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历史意义?
优质回答: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完全来自冯太后的养育和教诲,使他深刻认识到汉族文化的深远意义和先进的人文思想。
他的以迁都大同,洛阳,推行佛教等代表的汉化行动是其内心渴望将偏居一隅的少数民族发展和融入汉文化民族圈的具体表现。因为他深刻认识到如果要建议大一统的王朝必须迈出这一步,哪怕受到家族内部和朝野的质疑和反对也在所不惜。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孝文帝拓跋宏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是值得后人所借鉴的。
同时其对汉民族文化的向往和学习也符合中国的发展之路,在当今时代也是十分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非常可惜的是拓跋宏年仅32岁便英年早逝,没有将自己的宏愿完全实现。但其作为汉化过程中以佛教为题材的造像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巨大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也让我们记住了这位英明有为的一代帝王。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北朝历史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前期北方势力在南方之上的最后一个阶段,此后南方的总体经济文化就一直在北方之上了。
但是,很多人对孝文帝改革论述都是倒果为因,把他的改革视为目标,迁都汉化云云都是内容和手段,这是很大的误会。
北魏当时的北方统一政权,是以游牧尚武为特点,但是到孝文帝这个阶段并没有什么意图改变,虽然北方中原汉人百姓算是居多。献文帝之前和冯太后就有矛盾,献文帝并不愿冯太后干涉,把武力征讨南朝作为摆脱母亲的一种手段。
孝文帝年幼,母亲被逼死,父亲也死的早,虽然很受冯太后喜欢,但要说孝文帝和冯太后的感情虽然是事实,有从小看大,耐心教导的一面,但也有一半至少是恐惧心理,冯太后对他很严厉,例如不听话关黑房子,冬天不给棉衣种种细节都见于史书。
孝文帝希望继承父亲献文帝遗志完成对南北的统一才通过改革来完成,而南方——是汉人的地方,如果不重分吸收汉文化,鲜卑如何实现统一?
所以,笔者一直以为张金龙等先生的观念很正确,孝文帝是把统一作为目标的,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并不是孝文帝羡慕汉文化,崇拜汉文化而学习,至少绝对不是核心。
冯太后也支持孝文帝,从太和十一二年三长制实行以后,社会基础已有变革,冯太后就基本支持让孝文帝主事,一系列改革完成以后就准备南征。
孝文帝南征是完完全全的真实意图,不是用来实现改革的诱饵和幌子。尽管当时他也有迁都的打算,正因为他担心鲜卑贵族的腐化堕落,才逼迫他们举家南迁,正是孝文帝希望把鲜卑根基扎在中原,为了将来南北混一而谋划的,孝文帝的雄才大略非常让人敬佩,但可惜还是后宫隐患,年纪轻轻就断送在征讨南朝的前线,让后人以为他就是为了汉化改革而改革。
其他网友回答
北魏从拓跋珪传到第六代时出了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即孝文帝拓跋宏。
他武功虽不显赫,政治上却很有作为。在他的一生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动,史称为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的改革是因为现实中逼迫的不得不进行的,北魏是鲜卑族人建国,最大的问题是鲜卑族和汉族的民族关系问题。
随着问题的日益突出,孝文帝不得不进行改革,其改革的核心是“汉化”。
马克思在谈到民族问题时说过:“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孝文帝即位前后,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情况愈发的严重。
北魏统治者带有强烈民族压迫色彩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尤其是汉族人民无法生存,不得不揭竿而起。土地问题严重,失去土地的农民四处流离,造成一系列社会动乱。
在这种情况下,孝文帝进行了改革,坚持走汉化的路,一方面既是要改革政治、经济上的落后状态,另一方面也是要缓解与汉族之间的民族矛盾。
改革内容包括:1、吏治的改革:实行俸禄制。对地方官任期长短不做硬性规定,而是根据治绩而定,好则留,不好则去。
2、迁都洛阳是汉化政策中一项重大措施。洛阳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汉、魏、西晋都曾建都在此,迁都之举主要还是从加速鲜卑族汉化的方面考虑的。迁都洛阳是北魏正式接受汉化的象征。
3、改革风俗:改姓、禁穿胡服,改穿汉服,禁止说鲜卑语。郊祀宗庙礼节方面改用汉礼。在官制和律令方面也多仿汉制,进行了改革。 4、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等各项制度。
孝文帝改革巩固了北魏政权,在当时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