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我,第一次见到八角金盘这种植物其实是在植物园的温室里。它被种在大花盆里,和众多热带植物挤在一起。但我还是非常喜欢它的大叶子,觉得叶子的裂的弧度很美妙:
直到去杭州旅行,才发现这种在北方过冬困难的植物在南方到处都是,而且正是季节。
去年去了3次杭州,却没有一次是在最完美的时候,3月初还冷又下雨,7月中旬太热又下雨,12月中旬又冷又下雨……然而在12月份的这次,我遇见了它,盛开的八角金盘。在一片萧索的气氛中,它青翠的叶子和张牙舞爪的形态特别显眼。
以前看犬君写:“我特别心疼八角金盘,像是七叶一枝花、七叶树、三叶草、五爪金龙这些植物,说几叶就是几叶,多一叶不多,少一叶不少…干脆!痛快!然而数起来的话,往往不是九片裂片就是七片裂片,虽然也有八裂片的,但是少之又少。”
于是我好奇的数了一下每片叶子的角,发现其实虽然叫“八角”但大部分其实是七角或者九角的——不信你数一下下图里的叶子们:
喂喂,不会真的有人数吧!
好吧我已经替你数了:图中13片叶子里,9个角的有5片,7个角的有6片,8个角的只有1片(好像还是因为残了……)。所以我猜命名的人应该是拿不定主意,到底管它叫“九角金盘”还是“七角金盘”呢?纠结致死……索性取个平均数叫八角金盘吧!
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原产于日本,“Fatsia”这个属名,据说由“八”的日语古音fatsi而来。在日语中,八角金盘就叫叫yatsude“八手”,它宽大的叶子的确像一只大手啊。所以那个举棋不定干脆取了平均数的命名人,也许就是个日本人,可惜没有文献可考了。在日本,它还有“天狗的羽团扇”之别称。我曾想过用八角金盘叶子的形状做成仿真的扇子,在烈日炎炎下扇着一定很清凉。
当八角金盘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国人给它起了比“八手”更好听的名字——八角金盘。文献中写到:“叶如臭梧桐而八角。”(清·《本草从新》)“其叶尖,角仰起如盘之状,叶背色黄,故曰金盘。”(清·《本草纲目拾遗》)。
八角金盘其实在处处绿色的夏季并不太起眼的,像蓖麻叶、无花果叶都有类似的掌状的形状,走过路过还以为是一大丛野草。
但到了秋冬时节,它就显得很特别了,因为,它开花了!
我特别喜欢八角金盘的花,一个一个花序小毛球,有的盛开,有的待放,有的凋落,有的结果,此起彼伏,就像一场忽明忽暗的烟火。
我画了这张夜色下的八角金盘开花图:
放大来看看每一个小花球,结构也是特别精巧呢,花瓣很早就凋落,只留下隆起的黄色花盘和花柱。这在万物凋零的秋冬季节,传粉的昆虫稀少,而它花朵的结构特别适合两种蝇类和一种胡蜂,气味和花蜜会吸引它们,飞过去时自然会蹭一身花粉。这不得不说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它的小毛球是由小花聚生成的伞形花序,众多伞形花序又组成圆锥花序,一大串蔚为壮观,在秋冬时节很显眼,一下子就和其它绿叶植物区分开了。
八角金盘的果实成熟后变成黑紫色,手欠的小孩子喜欢去摘,但果实的汁液会对皮肤造成刺激,还是不建议去碰它的,就更不要说吃了。类似的紫色果实还有美洲商陆和龙葵,最好还是不要乱吃了。
这样看它的果子是不是很有魔性:
世界上共有3种八角金盘。其中一种是分布在我国台湾的多室八角金盘(Fatsia polycarpa),区别是子房10室而八角金盘是5室,花的柱头也是10枚。产台湾的高山地区(新高山、太平山、五指山和阿里山),生长于海拔2000-2800米的阴湿森林中。
可惜天冬去的时候,只拍到了果,没拍到花。
八角金盘叶子宽大翠绿,四季常青,繁茂旺盛,性耐阴,喜湿暖湿润的气候,在南方的庭院、园林、假山附近很多见。在北方也可以室内栽种,就是比较占地方。种好了还是非常好看的!
灵隐寺里的八角金盘,和周围的寺庙氛围很搭:
八角金盘喜阴,适合种植在大树下、围墙根等,也很适合江南的阴雨天气,并不跟别人争抢阳光,和高高的大树种在一起相得益彰:
(图片来自de peppels)
可以用粗大的陶瓷种植:
(图片来自gapphotos.com)
随意种植在门前也是很美:
(图片来自de peppels)
还有这种金边的八角金盘,做成盆栽真是美美的,感觉说不定会超越琴叶榕和龟背竹,成为下一个网红植物呢:
(图片来自 spaldingbulb.co.uk)
做成插花的配叶也非常好看:
(图片来自 blog.entrezenetdeco.com)
日本人还是很喜欢这种植物,可以在和服上见到它的图案:
严格的八片叶子,看到这种图案的话,不要以为是枫叶哦:
日本的一些瓷罐、茶碗也会有八角金盘的图案:
日本漆器上的八角金盘图案:
这个盒更好看了,还画上了八角金盘的花:
之前野风集卖过款杯子,就是八角金盘的图案,可惜卖完了就再也找不到了。
只找到了这样的无花果叶子的盘子,虽然有点像,但可惜不是八角金盘啊!
复制这条信息¥2Ms90ko6uP1¥后打开?手淘?
我的心愿是以后能出款《真·八角金盘》,八个边的盘子,镶着金边,图案是八角金盘的花和叶子。懂植物的人能一眼get到这个梗吧,会心一击。
文/绘图/小飞
摄影/天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