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康熙帝为他落泪,为何当初把他贬到东北?
优质回答:
首先,是因为文官与武官不同。文官可以宠,可以信,但防却不用下太多功夫,因为皇上金口一开,都要下狱。但武将就不同,需要重防。特别是康熙前期,三藩、王辅臣,哪个不是拥兵自重?周培公的领兵魅力看图海的态度就知道了,都敢对如此“偏颇”的旨意不当回事了,要知道,就算偏颇,它也是圣旨!
自古以来,帝王猜忌最深的就是能将,而当皇帝的,无论对方忠心与否,都不会把自家的身家性命寄于别人的一念。
其次,是周培公的态度问题。纵观全剧,周培公对康熙其实是敬、是佩,但从来都没有怕。怕,是奴才对主子的。敬,是因为品格,也是因为骨气。周培公是傲气的,甚至敢蔑视皇权,比如把那张重要的推荐信却给一个姑娘写了冤词。
而到康熙面前之后,他走的是“直臣”之路,敢于说别人不敢说的,说白点就是,不给皇帝留面子。这样就有损于皇帝威严。不是康熙,换个皇帝,要是乾隆,周培公估计早就下狱了。所以康熙直接就说他,有才,但更有刺。
再次,是满汉之别。叛乱,即有危险,但也有机遇,自己人的功劳尚不够分,何况又来了个汉人,哪怕他是个很厉害的汉人。而且汉人身份的提高,也让满族内部产生危机感,比如军权问题,比如权力分配问题。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朝廷汉人过多,形成势力,必然会冲击满族政权。大清是皇帝的,但皇帝的身后却是整个满族。作为满族的最高首领,康熙虽然已经收权,但也不得不考虑满族大臣的态度。
最后是时机。时机不对,这也就是为何康熙为何能容姚启圣,而打发周培公去盛京。前期是动乱时期,各方民生都不安定,汉族的士人之心也没有收,这时候如果重用汉臣,还是掌军的,不仅弄得满臣心生罅隙,而汉族士人也不会有多大响应。
而且周培公时,康熙的权威还没有上升到可以随意圣心独断而无人置喙的程度,而等各方安定,召开鸿儒博学科收士人之心,这时各方时机也就成熟了。
另,康熙多次思念周培公为其落泪,是因为愧疚。确实是康熙负了周培公,特别是周培公献出了皇兴全图的时候。没有、看不见可以忘记,但睹物思人,地图就在那,是个宝贝,又不能置气扔了,于是也只有看一次愧疚一次。从这点来看,周培公还是赢了。
ps:以上仅就剧论剧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枣儿,《康熙王朝》是一部不可多得历史好剧,虽然剧情有所改动,但大体走向还是比较符合历史的。一个国家的兴盛不仅仅取决于统治者的能力,而且还得有一大批能人志士相助。
康熙期间就有一大批能人智人,如姚启圣、周培公和李光地等等,他们为康熙盛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们的结局却截然不同,其中周培公最惨,甚至连一个安享晚年的机会都没有给他,结局令人嘘唏。
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的周培公为什么结局会如此悲惨,连康熙都为他落泪?
周培公出身不济,但个人能力非常强,在一个偶然机遇中得到康熙赏识并重用。他在康熙平定三潘之乱中立下不世之功。他不但见识过人,而且非常有胆识,在征讨王辅臣过程中,面对王辅臣10万大军,依然面不改色心不跳,降伏王辅臣。
之后被康熙重用,此时的周培公手掌几十万大军,这也为他流落盛京埋下了伏笔。很多大臣向康熙进谏,担心他会成为第二个吴三桂,虽说康熙是圣明之君,但疑心还是有的,何况周培公还是个汉人,于是康熙决定将他调离北京,调任盛京(如今的东北)。周培公是个南方人,怎么能适应东北的环境。这一去就是十一年,当康熙想起来他,想重新重用,却发现此时的周培公已是行将就木之人。
在周培公临死之前,将多年来绘制的大清地图供上,康熙非常感动,后悔因自己的猜疑害死了如此忠心耿耿之臣,这对他非常不公平周培公死后,康熙落泪,决定为他守灵一晚,这对臣子是多大的殊荣啊。
你认为康熙将周培公发配盛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留言如期待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