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杜甫的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为什么不是饿死骨?
优质回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出自杜甫的五言长篇叙事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该诗是诗人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写作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月初。当时是诗人在京城求官十年,剛被授予右卫率府胄曹参軍(相当于八品以下的小官)不久,前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寄居在那里妻儿,谁知还未进门,便听到妻子哭天呛地的悲声,原来他的儿子巳因冻饿而死。诗人悲痛万分,回想到自已来时路过骊山华清宫,听到里面乐声大作,原来是唐玄宗携杨贵妃等皇亲国戚们在那里避寒,饮酒作乐。而路上却有无数因冻饿而死的穷人遗骨,两者形成十分强烈地反差。因此诗人用悲愤的心情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成”冻死骨“,而不是”饿死骨”呢?
农夫认为,这是诗人对于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因为当时是农历的十月,按节气已过了”小雪”,这时的关中地区天气已相当寒冷了。一边是骊山华清池热气腾腾的景象,大鱼大肉的酒宴,和寻欢作乐的笑声,一边却是因冻饿而死的遗骨,两者反差十分强烈。诗人用”冻死骨“,而不用”冻饿死骨“一是因诗句字数的限制,舍去了”饿“。另外诗人可能觉得”冻死”比“饿死“更凄惨和惨忍。就象成语用”饥寒交迫“形容穷苦,而不用”饥热交迫”一样的道理。
以上只是农夫个人的看法和猜测,不知网友朋友们以为呢?
其他网友回答
有人说杜甫的诗很写实,特别富有时代性。他悲天悯人,忧国忧民。他用他包含真情的文笔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杜甫从心底流淌出来的血泪控诉。
公元755年,杜甫得了个小官,他去看望在奉先县的妻儿。将进家门,从里面却传出悲痛欲绝的哭声。原来,他的小儿子冻饿而死了。杜甫悲从心来,想起路过华清宫里面传出来的音乐,再联系到他一路上的见闻,杜甫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里面就有这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问题来了,杜甫为什么写路有冻死骨而不是饿死骨呢?我认为是杜甫刻意为之。
先看上一句:朱门酒肉臭。朱门指的是富贵人家。有钱有势的人家酒肉酒肉都臭了。酒肉是香的啊,怎么会臭了?
臭,读音是xiu,也读chou。在这首诗里,xiu不是chou。富贵人家佣人很多,就是酒肉再多即便是发臭了也会被及时清理掉。所以臭应该指的是浓烈的香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富贵人家里传出浓烈的酒肉香气。
为什么香气浓烈?是因为酒肉太多了,吃不完的酒肉。
下句:路有冻死骨。路上有冻死的尸骨。一门之隔,几步之遥却有冻死的尸骨。
为什么写的是冻死呢?
无家可归。
身上不仅穿的单薄 ,而且无家可归。如果有家,即便是在冷也应该在家里,在找不到吃的情况下也应该回到家里。盖上棉被也不至于冻死。
更全面
上句写的是酒肉臭,酒肉是吃的喝的,那么下句应该写穿的。穷人既没有吃的,又没有穿的,还无家可归。这样写更能全面的反映无家可归的人的悲惨,是冻饿而死的。如果写饿死骨显然写的不全面。
综上所述,杜甫之所以写路有冻死骨更能表现饿殍遍野的悲惨景象,通过强烈的对比,把封建社会的黑暗揭露的淋漓尽致。
其他网友回答
路有冻死骨,更能说明饥寒交迫的悲惨景象,比饿死骨深刻的很多,也更衬托出了朱门的腐烂。汉语言文字的丰富是任何一种文字不能比拟的,语言文学大师们在用词造句上的推敲功夫,那是字斟句酌,精雕细做,做的诗词歌赋成为了文字运用的艺术精品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诗句中用推字好,还是敲字好呢?诗人贾岛骑在驴上做着推敲的动作,都想得入了神,撞入大诗人韩愈的仪仗队都不自知,当韩愈问请缘由后,两人推敲了一番,韩愈才说还是敲字好才定了,用字的功夫下到如此了。为什么是敲字好呢?因为是月下门,因为敲才能使里面的人听得见,也显出了僧人的礼数。汉字做为象形文字,含义太深刻了,也很巧妙。如何恰入其份的表达用意,显示了文学的修为,穷其一生也略知一二。古人用字比现代人多的多,康熙字典收录的据说有几万字,现代汉语字典才几千字,现代人用的词汇又比古人丰富很多,这正是汉字生僻字用的越来越少的原因。字完全以一种符号存在的时代已来临了。这并非说用字不重要了,而是我们更注重词汇了,这是汉文字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