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请教:《最后一课》中的故事是不是虚构的?
优质回答:
这个不能确定,我们就当故事看吧!
其他网友回答
不是
其他网友回答
《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曾被编入我国中小学教材,因此我们并不陌生。
作品背景是,普法战争(1870-1871年)后, 战败的法国被迫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普鲁士。讲述的是普鲁士禁止这两地的学校再教授法语,这里的乡村小学迎来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故事。
这部短篇小说,就文学作品来说,文笔精炼,结构紧凑,寓意深刻,立意深远,是一篇优秀的文章,我们可以从中可以学习文章写作笔法,了解法国人的对阿尔萨斯-洛林的感情。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个故事的真假我们无从考究,也没必要纠结于此,但我们可以了解故事背后的历史真相。
阿尔萨斯-洛林(Alsace-Lorraine) 17世纪以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全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领土,以说德语居民为主,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时代才被法国吞并)。长时期当地居民不断抵制法国统治者强加于他们的语言与习俗。和洛林一样都在普法战争(1870-1871年)后割让给普鲁士,一战结束后属法国领土,二战初期重归纳粹德国,至二战结束再次被法国夺回。
这就是这片土地的历史。
其他网友回答
真实的!看下面资料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和对他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和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的形象栩栩如生。本文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中国也有译文。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刚结束的第二年(1873),以沦陷了的法国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描写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但是《最后一课》其实是都德不顾历史事实颠倒黑白的编造之作。阿尔萨斯省在当时绝大部分居民都是说德语方言的,阿尔萨斯地区在过去长期属于德意志地区。直到1648年,才成为法国的“非正式保护国”。直到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占领斯特拉斯堡,这才确立了对此地的正式统治,但阿尔萨斯依旧获得自治的独特地位。1871年,法国战败后,阿尔萨斯被划归为德国。1918年一战德国战败,该地区又划归法国。一直到今天,该地区绝大部分人依然说德语,很少说法语。据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卷245页记载——“一战后,法国政府企图同化该地,特别是企图用国立学校取代当地传统的教会学校,并禁止德文报纸出版(德语是当地75%居民使用的书面语)”。后果是:“阿尔萨斯自治运动蓬勃发展,寻求在法兰西共和国内自治。”后来法国政府放弃了这些文化同化的措施,自治运动才停歇。
1871年,阿尔萨斯有人口150万。其中也的确夹杂着说法语的5万人口。法国战败后,那5万人后来多数迁移到了法国。
都德的描写即使是真实的,也只反映了极小部分法国人的遭遇。过去由于信息流通不发达,别国难以了解这件事的内情,所以许多国家误把这篇文章收入教材。但在今天,都德的做法已经被人揭露,作为读者一定要明辨是非。
其他网友回答
《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之一,历史背景为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路易.波拿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而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抢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最后一课》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一名小学生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所以,整体历史背景是真实的,故事情节也是贴近历史勾勒出来的,内容形式有一些虚构成分,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