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赵普传全文翻译(宋史赵普传文言文原文翻译及注释)

《春秋》是治理国家的法宝,北宋赵普却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真是因为读书少吗?

优质回答

【任微言卿观点】“半部《论语》治天下”此乃一家之言,有失偏颇,是在宋元之际特殊的背景下产生并流传的。其实,不管是古代的政治家也好,还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通人,都需要博览全书,何况是治国理政呢?

赵普其人是谁?他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吗?

赵普(922年-992年8月14日),字则平,北宋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显德七年(960年),协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赵普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杯酒释兵权。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宋太宗赐谥“忠献”,并配飨宋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来,他的学问差得多。他当上宰相以后,宋太祖劝他读点书。

南宋笔记小说《古今源流至论》记载:“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

意思是说,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基本上就没有其他的了。看起来赵普读书确实不多,但是要说赵普本人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也不尽然,疑点很多,在此只举两个:

这样惊世骇俗的典故,假若属实的话,《宋史·赵普传》就理应提及,但《宋史·赵普传》没有任何记载。

南宋大儒朱熹将把《论语》捧为“四书”之一,定为儒家必读的经典,要真有“半部《论语》治天下”,对朱熹势必大肆宣扬,借此抬高《论语》的身价。然而查遍朱熹语录,从未见有相关记载。

上述史实都无一例外地昭示: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多半不是赵普本人说的。其实就算姑且把它当成信史,赵普的意思也绝不仅仅是“只用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好天下”,流传的说法是一种断章取义的夸张。

为什么会出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言论?

在宋代,是士大夫的黄金时代,有着大批颇负盛名的儒者,然而当时的人们没谁听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样的言论。

经过学者考证,“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出炉,恰恰是在儒学地位极其低下的元代产生的。元代,起于骑射的蒙古人对儒学和儒生极其轻蔑,所谓“九儒十丐”。当时的戏剧家高文秀在《遇上皇》杂剧中,编了一句台词“半部论语治天下”,冷落的儒生们乍听之下十分欢喜,借机大肆宣扬聊以自慰。

儒生在元代虽然政治地位低,但是在广大城镇乡村占据了私塾教师的地位,儒生们想尽办法鼓吹《论语》,通过民间教育渠道因而广泛传播,刻意夸张《论语》的作用。久而久之,以讹传讹之下,大家对这句话也就深信不疑了。

《论语》和《春秋》,哪个是治国宝典?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内容,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春秋》,是一部以鲁史为主体、兼记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242年间重要事件的编年体史书。相传由孔子编订,用“微言大义”达到赞、劝、惩等目的。《春秋》记事严谨,遣词造句十分考究,对人物的褒与贬、对事件的对与错,用词极其严谨,敢于秉笔直书,是“良史”的发端。《春秋》文字记载较为简单,为了解析经文就出现了《公羊传》、《榖梁传》、《左氏传》,也被称之为《春秋三传》。

《论语》和《春秋》都是儒家经典,《论语》侧重宣扬儒家思想和“礼义仁智信”的观念,更利于修身养性;《春秋》因记载史实,与政治配合较为密切,在汉代一度作为法律的判例。

在中国古代,《论语》和《春秋》施于社会的影响无时不在,在南宋正式被定为儒家“十三经”。最高统治者可以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都有重要作用,那些千古流传的名言警句,具有穿越时空的普世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但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不管是修身、还是治国,不管是古代,还是在当代,我们都要采取古为今用的态度,从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两个方面挖掘出对时下有借鉴意义的内容,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照搬,或一概拒绝都是十分有害的。

治国理政、修身养性,都需要博览群书

其实,大到政治人物治国理政,小到每个普通人学习知识、修身养性,都需要广泛的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很多政治家,其本身也是大学问家。

例如毛主席一生爱书,从革命时期行军打仗到新中国成立后去外地出差,毛主席都带着一大堆书。毛主席阅读广泛,喜欢读哲学、经济学、古代文学、中国历史和时政著作,对地理、文化、科技图书也有涉猎,通过广泛阅读书籍,从中鉴取历史兴亡之道,悟出自己的为政方略。

毛主席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成为一代伟人,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其爱读书恐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阐述对读书的深刻见解,他不仅博览群书,深入钻研,秉持“横有多长、竖就有多高”的读书理念,而且好读书但不唯书,注重将读书与实干结合起来。

因此,我的观点可以总结为:《春秋》《论语》都是有益之书,是中华文化瑰宝。赵普说没说过这句话,其实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若想求知善读,好学乐学,就要读更多的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读更多的书,走更远的路。

宋朝治国极力推崇儒学,孔圣人地位之高罕有人企及。《论语》是圣人思想记录的代表作,当然宋人推崇。

众人都熟知的赵普真的只是靠半部论语治理天下的吗?

优质回答

读书是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学以致用,方为上策!赵普是不是只读了半部论语,这个还有待商榷,即使他读书很少,读书关键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把书读懂读透,并把思考的东西融入到为人处事中,才是真正有效果的读书!

好像回答过好几次这样的问题了。

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并不是为了突出论语的厉害。相反,唐代及朱熹之前的宋朝,五经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论语》和《孟子》,而《论语》的地位并不高。直至朱熹把四书集聚到一起,使四书成为后世八百年科举的重要内容。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说赵普连当时儒家初级读物的《论语》也只读了半部,就那水平也能当宰相治理天下。在以文人治国的宋朝,这是讥讽赵普不学无术的话。就像当年王明讽刺太祖看了《三国演义》就标称自己能领兵打仗一样,是挖苦别人才疏学浅,突出自己学问深厚的表现。

如何理解“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

优质回答

《论语》是指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在大家潜意识里,“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是源自宋代一代明相赵普所述,但是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宋定国教授考证,“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在赵普生前及整个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1200年),都未曾出笼。在大师朱熹将《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正式定义为《四书》,在整个社会大面积宣传儒学之际,也未见有相关记载。

“半部《论语》治天下”真正流传起来,应该是在元代,有史料记载的应该就是高文秀的《遇上皇》剧情里,借助主角赵元所说的一句话。但是元代大家都知道,属于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又多崇尚武力,对这些他们认为文绉绉的东西自然不感兴趣,对儒学和儒生极其轻蔑。所以当时也有一种说法叫“九儒十丐”,儒生几乎就是乞丐的代名词。后来儒生被称为“臭老九”的说法就是由“九儒十丐”得来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看来,不过是被冷落的儒生们借以自慰的一种自我吹嘘心态的流露而已。当时儒生们大多不受重用,为了找一个精神信仰,提升自己这个团队的社会地位,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在私塾、酒馆等地方,不断宣扬《论语》的好处,在一些郁郁不得志的社会青年范围反而得到了广泛散播。

我翻看了一下《宋史·赵普传》,里边赵普有这样一句话:“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显而易见,赵普虽然肯定了《论语》的好处和对自己的帮助,但压根就没提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事。赵普是赵匡胤这个疑心病高度患者的绝对嫡系,经历了“陈桥兵变”,后来又帮助赵匡胤搞定中央集权,到最后达成终极目标的“杯酒释兵权”,赵普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但是赵普心里也清楚,赵匡胤之所以建议他读书,一方面让他更知礼节,另一方面帮他更好的管理天下。因为赵匡胤和赵普心里特别清楚,想要赢得天下,那就是一条铁律“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绝对的武力和支持,其他都是空谈。所以即使得到了天下以后,赵匡胤也一直居安思危,不断巩固自己的统治,《论语》等古籍,也只是他们暂时的一种工具。对于古代的这些君王,帝王心术,法学,才是他们治理国家真正需要研究的学术。

我是翻了半部,里面有些言论是很受益,解惑!无论时代如何发达,做人做事都是一个道理的,千百年变化不大,不会因为你科技发达了,就不用做人了,人与事的关系根本上不会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讲的都是人,从个人与家庭与大集体方面的道理,要是从这个层面去理解,半部《论语》治天下还真是够了!无论你微到个人,小到治理一个家,中到一个公司,大到一个国家,你都要讲治理,治理远比管理更有深度,治理主体还是人,而不是机器,不过说回来还是智者见智吧,一样米养百样人,一本书读出人生百态很正常!

如何看待北宋宰相赵普的才能?

优质回答

志大才高的贤相,历代优秀的宰相排名的话,赵普应该进前十。

赵普北宋开国前后(956年)到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从宰相位上罢免。其间近二十年的岁月,他始终在赵匡胤左右,几乎全程地参与了开国事业——为赵匡胤谋划了陈桥兵变,辅佐赵匡胤当上皇帝,平定李筠、李重进的叛乱,制定杯酒释兵权等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策略等众多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可以说,赵普是赵匡胤一生中最重要的谋士和太祖朝最重要的文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都对陈桥兵变有过记载,赵匡胤本人作为一个武将,没有串联策划和组织政治活动的能力,赵普则弥补了他的这个弱点,他煽风点火,名为劝说实为鼓舞,坚定了众人的造反决心,私下为赵匡胤奔走串联——向驻守京城的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通气,充当了赵匡胤的代言人和首席智囊,发挥了主要作用。

赵宋政权建立后首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无非是内部稳定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赵普都对赵匡胤提出了关键性的意见——杯酒释兵权。这实际上包含了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和解除藩镇兵权。

“宋太祖之杯酒释兵权,即罢宿将典禁兵,与罢藩镇乃截然二事”。

而赵普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一是不断提醒太祖用宿将掌管兵权的风险,掌控禁军,于是收缩兵权。 杯酒释兵权针对的是禁军将领,禁军的统帅、副帅基本上外调或另用,尊其位、削其权,通俗讲是去军职,不再担任中央禁军的高级军职,而请之出外担任藩镇节度使,出守藩镇对于这批禁军将领来说有着很大的实惠。禁军将领外放,实际上是将手中的禁军兵权变现了,同时手握地方兵权,仍然有与朝廷叫板的实力。他的阶段性目标是礼送参与军事政变的中央禁军将领们外出,以避免短时间再次发生类似政变的可能。在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上,禁军将领们自然乐见其成,同时防止黄袍加身被复制的可能。

二是解除藩镇兵权上,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三计说。

上(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如何?’ 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之神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语未毕,上曰‘卿无复言,吾已矣。’

这三大纲领不仅仅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扳倒藩镇的三把斧头,而且在于为削藩提出和制定具体措施,这也是他高瞻和才能体现。

以上,唐朝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宋朝有昭勋阁二十四功臣,赵普在宋朝的功臣中可以排名第一,称得上是大宋第一谋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录赵匡胤给赵普的亲笔书信,上面写道“朕与卿定祸乱以取天下,所创法度,子孙若能谨守,虽百世可也”,也说明宋太祖本人是认可对于赵普和他一起建法立制的地位和才能了。

赵普是开国功臣,又能善始善终,有好的结局,他的能力绝不一般,具体从我从他的权谋和官场生存的角度具体来分析。

权谋能力:谋天下,固皇位

赵普还是赵匡胤的重要谋士,帮助辅佐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实现其“黄袍加身”的政治愿望,又催生了“杯酒释兵权”, 巩固赵匡胤的统治根基。陈桥兵变是赵匡胤、赵普等一批人刻意谋划的。当赵匡胤的部将、士兵表明要拥戴赵匡胤的时候, 赵普却一脸浩然之气地予以了驳斥:谋反是诛灭三族的死罪, 赵匡胤是忠臣孝子, 怎么可能同意谋反呢?把士兵、部将吓得魂飞魄散, 只好去找赵匡胤问个究竟。赵匡胤假模假式地推托后, 给出如下所谓的前提条件:回开封后, 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 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 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 服从命令者有赏, 违反命令者族诛。诸将士都应声“诺”。在赵普的设计下, 赵匡胤连篡位都有忠臣孝子的风范,是宋的开国功臣。

登基之后,赵匡胤登基只有两个月,就遇到了危机, 李重进密谋与李筠一道南北夹击赵匡胤,意图造反。这时赵普献策,兵贵神速, 御驾亲征, 彻底避免将士对于老前辈李筠、李重进的怠战心态。最终证明,赵普的献策是十分重要的,赵匡胤也因此认可了赵普的能力。

官场生存:明哲保身的能力

?人们都说君心难测,很少有宰相能够善始善终。揣摩帝王的心意,明哲保身也是官场的重要能力之一。有很多有能力的忠臣,未必没有能力,因为缺乏官场生存的政治觉悟,死于不识君意。

而赵普就是难得的一个,但能够善始善终,有政治觉悟的宰相。赵光义曾询问自己的皇位究竟该传位给谁,赵光义传位给儿子,在道义上说不过去,且也会说明赵光义的帝位来得不正,这道题目很难回答,而赵普的答案则充满智慧,“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太祖已经在皇位问题上犯了错误,陛下您怎么能再犯错误呢!这句话完美解释了赵广义皇位的正当性,给了赵光义一个光明正大的台阶,还表明了赵普对皇帝的忠心。

这样看,赵普深谙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

宋朝开国宰相是赵普吗?

优质回答

赵匡胤备受推崇甚至能与唐太宗并列,他到底有哪些过人的功绩?

优质回答

赵匡胤是宋朝立国之君,两宋共18位皇帝,其中有昏庸无能的,有不务正业的,但还真没有狠毒残暴的,家风比较开明温和。这是正是赵匡胤树立的家风,一直继承得比较好。

赵匡胤,祖籍河北涿州,生于河南洛阳。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前,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时代——五代十国,战乱频仍,老百姓苦不堪言。二十岁刚出头的赵匡胤出来闯世界,投奔后汉枢密使(国防部长)郭威,屡立战功。三年后赵匡胤拥立郭威建立后周,被赋予重大兵权。郭威之后,周世宗柴荣对赵匡胤更是器重有加。

柴荣死后,年仅七岁的周恭帝继位。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幕僚赵普、亲信大将石守信等人趁机鼓动赵匡胤自己当皇帝。他们的理由是:如今世道这么乱,民不聊生,确实需要一个有能力有情怀的人来做个了断,建立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国家,您就是这个人!其实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赵匡胤肯定也有这样的雄心或者野心。于是“陈桥兵变”发生了,34岁的赵匡胤黄袍加身,废掉周恭帝,兵不血刃地登上帝位,定都汴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一系列南征北战之后,赵匡胤终结了大分裂的局面,五代十国的野蛮政治结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真正来临了。

整段五代十国,就是一个政变的秀场,宋朝也是靠兵变立国的。如果您是赵匡胤,您是不是也怕别人以您为榜样来一段政变秀?这榜样当不得!赵匡胤还是很有反思精神的。他把当初跟他打天下的握有兵权的小伙伴们请来喝酒。饭桌上他愁眉苦脸地说:我愁啊!按说现在国家统一了可以好好搞建设了,可是我睡不着啊!我担心哪天被弄下课啊!石守信等人赶紧下保证:我们永远不会有二心,请陛下尽管安睡。赵匡胤说:我信任你们,可是保不齐个别人被手下撺掇起事啊。干脆这样吧,给你们都挂个虚职,荣华富贵你们应有尽有,去好好享受吧。皇帝发话了,这协议不同意也得签啊。后人给这个饭局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杯酒释兵权”。

消除政权隐患之后,赵匡胤启用文人治国。在他的领导下,宋朝政治集团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和文化,开启了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治盛世。经济富庶,文艺复兴,经历了两百多年战争创痛的老百姓终于盼来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在老百姓心中,宋太祖就是一位治国有方的皇帝。

赵匡胤还是历史上少有的仁慈的帝王。历史记载了一个“勒石三戒”的故事:赵匡胤让人镌刻一块石碑,锁于殿中,为后继者立下三个誓约。第一,善待周世宗的子孙后代,犯罪了也不处罚,即使他们有谋反叛逆行为,最严重的也就是让当事人自尽,无辜家属不受牵连;第二,不杀文人,不杀给朝廷提意见的人;第三,不增加农民的赋税。赵匡胤还在誓约中警告后继者,你们要是违法了这三条,必遭老天爷的惩罚。仅仅这三条誓约,加上“陈桥兵变”的无流血行动,“杯酒释兵权”温和的权力解决方式,历史上有几个帝王能做到?可以想想,唐太宗还杀了亲兄弟,逼老爸退位呢!

赵匡胤对平民“卑贱”的生命亦常怀恻隐与悲悯,从不妄开杀端。他派大将曹彬征南唐,临行时叮嘱曹彬“城破日,不可妄杀一人”,曹彬不解地说:“兵久无功,不杀不可以立威。”赵匡胤回答说:“朕宁不得江南,不可辄杀也。”

王夫之在《宋论》中盛赞赵匡胤,自古帝王临天下,总该有所凭藉。其上以德,比如商汤、周文王;其次以功,比如汉高祖、唐高祖。而赵匡胤的德行比不上商、周,也不像汉高祖、唐高祖有平定天下之功,其治天下之密钥乃一“惧”字。常怀“敬畏之心”,则“惧以生慎,慎以生俭,俭以生慈,慈以生和,和以生文”,这便是赵匡胤能一统天下,成就大宋盛治的原因。

可惜,英明而仁慈的宋太祖赵匡胤只当了16年皇帝,在他50岁那年告别了他努力经营的王朝。当然,他这16年,完全对得起历史给予他的贤君的评价。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宋史赵普传全文翻译.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