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三国演义》丑化了周瑜吗?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什么样的?
优质回答:
洋洋洒洒一部《三国演义》,让无数人记住了神机妙算和通天彻地的诸葛亮,也让无数人记住了“睚眦必报”和“小肚鸡肠”的周瑜。纵览这部奇书,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作者罗贯中绝对是史上最坚决的刘备铁杆粉丝,甚至都有了狂热的成分在内。
为了彻底贯彻自己“尊刘”的主张,罗贯中可谓是不遗余力,甚至不惜把历史上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拿来给刘备集团垫脚。而诸葛亮作为刘备集团的形象代表,自然是受益多多。像司马懿、鲁肃、张昭、陆逊等人,都成为了诸葛亮的绿叶。
今天,我们不聊以上的这些人,就只单聊另一个被《三国演义》抹黑抹到爆的历史人物——周瑜。
在罗贯中笔下,周瑜这个江东的大都督,甚至连一个配角都算不上,因为像江东的孙策、孙权之流,才属于名正言顺的配角。而周瑜,最多也就算是一个群演,一个镜头比较多还有文字对白的群演。
这个名叫周瑜的群演,简直就成了一个心胸狭隘和能力低下的反面典型,他嫉妒诸葛亮嫉妒到一塌糊涂。甚至,必欲除之而后快,成为孙刘联盟的矛盾焦点。
为了讨要荆州的五郡,周瑜替老板孙权出谋划策,利用其妹孙尚香引诱刘备并伺机扣押。结果,诸葛亮将计就计,帮助刘备迎娶了孙尚香这个白富美,害周瑜落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笑话。最后,笑话的最高境界,周瑜居然活活被诸葛亮给气死了,死前还曾大声嚷嚷:“既生瑜,何生亮?”
可惜!故事虽精彩,但都是罗贯中编的。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和演义中大相径庭。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人士,乃是东汉末期的一代名将。他的出生也很高贵,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曾经位列三公,是当时的名门望族。
周瑜本人身体长壮,而且风姿绰约,除了熟读兵书以外,还特别精通乐律。当时,在江东的民间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的谚语。
少时,周瑜便与孙策交好,21岁就开始一同南征北战,成为了现今江东基业的主要奠基人。孙策被刺身亡后,其弟孙权继任,成为新的江东之主。之后,周瑜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同辅佐新主,继续东吴的霸业。
周瑜待人宽宏大量,丝毫不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以大局为重。因此,他受到了孙权和朝中文武的一致爱戴。起初,江东老臣程普还对周瑜颇有微词。
作为三朝老臣,程普在江东的威望极高,被人视为江东的栋梁和基石。面对年龄不大的周瑜,程老爷子非常不爽,处处倚老卖老。而周瑜却虚心求教,真诚以待,终于携手,在事关江东生死的赤壁大战中,上演了一出三国版的“将相和”。
当曹操轻而易举夺取荆州以后,亲率大军南征东吴,许多人都懵圈了,纷纷提议投降曹操。只有周瑜,意志坚定的主张抗曹,联络了刘备组成孙刘联盟。
赤壁大战在历史上的名气太大了,这场战役直接影响了三国的走势和三足鼎立的格局。《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一如既往神化诸葛亮,将赤壁之战的首功安在他的身上。可事实上,周瑜才是这场战争取胜的关键人物和核心领导。
面对曹操的十几万大军,周瑜从容应对,一面劝谏孙权树立必战和必胜的决心;一面鼓舞群臣的士气和勇气。而后,通过积极的筹谋,制订良策击退了曹操。
周瑜先是使用“苦肉计”,接着再下“诈降书”,进而使用“连环计”,最后上演了“火攻计”。就这样,一步一步把曹操军队统统处理。而此时,那个神人诸葛亮在干吗呢?经查证史料,诸葛亮压根儿就没有参加过赤壁之战,他只是参与了孙刘联盟的前期工作,战争打响后,诸葛亮就到了遥远的大后方零陵,负责后勤和农田建设工作。
谁都不能否认,《三国演义》很精彩,很经典,罗贯中不愧为一代文豪。但是,他的的确确是抹黑了周瑜,贬低了周瑜。
回答完毕。
关注文史不假!一起学习历史。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演义为了抬高诸葛亮的形象,作者故意贬低周瑜,把周瑜写成忌贤妒能的小人,其实,历史上的周瑜不是这样的。
周瑜是江东士族,带兵带粮帮助孙策打下了江东的基业,他雄才大略,运筹帷幄,玉扇纶巾,有儒将风度。精通音律,曲有误,周郎顾。
其他网友回答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名将。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妥妥的官二代。
《三国演义》为抬高诸葛亮,将周瑜作为其铺垫,处处让诸葛亮完虐周瑜,明显是过分贬低了他。正史中对周瑜评价很高,完全是另一种姿态。
一、外表与性格
《三国志》记载:“瑜长壮有姿貌。”也就是说,个子修长,体格健美,相貌英俊。这一点多方都有印证,任何史书提到周瑜都对其外表有赞誉。他娶江东美女小乔为妻,后人赞其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而且他成名较早,江东吴郡人皆称他为周郎。
他性格幽默,心胸开阔,正史称他”性度恢廓”。决不是《三国演义》中那种小肚鸡肠,嫉贤妒能的人。书中有周瑜嫉妒诸葛亮甚至想加害诸葛亮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仅是为了小说情节而设定。那时周瑜已是名满江东,而诸葛亮还只暂露头角,两人并无交集。
二、主要功绩
早年孙坚在讨董卓时跟随袁术,后与刘表作战时战死,其子孙策脱离了袁术着手开辟江东,正好周瑜此刻来投靠孙策。当时孙策大喜,说“吾得卿,谐也。”(你的到来让我一切都会顺利了)。果然,当时两人仅为二十四岁之人,联手平定了江东。
孙策死后,周瑜辅佐孙权。曹操大军南下,刘备败,刘琮降,曹操顺利占领荆州,与东吴隔江而望,并着手打造水军渡江吞吴。当时江东人心惶惶,士族大夫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免遭败亡之苦。孙权年少难以决断。此时周瑜向孙权陈述利弊,分析形势,力挺抗曹。孙权任周瑜为大都督统领三军,承担抗曹的重任。公元208年,周瑜策划了赤壁之战,火烧赤壁大败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后周瑜策划讨伐益州,得到孙权认可。还尚未来得急实施,在返回江陵的途中突发疾病,不幸亡故,时年仅三十六岁。决非《三国演义》中“三气周瑜”而死。
三、历史评定
历史上对周瑜评价都很高,正史评价”实奇才也”,孙权赞周瑜有“王佐之资”。唐宋时期对周瑜历史定位都很高,宋徽宗时被追封为平虏伯。唐代设武庙中有六十四将,宋代设武庙七十二将,周瑜都赫然在列。鉴于周瑜对当时中国格局的影响,这些评价都不为过。
最后以周瑜在赤壁大战前饮酒狂歌而唱的一首诗结尾: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
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
吾将醉兮发狂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