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只为这3个原因(宋江为什么招安)

《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一直提倡招安?

优质回答

伟人说,一部水浒好就好在投降,使人都知道投降派。其实,从宋江带领梁山好汉去主动接受朝庭“招安”的行为上看,宋江的确是个投降派,然而,从宋江的理想上看,宋江自幼就想实现“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理想,上梁山只是为“暂借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宋江本心并未想上梁山,上梁山是被迫的,也可以说宋江上梁山是“投降”了梁山,但他的理想从未改变过,当他坐上第一把交椅后,他首要的任务就是设法让朝庭“招安”自己和梁山好汉。

为了能被朝庭“招安”,宋江煞费苦心地做了几件事:(一)架空晁盖,夺得梁山的控制权;(二)招降纳叛,扩大愿接受招安的势力;(三)利用当时人们对神的崇拜,说“替天行道”是九天玄女娘娘所教诲,当然这里的替天行道中的“天”,就是宋王朝这个天;(四)坐上第一把交椅后,立马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里的“忠”是要忠于宋王朝;

(五)菊花酒会上,用诗词的形式,公然唱出要被招安的路线;(六)不惜用重金与美男计买通名妓李师师,让李师师去向宋徽宗吹忱边风。

宋江一直且坚定地提倡和走“招安”路线,主要是以他的理想有关,因为宋江自幼熟读四书五经,他的理想早已形成且从未改变过。

义礼文化使然!

朝堂礼崩乐坏,

宋江忠心难移。

朝堂不能守江山,

民间群雄开江山。

这就是中国的历史!

《水浒传》中,宋江和吴用为什么一定要招安?他们的心里是如何想的?

优质回答

???? 《水浒传》中,梁山泊领导层里,最主动上梁山的不是别人,就是智多星吴用。没有吴用,就没有梁山泊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当然,没有吴用,梁山泊也不会被招安。吴用是在宋江的引导下,步步走向招安路线,并帮助宋江实现了朝廷招安愿望。

???? 在此,还得要啰嗦一下《水浒传》的版本问题。施耐庵的前七十回(加楔子共七十一回),后面的事情被金圣叹腰斩了。施耐庵的原笔原意故事中,梁山泊是否被招安不得而知。但可以探讨的是,施耐庵作《水浒传》的主要素材来源是《大宋宣和遗事》、《宋史》,也参阅了民间话本、戏剧,以及融入了施耐庵本人的生活经历。这些素材中,梁山泊的结局是被张叔夜剿灭了。这也是金圣叹腰斩水浒,杜撰卢俊义恶梦的依据。

???? 即便是施耐庵最后写了招安,也是本着《宋史·张叔夜传》“擒其副,江乃降”的记载,这样的投降却更能体现梁山泊“义”字当头的聚义宗旨。

???? 《征四寇》作为最通行的版本,是在“评水浒,批宋江”的时候开始盛行起来的,“投降派宋江”就是在这一特定时期贴上的标签。

???? 强调版本问题,有助于看清楚梁山好汉的本来面目,还施耐庵一个公道。

???? 吴用从十分坚定的上山造反好汉,中途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成了投降朝廷的最大胁从者,不一定符合施耐庵的原笔原意。既然续书早已深入人心,宋江、吴用的投降派标签再也难以揭下,那么,就沿着这一思路,分析一下宋江、吴用从造反到招安的心路历程。

???? 首先界定一下梁山泊的领导层。第三任寨主晁盖,之所以把晁盖列进来,是因为吴用的一大段经历都与晁天王有关;第四任寨主、总兵都头领宋江,总兵都头领卢俊义,掌管机密军师吴用、公孙胜,这几位算是梁山泊最核心的高层领导。在这五个人中,只有吴用是最具造反精神,最主动上梁山的。

???? 为什么这么讲?施耐庵从第十三回到第十五回,以及第十七回到第十九回共六卷文字,讲清楚了吴用上梁山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智取生辰纲”。

???? 在这个弥天大案中,吴用发挥了两大作用:智取生辰纲的总策划、逼晁盖上梁山。当吴用遇到刘唐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判断出晁盖有大事要做,然后,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迅速联络英雄豪杰,制定打劫方案。并且,选定梁山泊为退路,步步引晁盖等人按照他所设定的路线,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 第十四回“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公孙胜应七星聚义”中讲,吴用来到距东溪村四个时辰路途的石碣村,找阮氏三雄加盟劫取生辰纲的行动。吴用选这个地方找人,一是与阮家兄弟素有交往,二是这个地方靠近梁山泊。在石碣村,吴用拿话引诱阮小二,详细了解了梁山泊的情况,为后来的山上以及火拼王伦做好了充分准备。所以,当宋江报信后,吴用立即带着刘唐赶赴石碣村与三阮回合,为上梁山打前站。

???? 吴用如此机警,在关键时刻显出了过人的胆略和智慧。可以说,没有吴用,生辰纲东窗事发之时,晁盖往哪里逃命都没有谱,即便是匆忙之间上梁山,也不可能如此顺利。但是,把晁盖逼到这个地步的,恰恰又是吴用。

??? ? 吴用上应天机星,绰号智多星,是《水浒传》中第一谋士。但是,智取生辰纲之计却是很臭。仔细读第十五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不难发现,吴用每一步都为破案留下了痕迹。何涛通过一个赌徒弟弟轻而易举的破获了智多星的智取大案,而施耐庵特别说明,上一年的生辰纲被劫,迄今没有破案。这是吴用有意给晁盖挖坑,坚定的走上了梁山造反之路。

吴用在案发后第一时间先走了,晁盖却迟迟赖在庄上不动窝,七个时辰后,朱仝雷横杀了进来,才匆忙跑路。

在梁山泊鼓捣林冲杀王伦,也是吴用看到王伦不想把梁山泊做大,偏安山寨以图平安。杀王伦有点过份,但不杀王伦就不足以警示晁盖,梁山泊还是死气沉沉的。

宋江也是吴用逼上山的。晁盖为感谢宋江,派刘唐月夜下书馈赠黄金。派什么人不好?偏偏派脸上有朱砂印记,相貌奇特的刘唐!郓城捕快们说不定一眼就能把他认出来,这哪是报恩?简直就是挖坑陷害。可以想象,晁盖是不大管事的,一切的安排必定出自吴用之手。

最厉害的一招是江州劫法场。原本,吴用传假信的计谋天衣无缝,却偏偏在两个读书人都懂得的常识问题上“脱卯”了。两处“脱卯”,吴用只承认一处,就是父亲给儿子写信不用图章,而吴用专门抓了金大坚仿刻了蔡京做翰林时的图章。还有一处“脱卯”更严重,更低级,就是从黄文炳口中讲出来的蔡京图章用得不对,已经是太师的蔡京,怎么会用翰林图章?好比某人做了老总,名片还会用部门经理时候的吗?吴用就是要用这个手段,逼晁盖下山救人。结果,梁山泊第一次主动出击,攻打州府,彻底与朝廷为敌了。

但是,吴用并非要取宋江的命,如此弄险却是心中已早做打算。谁也没有料到,吴用竟然在江州牢城有卧底内线,戴宗在关键时候发挥了作用。关于江州劫法场,还有许多疑点,将另辟文章讲述。

吴用如此坚定的走造反道路,为什么又跟随宋江招安了呢?问题出在宋江身上。

《水浒传》中第一个提招安的是武松,这是在第三十一回讲的事情。当时,武松在孔家庄与宋江告别时,说要往投二龙山鲁智深处,告诉宋江入伙的目的就是为了异日招安。宋江接过话头,告诫武松“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投降了。”可见,宋江早就抱定招安的打算了。

让宋江坚定招安的事件,发生在第四十一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所谓“还道村”是施耐庵有意写的一个地名,意思就是“还道”。赵宋江山是道家雷部的霹雳大仙(赵匡胤)所得,宋代崇尚道教,是当世“替天行道”的总代表。宋江以及梁山泊的人都是道家放出来的妖魔,因而,必须“还道”。在还道村九天玄女庙中,宋江接受了三卷天书。这三卷天书就是梁山泊108人花名册。

九天玄女在授予宋江三卷天书时叮嘱他要“替天行道、全忠仗义、辅国安民”。九天玄女庙一回照应楔子,是《水浒传》的总纲。九天玄女同时还告诉宋江,这部天书可与天机星同观。于是,吴用在宋江回梁山后,就知道了梁山泊的行动纲领,也了解到梁山108人的名册。此时,吴用开始人生大转折,由坚定的造反向招安转变。

实际上,招安可谓梁山泊大多数人的意志,也包括晁盖。第五十五回将呼延灼领兵讨伐梁山,一仗下来,副将彭玘被擒。宋江劝降彭玘后,把他送到了梁山去见晁盖。到了第六十五回,呼延灼的另一员副将韩韬也被活捉了。宋江便让彭玘、凌振劝降韩韬,彭玘对他说:彭玘说道:”晁宋二头领替天行道,招纳豪杰,专等招安与国家出力。“

看来,宋江、吴用谋划招安,不仅符合武松等草莽英雄的意愿,也符合晁盖”为兄弟们谋一套富贵”的初衷,更符合朝廷降将的暂借水寨歇马的上山目的。

从上文分析,宋江尚未上梁山就想招安了,而吴用则是因为宋江的引导,步步走上招安道路的。宋江、吴用既是在九天玄女的旨意下谋划招安,也是基于梁山现状和前途考虑,带领全伙好汉最终接受了朝廷招安。

?

以宋为主的宋.吴本身就是“克己复礼”维护皇权的忠实奴才。他们是混进“革命”队伍的篡权者,是早有目的.有准备的颠覆行为!

水浒传中,宋江招安成功后,被赐死,为什么却不后悔?

优质回答

不要因为“靖康之耻”、“崖山之战”就否定了宋朝整个朝代。宋朝是史上文明成就最高的朝代,宋朝的将领也大多都被低估。在重文轻武的极度不公平待遇之下,宋朝将领却依旧能名垂千古。

宋江只不过是宋朝血性男儿的一个特写罢了。

招安之初,梁山一百单八将中,至少有一半将领是反对的。为什么?因为他们中有很多都是被朝廷迫害,被逼上梁山落草的。

徽宗时期,北宋六贼: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哪一个能容得下一个新势力崛起,一个异己存在!

但是,文学有宋江,正史有岳飞,他们精忠报国,为的是大宋朝廷,为的是黎明百姓,而不是为了坐在皇位的那个自称君命天授的皇帝。

招安之后,一百单八将中,除了留守京城的文职,哪个武将没有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

刚刚招安,辽兵就进犯。宋江受诏抵御辽兵,梁山大军攻下檀州,夺回蓟州,智取霸州,占领幽州,兵围燕京,逼得辽主请罪投降。可徽宗竟然让宋江班师回国,将所夺州县统统还给辽国。

平定田虎,收服河北十九员大将。谁是孬种?只不过都是一群没有机会为国效力的热血青年罢了!

出征王庆,河北十九员降将战死十四人,怀孕的琼英因染了病,被迫留下养病、待产,而张青却又跟随宋江南征方腊去了。

平定江南方腊,处处都是陷阱,梁山军马死伤惨重,但不曾有一兵一卒后退。张青战死,他至死都没有见到自己的孩子。

当初反对招安最强烈的鲁智深,舍生忘死,生擒方腊。

梁山108名将领,南征方腊102名,战后仅有27名回到了京城。战况惨烈,伤亡惨重,无以言表。

功成名就,毒酒一杯。宋江明知自己已经中毒,却还是让李逵也一起喝了毒酒,为什么?那么多兄弟为国尽忠、效命疆场,岂能因李逵一人而让所有的兄弟再次背上反叛之名!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是反诗吗?这分明就是在感叹自己不得志,不能为国效命呀!

热血儿郎,为国尽忠,那是死得其所。天下已经是奸臣当道了,“我”(武将)不入地谁入地狱?何悔只有!

因为宋江完成了自己的梦想!生,是大宋的英雄,死,是大宋的忠臣!从一开始宋江就抱着招安的目的去的,大战高俅童贯,也只是让朝廷知道自己的份量,招安以后,以宋江的世故,会不知道朝廷借刀杀人之计?但是宋江乐在其中,梁山其他好汉也成了自己的刷忠诚度的垫脚石!田虎、方腊,和招安前的梁山有区别吗?没有区别,身份一变,梁山就死磕田虎方腊,死伤惨重?宋江哥哥可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朝廷对自己的看法!

我们都知道在宋江真正上梁山之前,有几次梁山真诚的邀请过他,但是没去,因为他可以帮梁山,但是自己亲自落草为寇,宋江是不愿意的,最后没有办法落草了,首先把聚义厅改成忠义堂,聚义我们能理解,忠义呢?忠于谁?在那个年代,忠往往是忠君爱国,这也就能理解后来抵抗高俅童贯为什么还恭恭敬敬的送回,而不下死手了!因为宋江从一开始是奔着大宋忠臣的路子去的,打的几仗,闹的几次只是为了提高梁山的存在感,也是为招安埋下伏笔!

最后,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宋江依然赴死,死了还怕别人坏了自己忠臣的人设,把最冲动,最有可能替自己报仇的李逵带走了,牺牲别人成全自己的做法,从来不值得赞扬,哪怕理由再充分!所以宋江不后悔,因为他完成了自己的初心,也携裹了梁山众好汉一起完成了自己的初心!

《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执意要接受招安?如果不招安,历史是否会改写?

优质回答

就从水浒的小说来说,宋江本就是一小吏混的还不错,无奈落草到了水泊梁山。

以梁山的实力推翻朝廷压根没戏,此时朝廷愿意招安给了宋江官做,宋江又能再次进入国家队伍,食朝廷俸禄他自然是极乐意的

因为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作者施耐庵根据北宋野史和民间传说而自己杜撰编撰出来的历史小说,而不是真正的历史事实,真正的历史記载是宋江等起义军被济州太守张叔夜用计擒获,宋江被迫投降了宋朝,不然就被斩首了又何来以后的征讨方腊呢?不过历史书上也没有明确记载宋江去江南征讨过方腊,而方腊最后是被北宋的童贯率军打败的,最后是被后来在岳飞传里鼎鼎有名的韩世忠给擒获的,这才是真正的历史事实

宋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能走到招安这一步?

优质回答

宋江不过是郓城的一个小官吏,但这个在当地社会影响还是很大的。他的影响不是靠什么雄才大略,也不是靠对朝廷或对当地老百姓有什么重大贡献,而是靠对基层百姓的一些小恩小惠和江湖义气赢得的。就这么一个人,后来领导了所谓人民起义(严格地说,宋江领导的那伙人根本算不上人民起义,在这里我姑切是“人民起义”这个词。),他根本没有黄巢、刘邦那样的气魄和思想,甚至比同时代的方腊从思想上说也差得很远。他满脑子报效朝廷、封妻荫子的传统当官思想,从一开始上梁山就想着将来招安,为朝廷效力。他之所以抢州掠县、扩大势力,只不过是要擢取以后招安的资本,增加和朝廷谈判要价的筹码。这样一个小丑,只要朝廷舍得给他一块骨头,他马上就会向朝廷摇尾示忠,立刻去咬原来的同类。《水浒传》对宋江招安后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宋江的这一丑恶嘴脸。

骨子里,仁义礼智信。把和平时代精神用到非常时刻,没有用到灵活运用,与时俱进。各阶段有各阶段的任务,思想,思路,做法等。

宋江为什么要招安,而不选择自己当皇帝?

优质回答

我的回答

在古代人人都想称王称帝,但是称王称帝必须要有实力。实力不济,称帝反而会招致灭顶之灾。

我为什么说宋江不能称帝只能选择招安有以下几个原因:

宋江本人没有帝王之气,不具备鸿鹄之志

图·影视剧当中的张涵予扮演的宋江

读过《水浒传》或者看过影视剧《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宋江原本是郓城押司,宋江对这份工作是相当满意的。为人也比较豪爽,花钱大手大脚。这个本来是宋江的一个优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钱收买人心,但是收买了人心就要有所用途。这就是帝王和一般大手大脚的人的区别,宋江是只买不用,而帝王是既买又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帝王的目标就是要成就一番帝业,而宋江就没有这样的想法,无意之中的豪爽收买了那么多的人心却没想过要用。

宋江之所以上梁山也很简单,并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要起兵造反,而是失手杀掉了阎婆媳喝了几口黄汤提了反诗被逼无奈才上了梁山。所以落草为寇本来就不是他的本意。所以就算上了梁山他也时刻在想着过回原来的生活,也就是小富即安的生活。

水泊梁山空有108将,多是鸡鸣狗盗之辈

图·影视剧当中的孙二娘夫妇

水泊梁山看似有108将人才济济的样子,再加上唬人的名头俨然就是称霸一方的诸侯。可是你细细的去看这些人的简历,你就会觉得这是一群乌合之众难成大器。这一大群人当中居然还有小偷小摸之人比如:说鼓上蚤时迁;地痞流氓之人比如:小霸王周通、黑旋风李逵、矮脚虎王英;黑心商家比如:母夜叉孙二娘、菜园子张青……像这样的人可以说在108人当中不在少数。108将当中为人正气的人扳着手指头都可以数过来: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玉麒麟卢俊义、大刀关胜、小李广花荣、浪子燕青而已。

挂着替天行道的大旗,干着伤天害理的事。看似人多,却人心不齐。

图·山东水浒城景点“替天行道”大旗

《水浒传》看多了你就会觉得宋江和吴用两人简直不是人是恶魔。上水泊梁山的很多人并不是心甘情愿上山的而是被逼无奈而上山,这种被逼无奈有的是被官府逼迫比如:豹子头林冲、阮氏三兄弟、行者武松等这些人他是不愿意再回到朝廷当中去的,因为他们觉得朝廷已经腐败不堪无药可救了。

图·影视剧中李逵和吴用去赚卢俊义入伙

而有的人却是被宋江和吴用逼迫上山的而且手段极其残忍比如:美髯公朱仝本来好好的带着小衙内,宋江却指使李逵活生生将一个小孩子劈成两半,让朱彤没了退路,被逼上山。又如玉麒麟卢俊义,卢俊义当时朝廷带他不薄,家中有田又有财,吴用用卑劣的手段伪造卢俊义题写反诗害的卢俊义家破人亡。再如一丈青扈三娘,在水泊梁山攻打祝家庄当中,杀的祝家庄鸡犬不留,其中就包括三娘的男人,可是就在扈三娘的男人尸骨未寒的时候,宋江却要去充当老好人将扈三娘嫁给又矮又丑的王英……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一类型的人其实是不愿意落草的。

所以水泊梁山看似用替天行道的大纛招揽人心,实际上为人行事却阴狠毒辣,很多人的归顺都出于表面或者不可抗拒并非真心。

能真惯战之将少,足智多谋之士更少

图·大名鼎鼎的梁山五虎

水泊梁山看似有很多人,除了鸡鸣狗盗之人剩下绝大多数都是比武斗狠江湖之人。其实真正懂行军打仗的无非以下几位:玉麒麟卢俊义、双鞭呼延灼、大刀关胜、双枪将董平、霹雳火秦明,而在这其中作战稍微有名气的也就前三位,战场毕竟不是江湖,平时面对官府的一些战斗力不强的衙役府兵还有一点优势,遇上正规军那真的是死伤惨重。这就是为什么真的到了方腊战场上,几乎每一站都会有将领死伤。

打仗不仅仅要靠武力,更要看谋略。水泊梁山当中这样的人才尤其稀缺。稍微懂一点谋略的无非就是狗头军师吴用,另外有一个入云龙公孙胜,可是公孙胜并不喜欢宋江的为人所以说根本就不参与梁山的活动。在征方腊的作战行动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水泊梁山的将士用血肉去直接和方腊将士硬碰硬,用江湖人士那种血气在同方腊这样的正规部队硬扛。没有看到任何的谋略展现,就更不要谈孙子兵法36计的施展。

水泊梁山的物资来源方式单一不具备可再生性。

水泊梁山不仅仅缺少能征惯战之将和足智多谋的谋士,也缺少生财有道的政客唯一有一点财政经验的就是小璇风柴进,镇三山黄信。主要的经济收入粮食来源都依靠打家劫舍,这样的物质来源显得单一而且破坏性极强并不具有可再生性,也不适合收买人心。长此以往梁山泊的人只会越来越少。当然水泊梁山本身的地也很少,也不适合种植业,最多可以养点鱼。说到底还是地盘太小,别看在影视剧当中动静挺大,事实上在现实生活当中它的根据地影响仅仅是山东省的一个县城那么大,不过流窜作案倒是流窜了十多个县市而已。连基本的大本营都没有怎么去和朝廷的正规军作战?

图·影视剧当中梁山众兄弟

结语

水泊梁山上的所谓好汉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活命,倘若朝廷来个大赦天下,对过去既往不究,还能够给予加官进爵谁不愿意呢?这里要讲明的一点是,虽然后世很多人都不喜欢宋江,但是宋江可以说是这一群人当中看得最明白的一个人,因为以水泊梁山的实力根本就不可能和朝廷的正规部队相抗衡,就更不要说割地封侯称王称帝了,接受朝廷招安,既无生命之虞,又可安享富贵。只是没有算到一点是,朝廷更高一招用起义军对抗起义军朝廷坐收渔翁之利。

文/淦珩 图/网络

宋江选择诏安,而不选择自己当皇帝主要有以下六大原因

第一、套在宋江头上的忠君思想枷锁

宋江原本只是个押司,在官场上是个不入流的微末小吏。但他身在尘埃,心比天高,宋江出生在富裕的地主家庭,自幼接受的是忠君报国的儒家思想。即使杀了阎婆媳,犯了王法被刺配江州时,他依旧想着戴罪立功,有朝一日重新报效朝廷,面对晁盖的多次入伙邀请都婉言拒绝。

直到浔阳楼上醉酒题下反诗,被梁山一众好汉从法场救出,宋江这才无奈上了梁山。但他内心却想拿梁山作为政治谈判筹码,以换取朝廷诏安重用。即便梁山被统治者利用征讨方腊损兵折将,宋江本人也被逼喝下朝廷赏赐的御制毒酒,他却没有丝毫怨言,甚至担心李逵因此造反而坏了自己的名节,而让李逵也喝下毒酒,实在是可悲可叹。

第二、梁山实力与宋庭无法抗衡

梁山好汉在小说里有明显被夸大的成分。首先,名声赫赫的108好汉其实徒有虚名。尽管每个人的名号一个比一个响亮,但除了三十六个天罡星实力还说的过去外,72员地煞星则有滥竽充数之嫌。如宋江的弟弟“铁扇子”宋清,原本只是种地的农民,到梁山后全凭沾了哥哥的光,不仅位居76名,还掌管山上招待的好差事。此外,“打虎将”李忠是街头卖艺兜售膏药的无业游民、“白日鼠”白胜是走街串巷卖酒的小贩、“鼓上骚”时迁是人人喊打的小偷,排名108位的“金毛犬”段景住其实是个偷马的盗马賊。这样的队伍说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因此被称之为“草寇”,在南征方腊的硬碰硬中一次战死59人,直接损失过半。

再看宋朝这边,虽然几次派兵征剿梁山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派出去的基本都是地方驻军甚至府衙差役,类似现在的保安团、民兵武装,基本没受过正规训练,其战斗力可想而知。宋朝的精锐部队禁军大部分都在北部边疆与辽、金对峙,一但朝廷感受到威胁,将禁军调回镇压水泊梁山可以说毫无胜算。

第三、梁山内部矛盾重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个人上梁山的意愿、背景都不尽相同,表面上其乐融融、生死相称的好汉们,私下里却是派系林立、矛盾重重。有以阮小二、阮小七为主的石碣村派、以鲁智深、武松为主的二龙山派、还有以卢俊义、关胜等为主的朝廷派。

这些人之间,有的还存在不共戴天的仇恨,如“青面兽”杨志对吴用骗取自己生辰纲之事恨之入骨;李逵将朱仝照顾的小衙内两斧无辜劈死,只为逼其上山入伙,要不是碍于宋江情面,朱仝非找李逵拼命不可。这些矛盾在梁山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还能暂时掩盖,一单遇到挫折或变故,就会随时会爆发。

第四、诏安派在山寨占据领导地位

宋江上山后,大家开始在他和晁盖之间选边站队,实则是在诏安和反叛两条路线上做选择。很快,“不得人心”的晁盖被众人孤立,代表更多人利益的宋江隐约成为了梁山真正的老大。

路线问题向来不可调和,晁盖于是借机发兵攻打曾头市,以此重新立威。无奈的是,响应号召的除了阮氏兄弟、刘唐、白胜等石碣村老班底外,就连曾经的小伙伴吴用也抛弃了他。最终,晁盖不明不白地死于一只毒箭。他死后,梁山好汉座次前十名中,宋江、卢俊义、吴总、关胜、秦明、呼延灼、花荣7人,都是曾经吃过皇粮、为国贡献的人,可以说是铁杆的诏安派,而且晁盖死后将他嫡系阮氏兄弟的水军排挤出领导层,诏安派掌握着梁山的绝对话语权,因此宋江若想反叛,在他们这里第一关就通不过。

第五、宋江缺乏治国谋士辅佐

纵观历史,欲成大事者必有贤士相助,如刘邦有萧何、刘备有诸葛亮、朱元璋有刘伯温…宋江要造反有谁辅佐他?“智多星”吴用?事实证明这个吴学究不愧是个乡村老师水平,帮助出点偷鸡摸狗、钻营害人的主意还行,都见不得人的小伎俩,根本上不了大台面。

到了后期,在宋江攻打方腊真正需要出谋划策时,吴用却毫无存在感,几乎全程隐身。关键是宋江除了这个狗头军师又无人可用,既无谋略又无战术,征讨连连失利,指望这样的人帮助宋江造反岂有成功之理。

第六、造反缺乏社会民意基础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重文轻武的朝代,高薪养廉下少有贪腐现象。且在统治过程中没有严苛的刑法,重视工商业发展,尽管存在土地兼并现象,百姓生活总体还算安康。在整个宋朝三百年间,都没有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即使方腊自立为王,其与元末红巾军、明末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根本无法相比。

水浒中好汉中以穷苦出身的只占极少数,且队伍里有不少杀人放火、残害无辜的恶人,可以说是人员顺良莠不齐,一般百姓对他们基本都是嗤嗤以鼻的不屑态度,说起来都是以贼人、賊配军相称,缺乏阶级同情心,更谈不不上支持了。

综上,宋江做皇帝只有死路一条,诏安才是必由之路,也是向众多兄弟负责任的正确选择。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宋江为何非要选择招安只为这3个原因.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