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表达了作者什么文学观念(文心雕龙文笔之分)

网友提问:

《文心雕龙》中讲到文章的三种境界你喜欢哪种?

优质回答:

《文心雕龙》创作于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50篇,分上、下部,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是全书的纲领,下部是全书最主要的精华所在,主要讨论作品的创作和批评,而我们要谈到的文章的境界就主要体现在下部的《情采》篇。

原文: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缛采名矣。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

译文:

古代圣贤的著作,总称做”文章”,这不是说文章要有文采又是什么呢?像水有虚柔的性质,所以才会起波纹;树木有充实的质体,所以开出鲜艳的花来:可见文采要依附于一定的质地上。如果虎豹没有花纹色彩,那它们的皮毛就同狗和羊的相似;犀和兕的皮虽然坚硬可做战甲,但还靠涂上丹红的漆来显示它们的色彩:可见质地还需要文采。至于抒写性情,描写万物的形象,在文字上用心琢磨,组织好文辞写在纸上,它们之所以光彩焕发,就是因为它们的文采丰富、光明显著啊!所以构成文采的方法,共有三种:一是形象的文采,这就是红、黄、蓝、白、黑五色构成;二是声音的文采,这就是宫、商、角、徵、羽五音构成;三是情感的文采,这就是喜、怒、哀、乐、怨五性构成。五色杂糅在一起就成为彩色的花纹,五音排列配合在一起就成为动听的音乐,五性抒发出来就成为美好的辞章。这些都是先天形成的复杂事物。

原文: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译文:

从前诗人的诗篇是为了抒情而创作;汉代辞赋的作者写作赋颂,是为了创作而虚构感情。用什么来说明这点呢?我们知道《诗经》中国风和大雅、小雅的创作,有情志,有怨愤,于是把感情唱出来,用来讽刺上位的人,这就是为抒情而创作。可是汉代辞赋的作者,心情精神并不郁结忧闷,只是随便运用夸张的言辞,沽名钓誉,这就是为了创作而虚构感情。所以为抒发感情而创作,语言简练,写出真实的感情;为了创作而虚构感情,文辞浮华,内容杂乱而虚夸。

原文:

赞曰: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心术既形,英华乃赡。吴锦好渝,舜英徒艳。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译文:

总结:靠文采语言才能流传久远,确实是啊这话就是灵验。运用文思的方法既然明确,作品中的文采才会丰富新鲜。美丽鲜艳的锦绣容易变色,朝开暮谢的木槿空白华艳。文辞华丽缺少内容的作品,看起来必然令人讨厌。

由此可见创作文章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注重文辞声律,色彩华艳,辞藻丰富,第二种是注重情志的抒发,文章朴质无华,情感真挚,第三种是文辞与情感相结合,我个人比较认同刘勰的观点,也就是赞成第三种文质彬彬的作品,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内容,内容一定要有分量,情感一定要真实,否则仅有外在文采的浮华会让文章变得虚假空洞,但是文辞也是写作文章的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而且一旦把文辞这种技巧运用熟练,是看不出雕刻痕迹的,这便达到了写作文章的最高境界,比如苏轼评价陶渊明诗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陆游先掌握江西诗派的创作技巧然后再把创作艺术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同孔子的文学观也是相吻合的,对现在的文学创作也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

其他网友回答

我喜欢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感觉,但是蓦然回首又有点惊喜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