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穷死不娶生妻是什么意思(宁穷死别娶生妻什么意思)

网友提问:

古人为何说“宁穷死,别娶生妻”?“生妻”是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

在古人看来,“生妻”是万万娶不得的,不然就会引祸上身。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不少俗语,比如“事莫做绝,话莫说尽”,还有“有势莫要使尽,有福莫要享尽”等等,这些俗语通俗易懂,但都蕴含着很深的道理。

但有这么一句俗语,就让人颇为费解,叫做“宁穷死,莫娶生妻”,另外还有一句类似的叫做“宁娶寡妇,莫娶生妻”,这两句俗语的含义就让很多人不太理解。

我们都知道,俗语是古人留下来的经验之谈,目的是告诫后人少犯类似的错误,但古人为何要说“生妻”不能娶呢?并且,这里面的“生妻”一词,指的又是什么人呢?

“生妻”一词的出处

“生妻”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与汉朝的苏武有关。

苏武是汉朝一位杰出的外交家,他在汉武帝在位时,受汉武帝刘彻指派,护送被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回国,期间因为意外,导致苏武被扣留在匈奴长达数十年之久。

最终,苏武历经磨难,总算回到了大汉,而在归来后,他受命向归降匈奴的大将李陵写信,意图劝说他也归汉,但李陵在回信中拒绝了苏武的这一请求。

而在李陵的信中,就有关于“生妻”的内容。

李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的老母已经去世,而自己年轻的妻子也已经改嫁于别人,所以,李陵口中的“生妻”,就是指年轻的妻子。

而由于李陵的妻子有改嫁这一事实,因此,“生妻”一词,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被赋予了另外一种含义,那就是丈夫还活着的“单身女子”。

什么叫做丈夫还活着的“单身女子”呢?用我们现代话来说,就是离婚的女人。

也就是说,古代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离婚的女子,就是俗语中所说的“生妻”,不过,同样是“生妻”,也分有不同的两种。

第一种“生妻”,是在古代被丈夫一纸休书给休掉的女人。

古代婚姻与现代既不相同,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很低,大部分时候,都是要围绕丈夫转,因此,在古代的婚姻中,男人是占据主动权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妻子犯了“七出之罪”,那么,丈夫就可以行使“休妻”的权力。

所谓“七出之罪”,是指不顺父母、无子、作风问题、嫉妒、有恶疾、口多言、盗窃这七种行为,只要某人的妻子犯了其中一条,那么丈夫就可以写下文贴,一纸休书将妻子赶出家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七出之罪虽说是古代人离婚的主要依据,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遵守这个约定的,历史上也有那种妻子没犯七出之罪,照样被休掉的例子。

比如在汉代时,著名的外交家班超,他休妻的原因,并非妻子做了什么,而是有同僚说他沉溺于家室之乐,也就是说他与妻子感情太好,认为他成不了大事,而班超为了表明自己的雄心壮志,一怒之下,就把妻子给休掉了。

通过班超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知道,古代女人在婚姻中,地位真的很低,基本上没有什么自主权。

但不管是因为犯了“七出之罪”,还是类似于班超这种,总之被休掉的妻子,都可以统称为“生妻”。

她们虽说各自的境遇和被休掉的理由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丈夫还在世,也就是还活着,但她们却被动地离开夫家,成为了一个“单身女子”。

除了这种“生妻”之外,还有一种“生妻”是指那些丈夫“失踪”的女人。

这里说的丈夫“失踪”,并不是说丈夫死亡了,而是丈夫出于某种原因,自此一去不回,有些是故意消失,有些是因为意外情况回不来。

像前文所说的那位李陵之妻,就是这种情况,李陵投降于匈奴,虽说在匈奴处无性命之忧,但人身自由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回不了汉朝,自然也回不了家。

而李陵回不了家之后,他的妻子,就成为一个没有丈夫的女人,但由于李陵还活着,因此,按照当时的律法,这个女子是不可以再嫁人的。

她若是想嫁人,必须有李陵亲笔写的休书,要么是李陵的母亲以长辈的身份,代写一封也行,但事实上,李陵没写,李陵的母亲也去世了,所以,说起来这名女子是擅自改嫁。

而像她这样的女子,就是生妻中的“弃妻”。

还有,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离家出走后,薛宝钗其实也算是“生妻”,因为贾宝玉并没有休掉她,但又不知道宝玉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因此,薛宝钗也被迫变成了“单身女人”。

“寡妇”与“生妻”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寡妇也没有丈夫,但同样是没丈夫,寡妇和生妻之间,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首先,寡妇失去丈夫,是因为各种意外,比如丈夫因病去世,或是战死等等,总之,能被叫做寡妇,就是因为丈夫已经死了。

而在古代,对于寡妇再嫁这种事屡见不鲜,不少朝代也对此持理解和包容的态度。

尤其是在汉唐时期,一个寡妇如果再次嫁人,在当时根本就不叫事儿,当时不管是民间还是皇室,都有娶寡妇为妻的例子出现。

只不过到了后来,也就是明清两朝时,随着朱程理学思想被大力推崇,寡妇守节成了一种畸形的荣耀,因此,寡妇再嫁的可能性就越来越低,直至消失。

为什么在汉唐时期对寡妇再嫁这种事会持包容态度呢?因为在那个时候,人们普遍认为,寡妇的形成,不在于其本身的主观因素,说得直白一点,也就是和她没什么关系。

不管她的丈夫是因为什么原因去世的,总之只要不是她造成的,那就与她没有责任。

因此,古代的寡妇再嫁是得到社会和律法认可的,但生妻就不一样了,古代一个女人被冠以“生妻”之名,都是有一定原因的。

要么是因为失德,犯了“七出之罪”中的某一条,导致被丈夫休掉变成生妻,要么就是因为丈夫常年不归家,被动地变成了生妻。

而不管是哪一种,在古代的男人眼里,都与这个女人有关,也就是主要责任在这个女人身上,要么是她的品行不好,要么是行为不端,总之就是不招人待见。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寡妇和一个生妻,如果两人都想再嫁,那么,古人宁可选择寡妇,也不愿选择生妻。

古人为何会认为“生妻”不可娶?

这里面有几个原因,导致了古人不敢娶”生妻“。

首先,能成为“生妻”,肯定是因为某种原因,比如犯了“七出之罪”,而因为这个原因被休掉的女子,往往很难再嫁人。

毕竟在古人的观念里,普遍认为这种女子曾经犯过错,那么将来还会犯同样的错,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对自己和对家庭都没有好处,本着防患于未然的想法,自然就对她们敬而远之。

其次,娶“生妻”有违律法。

像前文李陵的那位妻子,她既不属于寡妇,也没有被李陵休掉,也就是说,从律法的角度来讲,她和李陵还有夫妻之名。

但她在没有任何相应手续的情况下,就选择了嫁给了别人,这要是婆家有人将其告到官府的话,那她就是大罪。

不光是她自己是大罪,包括娶她的那个男人,也会因此引祸上身,甚至背上官司都有可能。

所以,这种来历存在问题的生妻,也不能娶,不然的话,吃官司是一方面,到最后还会闹个人财两空。

还有,那种丈夫“失踪”的生妻同样不能娶。

这种风险最大,娶这样的生妻,在古代属于是道德有亏,要是一个官员这样做,就会遭到弹劾,直到丢官为止。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说古代有“不娶生妻”的说法,但实际上,娶生妻的人不在少数,并且生妻再嫁之后,也收获了幸福的生活。

大诗人陆游在年轻时,曾经爱上了一名叫做唐婉的女子,两人情投意合,也走入了婚姻,但也许是他们的感情太过热烈,导致陆游的母亲认为唐婉耽误了儿子的前程,因此,用强硬的手段,逼迫陆游休掉唐婉。

按理说,像唐婉这种情况,就属于生妻的一种,只不过她是被迫成为生妻的,与她的品行等方面无关。

而在被陆游休掉后,经家人做主,唐婉嫁给了山阴(今绍兴)人赵士程,而这位赵士程,论亲戚关系来讲,还是宋太宗赵光义的五世孙。

虽说宋朝的皇室后裔地位一般,但好歹赵士程也算是宗室一员,而他并没有嫌弃唐婉曾经嫁过人,更没有在意什么“生妻”的说法,依然娶了她,并且婚后两人很是恩爱。

唐婉的这个例子,就足以说明,所谓“不娶生妻”这一说法,并不是古代婚姻中必须遵守的唯一法则,古人也和现代人一样,有追求和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力。

因此,对于古人留下来的一些俗语,我们要辩证地去看,有些对我们确实有帮助的,就值得借鉴和运用,而一些明显不符合现代价值观的,就不要固执的生搬硬套,最重要的是,要有思考和甄别的能力。

其他网友回答

答:关于古人为何说“宁穷死,别娶生妻”?”生妻”是什么意思:

这是古人:也就是我们大家的祖先,告知天下在婚姻,家庭,爱情,恋爱上,以忠诚,忠心耿耿,不能花心,以家庭观念夫妻为重,常言道: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从根本上讲:中华民族从古以来,以东方文化最为文明,丈夫爱妻,妻子贤惠,所为的就是贤妻良母!

好男人以忠诚,忠心,忠厚老实,对家庭负责,有担当,有理想,有志气,为个人,为家庭,为夫妻,为父母,为儿女,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是男儿本色!

特别在男女之间的方面,形成了夫妻生活,夫妻关系显示非常重要,男人娶了女人,就有了家,女人有了男人就是幸福,安份守己,夫妻和谐,共同前行!

好夫好妻天注定,终身幸福不变心!之所以说:古人为何说”宁穷死,别娶生妻”?”生妻”是什么意思?就是以自己的女人(妻子)为好,为重!不能花花世界,乱想,乱做,更不能出轨。如果变了心,出了轨,有了第三者,那就是娶了”生妻”吧!

所以说:教育全天下,不分男女,都要认真对待,好好把握,好好珍惜,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夫妻生活,夫妻感情,夫妻恩爱吧!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宁穷死,不娶生妻,或者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是老一辈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那么生妻究竟是啥意思,为什么男人不愿意娶呢?

其实,生妻的含义是有个演变过程的,这个词最开始出现于西汉初期,但后来其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生妻最开始的含义,指的是年轻的妻子。

前100年,汉武帝派遣苏武出使匈奴,但不幸被匈奴单于扣押。

匈奴单于对苏武软硬兼施,将他折磨得够呛,但他誓死不屈,匈奴单于无可奈何,只得将他发配到北海牧羊,还扬言只要公羊生下羊羔,才会放他回国。

第二年,李广之孙李陵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在一次战役中,李陵率领的五千将士被匈奴八万骑兵包围,经过一番血战,李陵所部损失惨重,无奈之下他只得投降匈奴。

李陵来到匈奴后,受到了匈奴单于的厚待,被封为右校王,还娶了匈奴单于的女儿,他也因此在匈奴扎下了根。

后来,匈奴单于数次派遣李陵去北海劝降苏武,苏武虽然对李陵的遭遇感到同情,但依然没有松口。

时间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直到前81年,由于汉朝与匈奴达成和解,苏武这才离开匈奴返回汉朝,距离他被扣押已经过去了十九年之久。

苏武回国后,被汉昭帝封为典属国,汉昭帝知道李陵是被迫投降的,朝廷因为没有及时救援也有很大的责任,所以很想召李陵回国,便委托苏武给李陵写了一封信。

李陵看到苏武的信后,就给苏武回了一封信,名字叫做《答苏武书》,里面详细阐述了自己及其他将士的迫不得已和忠君爱国之心,但也指责汉武帝滥杀功臣,也是导致自己投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后,李陵拒绝了苏武的好意,并且说了这么一句话:

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

李陵说自己的老母亲已经去世了,年轻的妻子也已经改嫁了,回去也没啥意思,还不如待在匈奴。

其实,李陵不知道的是,他在汉朝的妻子及儿女受他牵连,已经被汉武帝所杀,他还以为妻子只是改嫁了。

不过,根据李陵是李广长子李当户遗腹子这一线索推断,李陵大约出生于前134年前后,他投降匈奴的时候大约三十五岁。

再根据汉朝初期女子十五岁之前必须嫁人,男子一般十八岁左右就结婚来推断,李陵的妻子应该只比他小三到五岁,也就是说李陵投降匈奴的时候,她妻子的年龄大约在三十到三十二岁之间,这在古代不算年轻了。

李陵之所以将妻子说成生妻,其实是为了达到一种渲染效果,以此来加强自己身上的悲情色彩,从而表明自己不愿意回归汉朝的意愿。

但不管怎么说,在汉朝时期,生妻的含义就是年轻的妻子,这是一种溢美的表达,而不是后来带有贬义的说法。

二,生妻演化出的第一种含义,泛指丈夫还活着的“寡妇”,也可以说是守活寡的女子。

生妻之所以会演变成活寡妇,其实从李陵妻子的遭遇就看得出来,因为李陵已经投降匈奴了,再也不回去了,因此他的妻子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他了,如果他的妻子一直不改嫁的话,那就只能守一辈子活寡了。

在古代,守活寡的女子其实非常多,举个例子来说,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是鲁迅的母亲为她指婚的老婆,但鲁迅很反感这种包办婚姻,所以他在结婚后的第三天就坐船去了日本,将朱安留在老家照顾母亲。

后来,鲁迅另外娶妻生子,但朱安依然是他名义上的妻子,只不过鲁迅从未碰过她,哪怕后来她与鲁迅团聚了,鲁迅也极少跟她说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安就相当于守了活寡,她就是所谓的生妻。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种情况,比如丈夫妻妾太多,某个妻子不受待见;丈夫结婚后就去了远方,再也不回来了;丈夫出了意外,躺在床上无法动弹,或者是丈夫因为犯罪被关进了大牢,等等,这些妻子都可以被称为生妻。

也就是说,那些丈夫虽然还活着,但因为种种原因,与妻子并无夫妻之实,这些妻子就都可以叫做生妻了。

这其实是很残酷的一件事,因为守活寡 的女子简直生不如死,但古代是男权社会,女子必须遵从三从四德,她们没有能力反抗,只能默默选择忍受这一切。

更何况,古代结过婚的女子在多数时候是被人嫌弃的,不管是和离还是被休妻,再次步入社会就会遭人白眼和唾弃,明清时期尤为严重,因此女子宁愿成为生妻,也会想办法保留婚姻的。

因为这一缘故,古代存在大量不幸福的婚姻,当然不幸福的人主要是妻子,毕竟丈夫是可以再娶的,对他的伤害就小得多了,只不过多花点钱而已。

三,生妻演化出的第二种含义,指的是那些被丈夫休掉的妻子。

古代虽然是男权社会,但并不代表着丈夫可以随心所欲地休掉妻子,除非是妻子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丈夫才可以休掉她。

一般而言,有七种情况,丈夫是可以休掉妻子的,这在古代叫做七出之罪,从汉代开始就有明文规定,历朝历代大同小异。

那么,什么是七出之罪呢,汉朝的《大戴礼记》中是这么说的: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翻译过来就是,妻子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被丈夫休妻:

第一种,不孝顺父母;第二种,没有生儿子;第三种,男女作风有问题;第四种,嫉妒心太强;第五种,有严重的疾病;第六种,话太多,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比如闲言碎语等等;第七种,盗窃财物。

只要妻子违反了这其中任何一条,丈夫就可以休掉妻子了,而这种妻子就叫做生妻。

在古代,被休掉的妻子下场一般都是很惨的,这就意味着她是一个不合格的妻子,在个人品德和修养上是有问题的,是被社会所不容的。

举个例子来说,宋朝的大诗人陆游跟女文人唐婉结婚后感情极好,但陆游的母亲嫌弃唐婉没有生育,还整日与陆游在一起腻腻歪歪,影响陆游的仕途,于是强行让陆游休掉了唐婉。

唐婉被休掉后,陆游知道她无颜立于人世,于是另外找了个地方安置她,但陆母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便给陆游找了个老婆王氏,还将唐婉给赶走了。

唐婉不敢回娘家,四处漂泊了很久,不但精神压力很大,而且生存十分艰辛,好在她很有才气,运气也不错,遇到了一个很欣赏她的男人,也就是宋朝宗室成员赵士程,赵士程不顾世人眼光娶她为妻,两人感情也还算不错,并生育了几个孩子。

但是,唐婉因为被陆游休掉这件事,心里一直过不去这道坎,所以在二十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像唐婉这样被休掉之后还能再嫁人的女子,在古代是十分少见的,大多数被休掉的女子甚至都不被娘家所接纳,只能一个人在贫穷中早早死去。

四,为何男人宁愿终生不娶,或者娶个寡妇,也不娶生妻?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说说古代的寡妇,看看生妻和寡妇有何区别。

生妻是丈夫还活着的人,而寡妇的丈夫则死掉了,但古人对生妻和寡妇的态度可是有天壤之别的。

古人对寡妇是怀有很强的包容心的,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朝代,尤其是汉唐时期,寡妇再嫁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既是社会需求所决定的,也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只不过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朱程理学思想的大力推广,女人的自由被极大限制了,不但很难嫁人,而且得守一辈子寡,这在当时叫做守节,官府对于这样的寡妇,有时候会给她建造贞节牌坊。

事实上,寡妇是没有罪的,丈夫死了跟她没什么关系,她是有再嫁人的权力的,这在明清之前是约定成俗的,也是社会广泛接受的。

但是,生妻就不一样了,她要么是守活寡,要么是被休了,因此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首先,守活寡这种情况就不说了,毕竟女人还是别人的妻子,如果谁胆敢娶这样的人为妻,那可是要吃官司的。

打个比方说,岳飞的妻子刘氏就是这种情况,当初岳飞外出征战,刘氏在家里照顾岳飞的母亲,由于岳飞很久都没回去,所以刘氏也就守了活寡了,变成了所谓的生妻。

但是,后来刘氏不甘寂寞,竟然私自两次嫁人,尤其是她第二次嫁人,嫁给了岳飞好友韩世忠军中的一个小吏。

韩世忠知道这件事后,感到十分气愤,于是写信给岳飞,叫岳飞把刘氏领走,岳飞起初还很生气,但他冷静之后决定跟刘氏一刀两断,还给刘氏送去了一些钱财,一次来感激她的生育之功(生下岳飞长子岳云)。

因为岳飞为人仁义,所以放过了刘氏,这件事如果搁在被人身上,他是有权利拉刘氏及其后夫去见官的,这可是重罪,是要判刑或者流放的。

其次,如果妻子是被休掉了,那这就意味着,她肯定做了错事,或者是道德人品方面不过关,谁还敢娶她呢?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前面我也说过了,古代有七出之罪,男人一般不会随便休掉妻子的,除非妻子确实犯了七出之罪。

事实上,女子如果被休掉,不管她是不是做了错事,社会就会公认她犯了七出之罪,不是个合格的妻子,人们会唾弃她,甚至去羞辱她。

古人还认为,男人如果娶一个被别人休掉的女人为妻,既在面子上过不去,也有很大的风险,因为万一这个女人是个浪荡之人,或者品德上严重不过关,那岂不是亏大了。

更有甚者,如果官员娶了被别人休掉的女人为妻,在严重的情况下,他有可能会被朝廷认为是不检点之人,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遭到别人弹劾,从而被朝廷贬黜或者免官。

所以说,与其娶一个被休掉的女人,还不如不娶妻,或者娶一个寡妇,这样别人不会说什么,自己也安心。

当然了,凡事无绝对,生妻也不是一点退路也没有,但需要自身行得正立得直,也需要一点点运气,才能再次找到自己的幸福,就像唐婉那样,只不过这样的人在古代确实很少罢了。

其他网友回答

古人所说之“生妻”,既不是寡妇,也不是被休之妻,更不是有嫌德行问题和有恶疾者。

“生妻”,又称“活人妻”。实际上是指:已婚女子的丈夫远出家门多年不归,甚至数十年未归,家中不知其死活者的人妻。其中包括因外出经商、当兵、远遊、徭役、获罪押监等等,长期未归、无影信的为丈夫者。俗话说“无钱不要活人妻(宁穷死,不娶生妻)”——即使“倒贴”,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何者?盖因未知其夫生死:倘若有犯者,一旦其夫归来,有“吃不完的官司、花不完的钱!”再说古人有云:“世有两大仇恨: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弄不好不但丧家荡产,甚至会闹出人命!试想,这是多大的隐患?!

所以说世传“无钱不要活人妻”(即宁穷死别娶生妻)。

按字意,“生”者,“活”也。

(词解:生妻,活人妻。寡妇是死去丈夫之妇,不能称之为“生妻”,或“活人妻”。

被休之妇,因“名份”上不是前夫之妻了;与前夫再无任何瓜葛,是“光杆”女人了,所以不能称之为“生妻或“活人妻”。)

其他网友回答

早些年一个叔叔,就因为娶了一个离过婚的女人,身家从几千万到现在负债累累,据说是生意败的,也就短短两年时间。

因为家道中落,这个叔叔也到一些问过“大话”,这个大话,是我们南方地区一些类似于“算命先生”的箴言。

问了很多先生,说了都是不准的,都是为了赚点利是钱,直到这位叔叔家里的一位长辈出来说话,不怕得罪人,直接了当地告诉他,你什么时候跟这个媳妇离婚,什么时候就能东山再起,因为这个女人,就是个“生妻”啊。

后来才得知,原来叔叔娶的这个二婚女,之前就因为对公婆不好造成了很大的家庭矛盾,年轻是年轻,但面对长辈的时候,嘴巴里的浑话也毫不顾忌,时间久了,前夫对她心灰意冷,两人就离婚了。

跟这位叔叔结婚之后,以为性子就会改,实际上在家里就作威作福,有的什么闺蜜炒股赚了钱,他就开始怂恿丈夫也跟着炒股,钱是没赚到钱,这么多年做实业攒下来的几百万,还有一千多万现金流全部被套牢了,这才破产了。

犹记得那位老人还说了,这个女人放在古代,可以被休三次了,因为“七出”里面的七条原则,她就犯了三条,不知道悔改,这辈子跟谁谁就得倒霉。

也是经过这个故事后,才开始了解到“生妻”这一个说法的存在,也明白,在古人的眼光里,“生妻”多多少少是有点问题的,看法的来源不是迷信,而是生活。

那什么是“生妻”呢?

据史料的角度来看,生妻最早来自于《李陵集》。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李陵乃是西汉的一个将领,乃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但可惜后来被匈奴俘虏了,不久之后又因为汉武帝的不相信,在大汉的家人全部被连坐,心灰意冷之下,李陵彻底“叛变”。

而当时在匈奴,其实在李陵以前,还有一位被“俘虏”更久的人物,那就是外交官苏武。

李陵曾经奉匈奴单于之命,劝降顽固的苏武,但是苏武坚持了自己的意志,没有投降匈奴,在公元前81年,汉匈关系的缓和,苏武最终得以回国。

在回国后,汉昭帝就让在匈奴曾和李陵有过交谈的苏武劝李陵归来,可惜李陵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言,于是婉拒,作出了《答苏武书》。

在《答苏武书》里面,李陵是如此说到:“老母终堂,生妻去帷”,这话的意思就是告诉苏武,曾经的你在大汉的母亲去世了,年轻的妻子也“跑路”改嫁了,特别是对于苏武妻子“跑路”一事,李陵还用了“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意思就是自古以来,就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人。

李陵所说的,不是苏武已经故去的老母亲,而是他那个“生妻”。

也是从李陵的说法开始,生妻就变成了“贬义词”,在以后,只要是丈夫还没有亡故,但是却恢复了“单身”的女子,一般都被称为“生妻”,简而言之,就是指“离过婚”的女子。

在现代角度来看,一个女人离过婚,这并不是很稀奇的事情,但在古代,“休妻”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在某种角度来说,妻一般不会轻易休,就算是休“妾”,都已经是很大的事情了,休妻的话,堪称“地裂天崩”。

休妻,也不是随便男人说休就休的,也需要理由,如果理由充足,那就可以休,而这些理由,一般都是这个“妻子”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汉代时候,有一名著名的“礼学家”叫做戴德,在西汉朝廷里担任“博士”,他的职责就是对古代礼法进行记录和更新,这里所说的礼法,就包括了“夫妻关系”。

戴德所编著的礼书叫做《大戴礼记》,其中就讲到了关于丈夫休妻的“七个”标准理由,俗称“七去”,上文提到的七出,正是引自汉代戴德的说法:

一、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

二、无子,为其绝世也。

三、淫,为其乱族也。

四、妒,为其乱家也。

五、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

六、口多言,为其离亲也。

七、窃盗,为其反义也。

戴德奠定了古代婚姻的“和离”法则,这个“七去”的说法,可以说是古代婚姻的一种“俗成法”,明确了婚姻里面的关系标准,男方不可以说随便就把妻子休了,但女方一旦是有作风问题,也是不可能一辈子赖着男方。

比如说女子不孝敬父母,那么这就是最大的罪名,国人以孝为大,不敬父母,那就可以立即休了。

而后面的,比如没有生下孩子啊,女方不守妇道导致家族血脉混乱,容易嫉妒别人容易攀比这些,都能成为丈夫休妻的理由。

前面所提到的那个叔叔的二婚妻子,按照古代的标准来说,她所对应的就是“善妒”、“不顺父母”、“口多言”,最重要的是,她之前就因为不孝敬公公婆婆还口出狂言导致离婚,已经是正儿八经的“生妻”了。

在古人的眼光里,男女地位是不对等的,“和离”的说法,只能是男休女,不存在女休男,因此“七去”是一把锁,锁住男方的任性,也保证了女方的作风优良。

只是这种对策的背后,也是对女方的一种不平等。

因为自古以来,男方为了休妻,“栽赃嫁祸”自己的妻子犯了“七去”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都是用了“礼法”的漏洞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妻”这个群体多了很多无辜的人。

汉代以后,礼法是不断加剧的,关于“七去”也有了很多新的补充,比如唐宋时期,社会风气开放了起来,离婚现象开始增多,这种和离大规模发生的背后,就是“离婚标准”的增多,让夫妻俩只要离婚就“有法可依”。

久而久之,有人从婚姻中得出规律,只要是离过一次婚的女子,肯定是有着不好的地方才被夫家所休的,再次嫁人,改正这些缺点的可能性很小,到头来还是会被第二个夫家嫌弃,“莫娶生妻”,多是有经验的人和媒妁之言。

当然啦,这其中也会有“特殊情况”。

比如古代一些豪强家庭,看中家境一般的小百姓之女,或是貌美,或是有着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就以权势娶进了门,但这种婚姻,注定了男女地位的高度不平等。

等到男方过了新鲜期后,就会自己找理由休掉妻子,对外就说是前妻“不守妇道”,是“过墙妻”,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任何人能为这个女子澄清的,只能多骂两句前夫就是个负心汉。

而对外来说,只要离过婚了,就是“生妻”了,名声很不好,等于这一辈子就被毁了。

“宁穷死,不娶生妻”这个说法,更多是针对一般的家庭男性说的。

有一些家境贫寒的男子,没有钱娶妻子,随着年龄不断增大,结婚问题成了大问题,可是能给他选择的就不多了,很多时候,“二婚女子”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也是这个时候,有人给出了“别娶生妻”的建议。

都说男人“成家立业”,在潜意识里,都是先结了婚才能发财。又有一些家境不错的女子,此前因为自己犯了“七出”被休了,她们只能找这些家境贫寒的男子结婚,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不平等的互补,结果可想而知。

穷人家娶了富家的“生妻”,难免就会产生问题,因此有经验的人就说了,宁愿穷死,不成家立业,不转运,也别娶生妻啊。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