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道来话北京︱亮马桥因何得名?酒仙桥的桥在哪儿呢?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的图文和音频内容不同,点击下面的音频可以直接收听哦

北京东直门外有一条小河,相传早年间来京客商的马车队在进城之前,都要在这条小河里给马匹洗涮,冲掉一路的征尘,洗完马后,便将马拴在河边的大柳树上,等把马身上的水渍晾干了,再进城,以图吉利,于是就将这条河称为“晾马河”,这个晾是晾晒的晾,后来,大家读了谐音,成为“亮马河”,改为明亮的亮了。也有人认为历史上的亮马河一带水源充足,牧草丰盛,明永乐年间皇家的御马苑就设在这里,于是将临近的河流称为牧马河,又因牧马在皇家使用前要清洗和晾晒干净,所以又将这条河称为晾马河,还是晾晒的晾,后谐音为亮马河。
清朝时在河上修建了一座汉白玉石桥,称亮马桥,名字自然是因河而起。那这条河全长9.3公里,起自东直门外小街,以暗沟与东北护城河连通,向东北流经酒仙桥,在西坝村东入坝河。所以,一条亮马河上,就有着两座非常著名的桥,亮马桥和酒仙桥,虽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郊区,但围绕着这两座桥,还都有着民间传说在流传,您都知道吗?
让我们继续本周的特别主题策划,――北京的桥,今天,我们和大家来说说位于朝阳区的两座桥,也就是刚才说到的亮马桥和酒仙桥。
咱们先说亮马桥,咱们刚才说了,清朝时就在亮马河上修建了一座汉白玉石桥,称亮马桥,以后便把桥东北面的两个村子称为亮马桥村和小亮马桥村。而今,当年的小石桥早已没了踪迹,在亮马河上建起了一座大型立交桥,最初称亮马新桥,后因表彰为建桥出资捐助的企业而称燕莎桥。亮马桥地区紧临CBD商圈,高楼大厦林立,已成为北京东三环的黄金地段。
您知道从亮马桥沿着亮马河往东往北去,还会经过什么桥吗?告诉您,那就是著名的酒仙桥!那顾名思义,酒仙桥,自然是因为有酒仙才命名的,那这位酒仙是个什么样的神仙呢?当然,在说这位酒仙的故事之前,咱们还得先说说这酒仙桥的桥在哪?其实,即便您是在酒仙桥这一代住过多年的老住户,您真的能说出这座桥的具体方位吗?
在北京啊人们都知道,东直门外有个有名的地方,叫酒仙桥。那么,酒仙桥的桥在哪儿呢?它就在酒仙桥路中端横跨东坝河的河面上。咱们前面说了,这亮马河最后就是汇入的东坝河。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路和桥都是现代修的,过去在如今的酒仙桥向西的800米左右有一座长不足二十米宽五、六米的石桥,石桥是用许多半米宽的石条组成的,每块石条上每隔10公分都刻有水槽,雨天不会积水,平时行人、马车也不会打滑,石砌的桥墩,石板铺的桥面,两边还有雕花石板镶嵌的桥翅,是座敦敦实实的石头桥。那座桥如今已经看不见了,但那座桥才是酒仙桥地名所指的酒仙桥,那现在呢,在桥头还造了酒仙推车卖酒的雕塑,您有兴趣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就在晶都国际北边的公园西侧。
其实,在过去北京东郊的酒仙桥地区是很荒凉的地方,从附近的地名比如:六公坟、王爷坟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这里是一片达官贵人的墓地。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在酒仙桥的河边还能看见一块残碑,墓碑的基坐是雕刻的很精美的乌龟,碑体和基坐已经分离并有几米的距离,残碑的左面是满文,右面是汉文,满文大家一般都不认识,从残缺的汉字中还能找出这样的句子:“一等精部伲哈番……朕甚悼焉……”。可见坟墓的主人不是一般人物。
那么酒仙桥的地名是从何而来的呢?其实啊,有着很多不同版本的传说。1986年,我们的民俗工作者到朝阳区酒仙桥当地采录,通过当年就已经87岁的老先生许其,由当时34岁的干部杨永庆整理出来了下面我要讲述的这个《酒仙桥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酒仙桥这个地方,有一条河,河上面有座桥。在桥头上有个酒铺,开酒铺的是一个姓白的老头儿。老头儿鹤发童颜,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雪白的胡子一尺多长,飘在胸前。谁也说不上他的岁数,村里的老人说,他们小的时候,白老头儿就在这儿卖酒了。他为人和气,心地善良,卖的酒既便宜又醇香,远近的人都愿意买他的酒。如果碰上钱不宽裕,他赊给你喝,有时还白请大家喝。所以,来来往往的人,不论是骑驴的,赶脚的。挑担的,打柴的,也不论是赶考的考生,还是折跟头打把式的,都到他的酒铺喝酒。久而久之,老头儿的酒铺出了名啦,京城以东二三十里没不知道的。
老头儿不但卖酒出了名儿,还是个心眼儿好,讲义气,好周济穷人的人。河东村子里有个姓钱的财主,仗着他的儿子在京城里做官,家里有钱有势,就胡作非为,欺压百姓。他家有个小羊倌儿,成年六辈给他放羊,到头来不但不给饱吃,还时常挨打受骂。小羊倌儿的父亲因为还不起钱财主的阎王债给逼死了,他的母亲以抵债为名被钱财主拖到家里,糟蹋后送到京城下处去了。白老头儿可怜小羊倌儿,每当小羊倌儿挨了打跑到白老头儿的酒铺里,白老头儿都用酒给他擦洗打伤的地方,给他吃的,还给他喝一小盅酒。说来也怪,小羊倌儿身上的伤经酒一擦就不疼了,喝了酒呢浑身舒服极了,心里的悲伤也没有了。小羊倌儿一有空就帮助白老头儿干活儿,洗碗、擦桌子,什么都干。只是有一样儿,白老头儿不许小羊倌儿到他的酒坊里去,别的人就更甭说了。
一来二去白老头儿的酒坊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老头儿这么大的年纪,又没人帮他,自己怎么做得了酒呢?有人说看见老头儿每天夜里十二点推着小车到桥中间的桥孔里去打水,大家都觉得白老头儿是个神仙。因为他对乡亲们很好,大家都愿意这个酒铺开下去,至于他是不是神仙也就不介意了。
这件事一传到钱财主的耳朵里,可就坏啦。别看钱财主有的是钱,心可毒啦!他想白老头儿一定有个什么造酒的宝贝,要是把它弄到手,那可是一笔横财呀!他就叫两个狗腿子王五麻六去察看。到深夜十二点的时候,果然看见白老头儿推着独轮车去桥上打水,一孔二孔的他不打,八孔九孔的也不打,专打中间第五孔的水,打满后推回酒坊里。王五、麻六到后窗户根儿下用手轻轻地在窗户纸上捅了一个洞,扒着窗户一看,只见白老头把几桶水倒在一个大缸里就去睡觉了。王五、麻六回来和钱财主一说,钱财主听了嘿嘿地奸笑了几声,手捋着下巴上那几根山羊胡子说:“明天,跟我到酒铺抬缸去,多叫上几个人,那是我钱家祖传的。”
小羊倌儿听到了信儿,一溜烟跑到酒铺,告诉白老头儿,钱财主要抢酒缸。白老头听了,微微一笑,说:“孩子,爷爷卖不了酒了。临走我送你一样东西。”说着,拿出了一个酒提漏,给他几吊钱。又说:“你不用给钱财主放羊了,以后拿着几吊做本开个酒铺。为人要正直,不可坑害穷人。”后来京城的东来顺酒铺就是那小伙子开的,这时后话,暂且不提。
话说第二天,白老头儿正在卖酒,钱财主带着打手,扛着木棍、大绳来抬缸了。钱财主进了酒铺,二话不说,用手一挥,说了声“抬缸!”打手们一下拥了过去,捆得捆,绑的绑,就要往出抬,白老头儿和乡亲们围着钱财主和他讲理。他嘿嘿地奸笑几声说:“这缸是我们钱家的,借给白老头儿几十年了,现在我要用它装粮食了。”回头又命令狗腿子:“抬走!”几个狗腿子把老头儿推到在地,抬起缸就走。乡亲们明知他的话是瞎编的,但也不敢得罪他。只得把白老头儿扶起,安慰说:“惹不起呀,您的身体要紧,以后再买个缸吧!”
狗腿子们抬着缸眼看要过桥了,这时也不知白老头儿哪来的劲儿,分开众人追了上去。他拾起一块大石头,对准大缸猛地一砸,“哐”的一声,缸被砸得粉碎,酒洒在桥上流进河里。抬缸的一个个像喝醉了酒,东倒西歪地往河里掉。几个会水的爬上岸来缩成一团,不会水的就被水冲走了,钱财主挺着大肚皮在河里挣扎了几下沉下去了。再找白老头儿已不知去向,只见桥上飘起一团白雾,越飘越远,留下了一阵阵酒香,河两岸的人都闻得见。从这儿,人们就管这座桥叫酒仙桥了。

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酒仙桥街道这一名称的正式启用其实是开始于1957年7月。当年,酒仙桥电子城的兴建标志着北京的电子工业在突飞猛进,而新建的酒仙桥则起着新兴电子工业与生活福利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连通作用。新建的酒仙桥的名称则是借用了今日将台乡九仙庙、酒仙桥自然村、酒仙桥的老名而来的。新建的酒仙桥距九仙桥庙东南均500米,距六十年代坝河弃曲求直的酒仙桥老桥600米。而关于酒仙桥其他版本的传说则是另外的故事了,我们会在明天继续和您说。
可后来,酒仙桥地区的坝河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坝河由七十年代的清水河逐渐变成了臭水河,在几百米远的居民都能闻到坝河水的臭味。当时有这么一句顺口溜说的就是酒仙桥下的亮马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摸鱼捉蟹,七十年代游泳比赛,八十年代排污伤害,九十年代垃圾粪便,现在,神仙也无奈。”现在,为了改变这种脏、乱、差的现象,有关政府不明下了大力气清理淤泥,修理河坡,前移农贸市场,拆掉了违章建筑,广植树木花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长达三公里的坝河酒仙桥是一座绿草如茵的临河公园。而百年之久的酒仙桥自然村随着时代的前进,并入了芳园西里小区。虽然还无法像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样,可以达到游泳比赛的程度,但最起码少了臭味。纵观酒仙桥百年来的历史,人文锦簇,变化悠长,正是:春雨润物今又是,百年古桥换人间。
哪里能听:
播出电台:北京交通广播103.9兆赫
播出节目:《徐徐道来话北京》
主持人:著名相声演员徐德亮
播出时间:每早六点。
其他收听方法:
1、歌华有线305频道
2、下载听听FM的APP搜索“徐徐道来话北京”
3、关注本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
本公号所有音频、文字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发转载!违者必究!
长按二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阅读《徐徐道来话北京》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