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道来话北京︱东岳庙里曾发生过的骇人惨案!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的图文和音频内容略有不同,点击下面音频可直接收听!
怀旧朝阳 要说起北京市朝阳区历史悠久的人文古迹,东岳庙不得不提。我们都知道,东岳乃指泰山,顾名思义,东岳庙所供当然是泰山之神,按封神演义说,五岳之首为掌管东岳泰山的黄飞虎,后世称东岳大帝。可您知道吗,东岳庙,历史上也叫做天齐庙?这是为什么?东岳庙为什么会悬挂大算盘呢?那在本周,我们为大家讲述有关朝阳区的特别策划主题――怀旧朝阳,和您说说那些和朝阳区有关的人和事.

东岳庙位于朝外大街神路街北侧,始建于元代延佑年间,也就是公元1314-1320年之间,至今已有约700年的历史。它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主祭东岳大帝泰山神的第一大道观。
说到东岳庙为什么也叫天齐庙,这是因为历代帝王对泰山神尊崇有加,唐代封为“天齐王”,宋代晋为“仁圣天齐王”、“天齐仁圣帝”,元代加封为“天齐大生仁圣帝”,所以东岳庙也被称为天齐庙。不知道您注意过没有?在北京东岳庙瞻岱门两侧过道内墙壁上各悬一个大算盘,长6尺,高2尺,珠子累累。算盘两侧书有“乘除分明,毫厘不爽”的字句,您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原来,相传这大算盘为含冤信人所献,求东岳大帝主持公道。八个字寓意人世间的善恶因果,就象这算盘一样公正。有人介绍,这是七十六司判官用来计算世人的心地与言行,以便奖惩的。东岳庙提醒人们因果自有报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欲做坏事,要想好了,不然后果是很严重的!道家有“人算不如天算”的说法,人做好事坏事,上天一笔一笔都给人记着呢,所以人们平时一定要多做善事,莫作坏事。民国年间的报纸曾刊登过这样一首《报应歌》:“生败子,疾病缠;妻和女,伴人眠。从前只说拣便宜,那知后来要利钱。处处东岳庙,都有大算盘;不拘数,有人还,一倍要你加二三”。这首歌说的就是这两个大算盘的事情。充分表现出社会尚德倾向对东岳信仰观念的渗透和影响。
据位于东岳庙里的北京民俗博物馆资料介绍,光绪六年,也就是1880年十一月十三日,西城粉子胡同的户部右侍郎、他他拉氏长叙以第二女嫁与朝内拐棒胡同、山西布政司葆亨之子为婚。御史邓承修在十一月十二日前去拐棒胡同道喜,受到门房的冷遇,遂生报复之心。十三日当天,大喜的日子,他却穿上石青色的褂子,大刹风景。不仅如此,他还向皇上承上奏折,告了葆亨一状。意思就是婚礼当天是圣祖仁皇帝康熙爷的忌日,葆亨这个人呢,不敬祖先,应当革职查办。最终葆亨被革职问罪,大喜的婚礼也算是给搅了。葆亨越想越气,也感到非常意外,还觉得很窝囊。他让外孙、宗室毓逖给做了两个一米多长的铁算盘,上题“毫厘不爽”、“乘除分明”八个字,悬挂于东岳庙大殿过道两侧山墙上,意思是让阎王爷给算算,给主持公道。据说这两个大算盘挂上不久,邓承修就得病死了。后来人们就用东岳庙的大算盘作为镇宅辟邪的吉祥物了。这两个铁算盘一直到1949年还有。当然,现在您看到的可是复制品,后来挂上去的。
如果现在您去东岳庙参观,可以看到有道士在那里居住修行,让人感觉有些穿越,好像回到了古代。这是因为,东岳庙虽然称之为庙,但不属于佛教寺院,而是源于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里边不住和尚住老道。2008年1月14日,东岳庙恢复为道教活动场所,众多道士入住这座古庙,轻烟袅袅的古刹再次步入了历史发展的河流。那您知道北京东岳庙里都出过什么著名老道吗?在清代,东岳庙的道士又留下哪些纪录进档案史籍的事件呢?
说到东岳庙里的道士,新中国成立前东岳庙最后一位道士傅长青道长很多人都听说过,生于宣统三年,也就是1911年的傅长青,世居北京朝阳门外草场。年幼时家境贫寒,七岁患病,母亲到隔壁东岳庙烧香求神保佑,许愿说,只要孩子病好,情愿送进东岳庙出家当长期道士。于是在还不到九岁时就正式出家进庙当道士了。进庙后住持取法名洞奎,是东岳庙最小的徒弟。解放后,1953年他脱了道袍,去了长发。1958年参加了商业工作,才脱离了东岳庙。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参与了东岳庙的腾退修复,做了大量工作,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史料,1996年2月3日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据傅长青先生生前回忆,记述了东岳庙历史上颇有盛名的一位住持娄近垣的故事,颇为传奇。娄近垣,是清雍正年间江西正一派的著名道士。他来北方云游,经由通州进入北京,本想在东岳庙挂单住宿,因为东岳庙是子孙庙,不留住外人,就住到白云观去了。当时正值雍正杀害诸弟夺取帝位之后,既因丧天害理而内疚,又怕事为人知而受谴责,得了疑神疑鬼、心虚胆怯、精神恍惚的难治之病。病中一再像神鬼附体似的惊呼:“楼上有一个道士!”于是朝廷就派人在城内外遍寻老道,为雍正皇帝祛邪治病。听说白云观住有一个来自“张天师”坛前的、道法高超的姓娄的道士,而姓娄的娄又和雍正皇帝说的“楼上”的楼恰巧同音,于是就把娄近垣叫进宫去。娄近垣进官一看,认为雍正帝的病想必与他杀弟夺位有关,就声称病是由已经死去的诸皇子明魂作祟所致。于是奉旨于七月十五在雍和宫后院做法除魔,当时,雍正皇帝还住在他的王府,娄近垣念经做道场超度亡灵。与此同时,娄近垣还奏请雍正帝册封八位王子为神,修建了风神庙、云神庙、雷神庙、雨神庙、冰神庙、雾神庙、雪神庙、霜神庙八个庙宇来供奉,这八个庙叫做内八庙。以后,就把每年七月十五日在雍和言念经,做祭孤道场,长期固定了下来,即使后来雍和宫改为喇嘛庙,这种制度仍沿续未改。由于娄近垣给雍正皇帝治此心病有功,奉敕掌管道禄司印务兼东岳庙正住持,赐住大光明股。娄近垣一因作了高官,二因有了地近皇宫的住所,所以,他在东岳庙任正住持,只是挂个名,不曾来庙里住过,庙中一切仍由原住持掌管。

《东岳庙里的一桩惨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吴兆波先生,曾经写下《东岳庙里的一桩惨案》的文章,记录了娄近垣当住持时东岳庙发生的一件悲惨事件,讲述了当年东岳庙道官鸡奸小道士,小道士为表示愤怒打碎供品反被乱棒打死的惨案。
北京过去有句老话:“活着不去东岳庙,死了没着落”,这说明东岳庙受到北京民众广泛的尊崇,吸引着人们到东岳庙拈香叩拜,祈求众神赐福保平安,死后在幽冥地府灵魂得安息。东岳庙始建于元代延佑年间,开山祖师张留孙师从道教龙虎山天师道,后创立玄教,受到元朝皇帝的推崇。东岳庙位于朝阳门外繁华商业街区,又恰是途经通州的要冲,商贾云集,市场繁荣,从创建之初便香火旺盛。明代永乐皇帝定都北京后,派南京朝天宫清微法派道长住持东岳庙,收徒传教,东岳庙改归“清微正宗正一法派”,并由民庙开格为敕封官庙。经明代正统十二年(1447 年)嘉靖二十九年(1560年).万历二十年(1592年)、万历三十五年(1607 年)的四次大规模修扩建,东岳庙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正一法派道观,清代再经顺治、康熙、乾隆、道光朝的四次修葺拓建,使得东岳庙气势恢宏、布局整齐、规制严谨,是远近闻名的京都一大古庙。
言归正传,传说中,东岳大帝掌管人间贵贱尊卑之数、生死修短之权,尤其是统辖着十八层地狱、七十六司阴曹地府中形形色色让人心惊胆战的酷刑,所以人活着的时候必须到东岳庙祈求神灵的保佑、死后方可得到安息。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辰日,东岳大帝圣像要由八抬大轿抬着“出巡”,有扮作凶神恶然的判官手里拿着朱笔,只要他在谁的名字上勾那么一下,那人就只能下地狱了。判官后面跟着的是披枷戴锁的“罪人”,哪怕在阳世间犯过撒谎之类小错的人,来到阴间都要被处以割舌之刑。凡此种种令人恐惧的扮像,边走边演,表示东岳大帝监察下民,行善的赐予洪富,作恶的降以大祸。队伍浩洁荡荡,旌旗招展.鼓乐齐鸣,人们争相观看。场面热闹而拥挤。这一天不光京城内外的香客游人云集东岳庙,还有不少特地从河北、天津、山东等地赶来的虔诚信徒。据说每年为祝贺东岳大帝诞辰,自三月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历时近半个月的东岳庙会延续了数百年,直至北京解放。然而人们不会想到,在各路神仙齐聚的东岳庙,竟会发生东岳庙道官鸡奸小道士,小道士为表示愤怒打碎供品反被乱棒打死的惨案。
清官内务府档案记载事情发生在乾隆年间,小道士兰贤楝自幼跟随道官侯贤礼学习经典,侯贤礼借机多次鸡奸兰贤楝,小道士羞辱难当,感觉低人一等,抬不起头。东岳庙道士每天要在岱宗宝殿东岳大帝圣像前上早晚课,一日三次。卯时诵早课,开坛先念八方咒以净心、净身、净口,接着诵功课经。早课念清净经、消灾经和禳灾度厄经。午时中课念天童护命妙经、三官赐福经。酉时晚课念上灵宝洞玄救苦经:升天得道拔罪妙经。小道士兰贤楝每日认真地念经,希望摆脱困境,但是他却未能“消灾度厄”。兰贤楝又寄希望于判官,用他手中的朱笔把侯贤礼勾到十八层地狱,但判官无动于衷,未能察觉。兰贤楝越想气越人,想走又下不了决心。
道教庙宇分十方丛林和子孙庙,十方丛林属公产,有传戒权,但不能私收徒弟,凡是满发大领的道士,不分派别都享有挂单子住的权利,因而人员流动较大。东后亩是子孙庙,亩产私有,师徒代代相传,徒弟既继承师父的法嗣,也继承师父的产业。子孙庙允许收徒弟,但不能传戒,不接受游受游方道士。庙里居住的道徒较少,没有复杂的组织机构,住持称作“当家老爷”,全庙事务由当家老爷拍板定夺。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记载,乾隆时期东岳庙额设二名道官、十一名二等道士、五名三等道士,还配有二十名洒扫人员。东岳庙总共只有二十八名道士,又是师徒相承,就连洒扫人员都是子承父业,几代人同为东岳庙效力,平时有一点小事大家很快就全知道了,更何况这类丑闻。兰贤楝被其他道士发现“隐私”,没人敢对道官表示不满,却私下议论嘲笑小道士,歧视偏见压得兰贤楝喘不过气。东岳庙是敕封官庙,庙里从道官到洒扫人员都由清廷按季发放钱粮,从清宫内务府存东岳庙领取钱粮册中,我们可以发现道士的待遇是相当高的,也许这是兰贤楝忍气吞声地受着屈辱而没有选择逃离东岳庙的缘由之一。
据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档案记载:“管理东岳庙主持汪克诚应领本年连闰(月)四个月钱粮,计开旧管本年春季分共四十七名,新收无,开除无,实在本年夏季分共四十七名。住持一名王源海、每月支领银二两、米三斗,二等道士二十一-名、每名每月支领银一两五钱、米各三斗,三等道士五名、每名每月支领银一两、米各三斗,洒扫人役二十名、每名每月支领银五钱、米各三斗。以上共银一百九十四两、米共五十六石四斗,每石照例折银一两三钱,共折银七十三两三钱二分。”汪克诚是大光明殿主持,东岳庙的钱粮由大光明殿主持统一申报,而汪克诚的钱粮由大光明殿造册领取。清廷总管内务府不仅要负责道士的日常食用,还要每月支付三十一两一钱六分的香供果品等项开销。不管是道宫、道士,还是洒扫员役每人每月的口粮数量都是一样的,并按级别发给俸银。东岳庙香火鼎盛,庙里上供撒下的点心长年堆着吃不完,“加之香火地的物产、达官贵人的捐资、念经费及庙宇停灵费等多项收支”,东岳庙道士的生括是比较舒服的。更何况正一道的道士可以饮酒吃荤,还允许娶妻成家,像兰贤楝这样个穷苦人家出身的道士,能衣食无忧地吃上一辈子皇粮,还不用干体力劳动,得到这样一份令多少人羡慕的“官差”;是多么不容易。而且从最初“托门子“进东岳庙起,到升为二等道士,其间要受很多磨难,这也是兰贤楝没有选择离开东岳庙的重要原因。初入东岳庙的小道童,必须在庙里苦行三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须按仪制行事,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送回原籍。三年熬出头才能正式拜师为徒,庙里的规矩不但多,要求又极严。小道士要苦练基本功,繁文缛节的礼仪投手举足都有定式,要熟练地做到位很不容易。还有那些绕口且晦涩的经文,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是难过的坎。小道士一个个谨小慎微,生怕做错事被师傅责骂,挨打受罚事小,重则被赶出庙门,生活没着落,还会受到歧视。兰贤楝虽然留在庙里,但精神和肉体上的推残使他痛苦抑郁,欺负他的师傅却道貌岸然地充当着“圣人”,让人难以忍受这种怨气。当忿恨日积月累,慢慢地在心中燃烧时,一旦被他发泄出来,却酿成一场灭顶之灾。
那他到底是如何实施这个报复计划的?又是如何被处罚的?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明天的公众号。
感谢平凡纪录的博客
哪里能听:
播出电台:北京交通广播103.9兆赫
播出节目:《徐徐道来话北京》
主持人:著名相声演员徐德亮
播出时间:每早六点首播,翌日零点重播。
2017年开始,每天零点也增加一次播出哦!
其他收听方法:
1、歌华有线305频道
2、下载听听FM的APP搜索“徐徐道来话北京”
3、关注本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可联络删除!
本公号所有音频、文字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发转载!违者必究!
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阅读《徐徐道来话北京》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