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说五十知天命(孔子为什么说五十而知天命)

网友提问:

孔子为什么说“五十知天命”?

优质回答:

谢邀。

看了有些回答,发现没文化的人真多,不专业就不要回答。多看点书,有点积累,再回答不好吗,为何要秀出自己的无知,糟蹋中国文化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阐述的是自己“学道”至“得道”的过程,孔子之道师出周公,他并非“生而知之”,所以孔子说自己十五岁开始学,三十岁学有所成,谓之“而立”,孔子三十多岁的时候在鲁国就小有名气了。当然,这个时候,孔子更多只是知其然,很多道理为什么是这样他不明白,所以他第一次去请教老子,希望可以解惑。

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孔子境界明显提升了,不仅知理,而且觉得理之当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所以不惑。

到了五十岁,知理之所必由,皆受之于天而成,因为儒家之道,即人伦之道,是天伦在人伦的映射。孔子找到人伦的根源是天伦,所以知天命。

六十岁时,知天下通于一道,亦能以一道而通天下,故事事而耳顺,因为万事不离其宗,不离其道。故孔子能一通百通,闻声而尽知天下事。

到了七十岁,乘物游心,而不违物理人伦,不逾法度礼制。晚年的孔子因为读到了易经,所以境界有了本质的提升,已经走在了人道前往天道的路上,可惜刚刚开始就去世了。

其他网友回答

很显然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命最多只剩“半条”了!哈哈哈哈……

其他网友回答

意思是五十岁对自然、社会规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了。

其他网友回答

”知天命”关键在于一个”知”字,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当自己真正能够客观认识到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并且知道这一切其实都很自然,那么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静应对。……”不怨天、不尤人”!是我们今天常说的一句话,但想真正做到、谈何容易,一个人凡事不去抱怨,就意味着他硬生生地把很多可以宣泄出来的怨气、苛责都强压在了自己的心里,不再向他人推卸的同时就意味着给自己少了很多开脱的理由。这多么难呀!……那么孔子为何能够做到呢?就是因为在他看来,一个人内心的完善、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要求这个社会应该如何如何,要求别人应该怎样怎样,(相比之下)都要重要得多!!…”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内心已经有了一种定力,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界的各种纷纭所动摇了。…也就是说,当满世界的人都在夸赞你的时候,你不会因为这种鼓舞而往前多走一步;而当全社会都在指责你,非难你,都在说你做错的时候,你的内心并不会泄气、乃至诅丧,仍然会坚持你认定的想法。这才叫:认清了”内与外”,明白了”荣与辱”,质潜”泾渭分明”。所以,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内心在岁月的历练中的逐渐强大,而我们人生的价值意义、就是要把外面的东西变成自己内心的能量。……孔子所谓的”知天命”,其实就是要我们把学习的各种道理、最终达到一种融会贯通的境界,及”悟”的提升,这也是中国文化所崇尚的最高境界。…到了这个境界,许已则进入到孔子一贯仰慕的”耳顺”了…。……(谢谢啦!)

其他网友回答

邓小平73岁出山带领中国人民奔小康,幸亏没听孔子的否则。。。。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