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道来话北京︱太和殿的龙真的没法数吗?–再说中轴线55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的图文和音频内容不同,点击下面音频可直接收听
故宫,就是在封建王朝统治结束前,王朝皇帝所居住工作的宫殿建筑群,现多指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始建于明永乐4年,也就是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有人做过形象比喻,说一个人从出生就开始住,每一天住一间房,不重复,要住到27岁才可以出来。虽然故宫里房间很多,但还是位于北京中轴线,也是故宫中轴线的三大殿最有故事。
2018年
11月01日
太和殿的龙没法数
《老北京的传说大全集》 马燕晖
关于故宫,有一句歇后语:“太和殿的龙——没法数。”为什么?就因为那上面的龙太多了,曾有很多人数来数去,可到底有多少,谁也没数清楚,于是就有了 “太和殿的龙——没法数”的 歇后语。那太和殿上的龙,真的没法数吗?有,这里有个传说故事。
这太和殿(明朝的时候叫奉天殿)是紫禁城里最大的宫殿,建于永乐年间。建成不久,朱棣就把国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可 谁知,他刚刚迁都一年多,一把大火就把这太和殿给烧了。转过 年来乾清宫也失了火,烧得也是一干二净。那永乐皇帝一生气,索性不重修了。过了十多年之后,正统皇帝朱祁镇才重建。
可刚过了一百多年,在嘉靖年间又是一场大火,再次把太和殿烧了个精光。为什么这么容易?就因为这宫中用火的地方太多,太监、 宫女失慎的时机多,当时又没有什么好的防火措施。那皇帝可不 这么看,他说是这皇城的风水被破坏了,缺少了避邪之物,才被“天火”烧了。于是专门请来一位风水先生,让他给出出主意,看 用个什么法子能避“天火”之侵。
被请来的风水先生姓唐名水,住在西直门内,是京城里有名的“半仙儿”,他进得宫里就一顿神吹,说自己在五台山上学过佛 法,在武当山上取过道经,受过高僧名道的真传,看什么都准, 请什么神都灵,嘉靖皇帝本来就爱信鬼神,听他那么一气神侃,还真信了。
酒足饭饱之后,那风水先生来到奉天殿的废墟上,左看看,右瞧瞧,嘴里还念念有词,可说的是什么,谁也听不清楚。大约 过了一个时辰,他对嘉靖皇帝说道:“万岁,这宫中失火都是那玉 皇大帝搞的鬼,他说他是‘天龙’,您是‘地龙’,他要压着您,所以降‘天火’来烧您。”“可有避‘天火’之法? ”嘉靖皇帝连忙问。“这……”风水先生迟疑了一下。嘉靖皇帝一看就明白了,这是向我要银子啊,便说道:“只要 你给了朕那避‘天火’之法,你要多少银子都行,但要是胡说,就小心你的脑袋!”风水先生听他这么一说,一下子就有了笑脸:“请万岁放心, 奴才怎敢在您面前耍花招?奴才确有一避‘天火’之法,一用就灵。”“快快讲来!”嘉靖皇帝急切地说。“那玉皇大帝的凌霄殿上有八千九百条龙,要避那玉皇大帝的‘天火’之侵,就是您在重建这奉天殿时,上面龙的数目要大大多 出那凌霄殿的,以您这‘地龙’压过他那‘天龙’,那玉皇大帝有 多大的‘天火’,再也无济于事了。”“此法可灵?”“奴才可不敢胡言乱语!”“就依你的。来人哪,传朕的旨意,来年春天重建这奉天殿,并在这上面设龙雕、龙画一万条,只能多,不能少!”第二年三月,就开始重建奉天殿了,工部大臣还从苏州一带请来几位能工巧匠,有能雕刻龙的,有能绘画龙的,一干就是两年,第三年头上,一座新的奉天殿就重建成了。嘉靖皇帝得到工部大臣的禀报后,亲自来查验,主持重建奉天殿的刘大臣跟在他身后,将那雕龙绘龙的情况一一道来。“万岁您看,这殿顶上大脊一条,重檐间围脊四条,如五条巨 龙压顶,连同附在这檐角、檐下的龙,这屋面上共二十八条,屋檐上琉璃勾头和滴水上也是以围龙、行龙为纹饰,共两千六百零 四条。您再看这外檐额坊上,以和玺彩画绘龙纹两千零六十八条, 前后门扇裙板有沥粉贴金的围龙两百条;前后檐窗上龙纹二十四条;隔扉和窗上的鎏金饰件上有龙纹三千四百四十条。”嘉靖皇帝 一边看,一边点头。刘大臣将嘉靖皇帝带进殿内,接着说道:“您再看这大殿之 内,也绘有龙纹几千条。这殿内有横竖梁枋一百八十二根,暗柱二十二根,共彩绘龙纹一千五百四十条,暖阁的梁枋上彩画龙纹 两百四十四条,内檐额枋上有龙纹八百零三条,横竖梁枋之间的 井口天花绘有围龙一千七百二十条。这整个藻井有大小龙十七条。”他又把嘉靖皇帝带到宝座前,指着宝座说:“这座基四周也以各种龙纹为饰,共有龙纹四百一十六条。您再看这殿的东西北三 面墙壁上,共有三百六十四条纹龙。那东西暖阁的四扇门上有纹龙二十四条,门罩上有一百七十条。它们的两侧陈设紫檀雕云龙 大柜两对,共有龙纹一百七十八条。这太和殿的上上下下、里里 外外,总共有造型各异的行龙、围龙、蟠龙一万三千八百四十四条,比您说的多了三千八百四十四条龙。”听到这里,嘉靖皇帝满脸笑容:“正合朕的心思,这回就不怕 那玉皇大帝的‘天火’ 了!”忽然他止住笑,低声对刘大臣说道: “天机不可泄露,这殿里殿外到底有多少龙你不可再告诉任何人, 以防让那玉帝知道后,破了朕的避‘天火之法。”“奴才一定遵旨。”后来嘉靖皇帝赏了他两千两银子,就让他还乡了。
没过多久,那嘉靖皇帝又起了疑心,怕那刘大臣嘴不严实,不定什么时候说走漏了嘴,就派了一个刺客把他杀了。可嘉靖 皇帝哪里知道,在他派出刺客之前,刘大臣在一次喝醉了酒的 时候,已把那奉天殿上有多少龙的事说给了酒桌上的十几个人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不少人都知道奉天殿上有 一万三千八百四十四条龙,可要数清楚就难了。后来便有了“太和殿(奉天殿)的龙——没法数”这句歇后语,并流传至今。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见证侵略的故宫大铜缸
严锴 《老北京逸闻趣事》
2015年秋,故宫铜缸被刻字的新闻让众多参观者感到遗憾,而刻字者的身份证号也因此被列入故宫的黑名单,将终生不得再到故宫参观。其实,故宫的铜缸不仅是价值不菲的国宝,更是见证侵略的文物。
紫禁城内的宫殿周围,陈列着无数引人注目的“吉祥缸”,这也被称为“太平缸”。“吉祥缸”有铜缸和铁缸两种,按照材质可以分为“镀金海”铜缸、青铜缸和铁缸三类。史料记载,清代中期,宫内共有大小“吉祥缸”308口,而今却仅存有108口了。
皇宫内各处陈设“太平缸”的数量以及缸的大小是随着环境而定的。如太和殿、保和殿及乾清门周围陈设的均是“镀金海”铜缸,而内廷东、西六宫庭院及长街上所陈设的就是比较小的青铜缸或者铁缸了。它们即是美化紫禁城内的装饰品,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消防器材。古人将“太平缸”称为“门海”,既是“门前大海”的意思。这些“太平缸”内常年都储备有清水,一旦宫中失火,太监们就可以就进从缸内取水扑救。
清宫规定,为了防止“太平缸”内存水的干涸,内廷“太平缸”每日由关防衙门内管领率领苏拉近内添水;苏拉是满语,指宫中的差役;而外朝“太平缸”,每日由宫中机桶处苏拉将缸水添足。总管内务府派司员4人负责管理,每5天检查一次缸内的储水情况。
关于鎏金铜缸的造价,乾隆年间的《奏销档》曾有过记载。鎏金铜缸高1.2米,直径1.66米,每口缸约重1696公斤,铸造铜缸的费用约合白银500多两,再加上铜缸最外层的一百两黄金,共计需铸造费至少白银1500两。故宫里的一些大殿前、庭院中都摆放着一个个大金属缸。这些大缸腹宽口窄,容量极大,而且装饰精美,两耳处还加挂着兽面铜环。
在清代,宫中的铜缸是由内务府统一管理的。每天一早,内务府官员便命令苏拉(杂役)从井内汲水,一担一担地把所有大缸灌满,以备防火之用。在冬季,为了防止“太平缸”的储水结冰,不仅仅要加上缸盖,还要进行“熏缸”的工作。具体的做法是,在缸盖里面设置有专门的“铁屉”可以贮存炭火;同时,每一口缸不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的,而是在缸的底部有弧形的石基垫底,其中有一块弧形石是可以活动的,这样方便在刚下置放火炭,将缸内已经冻结的冰块融化。这项差事一直是有内务府的“熟火处”根据季节气候寒暖变化来决定何时开始,直到一般到第二年的惊蛰过后才结束。
明清政府为建造这些大缸耗费了相当大的物力、财力。拿鎏金铜缸来讲,整个工艺非常复杂,其方法是首先在金属器物表面涂上金和水银的合金,然后进行烘烤,使水银蒸发,将黄金滞留下来。目前故宫中尚存18口鎏金铜缸,虽说已经遭到了部分破坏,但个个仍然金光灿烂,光彩夺目,华美无比。
  
在北京故宫游赏,铸有“潞城县三井村牛姓铜匠泰德号”字样的鎏金大铜缸格外引人注目。那么,铜缸上为什么又铸有潞城铜匠的标记呢?
原来,铜缸并非装饰品。乾隆皇帝登基后,见太和、中和、保和前三殿的重要场所均置有铜缸,便问其老师用意何在。乾隆的老师告诉他,故宫要地的鎏金铜缸名谓“门海”,实际上是用于“镇火灭灾”的,故亦称“吉祥缸”。乾隆帝听后,便下旨投巨资冶铸。
  
那么让谁来铸制呢?遵旨行事的官员按照乾隆帝的意图找到了专门为宫廷制造御用铜手炉的“泰德号”铜铺。据史料记载:“北京安定门外,当时是手工冶制铜器作坊之地,其时已有50多家,而且均为晋省上党地区潞城县铜匠所开”。这些潞城铜匠,原是山西省潞城县黄池、东邑、三井村一带的村民,迫于生计,陆续流往京城,始而“背褡子”,收废铜;进而开门店,立字号,从事铜制品生产。其中最著名的是潞城三井村牛氏铜铺的“泰德号”,该铜铺尤以铜器鎏金的技术享誉京城。
  
乾隆认可潞商,主要是看上了潞商的信义厚道和勤奋敬业,以及他们制作各类铜锡用品的高超手艺。乾隆十五年(1750)的一天,乾隆帝外出巡访回京,路过安定门外时,被叮叮当当的铜器声音所吸引。他循声走过去,只见50余家铜锡铺干得热火朝天,匠人们手中的铜产品个个精妙绝伦,特别是牛姓铜匠的手艺使乾隆深受感染。回宫后,乾隆便按每口500两白银拨款,将紫禁城铸造300口鎏金大铜缸的任务,交给了在京城的潞城铜匠,并允许铜匠在大铜缸上冶铸铜锡铺的字号以作纪念。
  
牛姓铜匠接旨后,先后组织潞城铜匠300余人,精心采铜3392公斤,历时三年,设计铸造了300口腹大口收,口径1.6米的鎏金铜缸,并铸上“潞城县三井村牛姓铜匠泰德号”的标记,运进了紫禁城。乾隆皇帝兴奋之余,御笔一挥,写下“登天铜府”四个大字,并令制成巨匾赏赐给为他铸造铜缸的潞城“泰德号”。于是,在京城“泰德号”门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甚是威风。
然而,不幸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在紫禁城中进行大肆掠夺。掠夺中,许多匪徒用刺刀刮削鎏金铜缸上的鎏金,致使太和殿两侧的大缸上留下了累累刀痕。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掠夺和摧残我国古代文物的历史见证。特别是在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时候,日本侵略者险些将这些宝物投入熔铁炉,成为日本侵略军制造枪炮的原料。
据档案文献记载,1943 年8 月,北平市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发出通令,命令北平市所有官署团体,商业店铺及居民住户限期定额将铜类器皿上缴“废铜”。其实,这时日军觊觎故宫铜制器皿多时,他们早已看中了宫中明处摆放的铜缸等物.进而具体提出:希望能够献纳铜缸等物.故宫博物院紧急磋商后,决定向”北平市金品献纳委员会”刘宗彝委员呈递信函,陈述铜缸等物为历史文物,绝非一般铜物可比,请以均应保存为辞,回绝日军的要求.
由于铜缸陈列于故宫博物院各游览路线,日本人早已借参观游览的机会几次来院暗中调查,对铜缸等物已了然在胸,绝不肯轻易罢休,只是不便径自索取,而授意”北平市金品献纳委员会”代为征纳.在日方和伪政府的多次催促下,故宫博物院如不筹捐一些铜缸.恐怕难过此关.更让人担心的是:如果硬抗,日军会强行进院搬运,那将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于是,院方一方面再次致函“华北政务委员会”,重申铜缸等物为明清两代所铸,一定要予以保存,决不能毁灭.同时,派人拣出稍有破损的铜缸12 口,铜炮6 门,分别核定后列单呈缴,以备检送。
但是,日本侵略者岂肯善罢甘休,并质问、威胁祝书元院长:故宫铜缸数目日军早已调查清楚,只有大量献出,以示协力,才可”不误军方需要”,并强调这是日军军部的旨意等等。祝院长等为防备日军强行闯入,殃及其他宝物,经过深思熟虑,商定对策:既然日方一再打铜缸主意,一再提出交纳铜缸为献品,”现则专就铜缸设法,以期避免其他觊觎”。
随后组织人员将故宫所有铜缸清查统计分为三类.即:一,明清两代所造有款识者98 件;二,虽然没有款识,但从铜色式样上可以断定为明代所造者125 件;三,既无款识又不能断定其时代者54 件.祝院长与同仁将这三类铜缸缮具清册,呈请上报,经”华北政务委员会”总务局局长彦德与祝院长共同审定办理呈复后,最终由政务会确定:第三类无款识无铸造年代的54 件铜缸为上缴铜品。
1944 年6 月19 日,”北平市政府社会局”及日军有关人员来到故宫博物院,用了五天时间,将54 口铜缸及古物陈列所的三尊铜炮运出了故宫博物院.就这样,在北平市铜品献纳运动中,在日军的威逼下,为了保全珍品,牺牲少数,故宫博物院忍痛交出了铜缸等宝物。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1945 年日本侵略者又两次在北平征纳铜品充做军需,一次次将魔掌伸向故宫.故宫博物院以不便拆散等理由采用拖延的手段与日方多次周旋拒绝交纳其他宝物,终没能让日军得逞.所幸日本帝国主义不久即宣布无条件投降,剩下的铜缸才得以保存至今.
正所谓: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期间,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看到这些经历了数次劫难才得以保存至今,虽经百年仍然熠熠生辉的大铜缸,我们不禁更加痛恨日寇的侵略行径,同时对故宫博物院前辈为保护铜缸等宝物与敌人不懈斗争的精神肃然起敬.
哪里能听:
播出电台:北京交通广播FM103.9兆赫
播出节目:《徐徐道来话北京》
主持人:著名相声演员徐德亮
制作人:小强
录音制作:乐乐
播出时间:每早六点首播,翌日1点重播。
其他收听方法:
1、歌华有线305频道
2、下载听听FM的APP搜索“徐徐道来话北京”
3、关注本公众号
版权声明:
1、本图文、音视频独家发于“徐徐道来话北京”微信公众号,北京广播网、北京电台听听FM为音频在线平台,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2、本公号从未授权搜狐、一点资讯、360个人图书馆、东方头条、爱妮微、牛人微信、蜻蜓FM、喜马拉雅FM、川川旅游网等平台转载,在上述平台看到“徐徐道来话北京”的任何图文、音视频一定是剽窃或无授权转载。
3、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可联络删除!
4、本公号所有音频、文字版权归著作权人及本栏目所有,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和微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在其他自媒体转发转载!违者必究!
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阅读《徐徐道来话北京》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