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遗址有多少尸骨(长平之战尸骨坑)

网友提问:

为什么长平之战的尸骨在唐玄宗时代还能见到?

优质回答:

莫说千年,只要保存完好,人类的骨头保存万年都是没问题的,像那些山顶洞人,周口店人的化石残骨不还都保存着吗?

关于长平之战的尸骨为何被人这样经常性提起,其实主要是因为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遗址,中国人已经打扫了2200多年!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此战秦军共坑杀赵军约45万。而此战的将领,白起也因此一战成名,被后世称为杀神!

骷髅庙

位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市西2.5公里的谷口村,始建于唐朝。也就是唐玄宗时期,当时唐朝刚刚经历过“神龙政变”,武则天被逼退位,还政于李氏皇族。作为才二十出头的青年皇族子弟,李隆基在这年出任潞州别驾。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长治。

李隆基在路过长平的时候,就听当地百姓说过,在县城以西五里的谷口,尸骨麇集最多,“夜半常闻鬼哭悲泣之声”。

长平也就是现在的山西长治,在唐朝时期叫高平。根据高平县志·重修骷髅庙碑记》记载:“唐明皇幸潞州,见头颅似山,骸骨成坵,触目伤心,敕有司掩埋之,鸠工建庙,颜其额曰‘骷髅庙’,易其谷曰‘省冤谷’,春秋祭祀,守土者亲诣致祭,历代相因。”

也就是说李隆基看到高平当地尸骨依然如故,于心不忍,派人将尸骨收集后重新葬殓。并找到其中枯骨里最为高大的一个,拼凑成一副完整的骨架,拌泥充填,塑成一座骷髅王神像,用于镇压此地的戾气。

并且李隆基还以皇帝的九五之尊之躯,亲自主持一次对长平之战被杀赵国士卒遗骸的官方公祭仪式,安抚人心,冤有头债有主,恳劝这些泉下亡魂不要惊扰当地百姓。

这也就是骷髅庙最初的由来。

后来在北宋和金朝,以及明朝清朝,历史上都有过关于长平之战遗址的记载,明朝初年刘伯温路过高平的时候,还曾写了一首《长平戈头歌》:

长平战骨烟尘飘,岁久遗戈金不销。

野人耕地初拾得,土花渍出珊瑚色。

直到1995年,山西省考古部门在永禄乡将军岭下,发现十几处尸骨坑,上千具尸体分散在这里,其中还有大量的尸骨和刀币、布币、半两、箭头、带钩等文物。这个尸骨坑也被称之为永录尸骨坑。

2011年5月,在永录乡后沟村发现的一处,规模大约是永录坑的四倍。并且同年,长平之战的古战场遗址申遗!

截止目前,从长平之战开始算起,到现在已经2200多年!长平之战将士们的遗骨还在不断的被发掘出来,长埋地下的战士们啊,也是时候应该得到平息了!

流萤四散 殇歌安详,

远行的灵魂 愿你得到安息!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当年留下的尸骸太多,而且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条件独特得以千年留存。长平之战,秦国大将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大军,莫说是唐玄宗时代,即便到了今天仍旧能够看到大量当年留下的遗骸。

战国后期,列国之间的杀伐更加白热化,唯独秦国国力蒸蒸日上。一场长平之战,将三晋中原本实力最强大的赵国精锐几乎诛灭殆尽,而这场战争也给白起留下了“杀神”之名。

四十万大军,即便有所夸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整个赵国几乎所有精锐都折损其中。也因此,坑杀赵国大军的山谷被称作“杀谷”,而附近的村子也被称作“哭头村”,后改名为如今的谷口村。

唐朝玄宗时代,李隆基巡幸泽州与潞州经过当地,见到山谷之中尸骨堆积如山却无人掩埋安葬,心中顿觉不忍。的确,看到尸骸暴尸荒野数百年不得安葬,害怕之余心有不忍也是人之常情。玄宗让人掩埋遗骸,将杀谷改名“省冤谷”,建立骷髅庙以祭祀惦念当年长平之战中死去的亡魂。

不过,毕竟是四十万大军,玄宗总不可能把全部都给埋了。更何况黄土高原地区终年也比较干旱,大量的尸骨得以保存下来没有完全消失。而数百年风沙掩埋的不过只是表面,一旦下雨,有雨水冲刷,还是会有很多被冲出来。

所以,不仅仅是玄宗朝,长平之战两千年后的今天当地仍旧能够看到当年战乱的惨烈。长平之战遗址如今已经被保护起来,但是看到的状况还是触目惊心。

当地曾经每到下雨天气,山上的泥土被大量冲刷以后就会露出大量的白骨,也全都是当年留下。两千年都没消失,更何况唐朝时代还是能看到也很正常。

其他网友回答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 (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 ,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

除了被屠杀的降兵,就等而下之了,葬身之地常常只盖了一层浅土以外,40万人,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得挖多大的坑呢?山西土质坚硬,这个坑并不是一个简单工程,所以只盖得一层浅土作罢。

所以长平之战赵军的埋骨地,到唐朝已有大量的骨骸露出地表。唐玄宗当皇子时出任潞州别驾,途经长平见“头颅似山,骸骨成丘”,即位后再次巡行该地,敕命有司掩埋,并建骷髅庙春秋祭祀。随着时间推移,在时隔三、四百年后的北宋和金朝,高平周边又有大量尸骨被雨水冲涮出来,或被当地村民在耕作时刨出。

唐朝后三四百年的金和北宋年间,有部分尸骨又被雨水冲了出来。金朝皇统元年(1141年)出任高平县令的王庭直,写过一篇《省冤谷记》,里面提到两件事:“旧宋运判马城,经过此地,移檄县僚,收拾遗骸。于谷口凿坑深阔,以左右前后沟壑数十里暴露之骸,毕集而掩葬,仍于所掩地启坟祭之,使后人不践履尔。……继有老农王姓者告:诣去谷十里余,为雨水所崩,岸崖颓裂,露骨数车,愿收而掩之。爰即具礼,尽载于坟围。庭直率本土士众,携酒肴,奉香火,张声乐,具服祝,谨诣其谷,吊以祭之。”

明朝初年,著名谋士刘伯温经过高平,看见当地出土的青铜古兵器,写了一首《长平戈头歌》,“长平战骨烟尘飘,岁久遗戈金不销,野人耕地初拾得,土花渍出珊瑚色”。后延至明朝中期正德年间,出任山西布政使司经历的李梦阳经过此地,在其诗作里记录的当地景象,又是“白骨蔽丘原,霜风慘阴晦”了。在明朝万历年间,借修缮骷髅庙的机会,由当地官府出面,又组织了一次对骨骸的集中葬殓。

时间再往后延续一百余年,清朝雍正十二年春(1734年),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朱樟外放泽州知府,他到任后,写了一首题为《长平箭头歌》的叙事诗:“绿衫小吏倚驿门,箭头拾自王报村,土花晕碧古血死,剩此寸镝鸣秋冤,钝鏃三棱露骲脊,挟诈杀降谁画策?毒雨崩城战垒堕,犹见沙堧未埋骼。”

所以唐朝以后宋、金、明、清时期屡有枯骨因雨水冲刷和农民耕作露出地表,地方政府也常组织人手集中收敛祭祀。

民国时期1912年,陇海铁路修到新安故城时,工人们挖出来累累白骨,数量之巨,吓得工人纷纷逃跑,后来农民耕作时也陆续挖出了大量人骨,现在当地还有一个东西走向,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总面积约十万平方米的万人坑,当地人称之为楚坑。

近代60~70年代,中国化肥工业基础薄弱,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包括山西在内的各地农村因陋就简土法上马,搞了不少诸如“小水电”、“小化肥”之类村办集体小作坊。而动物骨骸的主要成分是钙磷酸盐,正好可以磨成骨粉做肥料。村民都忌讳看到人体骨骸,觉得不吉利,赶紧扔掉或重新深埋,绝不带回家。但当骨骼成为肥料来源,一旦具有利用价值,性质就不一样。为了能让村民克服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风俗忌讳,多为化肥厂提供原料,当地公社生产大队甚至还制订过只要上缴骨头达到一定数额,就给社员记工分作为奖励的规定。于是,当地在60~70年代发现的大量尸骨坑,根本没有上报有关文物部门,在发现后就被收拢起来,于村办土化肥厂磨成骨粉了。一直到八十年代初,因为这时我国大型正规化肥工业得到了显著提升,大型现代化肥厂的产量上去了,正规化肥价格也便宜了,土化肥作坊才逐渐停产。

庆幸,今天原址已经建造了博物馆加以保护,长平之战尸骨坑博物馆尸骨坑是村民李珠海1995年5月12日种地时偶然发掘出的。但是这对于40万尸骨来说,杯水车薪。还有很多依然浅埋于地下,见下图:

白起啊,这场大屠杀,让中国人帮你埋藏了整整2000多年,愿亡魂安息,愿世间不再有战争,不再有杀戮。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