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道来话北京︱就算只做吃瓜群众,也要了解下北京西瓜的冷知识!!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的图文和音频内容不同,点击下面音频可直接收听!
大兴庞各庄西瓜是大兴的一张名片啊,所以,我们在说大兴的系列特别节目中,必然要多和您说说有关庞各庄的西瓜的故事的。
那大兴庞各庄的西瓜怎么就成了皇宫的贡品了?另外我给您揭个密,这庞各庄的西瓜,其实并没有什么祖传的西瓜种,那这么好的西瓜又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呢?
西瓜的起源曲颖华西瓜,又名寒瓜、水瓜、夏瓜,原产于非洲热带沙漠,有记载早在汉代前即从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新疆地区,故称“西瓜”。西瓜之名始见于《新五代史》,据载是古代的契丹人自新疆将西瓜籽带到华北平原和幽州(即今北京)的。一千多年前,幽州为辽王朝的重要陪都——南京,当时幽州已是华北平原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与北方少数民族经济贸易往来增多,因此西瓜传入北京,并得以种植推广。    
西瓜作为瓜果,果汁最充沛,其汁液中包含着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云:西瓜可“消烦解渴,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现代医学也已证明西瓜常食有降血压的作用,并对肾炎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自金代起北京大兴县庞各庄的西瓜就成为向历代皇宫进贡的防暑果品。庞各庄地处净沙土地,水土适宜,其瓜因墨绿色并有隆起的脉络而有“黑绷筋”之名,其皮薄、籽红、黄沙瓤,吃起来脆沙甜。据《析津志》书中云:每年“进上者瓜甚大”。可见,庞各庄西瓜栽培植种技艺之优良高超。相传慈禧太后就非常爱吃庞各庄的西瓜,而且能识别出哪块是庞各庄的。而历朝的宫廷宴会也常用西瓜作为“冰食”赏赐众臣,所以北京人把庞各庄西瓜称为“贡瓜”。
    
老北京时有句俗语:“庞各庄的西瓜叫京城”,说的就是老北京百姓非常喜爱物美价廉的应时水果——庞各庄的“黑绷筋”西瓜。每到夏天西瓜熟了后,庞各庄的西瓜由瓜农赶着马车一车车地送进老北京的果子市、干果店和后来的副食店。那时常见瓜农从车上往下扔西瓜,一个在车上向下扔,另一个在店铺前接西瓜码西瓜,像传球似地扔瓜是旧京街头一景。那时也有商贩推着排子车,串胡同吆喝:“西瓜,沙瓤的大西瓜哟”,四合院里主妇们出来挑选,挑好后都让商贩用刀切个小三角块看瓜好不好、熟不熟。有亲友贵客来家时,主人也都以西瓜招待客人。    
那时候大街上西瓜时兴切成块儿卖,有的把瓜切成像莲花瓣似的非常好看。干果铺常在门前摆两个八仙桌,桌上摆着小草绳圈垫,每个垫上放着个大西瓜,桌旁有个大水缸,里面泡着几个西瓜,这就是当时所谓的“冰镇西瓜”啦!西瓜切成大小块,每块五分或一毛钱。因旧京时苍蝇多,卖瓜的店员常拿着个芭蕉扇边扇着边高声叫卖:“吃咧,大块的西瓜,甜哟赛蜜甜咧!”经常有逛街的大老爷们或孩童站在桌边吃瓜,又凉又甜的西瓜吃得非常爽口,这亦是旧京时难忘的街景。    
老北京的西瓜形状颜色各异,有“黑绷筋”,有绿色或白色瓜,有圆形、椭圆形,后来还有了无籽瓜和方形瓜,但北京人仍最爱庞各庄的西瓜。    
西瓜自古代起因人们对其特别青睐喜爱,逐渐出现了西瓜文化现象,如西瓜诗、西瓜歌、西瓜联、西瓜画、西瓜灯、西瓜谜、西瓜菜、西瓜树以及西瓜节等。
历代的文人墨客在“赤日炎炎似火烧,狂啖西瓜似仙飘”后写下很多“咏瓜”的名篇佳作。
金代王予可的《咏西瓜》:
“一片冷裁潭底月,
六湾斜卷陇头云。”
以深潭、冷月、青云来映衬切开的西瓜之形质;
宋代诗人文信国《西瓜吟》:
“拔出金佩刀,
斫破苍玉瓶”,
把切西瓜的动作描绘得惟妙惟肖;
描写西瓜的形、色、味的诗还有宋代方回的《秋熟》诗:
“西瓜足解渴,
割裂青瑶肤。”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酷嗜“冰浆仙液”的西瓜,曾撰一西瓜联云:
“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甩;
思前想后观《左传》,书往右翻。”
其品尝西瓜潇洒脱俗之状,尽在寥寥的联语之中。
    
有关西瓜的画作早在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和辽代墓壁画中都逼真地描画有暑热季节街市上的西瓜摊切开的瓜块和用西瓜水果宴食时的生动画面。北京的国画大师齐白石、丰子恺等名画家也曾画过多幅西瓜的佳作。  
  
老北京正月元宵灯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放河灯时,都展出用纸或西瓜皮制作的“西瓜灯”;灯节时西瓜灯上还写有“西瓜谜”供人竞猜。老北京胡同里孩童们常举着西瓜灯相互攀比谁的更好。西瓜树则是庞各庄瓜园内,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和网架式种植法,将西瓜移植到树上,形成独特的“西瓜树”,现在树上已开花结果产出大西瓜。
至于西瓜节,国外早已有,近年来大兴区西瓜丰收之时,每年也都要举办西瓜文化节。届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西瓜文化节里要举行猪八戒吃西瓜大赛、各品种西瓜展览、赛歌赛诗,宣传西瓜文化,推销西瓜等,西瓜文化节已成为如今北京夏暑天的一件盛事。
庞各庄西瓜的历史
庞各庄镇史志办公室提供
记得在解放前,当北京还称“北平”的时候,在城里的西瓜摊儿上,这篇文章的作者曾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令人难忘的往事—那就是北京人如何叫卖庞各庄西瓜的热烈动人情景。因为镇史志办没有提供作者姓名,我们也只能抱歉了。他在文章中写到:只见那卖瓜人,手拿修长的西瓜专用刀,边切边吆喝道:当然作者写的这个吆喝啊,更像是顺口溜,并且,如果按照这个词吆喝,那是张不开嘴的,估计有作者的一些杜撰。
我这西瓜脆沙瓤,吃到嘴里如蜜糖,
个大皮薄汁儿多,解渴消暑祛瘟瘴。
斗大西瓜船大块,一口保您透心凉,
要问此瓜何处有?产自京南庞各庄。
若问名气有多大?起码誉满京、津、塘,
我说这话您不信,最好亲口尝一尝。
您若不尝犹则可,尝后必定表衷肠,
证明我的那番话,一丝一毫没夸张!
听完叫卖之后,这位心中产生了两种感觉:一种是顿感宽慰、荣耀和欢畅,心里想这趟北京可真没白逛,没想到城里人竟然如此夸耀我的故乡!您听,这作者作为大兴庞各庄人,一说北京,还是说城里人。所以说,这四九城,当年才叫北京。
他们所说的那些话,既真实还透着形象,虽然说斗大的西瓜船大块略显夸张,细推敲,这哪里是什么夸张?分明是潇洒、浪漫与豪放;另一种感觉是在欣慰之余冷静之后,又产生诸多困惑与迷茫。心中想中国这么大,农村这么多,不用说自然也是全国村村都在种西瓜,这些西瓜究竟是故有的?还是外传的?为什么在京城里所有的卖瓜人,个顶个的都把庞各庄的西瓜夸?莫非说唯独庞各庄有祖传的伏地好瓜种?因此各地区才无法与庞各庄争相媲美?所以才让庞各庄在京城的西瓜市场上独占了瓜魁?在当时这位作者是多么想有人能为他解疑释惑,但却是许久许久未能如愿以偿。
不甘心,苦深思,继续遐想,忽然间一句“行家看门道,力巴看热闹”的俗话把他提醒,这句话,好象是在责怪这位作者,摔跤时万不该将把式来忘!于是乎,他毅然作出了决定,立即就亲自到山东来庞各庄落户的老瓜把式王老伯家去登门拜访。王老伯听这位说完了上述问话,不加思索地对他说:“你所提的问题太离谱,我说深了你可别在乎!据我所知,甭说中国农村绝对不是村村都有瓜,就是咱这宛平县也并不是村村都种西瓜!不相信你可以亲自去查看,我说的话保证没有半点差!再者说,庞各庄根本就没有什么祖传的伏地西瓜种,不管是现在的红籽黄壤的大小黑崩筋儿,还是黑核桃纹儿以及过去种过的大型西瓜。我敢担保,除了‘打瓜’以外,其它品种都是靠我们这些瓜把式从山东带过来的。要问庞各庄栽培西瓜的历史到底有多久?甭说我说不清楚,就是再往前追两辈,我看也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通过当时对王老伯的访问,使这位作者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但他暗暗下定决心,迟早要把这些问题弄个水落石出!
据这位作者所知,庞各庄原为宛平一座古镇。解放后,于1949年3月,划归大兴县管辖(划归前称涿、良、宛三区)。现在的庞各庄是大兴境内的六大古镇之一,位于大兴西部,距黄村卫星城10公里。原为古镇村落,成村年代在汉与元之间。因地处交通要道,曾号称“六达之庄”,金代初具镇形,成为宛平要镇之一,但还没有与东邻大兴广阳镇媲美的实力,因当时广阳镇不仅有城池,而且其繁华热闹的程度几乎已近至极!
为查阅西瓜究竟何时传入庞各庄镇?这位作者曾大量翻阅过相关史资。最后只查到元代熊梦祥所著《淅津辑轶》物产篇果之品类记有:“瓜(即西瓜)进上者甚大,人只负二枚。又有小者。西山所产亦佳”。从此可以看出当时庞各庄西瓜的传入时间,起码要在元代之前或元代之初。同时从“进上者”还可以看出,庞各庄西瓜从元代起就已成为向皇帝进贡的极品了。此外,还充分说明当时北京栽培西瓜的地域,曾经分为南、西两路,并且是以南路为主。西路,泛指西山脚下。南路,泛指庞各庄一带的永定河冲积平原。这片平原包括原宛平县三区的全部和大兴县的西部,共约百余村庄。(现皆为北京市大兴区管辖)此记载至今仍无更新的发现,按此有据可考的记载推算,庞各庄种植西瓜的历史,至今已有650多年,由此可见庞各庄西瓜,早在元代就已经是闻名遐迩,风靡一时了;据明万历21年(公元1543年)宛平县令沈榜编著的“宛署杂记”中记有“农历六月宛平县为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荐新供西瓜15个……”的记载,说明庞各庄的西瓜,不仅早在元代就已经作为贡品向活着的皇帝进贡,到了明代又加上给皇帝死去的列祖列宗作为供品把西瓜进献。不言而喻,到了清代,沿袭旧制就更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了……
 
哪里能听:
播出电台:北京交通广播FM103.9兆赫
播出节目:《徐徐道来话北京》
主持人:著名相声演员徐德亮
制作人:小强
录音制作:乐乐
播出时间:每早六点首播,翌日1点重播。
2018年开始,每天凌晨1点重播!
其他收听方法:
1、歌华有线305频道
2、下载听听FM的APP搜索“徐徐道来话北京”
3、关注本公众号
版权声明:
1、本图文、音视频独家发于“徐徐道来话北京”微信公众号,北京广播网、北京电台听听FM为音频在线平台,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2、本公号从未授权搜狐、一点资讯、360个人图书馆、东方头条、爱妮微、牛人微信、蜻蜓FM、喜马拉雅FM、川川旅游网等平台转载,在上述平台看到“徐徐道来话北京”的任何图文、音视频一定是剽窃或无授权转载。
3、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可联络删除!
4、本公号所有音频、文字版权归著作权人及本栏目所有,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和微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在其他自媒体转发转载!违者必究!
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阅读《徐徐道来话北京》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