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和空城计,其实是假的?为什么?
优质回答:
历史上确有过空城计,三国郭冲、文娉曾用过空城计,江东孙坚有过草船借箭。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用移花接木的手法,集中典行故事,条理化美化诸葛亮。诸葛亮本身学识渊博,智慧过人,经罗贯中美化人物的创作,把诸葛描绘得更出神如化,张冠李代的事集中于诸葛,方显诸葛更加谋略过人的艺术创作。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两个典故是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为了美化和神化诸葛亮神算天下,计谋过人!类似于这样的故事还有借东风,七星灯续命。其实在历史记载中并没有发生这些事情!
一、我们要分清出一个历史名人的历史形象和民间形象、还有艺术形象。往往民间形象都来自于艺术形象,可以说神化版本的诸葛亮,即【三国演义】小说里的诸葛亮无限接近于诸葛亮的民间形象!这是人们对诸葛亮的一种崇敬。因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义无双,堪称国士!历代统治者也鼓励民间艺术去将诸葛亮树立为千古第一名相,忠义的人总是受人敬仰的!像关羽一样,现在好多行业都供奉关二爷,黑白两道概莫能外,就是因为忠义!
但是呢,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所以小说中就给诸葛亮添加了好多的个人元素,神机妙算,是天王,晓地理。整个一陆地神仙了!这就是艺术的成分了,这样的小说才有情节,有动荡,才有人看的!所以才有了后来被神化了诸葛亮的民间形象!
二、说说历史中的诸葛亮:
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
这是对诸葛亮一生的表述了,为了蜀汉基业,为了秉承刘备“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的遗愿,他六出祁山,多次北伐,最后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这种为了理想和承诺坚定不移的前行的意志很值得后人尊敬,也许我们看来三国既然定力,魏国也没打蜀国,那么平安发展不好吗。事实上蜀汉后主刘禅也这么劝过诸葛亮的,可是诸葛亮谨记刘备遗愿,致死都要‘克复中原,还于旧都’。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武候一生可以说是一直在路上。之所以说这么多呢就是分析下诸葛亮值不值得小说中去这样神化呢,还有民间对他近神一般尊崇。答案是一定的,他值得。尽管诸葛亮没有完成北定中原而统一河山的志愿。其魂魄不甘心归葬于家乡故土、所以为了永远怀念、留恋蜀汉帝业,诸葛亮含恨遗命而葬于汉中的定军山下。指望有一天可以看到后人收复中原。也有了后来姜维九伐中原,将他的遗命执行下去了!
三、既然这两个故事本事是否存在。
1.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文艺图片
既然小说中提到了这个情节,那么是否真实存在呢。根据史料记载,是有这个故事的,不过呢不是发生在诸葛亮身上,而是发生在孙权身上的:
(1).根据《三国志·吴主专》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欲身见吾军部伍也),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再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志的记载是比较客观的,可信度非常之高。
(2).《魏略》中说法是孙权来的时候,不是乘轻舟,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没有说箭弩不得妄发,而是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匀船平”,孙权也就回去了。两种记载基本大致相同,只是魏国的记载相对简单,【三国志】中比较赞赏孙权。
其实“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称赞的孙权的话,曹操可能说了好几次了,由此可见孙权的智慧和胆略是能得到曹操认可的!所以说呢,“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呢罗贯中些小说的时候可能觉得不错,就给诸葛亮加上了,而且对吴国和魏国采取打压的方式描述和渲染,最过夸张的可能就是对周瑜的贬低了,由于情节需要,周瑜是要个诸葛亮唱对台戏的,这时候就是反派要被各种偷属性了。所以【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小,最后被气死了!这也是不符合历史的,更加不符合情理!小说中说周瑜嫉妒诸葛亮,最后死前说了句“既生瑜何生亮”。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不可能的啊,那个时候的诸葛亮跟着刘备颠沛流离,被曹操从徐州追着打到江夏,最后和孙权合起来抗衡曹操。诸葛亮还是个小人物,或许对于刘备来说不可或缺,但是周瑜是完全看不到眼中的。这个可以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看出当年的周瑜多么的潇洒,自信。“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何其豪迈,这是怎么样一种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怎么可能气嫉妒诸葛亮呢,或许他连刘备都不怎么重视的!所以很多小说的情节都是有坐着主观意愿的,不能当做历史来读!
2.空城计
诸葛亮空城计剧照
那么这个故事是否存在呢,我认为是不存在的。因为面对十万大军,管你空不空城,总该派个小股队伍去试探下虚实吧,不可能十万大军直接撤退。而且对手还是常年带兵打仗的将军呢!当然【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是假的!那么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这个事情呢?
文聘的空城记在《三国志》裴注所引的《魏略》里实实在在登载着的故事。这是三国时代另一个“空城计”,它的可信程度,似乎比诸葛孔明的“空城计”要多些。
《魏略》说,曹丕在位的时候,大将文聘镇守在江夏一带地区。有一回,孙权以五万兵马,亲自包围文聘于石阳(今湖北孝感县西南)。石阳由文聘据守已久,孙权突然来攻,刚好在连绵大雨之后,防御工事受到破坏,还未修补;壮丁也在田间劳动,未及返回。
文聘认为,出城应战固不可能,闭城坚守也难拒敌。他苦思之下,忽得奇计,就吩咐城里人都藏起来,让城中死寂一片,他自己又躲在宫衙里,不再露面。孙权仔细量度了一番,觉得非常可疑,就对部将说:“此人是曹操信赖的将领,自然非比等闲之辈。如今知我来攻,却毫不防备,必然其中大有狡诈,否则便是外面埋伏奇兵了。还是撤退为好。”于是引兵退走了。
这段记载,固然出自传闻,真假亦不可知;不过,《魏略》是魏国的郎中鱼豢所撰的,他记载同时人的事迹,应该比较可信。
然而即使可信些,小说家也弃而不取,自然有他的见解。因为同样是“空城计”,放在文聘身上,把文聘歌颂一番,从整本书的结构来说,实在意义不大,反而成为蛇足;而放在诸葛孔明身上,却能显出孔明的智慧过人,和司马懿的“畏蜀如虎”。对于勾勒人物,渲染情节,便大有作用了。所以作为文艺作品,我也认为宁可牺牲文聘,而保留孔明的“空城计”的。
所以可能罗贯中也认为空城计不太可信吧,所以同样是神化人物,选择了给诸葛亮凭空捏造一个故事,也不使用稍微有一点历史依据的文聘版的空城计!
虽然诸葛武候名传千古,万世流芳,但是我们还是要分清什么是艺术形象、民间形象与历史形象。教育后代一定要遇到事情仔细分析和考究,不能人云亦云!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演义》是文学巨著不是史学巨著,文学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进行虚构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草船借箭和空城计都是假的又能怎样?为了让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作者进行了艺术塑造,使得诸葛亮这位智圣伴随《三国演义》一起成为不朽的经典。
历史上多少真人真事都已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被人们遗忘。那些经过艺术加工的杰出人物更显熠熠生辉。如果不是罗贯中妙笔生花进行了强有力的虚构,诸葛亮十有八九也会被滚滚车轮抛弃碾压成为无人知晓的落寞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