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在你读过的语文书里,有没有给你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的文章或人物?
优质回答:
在我读过的语文书里,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诗歌是《我家住在大海边》。
一、清新明快而富有音乐性的诗歌
英国诗人柯立基认为:“诗是最妥当的字句放在最妥当的地方,诗是最经济的语言。”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曾说:“诗歌的语言不仅要求精练而且具有表现力,还要求它有和谐的音调,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显而易见,童诗语言精粹,除了词语的锤炼要准确恰当外,诗的声音节奏更应具有音乐性,即音韵要有美感。我们看一首童诗——
我家住在大海边
天蓝蓝,海蓝蓝,
我家住在大海边。
海边有个月亮湾,
湾里有条打鱼船。
船上有位老爷爷,
他的故事说不完。
这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诗。这首诗描绘了海边渔村的美丽景色和老爷爷讲故事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浅,晓白流畅,三句话末尾以“边、船、完”结尾,押“an”韵,每一句末尾,是下一句的开头,“顶真”的写法,形成诗的回环整齐的美感,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这首童诗虽然短小,却写得有声——仿佛能听到微风簇浪之声,打鱼船咿呀摇曳之声,老爷爷娓娓道来讲故事之声;有色——“天蓝蓝,海蓝蓝”,海天一色,相互交映,让人心旷神怡;有情——老爷爷的故事“说不完”,孩子们天天听都听不厌;有境——“我家、大海边、月亮湾、打鱼船、老爷爷”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首诗清新明快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自然是儿童的最爱。
二、童诗的生命在于诵读
诵读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感知童诗的韵律美、语言美、情感美,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语言更富有活力,使诗句的生命力跳跃出来。
比如,教学《我家住在大海边》:
首先要读出诗歌的韵律美:整首诗的韵脚落在韵母“an”上,如“边、船、完”,这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其次要读出诗歌的节奏美:“天蓝蓝,海蓝蓝,我家住在/大海边。海边有个/月亮湾,湾里有条/打鱼船。船上有位/老爷爷,他的故事/说不完。”诗歌中一句两顿的节奏让诗歌充满律动感。
第三要读出美感和童趣。教学时可以巧用衬词,创造出一幅优美的画面——“天蓝蓝,海蓝蓝,(啊,好美!)/我家住在大海边。(好羡慕啊!)/海边有个月亮湾,(真的?)/湾里有条打鱼船。(船上有什么?)/船上有位老爷爷,(他在干什么?)/他的故事说不完。(说不完……)”这样教学既有童话般的境界,又有盎然的童趣;既可以丰富诗境,又能学习语言,感受语言美。
其他网友回答
有。刘文学,刘胡兰,白求恩,雷锋叔叔等等,都是语文书中的英雄人物。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送到嘴里的一块肉,怎么又不把它吃了呢?
《黔之驴》是我在初中学的一篇课文,而今还记忆于心。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胧然大物也,以为神。避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应应然,没相之。他日,驴一鸣,虎大吓,远遁。以为且食己也。至孔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易习其声,近出前后,蹄之。虎因喜,技之悦,技之此尔。因跳梁大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驴技穷),应更正为来驴技穷,默虎之威。题目应更正为《默之虎》。
当然,作者是那样写的,老师是那样教的,我写评论时也是那样出现的。但是:我就是那样想的。
敬请赐教!
后话:
四十多年来禺尔会想起这篇课文,也会想起默驴技穷这个成语。
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我也能背几首,感觉还真是不错。
我总觉得毛泽东主席对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无人能及。
真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肯落他人后的人。肯落他人后的人是自不量力之人,所以,他肯定落在他人之后面。(肯落他人后)是我写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反面提示。在此单述一下。1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上世纪50年代未上小学,小学阶段留下印象较深的课文有《小猫钓鱼》、《秋天来了》和一首劝人加入合作社的诗,其中有几句:”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莫嫌我老汉说话啰嗦……,一根扁担两个筐,你爹挑你去逃荒。那时你饿得像瘦猴,三根筋挑着一个头……你入社好像吃了亏,穷人沾了你的光……你拍拍脑袋想一想,难道人心喂了狼……等等,留下印象深的英雄人物是刘文学,为保护合作社辣椒与地主分子作斗争被杀害。转眼6O多年过去,自己也快进入古稀之年,但课文中的内容成了永远抹不去的儿时记忆。
其他网友回答
我读过的语文书里,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朱自清先生的《匆匆》。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叫人们珍惜时间。
文章开头运用排比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叫人感到时间匆匆,转眼即逝。“去,来”,“枯,青”,“谢,开”,说明大自然有轮回,而时间一去不复返。
接下来,作者运用比喻句,把自己逝去的日子比做“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时间的汪洋大海里,无声无息。足见惆怅惋惜之情。
接着,作者汲取生活中的几个细节,“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时间悄无声息地溜走,一刻不停留。说明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说时间从我身上“跨”过,“飞”走,可见时间流逝之匆匆。
再接下来,作者运用比喻,把过去的日子比喻成“轻烟”,“薄雾”,说明时间无影无踪,过去以后毫无痕迹。
最后发出感叹:我们为什么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引人深思。是呀,我们为什么要来世界上啊?怎样才不是白来呢?
时间如此匆匆,要想不白来,不白走这一遭,那就快快珍惜时间,有所建树吧。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珍惜当下,行动起来,趁着时光正好,趁着年华正好,努力工作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