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孔子何说“德不孤,必有邻。”?对当代教育有何启发意义?
优质回答:
鸟择高树而栖,人择德高者而处,世间万物都有追求美好的本能。与人相处时,我们总是偏爱于和优秀的人交往,因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进取奋斗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也不断自我提升。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然而,如今有些人内心浮躁,无法忍受钻研静思的孤独与寂寞,无法安心学习,修身,提升自我。于是,他们便选择随波逐流,与众人狂欢,纸醉金迷。当他回首一生,过往皆是云烟,如今依旧茕茕子立,一生碌碌无为。
倘若当时忍受独处修身的孤独,随着德行,造诣的提高,自然会有慕名而来者,与之高谈阔论,谈古论今,岂不快哉!
因此,我们应谨记,德不孤,必有邻。
在人生伊始,我们应耐得住寂寞,努力提高自我德行,自会有同道中人慕名而来。那时,德行与知己都有,人生方能无憾。
其他网友回答
“德”字会意字,充满诱惑的十字街头,一个人眼睛盯着自己要去的方向义无反顾,他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又不妨碍别人,此时此刻他出处于最佳的心境。如此,
则免疫力好而健康长寿,
则因包容而充满人格魅力,
则有灵感而能创新,
则爱自己的亲人朋友而爱组织爱国家,
则焕发纯真的心地而激发善良。
“徳”的本义是:“最佳的心境”。
包容错的,错的减少,这叫仁者爱人;
赞美对的,对的放大,这叫因势利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不言之教,率身垂范,这是教育的根本。
孔子仁者爱人,有教无类而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堪称万世师表;
沙利文无条件地包容,才使又聋又瞎又哑的海伦凯勒成为作家。
他们虽隔时空,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为人师者自当独善其身,不责于人;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
《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是社会生活的细胞,是社会中那个最基本的一,社会生活的一切文明智慧都为人与人之间实现更紧密的分工协作而服务。德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用以约束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处事准则,是人类在长期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摸索出来的智慧成果,是社会存续发展的“定海神针”。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亲近和谐的邻里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邻”就可以引申成为邻居之间互相亲近的关系。所以,古人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们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或许时空距离很近,或许很远,但是不管是近是远,最终他们都会产生共鸣,这就是“德不孤,必有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这一伟业的根在人民、在邻里之间,邻里实现了和谐和睦也就真实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2020年自爆发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以来,人们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正内涵就是人类生命不同个体之间“唇齿相依”。
德源于行
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德行”来衡量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是否符合社会大众标准。德是生活中的”礼”,德育就是引导孩子以“礼”待人接物。教育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国家讲“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更不标准”。德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被感知,但有没有具体可量化、可物质化的东西,德即不能称量、也无法估价。
微笑是德最基本的面容
什么是德
德,会意兼形声字。从左图1的甲骨文形体来看,它的左边是“彳”(chì),它在古文字中多表示“行走”之义;右部是“直”字,其字形像一只眼睛上面有一条直线,表示眼睛要看正;二者相合就是“行得要正,看得要直”之义。“直”也有表示读音的作用。左图2的甲骨文是“行”字中间一个“直”字,它所表达的含义与左图1是一样的。西周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的形体基本相似,只是有的字形在右边的眼睛下加了一颗“心”(图4),这时的人们又给“德”字的含义加了一条标准,即除了“行正、目正”外,还要“心正”,可见人们对“德”字的含义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大约到春秋,“直”字上部一竖渐变为“十”字形(图6)。《说文解字》小篆在“目”下加个“拐横”。这样一来,秦始皇用小篆“书同文”后之“德”字,便固定了下来。此后的楷书也只是对其笔画稍作规整而已。
“德”在金文中又写作“惪”,曾有学者认为“惪”是“德”的古字。实际上“惪”比“德”出现得更晚,是为“德”的异体字。作为正直、坦率、诚实、自然之“直”,一直被古人视为“德”之重要表征。所以人们干脆将“德”字写作“直”下一个“心”,即为“惪”。在《说文解字》中,许慎把“惪”和“德”分列为两个字头,他认为“惪”是指身外对人使有所得,身内对己也同样有所得;“德”则是登、升的意思。
德字会意过程
德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
德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总是和一定的言行习惯并存,比如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团结同伴、帮助他人都属于德。生活即教育、教育亦生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
1、生活即教育
⑴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体教育的作用;
⑵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
⑶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⑷“生活即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
2、社会即学校
⑴为了改革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决定学校,学校为社会服务
⑵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为了改革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
⑶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范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即社会终生教育体系;
3、教学做合一
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为了避免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指出在“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
⑵这一原理将 “做”放在第一位,是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的;
⑶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意图之一,是改变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又是为了把学从视为“字纸篓,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转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具有“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
德,是个人成长行稳致远的基石。古人云:“天下乃人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有德之人行为处事都会以社会利益为基本着力点,时刻惦记着为人民利益谋福祉。成长活动有两条主轴,一条是从社会中获取资源成长自己,另一条是通过自身能力与获取的资源奉献、回馈社会。德的表现就是在成长活动中多为社会、集体利益为重,为社会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德源于生活实践
善邻从我做起
生活中时常有人抱怨:“看那人多没有素质…..”“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要是****那该多好呀”,为此很多家长不惜花大力气要为孩子选择优质的学习环境,名校学区房便由此而生。但是,人人都知道善邻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可是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从我做起,成为别人眼中的好邻居呢?曾几何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家有事多方来援。然而,今天马路边“扶不起”的跌倒老人、宁可凑热闹也懒得搭把手的“拍客”,物质生活世界的丰富让精神文明评定标准物质化。聊社会生活必谈物质回报,大有物质成为社会一切分工协作关系唯一根基之势。
常言道:“独木难成林”“孤掌难鸣”,人不可独居而活。很久以前,达尔文就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弱小的动物【包括人类】绝对不能单独存活。就人类单个个体而言,不具备单独生活的强大能力,人类的躯体相对于其他大型食肉动物是弱小的。在不与同伴协作互助、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人类只能对大自然的捕食者做出躲避或无力的反抗。因此,人类社会的主体就是尽最大可能与同伴分工、合作,将各自的优势能力都尽皆施展出来,让个人能力劳动效能最大化,比如原始社会以部落或氏族的方式群居,今天的人们以家庭为最基本的单元参与社会生产分工合作,其本质就是为实现个人能力贡献社会建设效能最大化。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环境对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同时每个人又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影响社会环境。选择定命决运、环境造就人生,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干、泡在水里会腐烂,种子只有放到水量、温度适宜的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从我做起,做一个和谐友善的正能量邻居。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其他网友回答
为人要善良
其他网友回答
正气人,一定会有人接近,有朋友所处。做了好事,总有好的报应。当代社会,做好,不得好报的事儿时有发生。老人被车祸倒地,无人管。你把他送到医院,他却反咬一口,架祸于你。此类事的影响面大,传染性强,多数人引以为戒。该出手,不出手。也有人评价“你”是傻瓜。弘扬德性是个社会问题,社会风气会影响每个人。现实的文明程度不高。行德,施德反而无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