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枝叶对根荄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优质回答:
“枝叶对根荄”出自《笠翁对韵》的“门对户,陌对街。枝叶对根荄”一句。其中,“对”的意思就是“对仗”,意思就是说“枝叶”这个词和“根荄”这个词是对仗的。“根荄”就是“草根”的意思。其实整句话并没有太深的含义。
其他网友回答
你说生活不如诗,却不知生活也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枝叶对根荄”出自《笠翁对韵.九佳》中的一句,意为:枝叶对应根须。
“荄”,拼音为“gāi”,即,植物的根须。
对联成熟于格律诗对仗。
对仗基本规则可用五个字简单归纳,便于记忆:
1.出句或对句中,马蹄韵“两平两仄交替”的格律诗用字组句基本原理,简称“替”,否则为失“替”。
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平仄竿”是平仄正格的理论依据。“前宽后严,仄宽平严”是平仄宽格的客观度量衡,是平仄变格的基本规则,在诗联平仄变格实践中每试不爽!
2.上下句双数位置平仄相反,简称“对”,否则为失“对”。
3.上下句对应位置词性相同,简称“同”,否则为失“同”。
4.上下句字数相等,简称“等”,否则为失“等”。
5.上下句意忌雷同,简称“异”,否则为“合掌”。
“替对同等异”缺一不可,简称“对仗五规则”,也叫“对联五要素”。失替、失对、失同、失等、合掌,都不是合格的对仗,也不是合格的对联。平仄“替”、“对”,是对仗与对偶的区别点,是对仗与对联最基本的本质;词性相同,不拘平仄为对偶,是修辞手法之一。
例如:
上联:
?????
中平平仄仄
下联:
枝叶对根荄
中仄仄平平
“中”所在位置的平仄可变,其余位置平仄忌变。为什么呢?
首先,五言句中双数位置(第二、四字)必须是“平仄”交替或“仄平”交替;否则为双数位置失替!
如果下联改为:
枝叶对树根
平仄仄仄平
第二、四字“仄平”当双数位置交替,导致“仄仄”双数位置失替!因此“枝叶对根荄”解释为“枝叶对树根”是错误的,应该解释为“枝叶对根须”,才符合《笠翁对韵》的主旨!
草民正格抛砖。
上联:
对联遵律吕
仄平平仄仄
下联:
枝叶对根荄
平仄仄平平
各位上联有请?
出句或对句:一三五慎变,二四六交替。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咱们先科谱一下“荄”意思,在《说文解字》中“荄”是草根的意思;“根”泛指植物的下半部分,在土壤中的那部分。“根荄”合起来就是指植物的底层基础部分,这个词既象是联合词组,又有些偏正词组的意思,两个字组合之后强调了引申意“底层基础”。“树叶”中的“树”是本植类的总称,“叶”是指木的上面部分,代表上层部分,这个词是偏正词组,但在这个对韵的文中却有些联合词组的味道,强调的是“上层伸展“的意思。“树叶对根荄”出自《签翁对韵》,对仗上非常工整,音律平仄对应,字字相对,词性结构相似,字意词义相对。真是服了古人的“匠心独运”。
其他网友回答
原文是:门对户,陌对街。枝叶对根荄。
算是“门当户对”最早的出处吧!
其他网友回答
“枝叶对根荄”是《笠翁对韵·九佳》中的一句,前后文是“门对户,陌对街。枝叶对根荄。”从字面意思上翻译为:枝叶对应树根。
和《声律启蒙》作用差不多,《笠翁对韵》也是教人对对子的。作为传统中国最流行的蒙书,它是用韵文写成,用现代的眼光来看,《笠翁对韵》就是纯语文读本。为什么需要这类书?这是因为科举考试写诗用韵,须以官方认可的“平水韵”为依据;而“平水韵”是唐宋时期的书面音,清人的口语音和“平水韵”已有较大差异,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必须从小接受声韵方面的训练。这是《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一类书在清代流行的根本原因。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枝叶对根荄什么意思如何理解.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