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道来话北京︱武林顶尖高手怎么会命丧自己的大辫子?!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蜜”
在老北京城,曾有五座火神庙,今天,我们说说城南的花市火神庙。
2003年,这座火神庙被定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火神庙始建于明隆庆二年,也就是1568年,清乾隆四十一年,也就是1776年重修。为神木厂悟元观下院,供奉火德真君。
自明代开始,每月逢四之日都有庙会,以售绫绢、纸、鲜花为主,这座庙中轴线建有山门、大殿、后殿等,两侧建有附属建筑。大殿为勾连搭形式,正脊正面为六条龙,配葵花、菊花等纹饰,背面为六只凤,也配有花卉纹饰。整个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您知道吗,这里原来的西配殿,有习武班,师傅就是在北京城赫赫有名的武林顶尖高手,八卦掌传人、江湖人称“眼镜程”的程庭华。那这座火神庙到达有什么来历?程廷华的武林轶事到底有多传奇?今天,我们继续和您聊聊城南旧事这一主题系列,今天,就和您说说老北京城南花市火神庙的故事。那有关火神庙啊,我们还是先请北京东城第二图书馆,也就是原崇文图书馆副研究员李俊玲女士,先给您说说。
点击下面的音频就可以直接收听哦

程廷华,字应芳。生于1848年。河北省深县程家村人。八卦宗师董海川弟子,八卦掌第二代重要传人之一,程八卦创始人。于北京崇文门外花市上四条火神庙旁开一眼镜铺,以经营眼镜为业,江湖人称“眼镜程”“程之八卦,武林声名籍甚,凡言八卦掌,几无不知眼镜程也。”
程廷华自幼习练形意拳,和李存义、张占魁是孩提好友。程廷华父亲中年病亡,母亲拉扯四个孩子.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为了减轻家中负担,少年时的程廷华孤身进京,在北京崇文门(哈德门)外花市上四条的一家眼镜铺当学徒。
八卦掌大师程廷华先生在作坊磨镜片时,总是一腿半蹲支撑,另一腿屈膝将脚置于支撑腿的膝盖上,工作一天,也练了一天腿力。其实,这只是程廷华先生练艺的点滴。程廷华跟东家去王府里修目艮镜,亲眼见八卦掌祖师董海川练艺.
  明白些形意拳功夫的程廷华看傻了眼,当即给董公下跪,恳求拜师。董公把眼前的青年人上下打量了一番告诉他,想学武艺容易,每天绕北京~–1圈,记住用了多长时间。程廷华明白了董公的用意,坚持每天凌晨顺城墙疾步绕北京城一圈.  半年后,程廷华觉得自己走路的速度已经不一般了,去见董公。董公听说了他转一圈所用的日寸辰后.说了一声:“还得练!”“需要练到哈程度’!自认为胸有成竹的程廷华大有失望感。忍不住地问。  “你老家离北京有多远”董公问。“640里。”程廷华答。  “你从老家来时,在胳膊肘窝夹个粘饽饽,如果走到北京时还热乎.再来见我。”听了董公的话,程廷华知道了自己离要求差得还远。此后,不管严寒酷暑,从不问断,直到练得疾步如飞,走起路能把后脑勺的大辫子甩起来了,程廷华才感到再见董公会有些把握了,才在年根的腊月二十三回了一次家。回来时真的在胳膊肘窝夹了个粘饽饽.昼夜兼程,直奔董公的住处,拿出了粘饽饽,还带着体温,胳膊肘窝沾满了粘饽饽痂。董公高兴了,说:“从明天起练八卦掌。”  程廷华主动上门求艺,能吃苦.人性好,悟性又好,受到董公的宠爱.把压底儿的武艺都教给了程廷华。
  程廷华出名了,人们都叫他“眼镜程”。八国联军要打进北京.西太后慈禧要逃命至山西老家避难。怕在路上遇到拦劫,下大价码.派太监找“眼镜程”做保镖。西太后知道程廷华是个孝子,为了笼络程廷华,便在其守寡的母亲即将七十大寿时.派人做了一块大匾,书“节孝可风”四个字,又刻上了西太后慈禧的大号印并描金。由朝廷派人,吹吹打打地送往眼镜程在北京的家,声势把半个北京城都轰动了.
  眼镜程心里非常清楚慈禧所为之目的,他心里也早已有了打算.说啥也不能保西太后这个万民憎恨的祸害的驾。为了减少麻烦,程廷华雇车把停进车厢,上面铺了些软草、被褥,打发母亲连夜回了深州老家.自己跑到通州一个开草料铺的弟子家中躲起来。
此后,程廷华得知慈禧西逃后,便要回内城店里去,途经东单牌楼时,见一支德军巡逻队十几个德兵调戏一位少女,于是上前阻止,洋鬼子一拥而上,把程廷华围在中央,上前便打。程师三招两式,把十几个德寇打翻在地,立时毙命;可见当年清末民初时期的武术的打击力和抗打击以及搏击技击性能相当强,远不是现在花俏观赏性的武术可比,也不得不悲叹中国武术后来发展进入了误区,更多是表演和观赏性,而其本来的搏击技击却被不断弱化淡化。
程师回到眼镜店后,一个邻居跑来说:“八国联军的长枪队抓您来了”。程遂施展游身八卦掌,八卦步法灵活且速度极快,不等洋人开枪已近身,以掌法重击。打出胡同,洋枪队见势不妙,便胡乱射击。程廷华纵身上房,身子一缩,跃身而起,跳于门房之上(估计当时的房屋矮),未想,发鞭被房瓦缠住,起纵不得。想脱开二次再纵,拖延了时间,被洋人的乱枪飞弹击中,薨于洋兵枪口之下,终年五十二岁。
可见如果当时程没有辫子而是现在男子的短发,那么也就能及时逃走了。当然了,关于这段被辫子害死的说法,有人质疑,毕竟人身手再快也快不过子弹,毕竟“神仙难逃一溜烟”(神仙也没有火器厉害),死于火枪之下,也是正常,没什么耻辱的,有人说这个因辫子而死,其实是后人加上去的。
花市火德真君庙
作者:李俊玲
位于崇文门外西花市大街上的火德真君庙是现东城区第二图书馆的临时借阅处。这座小庙身处高楼大厦之中,很显眼。临街山门是2003年重修时复建的,门眉上赫然雕刻着“敕建火德真君庙”,可见其规制不低。
不论是《乾隆京城全图》中的标注,还是北京档案馆所存民国寺庙登记档案中,北京的火神庙有近20座,但冠有“敕建”二字的不多,这座西花市大街上的火德真君庙就是其中之一,通常人们都叫它花市火神庙。《宸垣识略》有载,“火神庙在花儿市,明隆庆二年(1568年)建,为神木厂悟元观下院,有万历间右通政李琦碑。本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修。有左都御史崔应阶碑。每月逢四日自庙前至西口开市。”由此分析,这座火神庙是明朝时专门为神木厂所修。从明正德七年(1512)所立《火神庙记》碑不清楚的文字可以看出“礼部”二字。碑文中还记录着,此庙为二进院落,前、后院均有座北朝南大殿,与山门在同一轴线上,各有东西配殿(碑文中称左、右殿)。正殿三楹,配殿一楹。碑文中记“前院三楹奉南方(祝融)火德真君,后院三楹奉北方真武玄天大帝。”前院左、右配殿均供奉神灵,由于碑文残破,所奉何人待考。后院有神厨和经房。
当年,可能是这座火神庙香火极盛的原因,火神经常光顾这座小庙,有历史记载的火灾就有6次,这庙也重修了6次。人们传说正殿屋脊上有六龙六凤,这与6次火灾有关,不知真假,传说而已。但这绿琉璃大脊上的六龙六凤却保留至今,是这座火神庙的独有特点。正面是6条四爪龙,两两对称于中心,呈三组不同姿态。大脊背面是6只凤的姿态与正面的龙相呼应,这在中国道观建筑史上是罕见的。
有关火神庙的重修,档案记载比较详细的是北京档案馆所存民国二十八年(1939)九月十一日档案——《外三区火神庙住持齐彦章关于修盖庙房工程的呈》,其中记载:
兹于本年六月七日失慎,致将本庙后院北大殿连同楼上玉皇阁共六间烧毁,又东西配殿各五间、罩棚一座及前院火神殿三间后坡一并烧毁无存。拟改修后院北大殿连楼房六间改修为带廊灰棚三大间。原东西配房各五间照旧修盖及前院被烧火神殿后坡,拟将全部三间一并修盖,又前院东配殿三间挑项修盖,西配殿三间挑项并后檐墙拆砌,钟鼓二楼补修见新。门前木栅栏钉补油色,旗杆一座见新。
这个档案不但记录了大火前火神庙的建筑格局,也描述了本次修建后的样子。这次修建,花市地区的商铺、字号和住户纷纷捐出善款,现存于火神庙前院的《重修火德真君庙碑记》记录了捐款商户等近300户。有位老人回忆说,那场大火把火神庙后院都烧没了,住持老道也受了伤,那人长的特黑,人称“黑老道”,受伤的腿上缠着白布,更衬着脸黑了。
这位老人还给我讲了他见过的火神庙,那时这庙里的香火已不太盛了,供奉火神爷的正殿,门已不开了。西配殿有习武班,他们白天在殿里练,晚上在院儿里练。东配殿是武师住的地方,里面供奉着神像。经查阅史料,证实了老人的说法。据载,1928年,这里曾是“北平大兴县第一国术馆”所在地,八卦掌传人、江湖人称“眼镜程”的程庭华在这里设场授徒,他的眼镜铺就在庙后的花市上四条胡同,以前,火神庙东边有一个小夹道,可以直通到上四条。
火神庙后院是消防队,从重修后的正殿后墙下压着的一块残碑上的零星文字中可推断出,这里在清朝时就已成为“水会”的所在地。碑上似乎记录的是咸丰年间的一次火灾处理过程,以及添置消防设备的情况。
2003年,这座火神庙被定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开始对其修缮,在正殿的吊顶施工中,发现了两方康熙年间的牌匾,一块是蓝底儿,上书金字“离照司权”,另一块金底儿,上书黑字“德辅阳光”,中间都刻着一个红色的“献”字。抱厦正面悬挂着一块同治3年间的“仰企神威”牌匾,此匾由两张樟木拼接而成,长2.53米,宽1.04米,匾托上刻绘着金龙图案。牌匾左侧和下方还分别刻录了捐赠牌匾的13家商号和个人名字。由此也可以看出,火神庙在这一地区商户中的信仰地位。
关于花市火神庙,《帝京景物略》中讲述了一段传说,那是明朝天启六年的事:京城“东自阜成门,北至刑亘四里,阔十三里,宇坍地塌,木石人禽,自天雨而下。……时崇文门火神庙,神亦焰焰欲起,势若下殿出。祝跪而抱曰:‘外边天旱,不可走动。’神举足还住而震发。”这段记载的是明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北京的一场大地震,这场地震的起因,就归结到了花市火神庙的火神身上。虽然这只是一段传说式的记载,但它也说明这座赦建火德真君庙在北京城的重要地位。
程廷华珍贵相片的搜寻始末作者:枯树盘根
左起:何均、冯俊义、程廷华、程有龙
通过搜索引擎搜程廷华的图片,你会发现只能搜到极其有限的几张,这些相片有的是胸像,有的是头像,还有的是全身坐像,但其实他们都是取自同一张,也是唯一一张面世的相片:程廷华与其长子程有龙、大弟子冯俊义、程有龙的徒弟——何均四人合影。
在搜索者唏嘘程派八卦掌创始人程廷华图像珍贵稀少的同时也不得不庆幸至少还有唯一的一张可供世人瞻仰。比之八卦掌祖师董海川更幸运的是,程廷华尚有相片,而董先师则只是画像,与真人的误差不得而知。虽则如此,程廷华这张珍贵相片的搜寻始末却仍值得探究。因为,惟有将这段相片的“搜寻始末”发掘出来才能赋予这张相片一段鲜活的生命力,进而更显出它的弥足珍贵。
2000年的某一天,程派八卦掌四世门人,时任北京八卦掌研究会副会长的孙志君先生与其得意弟子时任北京八卦掌研究会秘书长的贾树森闲聊。孙志君先生当时正值67岁,作为中国武协指定的当代程派八卦掌代表人物,他已经出版了有关程派八卦掌的多部书籍与音像制品。但是,今天,他对弟子贾树森讲起了自己的心事:“我一直想找一张程廷华的相片,找了这么多年,就是找不到。要是能够找到程廷华的相片,就能了却我心中的遗憾了!”贾树森闻听此言若有所思地答道:“师父,我好象听人说起过程廷华的相片,这人叫芮之江,他曾说过他家里收藏了一张程廷华的相片。但是我也没看过,不知是真是假?”孙志君先生一听两眼一亮,马上说道:“好!哪天我们去找他看看这张相片啊!”
贾树森马上与芮之江取得了联系。芮之江正直壮年,是位建筑项目个体承包商,当时正在北京朝阳区金盏乡的某工地上做一个项目。与芮之江联系过后的第三天,孙志君先生在贾树森的陪同下便出现在金盏乡某建筑工地的办公室中。芮之江久闻孙志君先生的大名,能亲见孙老,十分欢喜。几句寒暄过后,孙老急于了解相片之事,遂直入正题,问道:“听小贾说你有一张程廷华的相片,是不是真的?”芮之江连连点头称确有此事,并立刻打电话给家里的妻子,让她带相片到工地上来。
不大会工夫,芮之江的妻子便将相片送到,芮之江从妻子手中接过相片承给孙老。孙老小心地捧起相片开始仔细端详。他首先辨认出图像右侧站立的人是程廷华的长子程有龙,因为孙老与程廷华系同村,拜师于程有生(程殿华之子)、程有信(程廷华四子)门下,早年见过程殿华和几位程家同宗的长辈,并且他手中也有程有龙的两张相片。所以一经认定了程有龙,孙老顿觉心头一喜,从相片上人物的年龄与穿着及程有龙与程廷华的关系来看,这张相片十有八九与程廷华相关了。
看到孙老如此珍重这张相片,芮之江忽然提出:“孙老师,我有个请求,不知您能否答应?”,孙老将目光从相片移向正在说话的芮之江,芮之江接着道:“您看,我听说您很久了,特别想向您深造一下程派八卦掌,您看能不能收下我这个徒弟呢?”孙老听后笑者点了点头,说:“成!你能保存好这张相片,也算是为程派八卦掌做了巨大的贡献了。我就收下你这个弟子!”。2001年,芮之江正式拜师于孙志君先生,此为后话,这里暂且不表。
芮之江大喜过望。此时,孙老仍想对相片的可靠性做个仔细地了解,接着又问到:“小芮,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拿到这张相片的吗?”芮之江于是叙述起相片的传承来历。
芮之江的相片是得自自己的师父张炳忠,张炳忠又是从他的师父何广手中继承了相片。何广正是相片中那位最年轻的后生,程有龙的弟子何均的亲弟弟,兄弟两人都拜师于程有龙门下,这张相片正是由何均亲自传给弟弟何广的。如此,这张相片在兄弟间和三代师徒手中毫发无损地传递下来,这才能在孙老的苦苦搜寻下得与世人相见。佛门对纷繁难解的世事有个万用的词汇,就是机缘。这时机便是1983年起到2000年,17年间,孙志君先生在不断著书,搜集史、物、人的资料,其中独缺这枚珍贵的相片;这因缘便是孙老及两位弟子,不是孙老苦寻,不是贾树森牵线,不是芮之江妥善收藏并能将其慷慨视人,恐怕今天的八卦掌和程派八卦掌的后人们都要为此深深遗憾并只能在脑海中虚拟一个程廷华的形象了。
至此,搜寻程廷华相片的工作告一段落。这张珍贵的相片现在被北京八卦掌研究会会长贾树森所珍藏。这张珍贵的相片后经裁选处理,将程廷华先生的全身坐像单独,首次发表于2001年孙志君先生的教学光盘《中国传统武术系列教学片–游身八卦连环掌》。而原版的集体合影的首次发表则在2002年10月第一版的《游身八卦连环掌》一书中。唯一的遗憾是,相片注示时出现了一个笔误,何均被误写为何“金”。笔者按孙老的要求,特在本文中给予修正。
孙志君先生与程廷华相片贡献者芮之江
2007年11月4日
本文由孙志君先生口述,作者“枯树盘根”整理而成

哪里能听
播出电台:北京交通广播103.9兆赫
播出节目:《徐徐道来话北京》
主持人:著名相声演员徐德亮
播出时间:每早六点。
其他收听方法:
1、歌华有线305频道
2、下载听听FM的APP搜索“徐徐道来话北京”
3、关注本公众号
回听回看《李俊玲说北京》往期节目:
人机大战里的围棋也是北京毛猴的最爱–毛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的手工艺–风筝
您知道吗?写《红楼梦》的曹雪芹居然是北京沙燕风筝的创始人
北京非遗手工艺–北京宫灯到底有多美?
什么是最能代表北京的声音?
给瓷器纹身的非遗项目--北京刻瓷探秘
徐徐道来话北京︱城南旧事:天哪!岳飞和金兀术怎么会在北京同框?
徐徐道来话北京︱城南旧事:绝想不到!当年梨园公会如何处罚犯行规者!
徐徐道来话北京︱不是鲜鱼口的鲜鱼口您还会去吗?
点击以上链接即可观赏收听!
版权声明: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
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阅读《徐徐道来话北京》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