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满大街都是圣人(王阳明 满街皆圣人)

网友提问:

王阳明曾说满街走的都是圣人,对此你有何看法?

优质回答:

这句话讲的很有道理,很有文化水平,很有地气。

其他网友回答

王阳明儒家文化的代表,500年来第一大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

开创了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百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

王阳明说满街走的人都是圣人。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也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走在大街的每个人都是圣人,这也说明在看他人角度上的思维逻辑以及心态了,遇见的每个人都可以帮助我们修炼自己,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他人也会教我们一些道理,逐渐的,我们在行走的人生道路上完善自己。

走在大街上的每个人都是圣人,我们也可以成为圣人,前提是我们要不断的精进,自己修炼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然后去帮助更多的别人!

其他网友回答

一天,王阳明的弟子王艮(字汝止)外出归来,王阳明问他,你出去游玩,看到了什么?王艮回答,我看到满大街都是庸碌之辈,王阳明笑着说,你看他们是庸碌之辈,他们看你也一样。

又一天,王艮外出归来,王阳明问了他同样的问题,王艮有意打趣,便说道,我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想要看看他怎么回答,王阳明只是淡淡一笑,回答道,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他们看你也是圣人,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苏轼和佛印在一起打机锋,苏轼问他,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我看施主是一尊佛,苏轼大笑:我看你像一坨牛粪。这一场交锋,苏轼已经落了下风,心中有什么,看到的便是什么。

王阳明说满大街都是圣人,其实并不夸张,与孟子的”性本善“不谋而合,与《三字经》的开头”人之初,性本善“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心学主张。

心即理

什么是真理,从哪里去找,又该怎么去做?这个问题很复杂,复杂到需要孔子、老子、墨子争来争去,复杂到需要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想来想去,复杂到需要每个人从出生学习到入土,还是搞不清楚,但是,这个问题在王阳明这里却十分简单,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圣人,那就是良知,只要遵从良知行事,人人都可以做圣人,一切的道理都要从内心去找,而不是舍近求远,去外部找。

致良知

良知是什么?良知是人的心里对事物的第一反应,它并不同于道德,道德是人的思想对事物加工之后的反应。良知是天生的,不学而得的智慧,良知可以迸发出良能,指导人的行动。人的心就像一面镜子,它可以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事事遵从良知的人,内心的镜子就是光明的,经常违背良知的人,镜子就是污浊不堪的,已经无法再起作用。

一件错误的事情,如果做多了,就不再觉得是错了,良知也就一点一点的被遮挡了。我们做了错事,内心会有愧疚感,帮助了别人,内心会有满足感,这就是良知在起作用。欠债不还的人一生都会觉得惭愧,即使债主不去催要,也会受到良知的谴责。

知行合一

我们经常把“知”和“行”分开去讲,先要去学,学会了才能去行动,这就是为什么大道理人人都懂,却有很多人做不到,知道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这就是因为把知和行分开了。

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一体的,有了行动才能叫真正的知晓了,没有行的知是毫无意义的。很多人有夜读的习惯,今天读了一篇好文章,想要发奋,第二天却忘得一干二净,有的人却正好相反,看到了一个好习惯,便亲身去做,心理学上有个“21天法则“,人的行为经过21次的反复练习,就会形成习惯,于是,人和人的差距就一点一点的出来了,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相信良知,按照良知去做事,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