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怎么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意谓)

网友提问: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怎么理解?

优质回答:

王阳明乃唯心主义人物,句中的“心外无物”,书中原句如下: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文中的对话,王阳明的意思是,只有当人看见了花,用自己的心去指向、观照、唤醒花时,花才作为一种有颜色的存在呈现出来。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离却我的灵敏,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乃唯心主义的观点。唯心主义的杰出代表,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一一惠能大师诗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两者都是唯心论。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题主。

王阳明是继孔孟之后心学儒学集大成者,如何理解他的“心无外物“命题呢?

1.什么是“心”?

王阳明的心,是指人的感观的主宰,即《传习录》所说的:“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眼、耳、鼻以及皮肤等,均在心的周围,接受心的指使,没有心的感应,世上便不存在事物。而心属于人,人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心的本体是什么?是性。儒家认为天下万物都有上天所赋予的性,性是万物的本质所在,“天是性之源,性是心之体,”“尽心即是尽性”,天下一切道理和本质都在这个性之中,而性的主宰就在于人心。

2.什么是“物”?

“心外无物”在中国哲学中易被误读。王阳明的“物”,不是指的客观存在的物质、物体,王阳明对物的阐释是:“意之所在”便是物,就是说你意识能够抵达的就是物;物,就是人的意识的观照。王阳明认为,物即谓是事,“道即事”。道与事一致,道便存之自然,没有心之动,也就没有道之现。“如孝就是孝亲孝父母一事”,“中无孝之念,也就是无孝之事,”即所谓的心外无物。亦如王阳明所说,南山中有一棵开花的树,你没有看见时,这花树便处于静谧无知之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就是说,你没看那花,花与人两不相干,花对你来说没有意义,只有当你看到那花时,花才进入你的心,成为你意识的对象,你心中才有了花,花中世界才有了你。

3. “心外无物”命题的意义

“心无外物”可见王阳明非常重视内心的体验以及事的磨练,对待事物首先在于自己内在的探究和意念,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故,人是宇宙主宰,远离了人与性,一切皆归于寂静和虚无。另一方面,“心即理”,“心外无物”,告诉人们一切要从心开始,从自己做起;心与天理同在,从而去主宰世界,让世界归于宁静和谐。

再次感谢题主。

其他网友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儒家从孔子时代就遗留下来的矛盾:尊德性和道问学。

实际上,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马上分裂为八派,各派之间教义有别,有时还会在教义上相互攻击,比如《论语》之中,我们就看到子张和子夏的不容。

究其原因,是弟子们在书述道时遇到一个问题,到底是德性重要,还是问学重要。

尊德性,在孟子的解释下就是遵从人心本善的道德品性,注意这个细节,我们一会还会讲到。

什么是道问学?

颇有点我们理解的“不懂就要问”,比如儒生们喜欢“述经”,也就是解读孔孟思想以及四书五经、经史子集的学问。

这一点,在古代的科举制度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果你能把儒家经典研究透了,中个举人还是没啥大问题的。

但随即问题出现了,道问学和尊德性到底哪个更重要?

南宋的两个人发生了争执,朱熹认为道问学重要,陆九渊认为尊德性重要。需要说明的是,心学往往被称为是陆王心学,这个陆就是陆九渊,他是最早提出的“我心即是宇宙”的命题的。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皆在我心中。

但是,朱熹代表的理学才是彼时的显学,从南宋到明朝中前期都是如此。至于明朝的原因,朱元璋曾经想追认朱熹当祖先,这是外话。

一直到王阳明横空出世,心学才扳回一城。王阳明进一步的论述和完善了陆九渊的思想,并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

这个心是什么心?

王阳明耍了个滑头,他说道 “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也”,很显然他是把二者统一了,但实际上,王阳明还是属于“尊德性”一派的。

这个德性,大致就是孟子说的良知,我们可以理解是人与生俱来的善念,这便是孟子“性本善”底层逻辑。

所以,如何追求这个善念,也就是“致良知”呢?’王阳明为什么说“心外无物”?

实际上,是为了区别理学的“理一分殊”,王阳明认为理在心中,吾性自足,不加外求。良知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并不在外物之中。所以,理到底在哪里?

王阳明说:心即理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