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明神宗万历清算张居正时,为什么李太后不出面阻止?
优质回答:
万历十二年四月,明神宗下令抄前任首辅张居正的家。张居正由于改革,生前得罪不少人,抄家的命令一下来,就有官员自告奋勇将张家封起来。封的时候,张家的所有人都在家里,而这一封,张家人就不能够出来,家内的粮食有限,只能盼着抄家的人赶紧来。
五月五日,奉旨负责抄家的刑部侍郎丘橓抵达江陵,推开张家大门,一片惨状映入眼帘。有十几具尸体位列于家中各处,臭气熏天,几只狗正在啃食尸体。除了尸体之外,还有几十个即将饿死的人,趴在地上奄奄一息。
丘橓是无数个仇恨张居正的人中的其中一个,面对张府中那几十个即将饿死的人,丘橓视若无睹,直接进行抄家,甚至抄家的过程中还对张家的女子有过分的举动。
当抄家完毕,张家的人松一口气时,突然间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消息,张家还藏有二百万两白银,这下张家的人可就惨了,因为这二百万两白银根本就不存在,是丘橓凭空捏造出来的,既然不存在,那自然也就交代不出在哪里。
丘橓可不管你交不交代的出在哪里,交代不出那就打。这一打,直接就将张居正的大儿子张敬修逼死,小儿子张懋修投井自杀(侥幸保住性命)。
前任首辅张居正两个儿子先后自杀,在朝中引起了轰动。虽然张居正生前得罪了不少人,但是由于张居正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国家,也有一定的正义之士敬佩张居正。这些敬佩张居正的人纷纷上书要求停止抄张家。张居正之前是明神宗的老师,明神宗也觉得抄的有点过了,便停止了抄家,还发放土地供养张居正的家人。
张居正的生前与明神宗的母亲李太后关系良好,李太后特别信任张居正,可为什么李太后在明神宗抄张家的时候不言一语,放任明神宗下达命令,进而抄家?
利于国家却不利己
张居正在明神宗接任皇帝的第一年担任内阁首辅,当时国库亏空的银子高达四百多万两,经济接近崩溃。可仅过十年,原本亏空的国库反而变得充盈,存银高达一千多万两,积存的粮食可用九年。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张居正改革”。
明朝中期,地主豪绅与贪官污吏勾结的情况十分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利益。就比如,有的地主豪绅明明有七万顷田,可是却号称只有两万顷田。当地的贪官污吏由于贪了地主豪绅的钱,上报地主豪绅只有两万顷田,以至于朝廷规定的税额交不够。
原本应当是地主豪绅交的税,落到了普通老百姓的身上。普通老百姓受不了重税,只能够放弃田地,流离失所,致使田地进一步集中,国家的收入进一步减少。
照这样子下去,国家迟早会出问题,张居正明白这个道理,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国富民安,张居正想要采取清廉的政策,那肯定是行不通的,毕竟天高皇帝远,你清廉了,不代表你的手底下能清廉。
无奈之下,张居正采取了最暴力的方法,那就是“改革”。改革这项工作纵观整个封建社会敢做的人都没有几个,因为这项工作不是一般的得罪人。一旦改革必定会牵扯到一大堆人的利益,你得势的时候这些人不敢动你,但是你一旦失势,这些人将会像洪水猛兽一样向你扑来,到时候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历史上因改革死得最惨的人当属商鞅。虽然秦国是自“商鞅变法”开始而强大,但是商鞅却由于变法期间打压贵族,以至于后台秦孝公一死,就遭到贵族的反扑,五马分尸。
敢于改革的张居正觉悟已经非常人能比。历史上种种血淋淋的例子陈列在他的面前,然而他却无视这些血淋淋的例子,毅然决然的走上改革这一条道路。
张居正重新丈量全国的田地。洪武二十六年全国的已耕田地有八百五十万零七千六百三十二顷,到了弘治十五年,全国的已耕田地仅剩下四百二十二万八千零五十八顷,历经三代到万历年间,已耕田地只会更少,然而在张居正花费两年时间亲自监督丈量的情况下,田地不降反增,全国已耕田地共计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
国家增加收益高兴,普通老百姓不交不应该交的税也高兴,只有地主豪绅恨得牙咬咬。行,你张居正记得,小心点,别到时候吃不了兜着走。
张居正为了清除朝廷以及地方的懒政情况,颁布“考成法”,类似于现在的考勤制度。无论是朝廷官员还是地方官员,都要将一年所做的事情一一列明在簿子上,薄子共有三本,一本在官员的手中,一本在负责监察的六科手中,一本则在张居正的手中(其实只有张居正手中的那本才有用,当时负责监查的六科,都得听张居正的)。
每到年底张居正就会拿出存在内阁中的簿子与官员手中的薄子进行对比,凡是有工作没有完成的,都会进行一定的惩罚,轻则停发工资,重则直接开除回家。也正是因此,张居正期间国家都是处于高速运行的状态。张居正一道政令发布出去,就算是万里之外,早上发出去的政令,晚上就能够得到推行,速度之快,骇人听闻。
张居正改革得罪了当时最大的两大阶层,地主阶层以及官员阶层,注定了他的下场是惨烈的。再加上他改革期间独霸朝政,别说负责弹劾他人的御史,就算是负责监察他人的六科都得听他的话,不听很简单,打到听为止,如果打还是不听,轻则开除,重则打死。要是他想要逃脱惨烈的下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可以说是必然。
为什么明神宗要抄张居正的家,难道仅是因为官员的反扑?
张居正去世不到一年,当初那些对他服服帖帖的大臣一个接一个的上书明神宗,怒斥张居正的不是,几乎把张居正一岁到五十六岁去世的毛病全部都挑了出来。
大臣们上的奏折,明神宗越看越气,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张居正这个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个州官是张居正,而百姓是明神宗。
明神宗不到十岁即位,而作为首辅的张居正,把持朝政的同时担任他的老师一职。张居正严厉要求明神宗勤俭节约,别说皇帝,就算是富贵人家过年了都得摆上一大桌,可是明神宗过年吃的菜也就是比平常多几道,而他张居正呢?平日里大鱼大肉就不说了,从北京回老家江陵,这一回一路上大吃大喝,极具奢靡之风。
最可恨的是,按照规定每逢春节十五,皇帝都要到鳌山上观灯,而皇帝一出行规模肯定不小,张居正为了勤俭节约,希望明神宗不要到鳌山上观灯。明神宗选择听从张居正的话,多次放弃观灯计划。而张居正呢?他平日里坐着三十二个人抬着轿子出门,一房一厅,还有厕所、阳台,那阵仗可不是一般的大。
好你个张居正,竟然把朕当成百姓,把你当成州官,虽然朕与你存在师生之谊,在你临终之前也曾与你说过,定会好好照顾你的家人,但是今日一见,要是不抄你的家都对不起朕,再加上朕的弟弟潞王的婚礼珠宝恰未备全,对不起了,必须要抄你的家。
明神宗抄张居正的家是奔着钱财去的,这也是为什么张家一死人,明神宗就停止抄家,但是抄出来的钱财却令他大失所望,仅有黄金上万两,白银十多万两。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别说一辈子了,就算是十辈子都不愁吃穿,但是对于担任十余年首辅的张居正来说,却是少得不能再少。
与张居正同时期的司礼监太监冯保,家中抄出来的白银都有两百多万两,张居正的前辈,严嵩家中抄出来的钱财是张居正所抄钱财的二十多倍,可见张居正生活虽然奢侈,虽然贪,但是却远胜别的贪官。
李太后是一个精明懂事的女人
自从万历初年张居正变法开始,李太后就一直支持着张居正。万历五年,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去世,按照规定,张居正必须要回家守制二十七个月,以显示孝道。
但是当时变法才开始五年,如果说这时离去,肯定会前功尽弃,朝臣们也看出这一点,拼尽全力上书,希望张居正早日滚回老家守制。
李太后在这时命令明神宗,必须拖住张居正,不准张居正走,同时亲自命人携带糕点送到张府,希望张居正节忧。朝臣的鼻子比狗鼻子还灵,闻出了张居正走不了的味道,立刻改变方向,纷纷上书,希望张居正不要走。
皇帝、太后不准张居正走,朝臣也不准张居正中,张居正自然而然留了下来。张居正能够留下来,其中出力最大的当属李太后,若不是李太后命令明神宗不允许张居正走,说不定在群臣的压力下,张居正就得走了。
李太后为什么不允许张居正走呢?原因很简单,李太后非常有自知之明,知道大明帝国这么大的家业,单凭他一个女人是料理不了的,必须要依靠优秀的朝臣,张居正就是那一个优秀的朝臣。
如果张居正一走,这么大的家业该交由谁来打理,将是头一个问题,如果说处理不当,朝政乌烟瘴气,说不定国家还会提前灭亡。
万历八年,明神宗已经十八岁,到了能够独自处理朝政的年纪了,张居正变法也已经大成,因此张居正希望能够退休回家。张居正知道由于他变法,有一大堆的人盼着他死无葬身之地,但是只要皇帝站在他这一边,那些人肯定动不了他,与其在朝中劳累,倒不如回家养老,慢慢的欣赏自己创建出来的盛世。
明神宗被张居正管了八年,早已心烦气躁,希望张居正早日退休,现如今张居正主动提出退休要求,岂有不答应的道理。可就在这时,李太后跳了出来,死死地拖住张居正,不允许张居正走,甚至放话,等到明神宗三十岁,张居正才能走。
李太后放话了,明神宗肯定是不能够违背母亲意愿的,张居正也肯定不能够违背太后意愿的,只能够留下来,拼命的处理政务,希望大明帝国越来越好。
由于李太后过度青睐张居正,也因此民间产生了李太后与张居正有暧昧关系的传闻,但这终究只是传闻,如果说真的有的话,民间肯定不会知道,毕竟这种事情是绝对见不得人的。
李太后如此看重张居正,与张居正相处的十余年里,相信也有了一定的感情,但是为什么却在明神宗抄张居正家的时候一言不发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不是她该管的。
李太后平日里十分喜欢读史书,也正是因此,他才明白张居正对于大明帝国的分量,不允许张居正离开。既然酷爱读史,那也就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后宫干政历来是朝代的大忌,李太后自己不干政(紧急时刻除外),也不允许后宫中的其他女子干政。
李太后将《女鉴》、《女诫》、《女孝经》等书,发放给后宫中的妃子、女官、宫女等朗读学习,希望后宫中的女人能够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不要做出越权越界的事情,以达到内外协调之意。
明神宗抄张居正的家时,已经二十多岁,亲自掌控朝政,李太后没有任何理由去约束明神宗的所作所为,就算明神宗违背她的意愿,她都不能够去约束明神宗的所作所为,只能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否则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结语
张居正虽然去世后遭到清算,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是被历史肯定的,被后人肯定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张居正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继承张居正意志的人,相信依旧存在于世间。
其他网友回答
明神宗朱翊钧的生母,孝定李太后,原名李彩风,是今天的北京通州人,在嘉靖年间被选入裕王府,最初只是普通宫女,后因容色出众,被裕王临幸,在朱载垕继位后,晋升为贵妃,可见朱载垕对她的喜爱。儿子朱翊钧继位后,被尊崇为慈圣皇太后,她对朱翊钧一生的影响极大。
提到明代历史上的著名改革家,张居正肯定是首当其冲,他的成与败都离不开一个女人,也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李太后。张居正也是明神宗的老师,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开创万历新政。
虽然一条鞭法尚存缺陷,但确实给当时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注入新的活力,至少延缓了当时的财政和统治危机,主少国疑嘛,而初期给予张居正大力支持的,就是孝定李太后。
李太后虽然出生底层,然阅历丰富,她坚定的支持张居正施行变法,并监督万历皇帝的行为与学习状况,但是在张居正死后不到一年,万历皇帝便清算张居正,在这个时候貌似一直倚重张居正的李太后居然一言不发,更没有求情,任由神宗逼死张居正家人,这就让很多人心中充满疑问,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
无论当时还是以后她都能镇得住场,但她根本不想帮······前仇该清算了。
一切源于利益,而爆发点,就是李太后的父亲,武清伯李伟。朱载垕的这位老岳父,自女儿发迹就一直受到特殊照顾,朱载垕刚刚登基,他就被封为锦衣卫都督同知,而朱翊钧被立为太子,李伟又晋升武清伯。
李伟虽是伯爵,但深受家族传统影响,从事商业活动,他从三边总督王崇古手中接下部队采购项目-赶制20万套棉衣,或说野战棉衣,每套棉衣价值20两纹银,但是,李伟却将棉衣偷工减料,变成了不值几两银子的劣质货,这就热闹了,冀州镇总兵戚继光所带领的士兵,因为棉衣质量问题,当年就被冻死19人,张居正大怒,立刻跑到李太后处告状,李太后斥责了自己的父亲李伟,李伟自觉脸上无光,颜面丢尽,自然对张居正恨之入骨。
李太后虽然表面上斥责了父亲,她心里所想却未必是这样,对于父亲的照顾从来不知避嫌,又怎么会知错。虽然表面上显得大公无私,其实内心也开始渐渐记恨张居正。这样一来,张居正本来因为变法,就得罪人无数,这次不但得罪了李伟、李太后,还得罪了李伟交好的张四维,采购人王崇古,还有诸如太监张诚也早就恨不得生啖其肉,这是他遭到万历皇帝清算的原因之一。
张居正病逝后,虽然风光一时,但不久,太监张诚被万历皇帝召回北京,他选择与张四维联盟。张四维是张居正死后继任的内阁首辅,察言观色之下,他察觉了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记恨,不单言语挑唆,还唆使言官弹劾张居正种种不法行为。本就因张居正严厉管教、“夺权”、欺骗行为而产生愤恨的万历皇帝,立刻对张居正一门进行了清算。
张诚则掌握太监冯保与张居正二人互相勾结的很多隐秘细节,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他的添油加醋,多重渲染,说张居正的财富堪称富可敌国,万历皇帝立刻下旨,剥夺张居正生前各职及死后的谥号并抄家。
本已被罢任的太监冯保,因与张居正私交甚好,也被后补杖责80,发配南京,看守皇陵。而在这时,原来对张居正甚为器重的李太后丝毫不干预、劝阻自己的儿子。
要知道,李太后之所以支持张居正,并非什么大义,也不是私交,更不是情人,她只是为了保住他的儿子朱翊钧的皇位和朱明的江山,一旦朱翊君坐稳了皇位,主少国疑的变数消失,张居正也就没什么利用价值了。
历史上那些曾为王朝效力的辅政大臣,一般下场都不太好,卸磨杀驴也是意料之中。倒张运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而李太后的注意力却没放在这里,因为在她看来张居正已经胜利完成了任务,儿子得以亲政,她也就不需要再关注相关这人的一切。
财帛动人心才是关键,李太后举双手双脚赞成清算张居正,就差喊出口号了。
她当时关注的焦点是自己的二儿子潞王朱翊鏐,朱翊鏐已经15岁,到了结婚的年纪,李太后一心要把婚事办得豪华气派,但经费吃紧,拿不出大量珠宝,所以要朱翊钧解决,朱翊钧竟然把这个责任推到冯保和张居正身上,“那么多年来,一些无耻的臣子,买来珠宝就先给张居正和冯保送去,以至于珠宝价格骤然上涨。”
李太后竟然说,“那就把他的家抄了,必有所得”,二人贪财嘴脸,显露无疑,所以仅从这一点看,就不能把李太后对张居正的支持看成她是多么的通晓大义,一切皆是私利,皇权也是他们母子的私产。
张居正的行为种种不能说没有对皇室、贵族利益造成侵害,无论是万历皇帝还是李太后和她的父亲李伟,张居正都没少得罪。
比如缩减开支,限制皇室经费等举措,对李太后及其家族追求奢侈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碍,张居正活着的时候他们还能忍受,死后就再无顾忌。
凡此种种李太后的一切物质享乐、奢侈举动,都受制于张居正,在张居正死前,他们的冲突就已经趋向表面化,所以对张居正的清算是必然的。
还有几件事可以旁证李太后对张居正的愤恨,由不再被压制的放肆状态,可以看出当初他们被压制甚至可以说是被钳制的时候,心态会如何。
比如,李太后的父亲武清侯李伟病故后被封安国公,很明显这不符合礼制,内阁大学士申时行劝谏,神宗根本不听。
在李伟死后他的儿子袭承了武清伯的爵位,这又违反了世宗的规矩,外戚如有爵位在身,子孙不能袭承,御史上奏也没有效果。
被张居正阻止的慈宁宫工程开始大兴土木,这在张居正活着的时候肯定是行不通的,这次工程花了多少钱呢?40万两白银。
看到张居正死后,李太后所干的这些破事,就不难理解李太后为何对张居正家人的死活顾若罔闻了,实际上,她对清算张居正是非常支持的,一切源于自身利益,而张居正无论官至何位,也不过是个利用工具罢了。
其他网友回答
李太后是明神宗的亲生母亲,属于明朝历史上较有作为的太后之一,其与张居正是政治盟友,甚至在野史上还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而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清算张居正,并不是李太后不想出面阻止,而是李太后已经死了,无法出面阻止了。李太后死于万历六年(1578),此时张居正的宰辅地位根本没有动摇,而是时隔四年后的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去世后,神宗皇帝才开始对其清算。
政治有仁义,到头还是交易
先帝明穆宗原本有两个宠妃一个是正宫陈氏,一个是太子朱翊钧(万历皇帝)的生母李氏。明穆宗驾崩,神宗登基后,以太监冯保为首的后宫为了讨好新皇帝,通过各种方式暗地里向张居正传达两后并立的意思。张居正是什么人,捕捉到这个信息后,赶紧在朝会上提建议,加封李氏为皇太后,后宫由正偏房走向两房并立的局面。
政治方面,之所以张居正和李太后能够走到一起,纯粹是出于政治交易。当年作为先帝明穆宗的几大托孤大臣高拱、张居正等人,高拱不是李太后的人,李太后也对高拱有着一大堆意见,相对而言张居正就显得懂事乖巧许多,至少张李二人相处时,还是有很多政治共识。
这种政治共识的基础是权力来源不正,李太后的后位本身就来得不正,虽然她是皇帝的生母,但不是正宫,张居正作为托孤大臣之一,但不是首辅。两人出于对权力的相互成就才走到一起,而且也达到彼此共同的期望。二人走向权力的过程都是通过非正常手段,但不可否认合作推行的万历中兴,却是给明朝带来一次全方位的振兴。
据史学家统计,张居正变法中的”一条鞭法”改变明朝困扰多年的财政危机,彻底清查出民间私有土地的亩数,朝廷国库逐年增加,最多是达到一千三百万石。同时兴修水利、整顿吏治、巩固边防军事等诸多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
张居正也因此顺利坐上首辅大臣的座位,但接下来张居正才发现首辅做起来实在艰辛,一方面要打理朝政,一方面还要做太子老师。
愿望莫过张老师,只为李后背黑锅
张居正可能是历史上最冤枉无奈的老师没有之一,张居正给皇帝朱翊钧当老师期间,真是头都大了。皇太后李氏是个严格教子且又教子无方的母亲,她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恐吓。
有一次,明神宗在宫里开宴会,喝得稍微有点高,就让近侍们唱歌听。近侍说自己不会唱,明神宗一听火冒三丈,拔剑就要杀近侍,幸亏左右拦住。此事传到李太后耳朵里,李太后命人把神宗皇帝喊来,一顿训斥,细数他几十条过错。
母亲教育儿子从来都有,可是李太后居然迫使明神宗下罪己诏。罪己诏不是随随便便可以下的,皇帝得犯下很大的政治失误才会向天下人低头认错,也等于是让天子向臣民们作检讨。如此一来,神宗皇帝感觉自己颜面扫地,但惧怕于母后的威严不得不下罪己诏。
更为可笑的是,野史传闻神宗皇帝少年时期,开始对两性有些好奇,进而临幸一个宫女。这事又被李太后知道,后宫一时炸开锅。李太后可能是情绪太过激动,居然对神宗皇帝说,你如果不听话,就让张居正一班朝臣废掉你。李太后虽然处于爱子心切的角度,但是这句话一旦说出,无异于将张居正等人推向君臣矛盾的顶尖。李太后作为皇帝的亲生母亲,神宗皇帝自然无可奈何,但是张居正是臣子,神宗皇帝就会觉得自己一个君王,每天都要活在被一帮大臣说废就废的危险中。所以,明神宗对张居正的内心是充满矛盾的,仰仗、恐惧、厌恶、憎恨、感恩等等,可谓是百感交集,任何矛盾的积蓄始终都会有一个限度,随着时间的增长,君臣之间越来越接近矛盾的爆发点。
人死清算,可悲可叹
这种矛盾的心里在张居正活着的时候,神宗皇帝一直没有发作。直到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去世,终于在朝中异己者挑唆下,明神宗带人直接把张居正家抄了底朝天,居然查出黄金万两,白银十多万两,万历皇帝面对恩师张居正如此庞大的财产,脑海里又浮想起恩师生前对自己谆谆教诲要做一个勤俭节约、爱民如子的皇帝,一时悲愤之余削去张居正生前的所有名分。
张居正属于明朝期间知识分子的缩影,教条顽固、倔强不知变通的性格在其仕途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所谓死后抄家家产庞大,我们暂且不说,毕竟这些都是张居正的政敌所撰写,其中的真实与否,已经无从考究,单纯拿他和李太后主张的改革来说,虽然没有被贯彻至终,但也为明朝神宗执政期间带来短暂的繁荣。
其他网友回答
李太后为儿子万历赶走高拱,同样也希望儿子彻底掌握皇权。母亲对儿子的支持当然要比一个对死去的人的支持。仅李太后主张对张居正抄家这点就能说明一切。张居正和高拱只不过是皇权的工具而已,活着的时候有用,死了就没用了。
在“张居正改革是不是拾高拱的牙慧,如果是,为什么又把高拱贬的一文不值”问答中,我说过二人其实能力一样、性格一样,二人都是独裁(无贬义)式的人物,已经威胁到皇权。
(1)李太后怒曰:抄了冯保、张居正的家,钱就有了
李太后的二儿子潞王结婚前,因为珠宝等没有准备好且不够好,找大儿子万历想办法,万历说:近年来,天下无耻官员,全把钱财、珠宝献给张居正、冯保二人,造成物价飞涨,好的珠宝都很贵。
李太后听罢大怒:抄了他们的家,钱就有了。
在母亲心里,什么大臣、家臣,都不如儿子重要。
(2)李太后和万历都惧怕的则是压制了皇权
冯保、张居正却有贪腐问题。但明朝的官员大多都有此类问题。以张居正的级别、贡献说还真不算多。相关案例参见“戚继光为何要委曲求全贿赂张居正”这一问答。
说二人贪腐造成物价飞涨则是故意夸大其词。贪腐只是借口,更重要的原因是下面的案例所表现的内容:
张居正曾收到一副用黄金制成的对联“日月并明,万国仰大明天子;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这对联的文字放在封建社会哪个朝代都是大不敬。
同时,冯保对万历也比较专横,所以,万历朝对宦官干政问题比较注意。冯保被打倒后,其他掌握大权的宦官也被打倒了。万历朝,宦官没有大权者,基本做好了奴才的职责。
由此可见,万历对张居正、冯保地打击都是为保住皇权,李太后作为皇帝的母亲,哪有不支持儿子的道理。
(3)张居正教育万历要节俭要做圣贤,结果自己行之却不是,李太后、万历对其有失望、痛恨情绪
张居正对万历幼小时的教育可没有贪腐的位置,要做圣贤。其结果呢?张居正本身并没有做圣贤,由此,对其必然有一种愤恨。
非但如此,张居正对太后、万历地要求却比较严格,使二人产生故意为之的愤恨。例如1572年十一月,大内要求买珠宝,张居正阻拦;1575年李太后的父亲因为造坟茔需要两万两白银,张居正以大义凛然的道理劝阻;1577年五月,万历要修慈庆、慈宁两宫,张居正也阻止,后于冯张二人被清算后的1584年三月开工。。
如此等等,案例还有很多。
其他网友回答
瀚海倒是想问问,明神宗万历清算张居正的时候,为什么李太后一定要出面阻止不可呢?张居正跟万历皇帝的母后(也就是李太后)有毛线关系呀?她为什么要阻止自家儿子清算他的宰相张居正呢?真是锤子跟毛线的关系呀,两个人真是八竿子都打不着,更别说什么做出“圣旨下留人”的奇迹之事了。这样做的话岂不是让人留下话柄与大大的问号?
没错,很多野史中述说「黑心宰相卧龙床」之类的宫闱秘事,传出来张居正宰相与李太后的绯闻一事,正是因为如此,明神宗万历皇帝为了一洗以正人君子自居的张居正睡了自己母后(李太后是也)的耻辱所以愤而抄其全家,诛其九族。
瀚海认为,这简直是无中生有的历史事件嘛,三人成虎、以讹传讹的力量简直是太丧心病狂了。张居正被万历皇帝清算一事跟李太后几乎是没有瓜葛的。张居正改革触动内阁、宦官和言官各方的利益,但是他又不能协调这其中的平衡,只是一味强势打压,才会生出官非,致死后被清算。
李太后跟张居正绝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种见不得光的龌龊关系。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的父皇驾崩,当时万历皇帝年方十岁。这么小的皇帝继承皇位,肯定需要才能出众、信得过靠得过的大臣辅佐呀!就好像是刘备临终之前找诸葛亮作为刘阿斗的托孤之臣一样。
当然驾崩之前的先皇并没有交待好由谁来担当辅佐大臣,于是乎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从高拱和张居正之中选择一人来当托孤重臣。由于当时高拱已经是地位和权势都高人一等,李太后担心他会权倾朝野,到时候一发不可收拾酿成大祸,她就选择地位稍微低一点的张居正作为辅助大臣。
张居正求权位,李太后求忠心和平衡,他们两个是不谋而合的。作为合作伙伴的他们,年龄也差距甚大,李太后当时还是花容月貌之时,才二十八岁,而张居正已经是中年老头,四十六岁了。这两个人能看得上眼,瀚海是不太相信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跨越雷池的更进一步关系,想想也是够刺激的,然而,这又不是在拍戏写小说,江山大事岂容他们二人儿戏呢?
万历初期,张居正与李太后合作愉快,和谐共处。然而,后来张居正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实施开源节流的措施,慢慢让李太后心里产生不满的情绪了。
万历三年,李太后老家修坟,嫌国家拨的二万两少,张居正却说“贵戚之家不患不富,患不知节;富而循礼,富乃可久。”;万历五年五月李太后要修葺宫殿,张居正却说“两宫于万历二年落成,今壮丽如故,足以娱圣母。乃欲坏其已成,更加藻饰,非所急也。”。
尽管李太后心中不悦,也没有抵抗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她完全也是站在自身的利益角度来见机行事。后来张居正被清算,她也无动于衷,安心享乐。由此可见,她也是个冷眼旁观的吃瓜群众之一。张居正被清算,又不会损害到她的自身利益与荣誉,她又为何要出手相助呢?此乃冷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