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老子哲学中,“为无为”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优质回答:
有为失远虑,无为无近忧,为无为之者,行不言之教,处俭雌之道,防壮以近槁,住眸如初犊。
其他网友回答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操作意思揭秘:主要是“为”
一一例如天下最难最大的反腐败的事必需操作程序是,要改变领导班子自己反腐败,实际导致腐败公行的做法,这是不易的真理,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应用数学细则反腐败,否则,就是准予腐败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六十三章》,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夫轻诺必寡信……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其操作意思主要是:“为”(古字“为”是正反两个”勿”相对组成,如“爪勿”,后改成繁体“為”,见附图中的古为字)了有所作为,为人为己为人民,必须用对立面制约。否则,你说勿要吸烟,勿要贪腐,都是白说。
所以必须用正反两个”勿”的作“为(爪勿)”互相制约,这是为了“无”有压制服务对象人民的行”为”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你肯定要出“事”,出了“事”也就无压制服务对象人民的”事”;我说的这些话,有人们不能否定的一个的“味”道,是为了无有压制服务对象人民的“味”道……天下的难事必需操作程序,与为字操作一样,即改变头脑领导班子(日)制止不准干(勿)的易事要改变(易),这是不”易”的真理,否则,就是准予干不准干的事。
例如:天下最难最大的反腐败的事必需操作程序是,要改变领导班子自己反腐败,实际导致腐败公行的做法,这是不易的真理,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应用数学细则(易)反腐败,否则,就是准予腐败……
以自己匹”夫”反腐败等承“诺”都是虚假承诺,达不到目标,就“寡信”,没人信没威信……正“是”这样,“以圣人犹”如遇到”难”事,就靠民主竞争制约权力,达到统一,所以才没有“难”事啊!
详见拙著《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含《道德经》译文)。文/刘树成
附图:古文”为”字
其他网友回答
“为无为”是以无为而治的方式治理天下,目的是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这里的无为,是指不乱作为,不强做妄为,非确属必要不轻易作为,以免民心扰乱,社会动荡。
对于老子的哲学,历来存在太多误解。实际上老子的著作,主要是立足于贵族,是给统治者阶层,特别是帝王君主看的。老子的思想,是崇尚自然的客观主义、自然主义,绝不是通常认为的避世隐居的哲学。
以“无为而治”为例。老子哲学中的“无为”,并不是不作为,什么都不干,而是不乱作为,非确属必要不会轻易作为,表明了老子对于作为的慎重态度,是为了避免干扰天下百姓的自然生存和发展。因为为政者推行政令的目的,大多是聚敛财富以满足私欲,这会造成百姓的饥荒和动乱,所以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推行政令过多,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必然引发百姓的反抗和斗争,也就是孟子所说“苛政猛于虎也”。
难道老子就什么都不作为了吗?当然不是。老子讲“为无为”,同时也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什么是“为道日损”?就是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做事,需要做的,会越来越少。圣人治世,以身作则,有三宝“一曰慈,二月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爱因而受万民拥戴,俭省因而不会横征暴敛,不敢为天下先因而不会违背天道民心。圣人先以身作则,定好了规矩,如春风化雨一般,万民纷纷效法。所以说,圣人的“为”,是懂得民心,“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是民心不乱”,提前消除了可能会引发民心动荡的不利因素,在祸患尚未萌芽之时,便以消除地无影无踪了。同时,圣人重视防微杜渐,在祸患刚露出苗头是就及时予以制止。“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因此圣人善于“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因此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圣人做事,善于把握时机,也就是“动善时”,是圣人“七德”之一。
由此观之,圣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悄悄地把一切该做的都做好了,多余的一点都不做。因此,老子的“无为”,实际上是不乱作为,不强作妄为,非到确属必要不会轻易作为,也就是循道而行,该做的提前做好,多余的一点都不做。
这句是超然的自然主义哲学,达到这个境界,自然就是圣人了。圣人之治,就是悄悄地提前把一切都提前做好了,“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因而“无为而无不为”,天下大治,以致大同。
其他网友回答
1 老子认识“道”的方法
前言之,老子之学,是仿天道的。所谓的道,就是一种形而上的支配万物的自然而然的法则,在我们如今看来,道是先验的,所谓的“先验”,其实是哲学的名词,就是未经检验所提出的某种认识。但是,未经过检验的,未必就对我们的认知没有帮助。比如理论物理的一些理论能预言的自然现象,虽然由于检验所要求的条件苛刻,故为未被检验,但是我们不能说理论本身是错误的。道也是这样的,这是个抽象的概念,于是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不是能说出来的,老子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勉强的意思。虽然是如此的抽象,但是老子想描述出这个飘忽不定但又真实存在的道,老子便提出了他自己的方法,开篇第一章便言及“无,万物之始;有,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说的就是“本质”与“表象”的事,接着他把“本质”与“表象”又统一了“同谓之玄”,“玄”就是“道”的意思。具体来认识老子认识“道”的方法,便是“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原文的意思是,把道比作母亲,把由道生出的万物比作儿子,母亲生出儿子,因有母方有子,可以知道“道”的确存在,反过来,倘了解了儿子,因儿子必然和母亲相似,故而就能更好的了解作为“道”存在的母亲了。用他自己的话就是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为道纪。”道驾驭着现今的万物,又因万物都遵循着道,便又可以通过万物来认识最初的道。这就是老子的认识论。通过现象看本质,因为现象必然是本质的一种体现,具体来说,现象所展现出的性质,必然有一部分,是本质所凭借现象呈现出来的。所以,老子才说“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就是说,从儿子来了解来母亲,从小的“乡”来看大的“天下”,从小的有形“万物”来理解大的无形的“道”。因此才有,“朴虽小,天下莫能臣”,虽然是细微的,但因细微之中也含有“道”的一部分,所有老子又说“大小多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因此,才有了老子观“小”的“万物”所得到的许多“大”的“道”。
2 老子所观的具体的“万物”
所观橐籥:
1)所谓的橐籥,实则为风箱。天上地下,便为橐籥的上下。天地之间是空的,如风箱一般。风箱自然是要鼓气的,因为其中空,故能鼓气。但是,天地作为风箱,是一次性的风箱,开合是有次数的,鼓动的越多,剩的空间愈少,说话言语就是所谓的风箱鼓气,所以才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正所谓言多必失,行多必谬。
2)然而,以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观点来看,“不如守中”并非提倡不言不动。如果用无奈的语境看待“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话,那么就可以知道,老子的意思是在说“乱行动,不如不行动”。“乱行动”为下策,“不行动”为中策,“慎重的行动”为上策。
3)如何动?天地之间必定是需要有“风”的,人的力量也必定是有限,所以应厚积而薄发,找准要害,所谓的“无为”,是在观望形式寻找要害;所谓的“无不为”是痛击要害之后的成功。言于应言之时,动于应动之处,不乱“开合”,风箱之中,空间是有限的,换言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越用越少,所以,应施行动于所谓的要害,方可有一鼓作气效果一般的,一击必中的奇效。
所观的水:
1)老子说“上善若水”。水为何是“上善”呢?从表面上看,“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其实就是在说:水在天为雾露,水在地为源泉,不与万物竞争却滋润着万物;“处众人之所恶”这句,如果在恶之后加上“之地”,就会更加明了,即使在泥泽之中,也还是水,也还是独善其身,所以“故几于道”。
2)有人会说,江湖泛滥使得流民失所,这水也是上善的吗?是,也不是。那么如何解释呢?“上善”就是“道”,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是客观的,是无有情欲的,天地又怎么会对人又怜悯之心呢?水又怎么会因有人居住,而不去泛滥呢?但《老子》这五千余言,终究是为人做的,不是为道做的,所以,所告诫人的,都是人所应该借鉴的。人与石头的区别就是在人有情欲;人与兽的区别就在于能够反省,又因反省而有道德。老子的学说是为人做的,所以,并非是劝导人们如天地一样的不仁,而是从不仁的天地中,别假设出一个道,“为人做事”的道。因此,使江河湖海泛滥成灾的,是道,是无情欲,是天的道,而不是人的道。
3)那“水”是怎么“为人处事的呢”?老子说,“居善地,心善渊”。所谓“居善地”,什么地方是善地呢?低的地方。因水向低处流,低处就是善地。这并非教导人们应消极处事,万世后退。而是说,水已经可以“利万物”,已有了大功德,而仍可以不骄不躁的甘于平平淡淡的放低姿态来对面自己、面对别人。因有了这样的心态,如此的平淡却力量无穷,那么必定心胸开阔,包纳百川,故而“心善渊”,又因“心善渊”,心如江海,所以有,百川入海的“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谷就是河流的意思),意思就是说:小河流向江河汇集,是因为江河的地势低,所以才能“王”百谷。这正是“是故圣人后其身而身先”的道理。又譬如,“得民心者得天下”也是同样的道理。
补:
道德经中,系统地所论述的,能窥见道的“万物”中,具体的有二:橐籥、水。若是勉强再添加几个“万物”的话,应该是这句: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简单来说,这几句话都是在说“无”的用处。因“无”才有了空间,于是车轮能转;器皿能容;房屋能居。并非是无则皆无用,无的作用恰恰是有用的基础。
3 老子从万物中得到的“道”
1)对立
老子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天下的是非对错、曲直黑白不会孤零零的直白的显示出来。因有对的,便知道错的;因有黑的,方晓得什么是黑的;因有清明之治之世,也就有得春秋的乱世。老子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慈孝;国家昏乱,有忠臣”。有消极的一面,同时,也有积极的一面。但始终,万物是对立而生的。
政治
所谓乱世春秋,老聃便是这个时代的人。任何思想,绝不会独立于周围而独立存在,即使独立存在,于周遭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其本身无意义,那也就无法流传下来了。古时的文人,是心怀天下的,老聃也是这样的人。但是,正如胡适所评价老子的学说那样,它是具有破坏性的。老聃因晓得了有美就有恶、有对就有错,那么反过来思考,如果没有美,便没有恶;没有对,也就没了错。因此,与其礼乐崩坏已至如此,那么全然不要,一废俱废,回到了原始社会,人们无欲无求,也就不会存在不好的事情存在或发生了,圣人应“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让万物自化。让万物自化,不加主观的干扰,于是才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让“万物”与“百姓”,如同祭祀用的草扎成的“刍狗”一般,自己燃烧,不去干扰。实际上,老子的治国之策,不仅仅是“小国寡民”至于“老死不相往来”的治国之策,更是一种对天然而然的原始社会的向往,他说“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君主听从老子的教导,便应该“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只有“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这样的“无为而治”方可“无不治”。同样的启示还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因统治者有了私心,所以才会“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以至于社会动荡不安。
个人
佛家所言的六识,也就是所谓的“六根不净”的六根,分别为眼、耳、鼻、舌、身、意。有此六识者,方有欲。若欲有所止,那是幸事,但人们往往毁于过多的欲望。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佛家于是讲了一个字,“空”。若从“空”的方面来看,老子的“无为”也不失为一种空,但是,佛家的“空”是心的境界,是出世法,老子的“无为”并非是要一“空”俱“空”,而是在讲“无为”但仍是要做到“无不为”的,是可出世也可入世的。更甚的是,老子在言及“寄天下”和“托天下”时所说的,因我有身体,所以能收到伤害,倘我无了身体,便没有伤害之于我可言及的了,是谓“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何患之有”。忘我者,才是大智之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懂得分寸,方“可以长久”。那么为何有人会短命呢?“以其求生之厚”。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政治角度还是个人角度出发,老子所提倡的,就是回归原始,回归自然,回归本真,从废除对立的俩极着手,根本性的一废俱废,故而无欲,又因无欲无为,本着一种自然而然的“无为”的方式处理问题,方可做到“无不为”。
2)无为
以柔克刚 ;以退为进 ,功成身退 ,独善其身。
老子言“柔弱胜刚强”。从何得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何为至柔?水也。水能在石头上流淌,无形的事物能入缝隙之中,老子就是观察这些,方晓得以柔克刚的。于是,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提倡无为。那么具体如何做到无为呢?他接着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就是言及,不加干扰的作为一位旁观者来观察大“道”,并效仿它。那么什么是大“道”呢?老子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说的就是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这和儒家的《大学》中,提出的“三纲八目”很相像。前四目与修身便是独善其身,后三目与修身便是兼济天下。因此,老子的最终目的并非是“无为”,而是“无为”的循着天道,以至于“无不为”。正如河水向东流淌一般。为何向东汇入大海?因东方的大海地势低,所以才有“江河之所以为百谷王”。由此,便可以延伸。天地为何相对于人来说,可以长久?就是因为“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圣人也如此,“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老子说,遇到外力压迫时,弯曲自己才能保全自己,弯曲自己,是为了再次伸张;低洼的地方反而能积攒满满的水;东西过于陈旧才会被人更新和翻新。于是,聪明的人不去和人争一些东西,而你自然会有所收获。为什么不争而有收获呢?因为你遵守了道,避开了与人争的麻烦,若你的的确确的做得很好,便会清风自来。“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由是也哉。因此,老子方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 结
老子学说的现今意义
老子的学说可以说,是一位悲观人的呐喊。周室王道衰危,礼崩乐坏,常年的战乱使得百姓流民时所。老子看见这些,无能为力,若是真如太史公所说的那样,老子出西域,我想也是伴着泪的。老子是一位极端的改革者,认为当时腐败的社会制度是使得天下不安的罪魁祸首,他痛恨统治者,痛恨不好的制度,于是,他甚至极端到认为,既然坏的制度是不好的,所幸不去寻找新的制度,而是废除所有的现存的制度,回到安居乐业少私寡欲的原始社会中去。这应该就是老子学说的初衷。
老子学说若是一味的按照极端的思想去思考问题,那么他便不会伟大。老子对于统治,因见的芸芸百姓苦不堪言,于是痛恨统治者甚至制度,所以才极端。但是他在讲“无为而无不为”时的种种论证,便是极有价值的。
佛,空;儒,进;道,自然。何为自然?进退自然。道家学说是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去进取的。这便是不同于释儒最大的区别。
如今,我们自然不能回到原始时代去,国家的建立使得人们的劳动力相对集中,对发展是极有必要的。因有法律,可以约束行为。无为而治终究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无为而无不为的社会所要求的,是人们对道有着统一的价值观,并且严格的遵守道的规定行事。可谁又能将道讲的清呢?即使能讲清,那么如何知道你的道和别人的道一样呢?这便不如法律来得直接而又稳妥。但是,老子学说,的确给予人们一种别于释家、儒家的修身启示。以退为进。这是最值得说明的。
汉时张良,萧何,一个惨死,一个好活。为何?功成身退罢了。汉文时的卫绾,周亚夫,一个拜相,一个贬谪。为何?不懂得柔罢了。曲则全,枉则直,少则得,多则获,兔死狗烹的结局并非不能改变,只是世人只知进而不知退。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为何能天下莫能与之争?是因天在看。莫能与之争的结果,并非是你不争的原因,更有你有利万物的能力。致虚极,守静笃,回归本真有容乃大。江河之所以为百谷王,是以下其身,礼贤下士方可更好的管理。还有如此种种,皆为大智慧。这也正是道德经虽只五千余言但仍可有魅力如此的原因罢。
其他网友回答
“为无为”:第一个“为”指人的所作所为,第二个“为”是指“违背”或“妄为”之意。说的是人的所作所为不要违背“道”,要顺乎自然,这是对人类极高的要求。“事无事”:做完任何事要达到不留后遗症的效果。因此,解决问题层面很低端,摆平就有一种阴阳平衡的意愿和效果,而化解是最高境界,达到“无事”即不留后遗症的状态,这是老子告诉我们的称为“智慧”层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