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道来话北京︱北京饭店为何只能建造19层?!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的图文和音频内容略有不同,点击下面音频可直接收听!
长安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街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条街道之一,在中国有人认为是“神州第一街”,同时也是北京市的一条东西轴线。原来,长安街东起东单,西至西单,长度为7.4里。通常说的“十里长街”,则是指建国门至复兴门的距离,长为13.4里。而现在所说的“百里长街”是指通州至石景山的距离,全长84里。所谓的“十里”和“百里”都是泛称,并不是确切的数字。那长安街的历史变迁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位于东长安街上具有百年历史的北京饭店,又有着怎样的传奇?
今天,我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周特别策划主题,话说长安街,说说北京饭店传奇。
长安街修建于明代,是兴建北京紫禁城、皇城和内外城时最主要的道路。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它与皇城同时建造,是明代兴建北京城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距今有600年的历史。长安街的这个名字取自盛唐时代的大都城——“长安”,含长治久安的意思。
从天安门广场向东,至台基厂北口是几处政府机关,依次是公安部、纺织工业总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远洋轮船运输公司、商务部等单位。其中,纺织工业总会原是清代的翰林院旧址,是大知识分子集中的衙门。
这一段路北,有一组通称北京饭店的建筑物,共三幢,各有各的历史。中间一幢米黄色老楼为北京饭店旧楼,现称中楼,是清代协尉大官厅原址。1900年后,被帝国主义者拆毁,1917年由中法实业银行出资,建筑了这幢七层大楼,成了中国土地上的外国饭店。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饭店的股票大部分落到日本鬼子手里,董事长也换成了小日本。次年,即改称日本俱乐部,成了日本鬼子的天下;西边一幢是1954年秋天落成的浅紫红色七层大楼,这里曾是清代理藩部的旧址。理藩部是办理少数民族事务的衙门,后来根据清政府签订的邮政须由外国人主办的丧权辱国条约,把理藩部拆毁,改建成了北京邮政管理总局,并派外国人作邮务长;
紧挨北京饭店中楼东面,就是王府井大街南口,有座杏黄色的新楼,这里是1974年秋天开始营业的北京饭店新楼。它原来只是一座二层红楼,旧为京汉铁路局,1949年后,曾是原铁道部驻地。不过,近年来才解密,原来,北京饭店新楼的建设在当年还引起过轩然大波。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据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的文章介绍,当时建造北京饭店新楼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首肯,于是北京饭店新楼工程由当时的北京市常务副市长万里同志挂帅,开始筹划。
万里找来他的老搭档——当年人民大会堂的总设计师、总建筑师张镈bó——请他担任北京饭店新楼总设计师。张镈是清朝末任两广总督张鸣歧的儿子,中国享有盛誉的建筑设计大师。
据原万里秘书许守和告诉叶永烈先生,万里担任过城市建设部部长,知道当时北京有这样的规定,市区新建的楼房不能超过45米,郊区新建的楼房不能超过60米。万里考虑到北京饭店新楼离天安门城楼不远,不宜盖得太高,所以最初的设计定为9层,后来改为13层。张镈带领一批年轻的设计师,很快就为北京饭店新楼设计了20多个方案。万里把这些方案呈送周恩来总理审批,周恩来认为其中的20号方案最好。于是,张镈就20号方案着手设计。
就在这时,当时的一位副总理提出意见:“城内的空地不多了,北京市今后房屋的建设,要向空中发展。”所以,根据这位副总理的意见,张镈重新进行设计,北京饭店新楼改为地下3层、地上21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改,改出一场风波。
北京饭店新楼的地下3层、地上21层的设计方案,1972年11月经过国务院批准之后,便由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承接施工任务,开始动工。
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非常注重工程质量,每层都设有现浇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工程进展既好又快。到了1973年10月,已盖出地面14层,再往上建好几层,就可以封顶,预计1974年春天全部完工。
1973年10月29日,中央警卫团政委杨德中奉周恩来之命,来到了建筑工地,要求乘施工电梯上已经建好的14层进行观察。为什么呢?因为中南海有人向上反映,从中南海毛泽东所住的游泳池在夜间可以清楚看到施工中的北京饭店新楼的灯光。这表明,从北京饭店新楼也可以清楚看见毛泽东主席的住所。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周恩来接到报告之后,在夜间在中南海沿着南海走了一圈,果真看到了施工中的北京饭店新楼耀眼的灯光。于是,周恩来派中央警卫团政委杨德中上北京饭店看一下。杨德中一看,果真中南海尽在眼底!
这样一来,问题严重了。
10月29日夜里,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约见万里、杨德中、赵鹏飞、张镈,研究北京饭店新楼工程出现的问题。
经过大家讨论,周恩来总理最终同意了万里同志的意见。周恩来说,10层以上的房间,应作别的用途,不对外,向西的门窗要遮起来。周恩来的设想,富有建设性。这么一来,不仅已经建好的11层至14层不必拆除,而且还可以再向上建造几层。
这时,张镈提出,可以在故宫西华门北侧建一座长楼,如同一道屏风,挡住从北京饭店新楼投向毛泽东居住地游泳池的视线,张镈称之为“屏风楼”。后来,屏风楼又再度加长,成为我们现在在西华门看到的样子。就这样,北京饭店新楼引发的一场风波,得到了圆满解决。
北京饭店新楼1974年夏季完工。在装修时,北京饭店新楼西侧公共设施及客房门安装了压花的或磨砂的窗玻璃,挡住西望的视线。这样就使10层以上的客房,也能供旅客居住。北京饭店新楼19层,客房总数达733间。
从此,高高的北京饭店新楼矗立于王府井大街与东长安街的交叉口,成为地标式建筑。
其实,作为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北京饭店建筑,早已经成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一百多年来的北京饭店开办历史也是一部传奇。那在边东子所著的《北京饭店传奇》一书中,就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当年北京饭店是如何开办的。当然,北京饭店的开办,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也将在本周介绍长安街之后,给您连续讲述百年前北京饭店开办以来的传奇故事。
《北京饭店传奇》 (一) 边东子著
在北京城东南,有一条举世闻名的街道――东交民巷。这里本来叫“江米巷”,元代以后,从江南运来的大米在这里集散,故有此名。明代,这里建起了正阳门,把江米巷截成两半,东边的叫做“东江米巷”,西边的自然就称做了“西江米巷”。
那时的东江米巷风光旖旎,它的西边有一条河,名为御河,夹岸四季景物不同,春有嫩柳含烟,夏有绿荫清流,秋有黄栌红枫,冬天更有银镶玉裹的雪世界。这番美景常引得文人墨客或诗兴大发,或灵感突降。正是由于这里景色优美,风光宜人,中国人又向有好客的传统,于是自明代开始,就在御河桥边建立了专门接待外国人的机构――“会同馆”。据记载,1441年建成的“会同馆”分南北两馆,有客房763间,是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饭店”。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以后又以坚船利炮为后盾向清政府提出,要建立使馆,常驻京师。
国与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互设使馆,本来是一件对等互利的好事,可是当时的清政府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胆量与本钱,只能唯唯诺诺。于是,御河桥所在的东江米巷一带就成了使馆云集之地了。
北京人常以所在地的特点作街道和胡同名。某条胡同住过一位姓石的驸马爷,于是这条胡同便称为“石驸马胡同”。某地曾有一个戏楼,这里就叫做“戏楼胡同”,虽然戏楼早已是人去楼塌,连废墟都找不到了,可是名字却传了下来。依据这种传统,北京人又约定俗成的把“江米巷”,改称了“交民巷”。望文生义,倒也算贴切。及至后来帝国主义列强又强行将使馆区扩大,中间设立隔离带。于是人们也就把东交民巷周围的一大片地方都称作了“东交民巷”。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按中国农历算是庚子年,鼠年。以美、英、俄、法、德、意、日、奥组成的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保卫使馆,大举入侵中国。6月17日,他们从大沽口登陆,克天津,陷河西务,下杨村,一路攻城掠地,于8月14日占领了北京。
因为义和团曾经进攻过东交民巷使馆区,因此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东交民巷自然成了屯兵重地。是军队就要操练,于是东单牌楼以南,崇文门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就成了洋兵的军营和练兵场。
八国联军的入侵,打破了北京的宁静与祥和。从此,晨曦中东单一带再也听不到那悠远古老的驼铃、巧啭百啼的鸟鸣和苍凉遒劲的叫卖,取而代之的是操着各国语言的口令声和军刀的碰撞声,还有炮车碾过古老的街道的轰隆声,马队踏过文明古都土地的铁蹄声……
以洋枪洋炮开路,外国的资本、商品、各种各样的商人、实业家、投机者也纷纷来到中国。
可是东单一带的平民百姓总要生活下去,“洋兵”也不能一天到晚总是剑拔弩张的过日子。时间长了,一些善于抓住商机的小商小贩就在东交民巷和东单外国兵营周围开了些小酒馆、小饭铺,赚外国人的洋钱以养家糊口。慢慢地,有些外国商人也从中悟出了生财之道,于是也在这一带做起了各种各样的买卖,甚至还有妓院。从此这里便成了外国兵的聚集之地。
在东单和崇文门之间,有一条苏州胡同。这名字是怎么来的,说法不一,有人说这里曾经有苏州人聚居,有人说,这里曾经是苏州会馆的所在地。不管怎么说,反正和苏州有关系。苏州人讲起话来,吴侬软语,如莺啼翠柳,鸟鸣花间,非常动人。可是现如今,离这条胡同西口不远的地方,却有人在大声争吵,一方是京腔京韵,平上去入,四声分明;一方却是洋腔洋调,出口滔滔,不知说的是哪国话。
原来,这里开着一家酒馆。这酒馆不算大,门外不仅有中国式的招子、幌子,还有几行洋文。过往的人们一看就明白,这是专门招揽外国人的买卖。从此,东单这一带,这种专门招揽外国人的店铺越来越多了。
这天,一位达官显贵不知为什么兴致突发,要用“番菜”待客,于是就派佣人到这家小酒馆订一些煎牛排和红葡萄酒。酒馆的老板是两位金发碧眼高鼻梁的外国人。买卖双方连比划带猜,总算把交易做成了。可是没想到,正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
一位瘦瘦的洋老板用手捏着佣人交到他手里的银元,在手里掂了掂,头一歪,“嗯哼”一声,显出一脸的狐疑。
那个佣人以为是问他,应当找多少钱。他心想,“洋人大概不识数,这点账都算不明白。”就说,“这位洋大人,您应当找我十枚大钱。”
他怕外国人听不懂,又在柜台上写了个“十”。没想到,那位洋老板对着那个“十”字左瞄瞄右看看,摊开两手耸耸肩,随后又伸出右手的食指摆了摆,嘴里还吐出一大串洋话。
佣人不高兴了,他心想,“怎么着,这洋人不找钱了?”于是就和洋老板理论起来。可是因为语言不通,两人越说越乱,正在纠缠不清,另一位洋老板出来了,他不但个头儿大,脾气大,嗓门儿还大。没有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就朝着佣人大吼大叫起来。佣人因为事关自己的利害,也就扯开嗓子,和那位火暴脾气大嗓门的洋老板争吵了起来。
北京人爱看热闹,洋人和中国人吵架,更觉得新鲜,于是门口堵满了看热闹的人,有胆大的还进了店,瞪着眼珠抻长了脖子细细地看。在店里喝酒的洋兵,由于占地利之便,更是拥来了一堆。
围观的人都是想看热闹,谁也没有居中调停的意思,就是想调停也办不到,因为这些中国人里没有一个能听懂外国话。而这些外国大兵呢,也没有一个能说中国话,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官员是最好对付的,中国的宝物是最容易得到的,可是中国的话却是最难学的。
正闹得不可开交,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一个半大的小子忽然挤了进来,他哈哈一笑说:“都别争了,你们闹误会了!”
大家定睛一看,这个半大小子也就是十四五岁,唇红齿白,模样倒也周正,一双眼睛中透着灵气。
出乎大家意外的是,这半大小子竟然用洋话,对那两个外国老板叽里咕噜了一阵,两位外国老板乌云密布的怒相,立刻就变成了春风满面的笑脸。
围观的人一阵惊愕,有人不禁啧啧连声:“神了,这么大的孩子就会说洋话。我活这么大一把年纪,连这洋人说的是哪国话都闹不清。这孩子必是大户人家子弟。”
那这个会说洋话的小孩是谁呢?这件事又和北京饭店的开办有什么关系呢?咱们啊,明天再继续。
哪里能听:
播出电台:北京交通广播103.9兆赫
播出节目:《徐徐道来话北京》
主持人:著名相声演员徐德亮
播出时间:每早六点首播,翌日零点重播。
2017年开始,每天零点也增加一次播出哦!
其他收听方法:
1、歌华有线305频道
2、下载听听FM的APP搜索“徐徐道来话北京”
3、关注本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
本公号所有音频、文字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发转载!违者必究!
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阅读《徐徐道来话北京》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