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请问,历史上还有比杜牧这首描写清明的诗更完美的诗词吗?
优质回答:
清明,是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重要的民俗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有外出祭祖扫墓、春游踏青、寒食赐火、插柳射柳、采桑迎蚕、荡秋千、放风筝、斗鸡拔河等活动。自古又有许多文人墨客著文写诗,纪念这一传统节日。提起写清明时节的诗词,大家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杜牧的清明诗。
确实,这首《清明》绝句通俗易懂,意境清新,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在此就不对这首《清明》诗做以分析了。但若说还有没有比该诗还要完美的诗词,这个就不好说了。感觉问题的本身有欠严谨。因为自古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都是各有千秋的,就如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读者的境界不同、境遇不同、价值观不同,自然他所认可的文字也便不同了。是以无法论定哪首清明诗更高明。
其实自古以来,写清明诗词的文人很多,像欧阳修、杜甫、白居易、李清照等大家都有过佳作,流传下来的名篇也不少。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 ? 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 宋 ? 王禹偁[chēng]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宋代婉约派词人晏殊的《破阵子 ? 燕子来时新社》
破阵子 ? 燕子来时新社 宋 ?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此词通过对清明时节一个生活片断的描写,摹画出了少女身上洋溢着的青春气息、蓬勃活力,充满着欢快的气氛。全词采用白描的手法,以轻松的笔触,素朴的风格,形象生动的展示出了少女纯洁的心灵。
词的上阕写景。描写了散发着淳朴乡间泥土芬芳的生机盎然里的春光。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具体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新社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意象。“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碧苔:碧绿色的苔草。飞絮:飘荡着的柳絮。春水池塘,涟漪微起,点缀着三四点青苔,密林深处,绿叶荫里,不时传来黄鹂鸟儿清脆的婉转吟唱。“三四点”、“一两声”或为实写,更透出幽静与悠长。“日长”,表明季节已开始悄然变化,文字间透漏着些许的惜春味道。柳絮在空中轻舞飞荡,显示着晴和的景致。“碧苔”、“黄鹂”、“飞絮”,都是极其常见的自然景物,但经词人稍加渲染,便宛如一幅晚春初夏的风景画卷,点厾着一片春色娇娆媚人的画风:清明过后,天气渐暖,梨花才飘落,柳絮又飞花。春社将至,紫燕归来。一方涟漪泛起的池塘边点缀着几点青苔,在浓密的绿荫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低吟浅唱。
下阕写人。写少女嬉戏,活泼天真,洋溢着清新的生活气息。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逢迎:碰头,相逢。在这暮春夏初的时节,女孩们纷纷来到户外,或踏青,或桑麻。这时,东边邻居的小姐妹巧笑嫣然的走了过来,她们邂逅在那条桑田小径上。“巧笑”二字,用细节描写定格了“东邻女伴”的愉悦表情,揭示出了女伴的心理活动,由表及里的塑造了东邻女伴这一人物形象。巧笑于无人处,这纯真无邪的情感流露,让我们看到了在烂漫春光里走来的一个心情烂漫的邻家小姐姐的形象。“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疑怪:诧异、奇怪。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斗草:古代妇女用草进行比赛的游戏,也称“斗百草”。斗草分“文斗”和“武斗”两种,女孩子多属后一种,比赛花草的种名、多少。双脸:脸颊。女孩们聚到了一块,兴高采烈,欢欣雀跃(叽叽喳喳),接着就玩起了斗草游戏(这个场景是带过的)。女主斗赢了,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忽然她记起怪不得昨夜做了那么好的梦,原来那是“斗草”胜利的吉兆啊!于是脸上又洋溢起了愉悦的笑容。其实这一内心活动是虚写,活现出了这位女主不仅聪明,富于想象,而且心态天真幼稚、纯洁无瑕:在采桑的路上偶遇巧笑嫣然的东邻女伴。一起斗草获胜后想起了昨晚做的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要取得的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绽开了笑靥。这里由虚处落笔,表现到实处“笑从双脸生”,把一个聪敏娇憨的少女形象写得活灵活现。尤其是在上下阕的结构对应里,将娇媚的春景与烂漫的少女们比照着写,把春天的一切都给写活了。春天的一切都是充满着正能量,都是盎然向上的。
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词,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紫燕归飞、梨花飘落、池上绿苔、清脆鸟啼、柳絮飞花、女孩儿如花笑靥,以及斗草游戏等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勾画出生动而鲜活,明媚秀润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青春的无限美好。
本词作者一改传统诗词中伤春惜时的风格,用轻松愉悦的心情,以视觉、听觉、触觉等“通感”的手法,传神地绘景写人,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全词构建优美,音节浏亮,意境清隽,场景轻快,洋溢着鲜活的青春魅力。如果拿该词的清新婉约风格来说,在一定意义上,说其“别致”也是当之无愧的。
其他网友回答
在我看来能与杜牧这首清明时节雨纷纷匹力的诗词国粹诗词之中确实不多:但是如果不忽略苏东坡的江城子的话。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就名气来说,唐代有大杜小杜之分,大杜是杜甫,小杜为杜牧:换句话说就是纵观中国诗坛雄踞三甲者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之外,只有苏东坡可以入围,显然杜牧先生尚不够格。这是其一。
其二就作品来较量,杜牧的清明只有寥寥四句,短短二十八个字:而苏东坡的江城子达到百字之多,前者是轻音乐后者是四重奏,其艺术的浓度厚度力度均是苏胜于杜。
当然我们这样说並非是无视杜牧诗的琅琅上口,亿民传诵的丰功伟绩,我们这样说,太空泛,我还是结合我自己的经历以及江城子的华章来剖析一下吧。
记得我在四十多年前,年龄尚小的我随父亲到长沙他的北山故乡扫墓,也是清明节,到山顶上寻到了祖墓,在祭扫中父亲面色凝重的念了一首诗词,我只记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原来它就是苏东坡的清明一诗江城子。现在父亲离世十年了,但是他咏吟的这首词仍然活在我的心里,可见苏先生的这首清明是何等的有艺术魅力!並且我的老父还只有小学文化,可见苏的清明一诗在中国的普及力度之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下面是江城子原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诗意是,十年来我与亲人生死隔绝,各不知道对方是情况,但是一切自然难以忘记,坟墓远在千里之外,孤独又凄凉。到哪去倾诉满心的凄苦,即使相逢也要认出我的模样、尘土满面鬓发斑白,如染秋霜。夜里趁着迷离的梦境回到了故乡,她坐在明亮的小窗户前,对镜子梳妆.明月夜那小松岗。
这是苏怀念死去妻子的悼亡诗却永远不朽的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其他网友回答
有韩翃的@《寒食》可RK
其他网友回答
看看宋人高菊卿的清明如何。南北山头多坟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泣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童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这一首否认灵魂存在的诗作。这首诗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应当及时行乐 ,尽情享受生活。否则,一旦到了:魂为请风肉为泥的时候,纵有儿女按时到坟前烧纸祭祀,也不能够享用了。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请问历史上还有比杜牧这首描写清明的诗更完美的诗词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