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和民间传说的包青天是同一个人吗?
优质回答:
一
说到包拯,我们第一反应离不开“开封府”,想到温文尔雅的公孙先生,侠肝义胆的展昭,以及“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
其实这都是艺术创作的形象!
历史上的包拯,当然是真有其人,而民间传说的包青天形象是以包拯为原型,通过说书和演义进行创作的艺术形象。
特别是《三侠五义》的流行,以及通过改编的各类有关包青天的影视作品,让包青天形象深入人心。
黝黑的脸庞,代表着铁面无私,额头的月牙痕也是他特有的标志,稳坐开封府,“龙头铡铡皇亲国戚,虎头铡铡达官贵人,狗头铡铡平民百姓”!
他不畏强权,不谋私利,一心为公,秉持正义!
他为民做主,铡掉抛妻弃子的陈世美,
他不徇私情,铡掉贪赃枉法的侄子包勉,
他不惧皇权,铡掉皇亲国戚庞太师!
这是包青天在老百姓心中的写照,更是老百姓对包青天的无比崇敬!
二
而历史上的包拯当然也是有名的大清官!
作为仁宗皇帝时期著名的诤臣,包拯刚直不阿,一心为国,多有变迁,无论在哪儿,他都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福利,所以也得到老百姓的爱戴与尊重。
一说到包拯,我们就会把他与开封府联系起来,以包拯在开封府时期为创作主题的小说,演义,影视剧等层出不穷,但实际上,包拯在开封府的时间只有一年半。
包拯年轻时奉行孝道,考中进士,因父母年老不愿离家远的地方做官,后来父母相继离世,他守孝三年,仍不忍离去。在亲朋好友多次劝导下,他才依依不舍的拜别父母的坟墓。
仁宗皇帝对其相当的敬重,入朝为官,对其很是器重,当然,包拯也不负所望,无论在哪个位置,都能很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任监察御史时,包拯弹劾王逵,因他与当朝宰相和皇帝关系都相当亲近,包拯连续七次上章弹劾,最后一次更直接指责仁宗,震惊朝堂:
“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
在朝堂之内,他不站队,提出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改革建议,他敢于提拔新人,向朝廷推荐有识之士。
在权知开封府期间,他疏浚惠民河,解决水患,造福一方百姓。
所以包拯是典型的实干派人士,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实实在在的为国家办事,而从不去计较自己的一己得失,更不去计较自己的仕途官位。所以包拯深得民心。
三
包拯是一面镜子。
他用自己的行为,举止,品质给后世人树立了一个为官的榜样。
而后世出现的真正为国为民,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清廉官员,都被尊敬的称呼为“包青天在世”。这是极高的荣耀,也是人们对包青天的怀念。
而后世最出名的当然就是海瑞。
但是海瑞海青天虽然清廉,但和包青天相比还有很多的不一样。
相比而言,海瑞是内心有更多的想法,他的所作所为也是为了追求一个“青天”的好名声。当然,他也确确实实的在为民做事,他不求利益,哪怕自己穷的叮当响,也没有动过任何其它的想法,他清廉正直,但有一些过于把自己置于山穷水尽的地步,也是在老百姓心中博得好名声。
而且,海瑞断案更多的是主观臆断,而并没有真正做到客观公正,明察秋毫!这样肯定会导致一些冤案错案的发生,也是他不被一些人认同的原因。
另有,海瑞主观的同情弱者,甚至有些是非不分,特别是在平民百姓和达官贵人之间,他主观的偏袒老百姓,感情用事!
相比而言,包拯更为纯粹,他真正做到不为名不为利,真正是实实在在为国家谋福利的人,他是真正的实干兴邦!而且,他无论断案还是做人,他都是一视同仁,客观公正,依法论断,不掺杂自己感情,正是如此,包拯才留下铁面无私的印象。
包拯受到老百姓的追捧是有很多的原因的,这也可以看出老百姓心中都希望当官的都像包拯一样清廉,遇事有人能像包拯一样给他解决问题,不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老百姓希望身边永远都有青天!
记得多年前河南一位因公殉职的伟大的女公安局长,在她告别之际,数十万老百姓自发前来为其送别,那种场景感人至深,这也是她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实事,老百姓心中有她,老百姓心中舍不得她………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北宋时期,文武百官的工资很高。著名清官包拯,工资+补贴,一年将近一万贯,按购买力折合成人民币,相当于现在的700万元。
我们往往会被影视剧所迷惑,误认为包拯工资低,还两袖清风。其实,北宋时期的官员薪水高,造成老百姓的负担重。而且,高薪并没有养廉,北宋后期的贪官污吏,多如牛毛。北宋维持了167年就灭亡了,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和民间传说中的包青天是同一个人。包拯是北宋初年安徽合肥人,他为官公正无私,判案明察秋, 且执法不避权贵,敢于替无权无势的百姓申冤,做了很多有利于民众的事,后人敬称他为包公。因他断案如神,决判冤狱,民间又称他为包青天。
史载,宋仁宗时,包拯官至枢密副使,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的副手。当时的北宋,外表花团锦簇,歌舞升平,实际上隐藏着严重的问题:朝廷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政治腐败,苛捐杂税繁重,农民生活贫困;北方边境面对着辽国(契丹)连年入侵的严重威胁,宋军却畏敌如虎,战力疲软羸弱,屡战屡败。
一些有识之士目睹此景,忧心如焚,都认为应该立即着手进行政治改革,包拯是改革派阵营里最坚定的一员。
包拯认为,改革应该最先从内政方面动手,首先要抑制宦官、权贵的势力无限膨胀,防其尾大不掉,不拘一格选贤任能;对州县等地方官吏要严格考核,惩办贪残之辈,革除尸位素餐之人,提拔勇于任事、廉政爱民之官。对外他反对屈辱求和的绥靖政策,再三告诫宋仁宗要居安思危,不要因为与辽国签订了盟约就放松警惕,要积极应对而不是苟且偷生。他针对边军将骄兵惰,粮饷不继,兵器粗劣的情况,提出要严格精选善于带兵、足智多谋的将才,淘汰军中老弱,招募精悍义勇,储备军粮,勤于训练,改善武器,迅速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他的政治主张是很切合实际的,也颇见成效。
史载,公元1056年,包拯任宋都开封(汴京)知府。按旧例,百姓告状打官司,状纸由衙役代为转呈,一些黑心衙役乘机从中敲诈百姓,大肆勒索、收受贿赂。包拯上任后,下令废除这一陈规陋习,允许百姓直接上公堂击鼓鸣冤,辩理申诉。对此,开封百姓十分拥护。
某年初夏,天降大雨,开封惠民河水暴涨,对京城威胁极大。包拯仔细清查涨水溃堤的原因,发现好几户有权势的豪族在惠民河上修葺园林,亭台楼阁阻碍了河水的通畅,时间一久,河道淤塞,到了雨季就会涨水盆溢。为了京师百万人口的安全,包拯下令把权贵们修筑在惠民河上的建筑全部强行拆除,再组织民伕深挖河道,疏浚淤塞。此事必然得罪了许多当朝贵胄,面对这些人的攻讦,包拯却置之不理。
他不惧权贵也便罢了,就是对皇帝他也敢提不同意见,他曾向宋仁宗建议建议,停止修建一切不是必需的浩大工程,尽量减少或废除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以减轻民众的负担。某年,开封的一座寺院失火焚毁了,宋仁宗准备动用国库银重新修建,包拯立即上书劝阻,他认为国家财政困难,边境上又不太平,经常打仗,用钱的地方很多,不应当耗费巨资先办这等无关紧要之事。仁宗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只好作罢。
包拯执法如山,嫉恶如仇,且铁面无私,而且他这种不畏权贵,敢于直谏的政治作风,在历代封建官场中十分稀缺,堪称一脉清流,因此更显难能可贵 。在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中广为流传的包公故事数不胜数,而且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其实那都是后世之人夸张、想象、杜撰或编纂出来的传奇故事,但也反映了人们对包青天铁骨铮铮、宁折不弯、端肃廉洁、办案如神等高贵品质的一种崇敬和膜拜。
【答题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于网络 】
其他网友回答
是同一个人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北宋名臣
包拯,当过枢密副使、礼部侍郎、给事中等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担任开封府知府一职
因为包拯为官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包拯不仅如电视上所演的,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而且,历史上的包拯,真的蛮黑,这也是“包青天”(黑的包住了青天)一称呼的由来
但电视上的“铡美案”“狸猫换太子案”,都是虚构出来的,历史上的包拯并没有办过这两案
其他网友回答
可以非常明确的回答这个问题,历史上真实的包拯和民间传说中的包青天是同一个人,只不过现实生活中的包拯可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包拯是真实存在的,包拯是北宋时期人,他做官之后一直是以廉洁著称的,执法严峻,同时传说中包拯是个不畏权贵的人,现实中的包拯,同样是不畏权贵,
值得一提的是包拯考中进士之后,因为他的父母年事已高,所以包拯不愿意离开他的父母去外地做官,在古时候有这样一个规矩,不能在自己的家乡做官,所以包拯毅然决定辞官,一直到其父母过世,包拯又继续为父母守孝,在这期间,所有人都在劝包拯再去参加考试,再次去做官,这个中间的间隔有十年之久。
包拯是有才的,所以他这次考试后被封为了天长的知县,在任职期间包拯政绩非常强,所以后来他直接被调回了京城为官,当时包拯做了一段时间的言事官,他可以弹劾任何人,他不畏权贵,只要对方做的不对,他便弹劾,包拯最夸张的一次是弹劾了一个人七次。包拯在这个期间,压根不管对方是什么来头,他都敢弹劾,因此这个形象被百姓牢牢的记住。
有趣的是大家提到包拯肯定会下意识的想到开封府,实际上在真正的历史中,包拯在开封府任职的时间仅仅只有一年,在那段历史中,开封府号称是最难治理的地方,包拯去了一年,将一切全都治理好,当地的风气得到改善,开封府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大名,就连小孩子都知道。
包拯在开封府执法期间打击了不少的权贵,所以开封人对包拯非常的感激。在真实历史中的包拯是没有传说中那么神的,百姓将其神话其实就是表达了老百姓渴望这样的官员,渴望有这样一个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官员。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