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冬至有哪些习俗?
优质回答:
謝謝邀请!冬至在我们这边是小年,家家户户吃汤圆,再来一锅羊肉面,举家团聚过大年。(闽南习俗)
其他网友回答
谢大圣书童邀!
冬至,与春分、夏至、秋分一样,是四季的重要节点,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
周初,周公用土圭观测太阳移动轨迹,测出了冬至,这一年里昼短夜长至极的一天,认为从即日起,四季进入一个新的循环。《周礼·春官神仕》曰:“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汉代,司马迁修太初历,定夏历,二十四节气的冬至,被汉朝列为节日,成贺节习俗。唐宋此节尤盛,至明清仍承此俗:学校放假,商业歇市,城乡停工,士民庆贺冬至。年关将近,余日不多,冬至日,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习俗延至今日。
古人认为,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阳气始生?似不合理,其实这是先民高明之处。地球上的热量,来自太阳的照耀,而地面热量的转换,由热到冷、由冷到热却有个过程。冬至日过后,太阳已开始北移,对地球放射的热量开始提高,只是阳气虽生,阴气仍十分强势,地面集聚的寒气才开始发力,所以人们感觉越发寒冷,难以适应隆冬之寒。明清时代,皇家延续周代的祭祀大典:祈求上苍佑民,消减寒气,消除瘟疫,减弱年荒,与民休养生息。
关中民间社会,素来把冬至称“数九”或“交九”——从这一天开始,就进入九九八十一天的寒冬季节,出九才算进入春天。记忆中故乡有民谚:“一九二九,手不出袖筒;三九四九,脚在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归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日,日光至低,昼短夜长至极,传统的关中人,忌婚事,吃饺子,寄意季节交替,御冬防寒,延年益寿人。记忆中的民谣:“冬至到,吃饺子,驱寒气,护耳朵。”此前的农事,是施好冬肥,防寒御冬,人们认为,冬至是安身护体的节日,讲究养生,防寒保暖,调整心态,保存精力,为筹划年关事务做准备,顺度光阴,穿越隆冬,走向春天……
行文至此,我们欣赏一下宋人朱淑真的《冬至》诗歌吧:
黄钟应律好风催,
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
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
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
参差又欲领春来!
图片来自网络,虽然已修改,若认为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祝各位网友饺子香,冬至快乐,幸福安康!
其他网友回答
冬至各地都有哪些习俗?
眼看就要到冬至了,冬至作为咱们国家非常重要的一种节气和传统节日,在民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社会发展到了现在,人们对冬至的重视有所减少,但是在以前的时候,冬至可是被人们称为“压岁”,仅次于春节的存在。
自打周代开始,人们就有在冬至当日祭祀的活动,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对于冬至祭祀都是非常看重。而且随着朝代的更替,从宋朝开始,冬至就成为了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主要节日,甚至皇帝在当天还要举行祭天大典,以求天神能保佑百姓安居乐业。
不过到了现今社会,人们不再有封建迷信的思想,对于鬼神之说也不再看重,所以很多传统的祭祀活动都已经慢慢的被淘汰,冬至祭祀也逐渐消失,直到现在几乎无人遵守。
然而虽然冬至传统的祭祀活动消失了,但是冬至的食俗却依然延续至今,人们在冬至冬天都有着传统的食物。比如北方地区多以饺子为主,南方地区则多食用汤圆或者糕点。
骏景——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