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的桥(三)

二、外城河桥(2)
从澄阳桥的“抗战胜利墙”向东,穿过树林中蜿蜒曲折的游廊,拾级而下,沿外城河的堤坝路缓缓东行。南岸的柳树垂下丝丝柳枝像秀女的长发,越过堤坝路,随着微风轻轻地撩动着潋滟的河水。北岸碗口粗的夹竹桃开着或白或粉的花儿,枝叶奋力地越过堤坝路向着河的方向伸去,在空中画出一颗心。而河水则默默地流淌,仿佛在讲述着这里曾发生的故事。
观风桥向南是龙游河,外城河水系与龙游河在此处交汇;向北直通内城河的冒家桥,穿过冒家巷,经过水绘园西门,到达通扬运河边。
在观风桥西有一座丞相亭,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来过如皋而修建的。
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作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和国家慷慨赴死。
《如皋县志》记载了当年文天祥来到如皋的故事。三月初十,文天祥带领部下从镇江逃脱元军大营,渡江到仪征,然后一路到高邮。在那里雇了船,准备取道泰州、海安、如皋,然后回海南。当小船驶入如皋境内袁桥(今城北街道)北虾子湾时,文天祥认为已经脱离了险境,心情倍感轻松。听说虾子湾的青虾很出名,肉嫩且肥硕,于是让随从停船上岸去购买青虾,并赋诗《虾子湾》一首,“飘篷一夜落天涯,潮溅青沙日未斜。好事官人无勾当,呼童上岸买青虾。”当时的如皋还没有筑城,街市沿运盐河两岸修建,商贾林立鳞次栉比。文天祥一路欣赏着如皋的美景和繁华,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如皋此时已被元军占领,而且元朝如皋县令朱省二正率兵沿途追捕他。为此,他写下了《过如皋》一诗,“雄狐假虎之林皋,河水腥风接海涛。行客不知身世险,一窗春梦送轻舠。”
为了缅怀文天祥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在明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开始修撰第一部《如皋县志》时,就把文天祥过如皋的诗篇收入其中。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如皋知县黎尧勋在读《如皋县志》中文天祥的那些诗时,感慨万千,“元时之祸,自有天地以来,未有此大变,文山丞相自有君臣以来,未有此大忠。”于是,他在定慧禅寺东修建了文丞相祠。
现在我们看到的丞相亭,是2003年如皋市人民政府在整治内外城河时,在当年文天祥过如皋入龙游河处重新修建的。
而观风桥东的文昌阁可谓命运跌宕起伏。
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在知县童蒙吉和教谕谢绍祖的倡议下开始修建文昌阁。当时作为学宫的配套建筑,取名为崇德楼。为什么叫崇德楼?知县童蒙吉给出的解释是,希望广大师生将崇德作为自勉,要大家为之共同努力。因为崇德楼内供奉着与教育有关的文昌帝君、魁星和朱衣老人,所以又称为文昌庙或文昌阁。
当时的文昌阁倚城墙而建,首先垒起一个与城墙同高的土台,然后在土台修建了一个二层楼。当时的城墙就有二丈五高,再加上一个二层楼,估计有怎么也有十几米高,那在当时真的堪称雄伟高大。文昌阁气势雄伟的楹联可让我们窥见一斑,“东阁壮皋城,万丈文光联北斗;南楼环雉水,千年元气吸西江。”《如皋县志》将之称为东皋胜景之一“江楼月色”。
遗憾的是,如此胜景却在1938年毁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炮火之中。
2003年,如皋市人民政府选址重建文昌阁,将文昌阁东移至现在的观风桥东。为了“尽快盘活”文昌阁,这里成了如皋特色早茶店。古代名士雅聚赏景处,如今炊火饭菜香。此处省略500字。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撰写议案、提案,呼吁尽快收回文昌阁,不能让如皋的旅游资源再这么浪费下去了。最终,早茶店关门大吉。
现在,文昌阁还有一个名字——如皋民俗钱币展示馆。
来到文昌阁,自然要附庸一下风雅,虽然没指望能看到烟波浩淼的长江,但至少可以“极目远眺,风光无限”。于是从内梯蹬阁,脚踏木楼梯发出的“咚咚”声,在空空的楼阁中回荡,撞击得我的小心脏隐隐作痛。所有的窗户都紧紧关闭,凝固的缺氧的空气让人感到压抑。终于到了顶楼,只见文昌帝君孑然驻立,或许考试前会有人来拜他吧。不过大智慧者都是孤独的,我想文昌帝君他也不会介意吧。但真正困惑我的是,古人不会真的个个身高丈二吧,窗户这么高,我掂着脚都看不到窗外,他们是怎么“俯瞰城闉,烟景千家”的?
于是,我闭上眼睛静静地冥想。向东瞭望,掩映在绿色树丛中的定慧禅寺的黄色的山墙和黄色的寺顶飞檐,以及隐约可见的白色的东皋桥;向南眺望,随着闪着粼粼波光的宝塔河的汇入,龙游河向南一路奔流入海;向西远望,孔庙、范公苑尽收眼底;向北鸟瞰,冒家巷、集贤里白墙黑瓦一片古民居,一片融融的生活景象。你看到了吗?
从文昌阁向东,路北是定慧禅寺。原来定慧禅寺坐北朝南,山门就在这里。由于城市规划需要,现在的山门开在了北面,对着内城河。而定慧禅寺东北的放生池,通过东皋桥西的一个涵洞沟通了内城河和外城河的水系。
外城河从东皋桥起折向北流至靖海桥(万寿桥)。说到靖海桥,我们不得不先说一下如皋的城门。在如皋的四个城门中,北门、西门和南门都和与之对应的城门外大桥直对,而且当时城门外的大桥都是吊桥,就是在石垛上架龙骨和木板,如果有大船经过桥下,或者有敌人进攻,就把吊桥收起。这是一种常规模式,我们在很多古城都能见到。怪就怪在如皋的东门和东门大桥不在一条线上。
靖海桥从理论上讲是东门大桥,但东门——靖海门却建在靖海桥北面百米之余,当时的人们从靖海桥过来,要转弯绕道才能从靖海门进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据说,明代建筑城墙是为了防御倭寇进犯。而倭寇一般都是从东部海岸登陆,所以东门取名“靖海”,希望海上平靖。而桥与门的这种布局,可以避免倭寇突袭过桥,破门入城。突然有点失落,我们退化了吗?古人如此智慧,我们却要绞尽脑汁才弄明白其中的道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