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现代打败仗的将军和士兵一般会受什么处分?
优质回答:
这个一般和国君以及当时的国情有很大关系。
比如秦将白起战败后被俘,后来逃来回来,秦昭王亲自出城迎接及安慰,而汉代李陵战败后,全族被汉武帝屠戮,连陵的母亲也不能幸免,司马迁为他仗义执言几句好话,也被下狱宫刑。两者差别之大,可见将军的命运,不过是由国君操控而已。
多和情况下,战败后将军的命运有以下几种:
一,罚俸,现在的话就是等于罚款和降低工资。
二,削爵罢官降职等,视当情时况轻重而定,可降职,可罢官。
三,获罪,同样视情况轻重,有仗刑,刺面,下狱,刑罚。刑罚就包括了砍头,凌迟,鸩酒等。
四,发配流放苦役。发配边疆的代名词,一般就论为苦役。
五,株连,这科牵连方式的处罚比较严重,也分不同的情况。有灭族,针对有血缘联系的族人,常见的说法就是”株连九族∥,一般指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也有父四族,母三族,妻二族的说法)严重的不论男女老少一律处死,好一点的视性别年龄或杀头或流放,女子多沦为官妓。另一种就是连坐式的株连,根据当时的户口编制,株连对象可包括邻居等等。这种株连最严重的就是明代方孝孺”株连十族“连他的学生也不能幸免。
不是每个战败的将军都获罪,命好的,遇到开明的君主,也就网开一面,安然无事,当然无事也不代表毫无影响,有人更受重用,也有人则被冷藏,打入冷宫。
其他网友回答
不一样啊,有的被说成丧师辱国,理应处斩,有的被说成是胜败乃兵家常事,赦卿无罪。
其他网友回答
打败仗在古代,如何处置将军和士兵,咱们没经历过,也没见识过,大多都是通过影视剧和演义小说里看到的,最熟悉的莫过于《三国演义》,出兵之前,统帅都会和属下将军和谋臣,商议具体军情,包括如何安排粮草押运,装备器械的准备与发放,以及各个统兵将领的任务范围和职责,安排妥当后,就会按照安排各自行事,战场上军令就是一切,让你坚守就必须死战到底,绝不能临阵退缩,让你进攻,就一往无前,让你停你就停,绝不能贪功冒进,哪一环出了错误,都会影响整个战局,所以,对兵败逃回来的将军,基本上就是推出去斩了,但是将军和将军也有三六九等,亲疏远近之分,曹操对军纪抓的是最严的,但是兵败逃回来的将军,除了他夏侯氏和曹氏家族的将军,还有例如许褚,张辽,李典,张郃,这些猛将爱将以外,其他有一个算一个,都推出去斩了,即便是这些家族将军和爱将,也要事先演演戏,不是贬职就是杖责,但好歹也保住了性命,可见,在古代,君王具有绝对的生杀予夺的大权,更不能容忍败军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