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戏曲为什么繁盛(元代著名的戏曲)

网友提问:

元代的戏曲为什么那么出名?

优质回答:

元朝是蒙古人统治的国家,汉人地位比较低,蒙古族是个游牧民族,没有统治汉族和治理非游牧民族的经验,国家表面上一片安定详和,但私底下的民族矛盾一定很激烈,很多汉族文人想效仿前代,在仕途上有发展是相当难,多数只能在政府中做个下层官吏,俸禄低,还受气,所以多数

文人离开了官场和仕途,转向民间和江湖,愁闷和才华无处安放,戏曲创造成了一个渠道。所以,元代的戏曲比较出名,而且含金量高。元朝有四大戏曲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随便拿出哪一个,都有叫得响的作品。

关汉卿,他的作品和主流社会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最著名的悲剧《窦娥冤》,窦娥的三个愿望在她死后竟全部成真,这虽然有戏说的成分,但也说明窦娥的冤情天地可鉴。在此之前,中国人都习惯了喜剧、大团圆结局,无论经历多少波折,都是邪不胜正,最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幸福、圆满,可《窦娥冤》一反常态,窦娥到死,冤屈也没人替她洗刷,她只能以生命的代价唤起大众的一点良知和同情,这和封建社会传统教化背道而驰,那时宣扬的是,有善因,有善果,但窦娥枉死,而无赖张驴儿父子却通过收买政府官员逍遥法外,这样的结果和大家想象完全不同,按照传统戏曲的套路,这中间应该杀出一个包青天,查明窦娥冤情,法办张驴儿父子,可事与愿违。

试想,如果关汉卿在元朝政府任职,哪怕只是个中层官员,会不会写出《窦娥冤》这样的作品?答案是肯定不会,他不会对百姓生活对这样深的洞察和同情,也不会甚至不敢揭露黑暗的现实,可隔靴搔痒式的喜剧作品又没有《窦娥冤》这样的震撼力。元朝的政治体制和官员选拔机制把一大部分有才华的汉族文人排斥在外,这些没能进入官场的文人却推动了戏曲的发展,因为元朝当时也有“文字狱”现象,文人言行受一定的监督和管束,那戏曲就成了这部分文人最好的宣泄情感的渠道,这也是元朝戏曲出名的原因。

关汉卿的其他作品多数都是秀才和妓女的故事,一直受人轻视的妓女在关汉卿的戏曲中,是有情感,有血肉,有灵魂的女人,不再是为了钱牺牲色相的丑角。

其他像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或《梧桐雨》,都是长盛不衰的戏曲作品。

其他网友回答

说简单点,就是文化人科举走不通了,转行开始民间剧本创作,进入“勾栏瓦舍”这个行业。开始大量原创作品讨生活。原本是最没文化的行业一下变得超有文化了,自然就不得了,空前繁荣。

其他网友回答

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兴起的原因及其所表达的内容作简要归纳

一、元曲诞生与发展的因素

元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境内宋、辽、夏、金以及吐蕃、大理等长期并立的局面。元朝幅员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扫除了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地域障碍。随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中原地区形成了以大都(北京)及周围地区流行的汉语为主体的新文学语言体系。自蒙古族的统治者入主中原后,社会形态出现了变化,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化的需求增强。因科举废行而入士无门的下层知识分子的介入,以及戏剧自身的发展,促使元杂剧在短时间内走向了繁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更使元曲锦上添花,开创了中国文化艺术的新时代,造就了河北文化的辉煌。

二、元曲的雅俗性使它走近百姓

元曲的产生显示了俗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自宋代开始,文学界出现了俗文学和雅文学分裂的局面。由于元代社会经济、文化诸条件的变化,促使文学与大众传播媒介结合,元杂剧成为新的文学样式,走在中国文学发展进程的前沿。无论在题材、内容或形式方面,元杂剧都直接受到它的观众或读者(主要是市民)的制约,表现出市俗的生活众生相及其特有的审美情趣,它作为俗文学的代表,为俗文学争得了与传统的文学相抗衡的地位,使中国文学别开生面,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原创动力。散曲即体现了雅中有俗,俗中含雅的特点,开拓了传统诗词的表现范围,展示了富有活力、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市井生活。元曲看破红尘,写透人生,书尽人间情思和世上哲理。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看元曲:

1.情思是元曲艺术永恒的主题

两情相悦,相互爱恋是人间最美的感情。元曲把爱情描写得惟妙惟肖,而又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独具其艺术魅力。如“一自多才间阔,几时盼得成合?今日个猛见他,门前过。待唤着怕人瞧科。我这里高唱当时《水调歌》,要识得声音是我”。意思是一位已经许配于人的少女期盼情郎,忽一日,猛见他从门前走过,想喊住他又怕让别人瞧见,踌躇间他却已经远去,且急且悔,只好高唱《水调歌》,希望情郎哥能听出是我。这里表现了少女“盼成婚又怕成婚,渴望见面又羞于相见”的矛盾心情。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这里表现的是一对久别小夫妻在一夜重逢后,早晨分别时的难分难舍之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长江万里归帆,西风几度阳关,依旧红尘满眼。夕阳新雁,此情时拍阑干。”这是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敬畏。“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则是写一个在西风古道独行的游子思乡念亲的心情。

2.揭示社会弊端是元曲的历史使命

元代社会黑暗,政治专权,加之科举制度被废,读书人处在了“八娼九儒十丐”的尴尬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文人们借助元曲,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痛批“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

3.彻悟人生哲理属元曲之最

“一阵风,一阵雨,满城中落花飞絮。纱窗外蓦然闻杜宇,一声声唤回春去。”这是一幅深秋风雨花絮落的画面,透露着重阳节对人生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一年年衰老的无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一个书生在山巅仰天长叹百姓之苦;“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这是一个智者在断璧残垣处低头沉思观照宇宙;“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说。”富丽堂皇的秦宫与汉阙到头来也终被茫茫草原上的衰草和野牛羊取代了。

强秦灭亡、项羽自刎、刘邦兴汉、韩信成败、蒯通装疯明确……元曲作者们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更迭的反思,对说不清功过是非的现实政治表现出了无奈,同时也表现了他们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

三、元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朝诗一朝词,一朝小说一朝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故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元曲就是元代社会最好的记录片。作为“一代之文学”,元曲以其对现实揭露得深刻性及其题材的广泛性、语言的通俗性、形式的活泼性、风格的清新性、描绘的生动性、手法的多变性,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出着璀璨夺目的光彩,它也因此与汉赋、唐诗、宋词一起被誉为“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璨的明珠”。

其他网友回答

唐诗在士人,宋词在江湖,元曲在民间。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元代作品多而广泛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