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永乐大典是什么(朱棣修永乐大典)

网友提问:

朱棣的《永乐大典》你们了解多少?

优质回答:

公元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对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等说:天下古今的事物分散记载在各种书中,很不容易查看。希望立即组织儒士,编成一部一查就知的大类书。捜集范围包括历代的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占卜、医学、僧道、技艺等等。前后参加这项编辑工作的人多达3000有余。到了永乐五年(公元1407平)十一月,全书编成,朱棣将书名定为《永乐大典》。《大典》共收录中今图书七八千种,辑成22877卷,凡例、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其中包括经史子集,以及释藏、道经、医药、戏剧、平话、工技、农艺等著作,约3?7亿字。《永乐大典》这部百科全书对于保存我国古代文献的功绩是巨大的。

其他网友回答

《永乐大典》为中国明朝官修的大型综合性类书。

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1403),翰林学士解缙奉旨任总裁官监修《永乐大典》,参与其事者147人。书成,赐名《文献大成》。因采摘不广,记载太略,明成祖命重修,以姚广孝、解缙等监修,翰林学士王景等总裁,于文渊阁开馆编纂,参与其事者三千余人。编纂时以文渊阁所收宋、元御府藏书为基础,并派员至全国征集经史子集释藏道经等图书,而以《洪武正韵》韵目编次。永乐五年(1407)年全书完成,更其名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正文22877卷,凡例、目录60卷,共11095册,约三亿七千万字。《永乐大典》分门别类辑录先秦至明初书籍七、八千种,包罗经、史、子、集、天文、地志、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阴阳、医卜、僧道、戏剧、小说、名物、技艺、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为中国古代文化成果之宝库。凡入辑之书,不许任意刪节涂改,必须按原书一字不差地整部、整编、整段分类编入。这种编辑方法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全书以韵统字,以字系事,按韵目分列单字,按单字依次辑入与此字相联系的各项文史记载。

《永乐大典》编成后,珍藏于南京文渊阁,明成祖迁都(1421)后,又移至北京文楼。嘉靖、隆庆年间又摹录副本一部。明末文渊阁被焚,《永乐大典》正本可能毁于此次大火。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政府纂修《四库全书》时,《永乐大典》副本已散佚2000余卷,但仍然从中辑出佚书500余种。此后该书又陆续散佚。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永乐大典》副本遭遇浩劫,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余者寥寥无几。

1960年,中华书局据历年征集到的730卷,影印出版。1986年,中华书局复将已征集到的现存《永乐大典》近800卷,缩印精装出版。

其他网友回答

现在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读者在这里出入。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这里有个颇为神秘的地方。这是一个地下宝库,其中存放着一部国家图书馆最为珍贵的馆藏,它就是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一部古今中外罕见的大型类书,是中国古代最成熟、最杰出的“百科全书”。现在馆藏有161册,不到这部卷帙空前浩繁的巨著的4%,还有400册左右流散在世界各地。而《永乐大典》最初编纂完成时的规模是22877卷,11095册。现今《永乐大典》已历经600余年,这个巨大的工程是如何完成的,它在漫长的岁月中,又经历了哪些不幸遭遇呢?

明成祖朱棣在篡得帝位后,为了笼络人心,特别是为了拉拢知识分子,于永乐元年(1403)下令组织编纂一部囊括天下古今事务、百家之书,不避繁多,分类编排的总汇之书,以供皇帝查阅,并指定当时的翰林院学士解缙等人负责此事。起初,解缙等在第二年就编成了一部呈现给皇帝,成祖为它起名《文献大成》。但不久,成祖发现里面的内容还是不够完善,有很多的书籍缺失没有被收集进来。于是,他又下令重修,命解缙和太子少师父姚广志、刑部侍郎刘季篪为总编纂,命翰林院学士王景等人为总裁,翰林院侍讲邹缉等二十人为副总裁,又召集全国知名的学者作纂修,让国子监和各地方学校的生员誊写,一共动用了2100多人,在永乐五年(1407),终于将这部达3.7亿字,2.2万多卷,11095册的巨著编纂完成,明成祖为它赐名《永乐大典》,并亲自为该书作序。

大典内容包罗万象,为方便检索按照音韵收字,各字之下先列出该字的发音、各种词义解释以及该字的楷体、篆体等不同字体。然后分类汇辑与该字有关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诗文词曲等各项记载。被收录其中的记载,全部按照原文照抄,不改一字,完好地保存了大量我国14世纪以前的文学、艺术、史地、哲学、宗教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丰富资料。

永乐大钟《永乐大典》编成后,因它的规模太大,一直没能刻版刊印,只是抄了一部,收藏在北京皇宫内的文楼。明世宗即位后,对这部书爱如至宝,一遇到疑难的问题,就按音韵检索到该书中去查找相关内容。嘉靖三十六年(1557),皇宫内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起火,明世宗命人先将文楼的《永乐大典》搬出去,一夜之中竟连传四次圣旨命抢救该书。火灾过后,为防不测,世宗命人又完整地誊写了一部副本,将正本藏于文渊阁,副本收藏于皇史宬,即皇宫中专门用来藏书的屋子之中。明朝末年,《永乐大典》的正本已下落不明。

到清雍正时期,《永乐大典》的副本由皇史宬移至翰林院的敬一亭,但此时副本也已经短缺了近两千册。后来不断丢失,到光绪初年仅剩下三千多册了。光绪二十二年(1894),清末著名学者对该书进行过一次查点,那时尚存的仅八百多本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严重的流失,一直使人困惑不解。《永乐大典》作为国家收藏的珍贵古籍,藏于深宫,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那么流失的第一个环节,很可能是宫中侍从和朝廷官员。有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修撰完之后,一些官员将《永乐大典》视为多余之物,此后《永乐大典》被束之高阁,给一些官员提供可乘之机,开始进行偷窃,而且偷书伎俩极为巧妙。他们一般选择在冬天进行偷窃,官员们早上进翰林院时随身带一件棉袍,却不穿在身上,而是打成包袱,形状和两本《永乐大典》大小差不多。当夜晚离开的时候,他们将两本大典包入包袱里,把原本包袱里的棉袍穿在身上。看守人员见他早上曾带着包袱而来,晚上带着同样的包袱而去,也就不起疑心了。光绪年间,有一位翰林侍读叫文廷式,仅他一个人就盗走一百多本。文廷式死后,这些书被他的后人卖给了洋人或者古董商。就这样,《永乐大典》就被大量流失出去。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翰林院坐落在东郊民巷,已被沦为战场。那些价值连城、有些甚至从未在宫外见过的古版书籍正在被大火一点一点吞没。《永乐大典》也几乎全部被付之一炬,幸存下来的少部分又被侵略者们肆意抢掠,甚至代替砖块,构筑工事。这场灾难过后,《永乐大典》几近毁灭。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已知和所有能见到的《永乐大典》仅800余卷,400册左右。其中,我国保存了223册,730卷,其他的则散落在日本、英国、美国等几个国家。

其他网友回答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永乐年间主持编撰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保存了大量中国14世纪以前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丰富资料,气魄雄伟,内容宏富。比法国狄德罗、达兰贝主编的百科全书和巜大英百科全书》都要找三百余年,它不仅仅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珍品,在世界文化史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巜永乐大典》汇书宏富,远迈前代。收书达七八千种三之多,目前存世的大约有300多册,散落在世界许多国家,国家图书馆为收集巜永乐大典》经历了100多年的努力,馆藏永乐大典达到222册,连同上海图书馆,四川图书馆收藏的各一册,达到224册。中国大陆成了全世界珍藏巜永乐大典》最多的地区。

其他网友回答

永乐大典记载了我国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包含有儒家典籍、史传百家、历代文集、方舆志乘、小说戏曲、医学方技、道佛典籍等。

其中重要的文献如西晋杜预的《春秋释例》、唐林宝的《元和姓纂》、北宋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南宋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代医学名著《苏沈良方》、《博济方》、《伤寒微旨》等都是亡佚已久的秘籍,全赖《永乐大典》才得保存下来。

永乐大典的历程:

《永乐大典》在永乐年间纂修完成后,只抄录了一部,叫做“永乐正本”;到嘉靖朝,怕《大典》有损,又重录了一部,称为“嘉靖副本”。因为两部《大典》都深藏在皇宫中,没有刊印,流传稀少,在朝代更迭、内忧外患中被偷盗、抢掠、焚烧,“正本”消失了,“副本”也只剩下400余册。《永乐大典》从编纂到毁灭的600年间,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和千古之谜。

1)明成祖纂修《永乐大典》:朱棣,被方孝孺等士大夫们视为“大逆不道”。于是想到了要继承太祖编修一部大型类书的未靖之业。

2)明世宗重录《永乐大典》:重录之初,大臣徐阶认为抄录上万册《大典》,工程浩大,不必拘泥原来的式样和书法。后来他翻检《大典》,发现如果版式一变,上面的大小字和图形都要发生变化,不如照原样摹写方便,最后决定重录全仿永乐正本,不加任何改变。整整花了6年时间,到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才最后完成。抄好的副本被放置在新建的皇史宬。

3)毁于明末说:明祚既倾,南京原本和皇史宬副本并毁。

4)毁于嘉庆乾清宫大火说:清末的缪荃孙也希望能用正本来配补遗失的副本,并且明确说,正本是在嘉庆年间乾清宫大火中被焚毁了。

5)殉葬说:以郭沫若为首的一些史学家论证《永乐大典》的正本被殉葬在定陵中。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