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凿壁借光的匡衡后来怎样了?
优质回答:
匡衡是西汉经学家,曾官至丞相。他曾以“凿壁借光”的苦读事迹而被人广为皆知。
匡衡小时候家里很穷,根本没钱上学。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虽然穷,但是他很喜欢读书。于是他就到一个大户人家去打工,但不要工钱,只是希望能读他家里的书。白天干活,夜晚读书。
因为家里没钱买灯油,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墙壁凿了一个洞,这样就把邻居家的光引了过来。在这个微弱的光下,匡衡开始发奋地苦读。
然后呢,是不是他就会成为大学问家,当大官呢?后来的他到底怎样了?
其实事实远远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匡衡的仕途并不是很顺,而且他的结局也很让人大跌眼镜。现在就随有书君一起来看看,那些年他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一、 坎坷的科考之路
汉朝时,博士弟子只要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就有资格去参加考试,从而获得相应的官职。
在考试中获得甲科,可以做郎中。获得乙科,可以做太子舍人。而获得丙科,就只能补文学掌故。
按说匡衡那么刻苦的读书,应该在考试的道路上很顺畅的。可是他前前后后考了九次,才取得的丙科,被补为太原郡文学卒使,也就是太原郡的一个文史小官。
但是匡衡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潜心专研《诗经》,也为他日后的仕途打下了基础。
二、 专长成就了他的仕途
匡衡由于熟读《诗经》,所以对《诗经》造诣很高。他的理解之深,已为当时的经学家们所推重,而且也让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奭也对他深有好感。
刘奭即位后,即汉元帝。匡衡被刘奭开始重用,他被升任为郎中、给事中。
没过多久,京城发生了日蚀、地震。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古时候,发生这种情况是很不吉利的,它被认为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不少朝代的“皇帝”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反应,竟认为是自己得罪了上天,要检讨自己的施政得失。
而在这时,匡衡便引用《诗经》中上行下效的道理,劝谏汉元帝减少奢靡之风,多行善意之举。元帝听了颇为受用,于是就加封匡衡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在后几年里,汉元帝十分喜好儒术文辞,而且特别喜欢《诗经》。他经常听匡衡讲《诗》,对匡衡的才学是十分地赞赏,所以再次任匡衡为御史大夫。
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此时成为了代丞相,封安乐侯,辅佐皇帝。在职期间,匡衡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并且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他引经据典,深得元帝的信任。
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了。可是在人生最辉煌中,他却因人性私欲,走了下坡路。
三、 一己之私成了仕途的终点
儿时的刻苦读书,虽在科举中一路坎坷,但是因为学识,终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可是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匡衡却犯了糊涂,终因一件事被免了官。
汉元帝时,匡衡被封为安乐侯,当时他的封地只有三十一万亩。但是他却被私欲蒙住了双眼,开始找机会钻空子。他利用郡图出错这个理由,非法扩占了四万多亩地,并且没有告诉任何人。
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他的所作所为终被人知道。朝中的人以他扩大国界为由告到了汉成帝那里。(公元前33 年,汉元帝病逝,汉成帝即位)于是成帝派人去调查,调查的结果确实如此。
汉成帝大怒,把匡衡贬为了庶民。成为庶民的匡衡回到家乡,也许是因为羞愧,没过几年,也就病死了。
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曾勉励了多少学生学习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但是却不曾想他最终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私欲就是一颗毒瘤,它不断地腐蚀着你,随着它的扩张,早晚它会让你跌落低谷,再也爬不上来。
贪污腐败这个最大的私欲,让从古至今多少人之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所以说读书固然是为了出人头地,但是读书首先是让你明白自己要成为 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具备什么样品格的人。私欲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我们需要抵御的。
当下的我们,一定要正视自己的内心,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其他网友回答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山东枣庄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西汉经学家,以解读《诗经》著称。汉元帝时官至丞相。
《西京杂记》记载:匡家世代务农、家境贫寒,但匡衡却努力勤奋,刻苦好学。由于买不起蜡烛,有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看书,见到墙壁上透着一丝亮光。于是,匡衡就用一把小刀,在墙壁上挖了个大墙缝,借着邻居家透过来的亮光每天看书。匡衡由于买不起书,为了多看书,就给别人做雇工换取书读,就这样日积月累,终于成为一代大学问家。当时有不少儒生一起讨论《诗经》,匡衡也赶来了,儒生们知道后就说:“不要谈论《诗经》了,匡衡就要到了,他讲解的《诗经》见解高明、理解透彻、令人愉悦”!
匡衡投考甲科,因观点太过鲜明,不太切合西汉令条要求,被录取为乙科之士。被朝廷补为太常掌故(掌管礼乐制度的从属官),后任平原郡文学史(官名,相当于文学指导老师),不少儒生听说匡衡在平原郡(今山东平原县西南),大家云集平原郡跟他学习。有官员(萧望之等)上书朝廷,为什么不让匡衡任京师文学史呢?汉宣帝不喜欢儒士,仍让匡衡在原地任职。皇太子刘奭(shì,即汉元帝)见到匡衡的对答文章却非常欣赏。
汉黄龙元年腊月(前48年),汉宣帝刘询驾崩。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乐陵侯史高没有什么能耐,只不过是个“滥竽充数”的家伙。凭借是皇亲国戚身份,升任大司马、车骑将军,掌管尚书署事物。前将军萧望之反成了他的副手。萧望之是当时有名的大儒,汉元帝的老师,与汉元帝感情很深。史高与萧望之不睦,矛盾逐渐公开。萧望之推荐不少人在朝中干事,史高推荐的都是一些皇族、贵戚子弟,没有什么才能和担当。长安令杨兴对史高说:“大司马凭借皇亲国戚身份辅佐朝政,位高显贵,按说美誉应该集中在您的身上才对!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为什么会会出现这样情况呢?这是因为您所推荐的都是一些私人门客、乳母子弟和闲杂人员。他们不能协助您干事,反要仰仗您的庇护,需要您的照顾,这怎么能可以呢?大将军您可以不在乎这些,陛下和朝廷不能不在乎啊!您为什么不推荐一些有才学、有名望、能干事的人呢”?“我当然知道这些,但这些人非常难找啊”!杨兴又说:“天下这么多郡县,怎么会没有这些人才呢?比如平原郡文学史匡衡才能智慧很高,经学水平无与伦比,只是朝廷中没有门路,所以才会派到很远的地方,如果大司马能把他招来,必定会带来大批人才的”!史高听从了长安令杨兴的建议,把匡衡推荐给汉元帝,果然没过多久,史高也招来了不少有才能的人。
汉元帝非常赞赏匡衡才学,就任命他为郎中,不久提升他为博士、给事中。有一段时间,发生日蚀和地震,汉元帝认为这些灾变与朝廷得失有关系。匡衡上疏说:“五帝礼法不同、三皇教化各异。只要陛下身体力行,开辟太平之道:怜悯百姓、平定冤狱、善导大众、消除不公、崇尚廉耻、减少侈迷,就能减轻这种灾害引起的祸患。《诗经·周南、召南》所反映的地区,受到圣贤教化的影响很深,那里的百姓行为忠厚、热忱;郑庄公崇尚勇武,郑国百姓敢于徒手与猛虎搏斗;秦穆公崇尚信义,秦国百姓愿意跟随他死去;陈国夫人喜好巫术,陈国百姓祭祀盛行;晋昭公喜好敛财,晋国百姓都比较吝啬;太王(周文王之祖古公亶父的尊号)提倡仁爱,周地百姓以诚信为高尚。由此看来,对于统治天下的人来说,崇尚什么样的道德标准要特别慎重。推行教化是根本,改变风俗是关键,遵循效法是目的啊”!汉元帝看后非常高兴,升匡衡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博。
汉元帝刘奭即位后,对汉宣帝治国方针大加改变。阿谀奉承、见风使舵之徒争相进言变更旧制,一时间朝廷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浮动。加之汉元帝宠爱傅昭仪和她的儿子定陶王刘康,胜过了皇后和太子。匡衡看到这种情况,深为太子地位和朝廷担忧。又上疏道:“臣听说治乱、安危的关键,在于能否审视自己的用心。承受天命的君王的责任是传承天道,开创大业,将基业传给后世子孙。接替王位的君主要继往开来、发扬光大先辈的功德。当年,周成王继承王位,追思文王、武王开辟的道路,修身养性,把美好的声誉和荣耀都归功于两位先王,把过错都归于自己,从不敢居功自大。因此上天、鬼神都保佑他”。他提出:“要弘扬先帝(汉宣帝刘询)功德,常思祖业,遵循旧制,杜绝巧伪之徒,重用贤臣,以安定百姓之心;不要因私恩害公义,以免祸乱国家”。得到了汉元帝的赞许。
匡衡多次上疏陈述政见,朝廷每有政议、廷审,匡衡总是汇集百姓和大臣意见看法,陈述大家正确地观点和建议。因有理有据,言之确凿,有对策、有办法、有措施、可实施、能实现。所以很得汉元帝刘奭赏识、信任。不断擢升他的官职,由光禄大夫、太子少博提拔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建昭三年(前36年)七月,匡衡接替韦成玄为丞相,封乐安侯。自此,匡衡由一个家徒四壁的农家子弟,青云直上,完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华丽转变。
韦成玄任相期间,曾拆毁许多庙宇,汉元帝当时身患疾病,梦见先帝前来责备。汉元帝问新任宰相匡衡怎么办?可否恢复这些庙宇?匡衡力主不可。他认为,这些庙宇,不但增加百姓额外负担,还减少从事耕作生产的人员。汉元帝执意不肯,匡衡说:“先帝降罪,罪在匡衡,与他人无关,请求先帝保佑陛下早日康复”。并亲书祭文祷告。但并不见元帝病情好转,竟宁元年(前33年)五月,汉元帝病逝,终年43岁。汉成帝刘骜继位,没想到刘骜竟是一个荒淫无度的昏君。匡衡作为他曾经的老师和现任宰相,不得不上疏劝谏。汉成帝表面采纳了匡衡的意见,背地依然如故。历史著名赵飞燕、赵合德就是汉成帝的后妃。匡衡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糊弄过去了。应该说这一点与匡衡有一定的关系。
初汉元帝在位时,朝中中书令石显因宠擅权,匡衡、甑潭皆归附石显。元帝驾崩后,石显失势。匡衡、甑潭等竞相检举、列举罪状请求罢免石显。司隶校尉王尊实在看不下去,上书朝廷弹劾匡衡,他说:“既然早知道石显罪责,作为御史大夫为什么不早一点检举?作为丞相为什么不早一点干预、治罪?现在不仅不自责,反而责先帝(汉元帝刘奭)任用佞臣之过,其不是欺君罔上吗”?汉成帝念起师生旧情和现任宰相脸面,没有追究匡衡罪责,让他继续担任丞相。不久匡衡的儿子匡昌因酒醉杀人,又试图越狱,被人发现。匡衡颜面尽失。建始三年(前30年),汉成帝只好让匡衡坐罪免职。次年,有褫夺封爵,贬为庶民。回归故里赋闲。几年后匡衡病卒,不知终年。匡衡墓位于今山东枣庄峄城西南。
唐代杜甫曾评价:“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 后世评价:“匡衡勤奋无比、通古博今,经学绝伦,直言进谏,刚直不阿,受人敬重,是汉代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可惜后来因利欲熏心犯下了致命错误”!后人认为:匡衡因小失大,酿成重大恶果!值得警惕啊!养子不教反连累自己呀!不可不察呀!
其他网友回答
凿壁借光、囊萤映雪、闻鸡起舞,这些典故我们都耳熟能详。它们从古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健康成长。
不过,有一些典故,比如“凿壁借光”,其实我们只敢和孩子们讲上半段,下半段却不敢讲。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凿壁借光)
西汉匡衡,世代务农,幼时家贫,“凿壁借光”的故事流传千古。“凿壁借光”解决了光源问题,那比光更珍贵更难得的书,匡衡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匡衡有办法,为人打工,不收工钱,只求借书来看。因而他顺利解决了书源问题,“凿壁借光”和打工借书便成了少年匡衡生活的主旋律。
汉制规定,博士子弟通“六经”之一者,通过考试可以授官。得甲科者授郎中,得乙科者授太子舍人,得丙科者补文学掌故。匡衡后拜博士为师,熟读经书。但匡衡明显不是一个考试小能手,九次考试只得了个丙科,补太源郡文学卒史。
若放在如今高考,匡衡可能完全就被淹没在这千军万马的高考大军中,只能去蓝翔技校报到了。
匡衡虽然不是考试高手,但其对儒家经典特别是《诗经》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已然得到当时儒学圈子的高度肯定,推崇备至。匡衡的经学造诣也得到了另一个人的青睐,这便是匡衡人生中的贵人——时为太子的汉元帝。
从寒门到豪门,从一介布衣到一国丞相,匡衡政治生命的高光时刻都发生在元帝一朝。汉元帝名气不大,他的父亲和儿子却各自大有来头,名流史册。
西汉自高祖建国,经“文景之治”到武帝中前期,国力达到顶峰。汉武帝数十年用兵,国库空虚,民生凋敝,西汉开始走下坡路。又经汉昭帝、汉宣帝二朝的“昭宣中兴”,重新将汉朝拉向顶峰。至汉元帝时,西汉又开始走下坡路。纵观西汉发展衰亡史,呈现出一个典型的 M 型结构。
(汉元帝剧照)
汉元帝的父亲便是“昭宣中兴”的主导者汉宣帝刘询。汉宣帝的政治才能有目共睹,但其身世更是波澜起伏。
汉武帝晚年,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发生,皇后卫子夫自杀,皇太子刘据自杀,太子一脉悉数被害,只有尚在襁褓中的太子之孙幸免于难。这个出生不久便遭灭门之祸的婴儿,前途一片黯淡。没想到十几年后,时来运转,斗转星移,承袭卫子夫的遗脉,成为大汉皇帝汉宣帝,持续开创了“昭宣中兴”的盛世。
汉元帝一朝,西汉又开始走下坡路。他的儿子汉成帝的名气,源自后宫里的两个大美眉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汉成帝由此在史书上坐实了其“酒色皇帝”的美名。
回到汉元帝,如果说汉成帝是西门庆,那么汉元帝只能算是陈冠希,多少还有一丝丝正形,也多少了解其父亲汉宣帝早年的不易和艰难。他喜爱儒家经典,特别喜爱《诗经》,这与《诗经》大咖匡衡不谋而合。
于是在元帝朝,匡衡从郎中、博士,到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御史大夫,最终拜相封侯,位列三公,可谓是平步青云,芝麻开花一节更比一节高。
匡衡位居高官,也常以儒家经典劝诫皇帝。不过元帝宠幸宦官石显,朝政日非。石显恃宠而骄,结党营私,朝臣要么依附要么死亡,匡衡选择了前者。
公元前 33 年,匡衡被任命为丞相,同年汉元帝驾崩,汉成帝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石显也时日无多。不知是内心的儒家思想的作用,还是基于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匡衡趁机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无数罪状,石显被罢官,归乡途中抑郁绝食而死。权阉石显的倒台,匡衡是否也能有一丝丝功劳?
(匡衡剧照)
匡衡深谙儒家经典,一代经学大家,位高权重,其子自然不必像父亲当年一样“凿壁借光”。匡昌官至越骑校尉,匡咸官至九卿,都是两千石的高官,父子俱荣,可谓美事。
只不过虎父也有犬子,匡昌酒醉杀人入狱,其部属及弟妄图劫狱,有点“我爸是李刚”的节奏,不幸事发,匡衡也受到牵连。
匡衡拜相封侯,如果就这样结束,虽然其子不贤,人生倒也还算不错。
不过,匡衡的历史和故事还要继续。不久,司隶校尉揭发匡衡贪财占地。原来匡衡被封乐安侯,食邑达31万余亩。匡衡借助当时地图的漏洞,又多占了4万多亩土地。汉成帝将匡衡罢相夺爵,贬为庶人,放归故里,几年后匡衡去世。
有人用“少时偷光,中年盗名,老年窃土”来总结匡衡的一生,这种文字游戏和偷换概念的诡辩逻辑是不诚实的。少年匡衡之勤勉坚韧,中年匡衡的经学大家地位是有目共睹的。位高权重时,明哲保身的心态和私欲的部分膨胀,实在可惜。
匡衡少年家贫老年贪地,有人说“穷人得志更可怕”。其实,不受监督的权力肆意扩展,是必然发生的普遍事实,豪门寒门如出一辙。
自古寒门难出贵子,匡衡的成功给予寒门子弟的信念和鼓励,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人生励志意义,确实很大。不过匡衡人生的后半段,却实在不光彩,让我们不敢给孩子们讲。当然了,如果我们能够一分为二看问题,警醒孩子们,引以为戒,其实这个故事还是好讲的。
(参考资料:《汉书》等)
其他网友回答
”选择大于努力,知识改变命运!匡衡一个寒门子弟的草根,靠着“范进”般的毅力,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了大汉的丞相!也许是穷怕了,匡衡最终因为贪污受贿而被免职。也许是怕回到从前,匡衡在丞相一职上并没有很大的建树。就是流传千古的凿壁偷光也是无中生有的小说者言!
匡衡剧照
凿壁偷光是不可能凿壁偷光的!
可您知道这个凿壁偷光的典故出自哪里吗?出自一本叫《西京杂记》的书。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一提起《杂记》,喜欢历史的朋友能想到《礼记·杂记》,爱好文学的文艺青年总能想到鲁迅先生所写的《杂记》。杂记这种题材,就是零碎而杂乱的笔记或者记录。“西京”说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在西边嘛,故称西京。这本《西京杂记》比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还不靠谱,是典型的是小说体的三无古籍——无作者、无佐证、无逻辑。它的作者有的说是刘歆,有的说是炼丹的那个葛伯虎(可不是唐伯虎哦,就是葛洪了),还有的是说是吴均(469年—520年)。千古一帝的唐太宗组织人马也没考证出具体是谁,就连现代历史学家顾颉刚也在其《中国史学入门》一书中吐槽,书的作者是谁,没有定论,太难研究了(原话是:为研究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凿壁偷光
我却发现,凿壁偷光的事儿很艰难,漏洞百出,压根不符合逻辑啊。您想啊,匡衡他家世代为农,他的邻居家庭也不可能会好到哪里去。匡衡家里是很穷,但匡衡一家尤其是匡衡都很勤奋,勤奋的人也许会穷,但不至于穷得连灯都点不起。这就像现在,您再穷能穷到交不起电费吗?很显然可能性不高。再一个就是,跟他一墙之隔的邻居,难道就发现不了他凿洞的行为吗?一般来说,墙上有小洞,固然不太容易被发现。但是大晚上的,拿起凿子锤子,把那小洞凿成大洞,不会惊动到邻居吗?还有就是怎么才能保证造成大洞借光,而不会让墙出现塌陷的事呢?综合来看,这故事不过就是干了这碗儿汤。什么汤呢?心灵鸡汤。看来这位编书的古人,只想为大家和后人灌心灵鸡汤,只是技术含量有点低了。
匡衡的结局其实可以称之为下场的。
1、范进式的匡衡。
学而优则仕。在学习的道路上,匡衡却不是一个学霸,他虽不像范进一样屡试不中,但也绝不像苏秦一样牛。苏秦发奋读书,椎骨一年,游说燕后文公(燕文侯)而成为相邦。继而周游五国,游说五君(五国王公),并最终成为六国相邦。匡衡在考公务员的道路上,也是屡试不第。西汉的“公务员考试”,或者说西汉的“科举考试”,是被称之为“射策”的。勤奋学习的匡衡,前前后后考了八回都是“不应令”、“不中策”,什么意思呢?就是落榜了。直到第九回,才考了个丙科。这不就是真实的范进吗?这不就是范进的2.0版吗?
范进中举
西汉“射策”是分甲乙丙三等的,您可以理解为隋唐之后科举制度的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西汉三科分配的工作完全不一样,甲科出身的才俊是郎中,乙科出身才俊是太子舍人,丙科出身的才俊补充为文学掌故。文学掌故,大致可以理解为皇帝身边的历史顾问。匡衡的起点更低,他考上后只是担任了太原郡的文学卒史。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看看,这可是典型的“书非借而不能读也”。虽然匡衡很拼,但他不是学霸。光“补考都”八回,大概也正是这样的“复读”式的磨练,他由量变上升到质变,他把“六经”的《诗经》学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深受汉宣帝的喜爱。
2、匡衡的春天。
汉宣帝治国霸道糅合王道,简单来说就是既要以德治国,也要依法治国。可汉元帝却推崇王道,也就是儒家。汉元帝继位后,有着张释之第二的于定国,由于关东连年灾害,他主动卷铺盖走人了。鲁国大儒前丞相韦贤的二公子韦玄成成为了丞相,韦玄成在儒学的造诣上比其父更胜一筹。
他很器重匡衡,因为匡衡就是一个典型的学术性官员,可谓“院士级”大儒。匡衡在《诗经》上研究很深,成为了当时的资深权威人士,不仅受到儒生们的追捧,更受到了班婕妤的老公公汉元帝的器重。
【六经】《诗经》、《书经》、《仪礼》、《易经》、《乐经》、《春秋》。其中《书经》就是《尚书》,《易经》就是周易。
我们汉元帝对儒学很有兴趣,为此他的父亲汉宣帝在他还是太子时,就很不客气地说:乱我家者,必太子也!没想到一语成谶,汉元帝还真的把朝堂搞得一团糟。汉元帝也十分佩服匡衡了,匡衡从此开启了不断的升职加薪的模式。可随着职务的升迁,他再也做不到“君子固穷”和“君子坦荡荡”了。尤其是丞相韦玄成告老还乡后,匡衡成为了大汉丞相后,更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和打压异己,而和太监石显勾结在了一起。
(1)匡石(沆瀣)一气。
石显剧照
太监石显是中书令,他的升迁很有戏剧性。有次,汉元帝生病了,病来如山倒,汉元帝很想陶冶一下情操,想听个歌。恰巧这是石显专业,当时石显的职务就是负责音乐的。于是,石显也就有了“想把我唱给你听”的奇遇了。在音乐的熏陶中,汉元帝陶醉了,就把自己的工作让石显去干。从此,石显成为汉元帝最红的红人,石显用事,权倾朝野。群臣纷纷趋炎附势,以求大富大贵。匡衡身为丞相不仅不阻止,反而和御史张潭带头讨好石显,以便于实现分我杯羹的目的。
(2)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有错吗?怎么差点有牢狱之灾?
更让人愤怒的是,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将军也被石显、匡衡给黑了。他俩妒忌陈汤,一起给有功之臣的陈汤使袢子,陷陈汤于不忠不孝不义之中。他们说,陈汤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这是不孝;无视君上,矫诏冒进是为不忠;攻破郅支城后,又私分战利品,这是不义。和陈汤将军在一起的还有甘延寿将军,石显害陈汤,也跟甘延寿有关系,石显曾想把自己的姐姐嫁给甘延寿将军,却被甘将军婉拒,从此怀恨在心,竟然对功劳卓著的陈将军下黑手。
(3)刘向的努力,陈汤的郁闷。
陈汤
原宗正刘向看不惯匡衡、石显这种恶行,以皇室成员身份劝说皇帝。而且陈汤等人,也激动地表示:
臣与吏士,共诛单于,幸得擒灭,万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劳道路。今司隶反逆收系按验,是为郅支报仇也!
汉元帝这才赦免了他们,并且给予了封赏。不过,这种封赏大打折扣,只有三百户。而且汉元帝在封赏的文件中还批评陈汤擅自行动,希望他们耗子尾汁。匡衡此举,真是太令人失望了。三年后,匡衡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儿。
(4)向石显开刀的匡衡。
匡衡、张潭联手弹劾石显,石显被迫打回老家,在途中郁闷的石显就郁郁而终了。匡衡为何立功还受过呢?匡衡弹劾石显,并非是匡衡良心发现、回心转意,而是匡衡见风使舵、落井下石。当然,对石显落井下石是大快人心的,但匡衡的吃相太难看了。陈汤事件的三后,汉元帝驾崩,汉成帝继位。众所周知,汉成帝是温柔乡乡长,就是赵飞燕、赵合德的老公,他器重王凤,并不喜欢爱音乐的石显。他们之所以对石显下手,一是洗刷罪名,二是“卖主求荣”。王凤是王莽的叔叔,王凤的妹妹是王政君。匡衡的所作所为,虽然是立功,但做出这样的事,怎么感觉都有点……。
汉成帝剧照
匡衡立功不仅没有得到奖赏,反而受到了严惩,成为了石显第二,与石显不同的是,匡衡卷铺盖走人后,并没有直接想不开。
(5)王尊出手反而受伤。
匡衡对石显的所作所为,惹到了司隶校尉王尊。王尊绝不是石显的人,不是为石显打抱不平,而是要除恶务尽!匡衡他们把罪责一股脑地推给石显,企图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置身事外、逃避惩罚。司隶校尉王尊在奏折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匡衡、张潭和石显就是一伙的,他们这是见风使舵,卖主求荣。匡衡、张潭也应承担石显的连带责任。汉成帝对此留中不发,可匡衡、张潭得知后,羞愧难当,上书谢罪,请辞回家。汉成帝出于自己刚刚继位,需要他的支持,一方面极力挽留,另一方面将王尊贬官。
久之,衡子昌为越骑校尉,醉杀人,系诏狱。越骑官属与昌弟且谋篡昌。事发觉,衡免冠徒跣待罪,天子使谒者诏衡冠履。而有司奏衡专地盗土,衡竟坐免。
(6)坑爹的下场,匡衡的末路。
匡昌
很久之后,匡衡的儿子匡昌是越骑校尉,喝高了竟把人给结果了,惊动了皇帝,关到了天牢。匡衡的越骑还有匡衡的弟弟都在运作此事。谁知道,他们这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匡衡引咎辞职,汉朝的“有关部门”又对匡衡神补刀。原来匡衡利于“职务上便利”,在其封地上,大肆侵吞土地。汉成帝对此一调查,一核实匡衡的好日子到头了,也就回家抱孙子去了。打回老家的匡衡,没多久也就郁郁而终了。
匡衡的一生,不过就是一个凤凰男的一生,像祁同伟,但解决比电视剧中的祁同伟幸福多了。
其他网友回答
匡衡人生巅峰当了大汉帝国的丞相,但最终被免官了,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这里就讲讲他的故事。匡衡是西汉东海郡承县(今山东峄山)人。家庭时代务农,有“凿壁偷光”的典故。当然,这只是晋代小说《西京杂记》的记载,未必是历史事实。但匡衡好学是肯定的,所以他被选任为平原郡文学。又被长安县令杨兴推荐给大将军史高。史高是汉元帝的表叔祖,在朝中地位很高。他又把匡衡推荐给元帝,担任博士的职务。
古代博士和今天博士不同,古代博士是一种官职,本义都是博学多闻之士的意思,可见匡衡确实博学多才,所以才能在皇帝身边当顾问。之后发生一些日食地震之类的变化,元帝问天灾和政治的关系,这属于儒家公羊之学的范围,匡衡都能回答得井井有条。之后匡衡一路平步青云,当上了丞相、乐安侯,可谓到达人生巅峰。但皇帝同时也很宠幸中书令石显,而石显虽然是个小人,但匡衡也不敢违逆他。
汉元帝去世,汉成帝即位,石显逐渐失势,匡衡开始弹劾石显,结果反而被司隶校尉王尊弹劾。王尊理由是,以前元帝在位的时候你不敢纳谏、欺上瞒下;现在弹劾石显也不肯说自己的过错,反而夸大先帝的责任。结果很多人都认为王尊有理。匡衡只好请求退休养老;成帝没有批准。再后来,匡衡儿子越骑校尉匡昌醉酒杀人被关在监狱,匡昌的下属和他的弟弟想劫狱救人,事发后匡衡去请罪,成帝当时还没接受。
但是之后又有人弹劾匡衡暗中多占封地,最终匡衡被免官养老。可见,匡衡虽然学术水平很强,但是政治上确实没多少值得称颂的地方,反而有阿附权贵和贪赃枉法之嫌。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