲叫花木,花木常年打仗,五十多岁才生了花荣,所以是宝贝疙瘩,和女将花木兰完全没有关系,顶多是同姓而已!

花荣上了梁山之后,跟随宋江到处征战,立过不少功劳,征辽中,花荣一箭射中琼妖纳延,又放箭协助关胜砍死兀颜光;征田虎时,花荣一箭射死董澄;打盖州时,花荣一箭射杀了方琼、冯翊还有杨端;征方腊时,花荣一箭射死了王仁,射中方腊国师邓元觉。

可惜的是,征伐方腊结束后,宋江将身边3个心腹都带走了,带到另一个世界了。

天知道

花木兰、樊梨花、佘太君、穆桂英这些女将是否存在?有什么依据?

优质回答

佘太君实有其人

《杨门女将》是改编传统剧目的成功作品之一。原剧《十二寡妇征西》既有积极高昂的一面,也有消极低沉的一面。改编后的《杨门女将》,塑造了杨家一门孤寡挺身御侮的英雄妇女群像,使艺术形象的英雄性格与民族性格达到合谐的统一。剧中尤其是塑造了意志坚强、气概豪迈、老当益壮的佘太君。看了剧,谁不为她百岁高龄的慷慨请缨和痛斥投降派的大义陈辞所感动,以至使人潸然泪下。可是当人们从舞台上的艺术形象思维回到历史的回忆时,谁也不会认为历史上会真有十二寡妇征西;明知沒有却又信服,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不过,话说回来,人们总是要问:历史上是否真有佘太君其人?回答是肯定的。

历史上的佘太君本姓折,由于北方人读音折佘不分,在文艺作品中才讹变为佘。折家世居陝西府谷,这里自五代时起便为抗击北方辽契丹贵族袭扰的重要军事据点。从折太君曾祖折嗣伦时起,折家便世袭军职,参加抗辽斗争。折嗣伦的儿子叫折从阮,从阮的儿子叫折德扆。据毕沅《关中金石志》载:“折太君,德扆之女,杨业之妻也。”《岢岚州志》又记:“折氏性警敏,尝佐(杨)业立战功。……后业战死陈家谷,潘美、王侁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辩夫力战获死之由,遂削二人籍,除名为民。”可见折太君确为杨业妻子,并曾同杨业并肩战斗于抗辽前线。不过折太君上书的事,在戏剧中则改为六郎告御状,《攥御状》就是描写六郎告潘洪十大罪状,八贤王协助其伸冤的事。《晋乘捜略》还记载“乡里世传折太君善骑射,婢仆技勇,过于所部,用兵克敌,如蕲王夫人(韩世忠夫人梁红玉)之亲援桴鼓然。”这又说明折太君还曾训练一支由婢仆组成的骁勇的家兵,《杨排风》的故事,当来源于此。不过,历史上的佘太君事迹,虽然史书有徵,但因为多出于地方志,所以并不是都可信的。因为地方志中的人物及其事迹,有时是先有传说,然后再逐渐附会而成史的,因此有的是真,有的半真半假,有的全假。折太君可以肯定实有其人,至于其事,只能略备一说了。

杨家将的故事,从北宋便开始流传,元杂剧中已有杨六郎称“母亲佘大君”。明时成书的《杨家将演义》中称杨业为令公,因此称太君为“令婆”。佘太君几乎出现于每一出杨家将的戏剧,是一个与艺术形象的杨氏家族共终始的人物,历经杨家四五代人,人们不知她到底活了多大年纪,她简直是一颗永不殒落的将星。以佘太君为主的戏有《余赛花》(《紫金带》)、《摆箭会》、《雏凤凌空》(《杨排风》、《烟火棍》)、《杨八姐游春》、、《雁门关》(《三关排宴》、《佘太君斩子》)、《杨门女将》(《百岁挂帅》、《十二寡妇征西》)、《太君辞朝》(《苟西番》)等,其中除了《佘赛花》写的是太君靑年时代,共余全是写她老年时期的活动。

佘太君是我国古典戏剧中一个独特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而又十分丰满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如果《杨门女将》中的太君,表现的是一个为国为民而不服老,又有深谋广略的帅材;在《雏凤凌空》中的太君,则表现的是有慧眼,识人材,确信青出于蓝,敢于打耐尊卑,取将于婢仆之中的英明长者;而《杨八姐游春》,则颂扬了太君的不慕容华富贵,不为帝王的淫威所屈,敢于和以封建最高统治者专制皇帝为代表的邪恶势力斗争的可贵气节。佘太君是广大人民长期塑造的爱国主义形象,尤其是改编后的这一形象更为完美,她己经不是为赵宋一家效忠,爱国是为了民族利益。在她的身上,不但沒有宣扬那种对封建皇帝的愚忠,《杨八姐游春》中,简直是把至尊的皇帝置于一个小丒的地位。佘太君这一艺术形象,赢得了人们的普遍爱戴而获得它长久的艺术生命。

花木兰与佘太君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而樊梨花和穆桂英都是虚构的文学形象。

关于花木兰的生平,很多人已经通过《木兰辞》的内容,进行过系统的考证:

她是北魏的六镇军户女子。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曾与北方的柔然爆发过三次大规模的战争,是为“可汗大点兵”——北魏君主既是可汗,也是皇帝,所以是“天子坐明堂”。

至于佘太君的来历,其实佘这个字是从折谐音转化而来的。历史上的佘太君是宋代名将杨业之妻折氏,为折德扆之女。根据相关文献记载:

杨业娶折德扆女,折性敏慧,尝佐业立战功,号杨无敌。

杨业的儿子是:杨延昭、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杨延玉。

剩下两个都是文学虚构的形象。

樊梨花据说是唐朝初年的一名女将,是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之妻、薛刚之母。但不光是樊梨花,就连薛丁山也是不存在的人物。

还有穆桂英,这是小说《杨家将演义》里的人物,也是戏曲《杨家将》中的人物,历史上并不存在,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穆桂英的穆姓是杨文广(杨延昭的儿子)的妻子慕容氏之党项姓氏慕容一语的音转。

总而言之,这里面有真有假吧。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行为被官府发现后,会有怎样的处罚?

优质回答

花木兰替父从军一直被人们歌颂。她女扮男装从戎,既报了国还又报了恩。后来花木兰立了不少战功,从战场上凯旋还面见了天子。天子许给花木兰高官厚禄,而花木兰却只求一匹千里马还故乡。

那么当初花木兰替父从军被官府发现后会受到惩罚吗?如果我们从花木兰父亲的角度来看,拒服兵役在古代可是重罪,如果官府追查下来,花父即使不被杀头也要被判重刑。而花木兰冒名顶替他人自然也会受到惩罚。

不过我们先不要急着给花父定罪,因为在古代关于兵役有不同的制度。在不同的制度之下,花木兰替父从军的行为自然定性也就不同。

《木兰诗》记载: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由此可知花木兰是从军帖上看见父亲被征选为兵的。所谓的军帖就是征兵告示,那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花木兰所在的国家是实行征兵制的。征兵制征来的都是义务兵,实行征兵制的国家男子成年之后都有义务给国家服兵役。那么在古代被征为兵就一定要去服兵役吗?真实的情况并不如此。如西汉时就实行征兵制,但当时贵族、富商通过买官或者花钱雇服兵役等方式“逃脱兵”役。所以征兵制下的兵役制度相对来说比较宽松,而且也容易被钻空子。

富裕的人被征为兵,如果不想服兵役可以给穷人支付一定的报酬让其代服兵役。也就是说被征召为兵的人并不一定被强制抓走当兵。所以花木兰替父从军即使被官府发现,也不会受到什么惩罚。

相对于征兵制来说军户制就显得十分苛刻了。所谓的军户制就是国家为了保证充足的兵源将一些百姓编入军户。被编入军护的百姓专门承担兵役,而且不能擅自冒充民户。一旦打仗,军户百姓是“优先”被征为兵的,如果有人当逃兵或者请人冒名顶替从军都会被判重刑。如果花木兰的家属于兵户,那么她替父从军是犯下了重罪必然会受到官府的惩罚。

古时木兰代父从军一事,是真的吗?

优质回答

研究历史必须要有严肃的态度,没有充足证据的东西不能相信,尤其是木兰代父从军这种太过离奇的情节只能当故事听,如果把这当真,实在太儿戏了。

首先是出处有问题。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其出处只有北朝民歌《木兰辞》,没有任何一本史书有过关于她的相关记载,连类似情节也没有。作为“乐府双璧”之一的著名乐府诗,表达的是民歌活泼的风格,有艺术性,但不能说跟历史有半毛钱关系。正如同为乐府诗的《孔雀东南飞》,你真要去考证有没有焦仲卿这个小吏,然后他老婆被婆婆休掉再被太守娶为儿媳妇最后夫妻双双自尽吗?难道看了《陌上桑》你就真的相信有一个罗敷女,被使君调戏,然后她有一个“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的丈夫吗?就好比你真的相信梁山伯与祝英台变成了蝴蝶,相信孟姜女哭倒了长城,相信白蛇和许仙的爱情故事,相信有孙吗?这都是一回事,故事,不是历史。

那会不会确有其事但没有记录进历史呢?《木兰辞》里写的很清楚:“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说明了木兰已经颇有军功,可以受到天子亲自在朝堂召见。“策勋十二转”是当时最高军功,这样的人在史书上一个字都没留下?有人说,因为她女扮男装所以皇帝不知道。那请问她回去以后同行伙伴都知道了,这么大的事情,欺君之罪皇帝都算了?所以,如果确有木兰其人,那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欺君之罪被处置,那这种“惊天大案”一定会记载在史书里作为警示。第二种,皇帝宽恕,那这个故事就会成为美谈记录在历史里,来彰显皇帝的仁德。无论怎么算,她都应该在史书中留下记录。

然后就是从情理考虑。木兰是从普通人家直接去当兵的,那就是只能从小兵做起。最后《木兰辞》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即使后期做了将军有单独营帐,前期呢?作为一个小兵,什么事不得集体行动?就算这张脸长的一点女性特征都没有,难道不用上厕所,不用洗澡,不来例假?就算她没例假,上厕所总要吧,军旅行进多赶时间,每次都让你单独溜出去上厕所?每次一群人集体洗澡就你不去?同行全是傻子一个都想不到?

肯定有人会举哪个县的地方志,哪里的传说来说事。地方志不是历史,各种道听途说的东西都会记录。而恰恰就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才更是破绽百出。中国有三四个地方号称自己是木兰故乡,说白了都在争旅游资源。然后找到的各种资料,有的说是隋朝人(南北朝就有木兰辞居然说木兰是隋朝人);有的说是汉文帝时期的人(汉文帝居然叫“可汗”,不怕把他老人家气醒过来)。至于那些木兰山、木兰祠、木兰碑,也都是几百年后的人根据传说立的,又不是当年的东西,能作数吗?

首先说下结果:是真的。但是具体姓氏,籍贯,年龄等不详,只能说历史上确实有这个人,我想大家了解花木兰应该不是王者荣耀,而是曾经学过的《木兰辞》中了解到这位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关于历史对这位女英雄的记载,由于时代较远或许因为古时候对女子并不重视,反正没有明确的史料能够说清花木兰的身世。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历史辅证来探讨下花木兰的真实情况,大家都知道《木兰辞》是乐府诗词,这首先就能把朝代给定了下来,那就是魏晋南北朝。而且这也能从一个侧面体现出花木兰的真实性,因为乐府诗集的创作就是由民间的故事加工而成,而故事来源与历史发生的真实情况,只能说有夸大,或者不实,但绝对有这件事。

在魏晋南北朝中再缩小范围,在《木兰辞》中有一个句子“可汗大点兵”,可汗一般是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所以说花木兰应该还是个少数民族。而在魏晋南北朝中寻找一个符合木兰的情况的,那就是北魏的太武帝时期,这个时期正好在北魏孝文帝之前,刚刚入主中原的北魏还没有改变自己的习俗,称号等自然也没改变。

而在太武帝时,正好有一场长达25年的战争,这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正好也符合时间。“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离开黄河北上,而书中的黑山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这些地方更是把花木兰参加的战事指向了北魏与柔然之间的战争,这些行军路线均符合这次战争。

而在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实行的依旧是少数名族的传统,每当发生战争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有人参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一切如果说都是巧合,属实说不过去吧。还有一句“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真的是着急回家见父母?不不不!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女人当官,在那个年代可能吗?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那么她完全可以接受官位啊,光宗耀祖,衣锦还乡不是每个士兵的愿望吗?出去了12年,应该不急这一会吧?

种种迹象都表明花木兰参加的就是北魏太武帝与柔然的战争,至于她的家庭,真实名字叫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呢?找到这些其实无关紧要,我们只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有一位女性代父从军就行了,学习她这种品质和精神!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吗她的生理期怎么办.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