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道来话北京︱老北京吃秋3:吃爆肚得嚼出黄瓜的声儿来才正宗?吃爆肚的调料和吃涮羊肉有什么不同?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秋季,正是山货水果蔬菜丰收之时,在老北京庙市上和街市果局里及胡同里,都有吆喝售卖旧京郊区盛产的核桃、栗子、柿子、苹果、京白梨、山里红,以及平谷大桃郎家园的枣儿等山货,百姓们常尝鲜儿并储存起来。
除此之外煮毛豆、煮花生、煮玉米也是老百姓们所爱。现如今北京人的生活可以说是无限美好,平时饮食上就是大肉大鱼,也不缺营养不需要去贴秋膘了,但是人们还是有“吃秋”的习惯。
但是在此也要提醒大家进入秋季后,不要忘记多吃些蔬果五谷杂粮平衡膳食,这样才能使更加康健益寿延年啊。
那说到这吃秋鲜,老北京人都有什么讲究呢?
当然,老北京人还有一句话,“要吃秋,有爆肚”,那这吃爆肚到底有什么讲究呢?那桐、梅兰芳、裘盛戎、李德伦等名家,又有着怎样吃爆肚的奇闻轶事?
点击下面的音频就可以直接收听哦
我国著名作家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中曾经专门提到爆肚:“肚儿是羊肚儿,口北的绵羊又肥又大,羊胃有好几部分:散丹、葫芦、肚板儿、肚领儿,以肚领儿为最厚实。馆子里卖的爆肚以肚领儿为限,而且是剥了皮的,所以称之为肚仁儿。爆肚仁儿有三种做法:盐爆、油爆、汤爆。”创自清光绪年间的百年老店“金生隆”人称爆肚冯,素以爆肚脆嫩,作料爽口为人称道。
水爆各色羊肚为老店一绝。“水爆”为烹饪中的爆法之一,爆肚又是水爆牛羊肚的总称。
其中爆牛肚有四种:肚仁、厚头、百叶、百叶尖;
爆羊肚有九种:肚仁、散丹、肚领、蘑菇头、肚丝、肚板、食信、蘑菇、葫芦。
据目前爆肚冯第三代传人冯国明介绍,由于当时“在旗”的许多“贝勒爷”都曾在爆肚冯处吃过爆肚。各位的口味不一样,喜好爆的“部位”也不尽相同,所以逐渐形成了十三种不同品种的爆肚。
爆肚的功夫除了原料新鲜外,全在一个“爆”字上。水要量大、滚开,火力要极旺。材料入汤,三几秒钟便熟。
像肚散丹5秒钟、肚板7秒钟,肚葫芦、肚领、肚蘑菇8秒钟……如果爆过了火就会老硬。吃爆肚还需蘸作料,作料用酱油、米醋、芝麻酱、香油、豆腐乳、虾油等配成,还要加葱花、香菜、蒜汁和辣椒油。吃爆肚时一般一口只夹一块,要抹着碗底托着香菜葱蘸起调料入口。
北京爆肚分南北两派,北派调料放酱油,不放酱豆腐、韭菜花,和涮羊肉的有明显区别。南派调料则基本跟涮羊肉调料没啥区别。
同时吃爆肚要讲究“齿感”,如果邻座的人听声音以为您在嚼一块嫩黄瓜,那不用问了您已经是一位吃爆肚的老行家了。羊肚仁:食客戏称此菜:“白如堆雪嫩如花,叫我如何不想他。”鲜嫩嫩的肚仁上桌,不需要再涮,直接蘸着调料入嘴,筋斗易嚼。细细问来,才知道肚仁是羊的四个胃中某一段的隆起。把那一小块片下来,有四两重。在去掉外皮及多余的筋肉,就剩下一两重了。每一盘肚仁需要5只羊左右,可见珍贵。
当然了,我得说,北京啊,曾经有两家爆肚冯,冯国明家的这家爆肚冯原来的全名是“爆肚冯金生隆”。现在“金生隆”餐厅的全名不好叫了。为什么?冯国明的爸爸名叫冯金生,民国时在东安市场里开了这间买卖,取名“爆肚冯金生隆”。
老北京都知道,前面一种食物,后面加着姓,这样的叫法是老百姓对没有招牌的小摊贩的称呼,现在北京街头很多饭馆都是以类似“爆肚冯”这样的结构来命名,显得特别有老北京味儿。
冯金生的父亲当年在东安市场街边开爆肚小吃摊时,人称“爆肚冯”,后来从游商变成了坐店经营,正正经经给自己的店取了个名号“金生隆”,连起来很巧妙,把“冯金生”三个字嵌在正中间。
可惜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爆肚冯”三个字被别家注册了,“爆肚冯金生隆”这个招牌没法再用,冯家人想了个招,拿纸贴上了“冯”字的右半边,只露着两点水。“有时候在店外边听客人打电话,‘我到了,就是那个被贴上的爆肚冯’。这是他们家里人的急中生智,一定只贴一半,让你想叫叫不出来,倒成了一噱头。”
老冯家的爆肚可没少招来名人。
马连良当年在家请客,愣打发下人从东安市场端爆肚到西单他家。客人来啦,他说:“进屋吧,今儿吃爆肚,东安市场爆肚冯的,我保证这冰凉的爆肚块块儿脆。”
北京巨富那桐,原是清朝的中堂,当年上冯家吃完爆肚,问:“你们家一天挣多少钱?”知道钱数后说:“这钱我出了,明天关门给我家做去。”从此,冯家就按日子上门给他做。
据冯国明当年向媒体介绍:“裘盛戎常到我们家吃饭,差点儿没收我当徒弟。”原来啊,冯国明小时候整天折跟头打把式地“淘”。京剧艺术大师裘盛戎的夫人找他妈,说:“裘爷看上一人不容易,喜欢你们二儿,让他去吧。”父母坚决不同意,那会儿叫‘打戏’,怕他挨打。
音乐大师指挥家李德伦,打小就好这口儿,冯国明的爸爸去世后,他给冯家写了幅字:“昔余幼年时,常往东安市场,听品正三后吃爆肚冯,今金声先生无常未及七日,来新爆肚冯就食,不失当年滋味,回忆近七七年旧事,感慨系之。”署名“冯国明知音存”
为此,冯国明曾经说过:“我可承受不了,老爷子是象牙塔尖里的人物,对音乐界大腕儿都没称过知音。”后来,李德伦去世周年音乐会时,李家给他发了请帖,“11排1号,最好的位置。李氏家风我永远不忘,从不轻看市民朋友”。
著名作家刘白羽和冯家的交情没的说,老得不能动了,打电话来:“小冯,我又馋啦……你给我拿两盘涮肉来。”冯国明带着肉、家伙、作料到刘家,老爷子乐了:“就想咂吧这滋味……”
  
说道金生隆就不能不说前门门框胡同的爆肚冯,这家店开在那里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味道不错,环境一般。当年因在前门一代,梨园的名角们经常光顾。1995年这家爆肚冯注册了商标,北京就只有这家爆肚冯了。
回听回看《老北京的美食》往期节目:
李鸿章杂碎:京味小吃的传神追述--刘一达《传世猫碗》中的京味饮食文化
北京的羊杂碎豆汁儿焦圈为何不再地道?--刘一达《传世猫碗》为您解密
寻觅老北京绝迹的经典小吃--听刘一达讲述《传世猫碗》里的羊双肠、苏造肉、麻豆腐
史上最全北京炸酱面趣闻--为什么鲁迅说嫦娥奔月是为了一碗炸酱面?
老北京面条的十八种浇头都有啥?--听崔岱远先生聊聊芝麻酱面
人生三面为什么你只能吃一面?--听崔岱远先生聊打卤面
为啥北京人管早饭叫早点呢?
能吃的炸布袋是个什么鬼!炒疙瘩是怎么发明的?(附炒疙瘩DIY秘制妙法)
蛤蟆吐蜜居然是个能吃的东东!!!(附DIY制作法)
明个早餐去吃“鬼篷头”
康熙也爱吃的北京小吃是什么?
回听回看《舌尖上的北京》往期系列节目:
徐徐道来话北京︱舌尖上的北京1:好吃到能保命的努尔哈赤黄金肉到底是道什么菜!
徐徐道来话北京︱舌尖上的北京2:菠菜豆腐怎么就成了让乾隆皇帝日思夜想的“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皇姑菜?
徐徐道来话北京︱舌尖上的北京3:好好的猪头肉为啥叫熏鱼儿?
徐徐道来话北京︱舌尖上的北京4:京师美馔 莫妙于鸭--全聚德北京烤鸭、便宜坊北京烤鸭、西来顺马连良鸭子,到底哪家香?
徐徐道来话北京︱舌尖上的北京5:慈禧密而不宣的返老还童良方是吃啥?
徐徐道来话北京︱舌尖上的北京6:真是没谁了,当年看老马片薄如纸的“白水羊头”也是京城一景!
徐徐道来话北京︱舌尖上的北京7:为啥灌肠里没有肉!
回听回看《老北京吃秋》往期系列节目:
徐徐道来话北京︱老北京吃秋1:北京本地也出螃蟹!老北京吃螃蟹有什么讲究?老北京哪个商家不来,蟹农不开市?螃蟹怎么是孟凡贵的媒人?
徐徐道来话北京︱老北京吃秋2:惊叹!!齐白石老人吃烤肉造了“烤”字!
哪里能听:
播出电台:北京交通广播103.9兆赫
播出节目:《徐徐道来话北京》
主持人:著名相声演员徐德亮
播出时间:每早六点。
其他收听方法:
1、歌华有线305频道
2、下载听听FM的APP搜索“徐徐道来话北京”
3、关注本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
本公号所有音频、文字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发转载!违者必究!
长按二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阅读《徐徐道来话北京》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