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有哪些不断倒戈叛变的将领?
优质回答:
中国历史上不断倒戈叛变的将领为数不少,这些人因为反复无常而为人所不齿,民国年间就有这么一位,一生多次反戈,但结局却是不错,解放后还担任过新中国的高级职务——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吴化文。
吴化文(右)
吴化文是张宗昌的同乡,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他起初投军到西北军冯玉祥部当兵,逐渐发迹,后来跟随老上司韩复榘到山东,担任了韩部手枪旅长兼济南警备司令。手枪旅官兵都是韩复榘从其老三路军中选拔的青壮年,装备精良,战斗力很强,这支队伍因是韩复榘的亲兵,没有正式编制,所以军费由山东省财政支付。韩复榘被国民政府枪毙后,吴化文马上投奔了新任山东省主席沈鸿烈,他的手枪旅被沈鸿烈改编为新四师,作为保卫省政府的主要部队,隶属鲁苏战区,师长仍由吴化文担任。
当时山东省境内国民党有两大力量,一是沈鸿烈的山东省政府;二是于学忠的苏鲁战区总部。沈鸿烈和于学忠不和,吴化文新四师是山东省政府的警卫部队,驻地应该在省府附近,但于学忠却把吴化文部安排到靠近益临公路的蒋峪以西,对付益都方面的日军,离东里店(山东省政府驻地)60多公里。沈鸿烈对此很不满意,却又不好说什么,只是极力笼络吴化文,有时从大后方带回的茅台酒、银耳、火腿等贵重稀罕物品,沈鸿烈都舍不得吃,吩咐手下“留给吴师长用”。吴化文对沈十分感激,自然而然站到沈鸿烈一边,有时于学忠给吴部安排任务,吴化文大都婉言谢绝,不听于学忠的调遣。这样一来,于和沈、吴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国民党山东省省主席沈鸿烈(左)
后来沈鸿烈调离山东,吴化文索性反水,率新四师2万余人投日,被改编为“和平建国军山东方面军“,吴任总司令。吴化文对于学忠恨之入骨,有一次配合日军将于的总部包围,于学忠差点被活捉。后来于学忠在山东也呆不下去了,撤到了安徽阜阳,当然这是后话了。
抗战胜利后,吴化文又重新回到国民党怀抱,后来担任了第96军军长,归山东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指挥。但在济南战役中,吴化文故伎重演,阵前倒戈,投奔了共产党。吴化文被任命为解放军第35军军长,吴部后来随军南下,打入了南京,最先占领总统府的部队即为吴化文部。
今日东里店(沂源县),当年沈鸿烈山东省政府驻地,素有”小济南“之称
吴化文当汉奸期间曾在山东临朐、沂水北部一带制造无人区,名声很坏。全国解放后,山东受其祸害的百姓和一些山东籍知名人士上书有关部门,要求吴化文回鲁接受审查。中央和华东局考虑他是起义将领,没有让其回山东,只是将其部改编为海军,吴本人退出现役,到地方任职。我的邻居是一位离休老干部,曾是吴化文的手下,他向我透露此事,应该不假。
吴化文后来担任过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兼省交通厅长、省政协副主席和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2年病逝,算是善终。
其他网友回答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之前,面对敌汤恩伯兵团的疯狂进攻,鲁南军区机关和后期人员奉命转移。在渡过小清河时突然遭到敌机轰炸,被军区保卫部押解的国军中将郝鹏举认为这是逃跑的大好时机,遂不顾一切跃起窜逃,被军区保卫部干部战士当场击毙,结束了可耻的一生。
(郝鹏举)
郝鹏举是个反复无常的家伙,军旅生涯中多次倒戈或者叛变,倒是深得西北军这方面的“真传”。1920年毕业于河南第四师范学校,随即投奔冯玉祥的部队,成为冯的传令兵,因其具备一定文化,1925年还被冯玉祥选送苏联学习军事,回国后升任第二集团军独立炮兵团长、第2军参谋长等职务。
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郝鹏举叛冯投蒋,被任命为第25路军少将独立旅长,逐渐升为路军参谋处长、副师长等职务,为了表示效忠还特地加入了“蓝衣社”。抗战爆发后担任胡宗南第一军少将参议和干训团长,胡宗南其实并不喜欢他,始终不予军权,不久因为跟某团长夫人的桃色事件搞得满城风雨,胡宗南奉蒋命令将其羁押。
(大汉奸缪斌)
1940年买通看守越狱成功,投奔傅作义不受待见,遂叛蒋投日,主动致信两大汉奸汪精卫和缪斌,出任汪伪“中央陆军将校训练团教育长”,也成为一名可耻的汉歼。1944年出任汪伪“第八方面军司令兼淮海省长”,配合日寇驻防徐州,手下发展到四个军70000多人的武装。
1944年底汪精卫伪政权大势已去后,郝鹏举再给重庆政府频送秋波,表示愿意“反正效忠”,遂于日本投降后被国民政府任命为第23集团军总司令及新编第六路军总司令,奉命“光复”徐州。然而等到国军接收部队和大员到达后,郝部立即被缩编成为四个师,并被赶出徐州市区,驻防台儿庄一线。
(陈毅接见郝鹏举)
此处已是国军与新四军防区的接壤地带,等于说郝鹏举的部队被中央军和新四军夹在了中间,由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改任“徐州绥署主任”的顾祝同逼迫郝鹏举在前面搞摩擦打进攻,借我军之手解决伪军的意图比较明显。一向善于保存实力的郝鹏举深知形势不妙,产生了投奔新四军的念头。
经过接触和谈判,1946年1月初,新四军军长陈毅亲自接见了郝鹏举,答应了他有关起义的一些条件,1月9日郝鹏举的部队四师一团20000余人正式起义,改编为“民主同盟军”,同时发表起义通电。但是由于战事紧张和情况特殊,新四军并未对这支部队进行彻底改造,只派了少量政工干部,留下了这个家伙再次反水的隐患。
(朱克靖烈士)
到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面对国军大兵团对山东解放区的进犯,郝鹏举错误估计了形势,认为新四军难以抵挡,立场又开始动摇。不仅联系冯治安吴化文等西北军旧友,还给陈诚写信请求“归队”,甚至直接接受保密局的暗中指导,企图借举办“起义一周年大会”时机,诱捕陈毅等军政首长,所幸并未得逞。
1947年1月16日,郝鹏举实施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叛变,接受南京方面的“鲁南绥靖区兼第42集团军”番号,并且扣押了新四军代表、他在苏联的同学朱克靖,最终朱克靖烈士牺牲在南京保密局监狱中。
(郝鹏举)
而我华东野战军为稳定解放区形势,出动第二纵队迅速消灭了这支叛军,仅仅20天后的2月7日,就生俘郝鹏举本人。
陈毅最后一次接见了郝鹏举,痛斥他的反复无常,并作诗一首:教尔做人不做人,教尔不苟竟狗苟,而今俯首而就擒,仍自教尔分人狗。但当时并未立即枪毙这个叛将 ,而是关押起来等待审判,结果郝鹏举最终却自寻死路。
(汪精卫缪斌与东条英机)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历史上最精锐的五支部队,其中之一就是东晋的北府兵,而北府兵的将领刘牢之就是一个不断倒戈叛变的将领。因为北府兵的强大,所以尽管东晋末年风云变幻,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台,但只要得到了北府兵的支持,就会立刻掌握局势,而失去北府兵的支持,则很快就会兵败身死。
北府兵的由来
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在基本统一了北方之后,皇帝苻坚决定率兵南下,攻打东晋,双方在淝水两岸对峙,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前,东晋为了弥补兵力不足的问题,于是谢安就派自己的侄子谢玄镇守广陵,并在广陵募兵。
由于北方战乱,所以大量汉人南迁,由此形成了“流民”,这些流民的家园被毁,所以对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极度仇恨,而且谢玄在募兵时,不问出身和地位,只看其能不能打仗,所以这只军队虽然没有经过长期的正规训练,但自成立之初,就有着极为强悍的战斗力。
由于这些流民大多来自广陵、京口地区,而京口又被称作“北府”,所以这支军队通常被称为“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谢玄、刘牢之率领北府兵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大败前秦军队,此后,北府兵乘胜北伐,先后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刘牢之率领的前锋,一度打到黄河以北的邺城。
然而,在淝水之战中功劳最大的谢安和谢氏家族,在随后的政治斗争中却处于不利位置,谢安急流勇退,交出兵权,离开了朝廷中枢。而谢玄被也解除了北府兵的兵权,移镇东阳城,不久之后病逝。
谢玄死后,北府兵的领导权先是落入司马恬手中,后来又落到了王恭手中,此时我们的主角刘牢之,因为在一次和前燕的战斗中,救援不及,被以“怯弱畏敌”的罪名免去了官职。
刘牢之的第一次背叛
东晋自从建立以来,其朝政就为各大门阀家族把控,最早的是琅琊王氏,号称“王与马,共天下。”王导几乎可以与皇帝平起平坐,王敦起兵直接逼死了晋元帝。之后,王家后人兴趣转向了政治之外,出了很多人才,比如书圣王羲之。
琅琊王氏之后,就是颍川庾氏,代表人物是庾亮。庾亮之后,又是桓温,桓温之后便是谢安。所以,谢安执掌朝政时期,司马家族出来一个叫司马道子的人,他天天撺掇孝武帝疏远谢安。在他看来,这些门阀家族没有一个好东西,他们都是觊觎司马家族的皇位和权力。
谢安有一个女婿,叫做王国宝,因为谢安没有用手中的权力给他安排足够高的职位,所以便怀恨在心,投靠了司马道子。正是在司马道子和王国宝等人的逼迫下,谢安才被迫退出了政治中心。
后来,孝武帝被张贵人所杀,儿子司马德宗继位。司马道子成了皇叔,便以此身份把持朝政,重用王国宝这类的小人,搞得整个朝廷乌烟瘴气。
这个时候,镇守京口的王恭坐不住了,他手里掌握着最精锐的部队北府兵,当然不肯眼睁睁看着司马道子如此胡闹,于是出兵讨伐。司马道子准备不足,于是选择了息事宁人,下令处死了王国宝等人,王恭也就率领北府兵回到了京口。
但司马道子心里并不服气,他命王愉为江州刺史,作外藩以作屏卫,于是王恭二次起兵讨伐。这一次,司马道子没有屈服,而是派儿子司马元显出兵抵挡。
第一次起兵讨伐时,王恭就起用刘牢之为司马,后来又兼任晋陵太守。然而,王恭出身高贵,从心底里是看不起刘牢之这类从底层升上来的军官的,所以只是利用刘牢之为他打仗,其实并不如何尊敬他。
对于这一点,刘牢之心里很清楚,所以十分怨恨。而还有一个人也看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王恭此时的对手,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知道刘牢之对王恭不满,于是派人去策反刘牢之,并许诺事成之后,让他取代王恭的地位,成为北府兵的首领,刘牢之左右权衡之后,答应了下来。
而就在此时,王恭也得到了刘牢之要背叛的消息,但因为告密之人素来和刘牢之有仇隙,所以王恭不信。不仅不信,而且还设下酒宴招待刘牢之,并任命他为前锋,把全军最好的士兵和装备分配给他。这就是王恭的一厢情愿了,这一点小恩小惠是不可能改变刘牢之造反的想法的,所以当刘牢之离开之后,立刻背叛王恭,归顺朝廷。
刘牢之的背叛,导致了王恭的迅速失败,最终王恭兵败被捕,押到了建康。临刑前,王恭吟诵佛经,理顺胡须鬓发,毫无惧色。死后家无钱财布帛,惟有书籍而已。
刘牢之的第二次背叛
王恭死后,刘牢之果然代替王恭,接管了兖、青、冀、幽、并、徐、扬七州及晋陵的军务。但刘牢之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军中司马,属于低级将领,靠着出卖主子,一下子成了北府兵的首领,手下诸将当然不服。
为了建立威信,刘牢之一边在军中安插亲信,一边发动了讨伐孙恩的战役。孙恩本是五斗米道的教主,趁着王恭起兵时造反,刘牢之统率大军东征,果然北府兵战斗力强悍,很快就打得孙恩全军覆没,不得不逃到了海上,成了海岛。而刘牢之凭此一战,声威大震,也在军中树立起了威望。
而司马元显在打败了王恭之后,声望已经超过了父亲司马道子,于是从此之后渐渐取代了父亲,掌握了朝政大权,郁闷的司马道子只好天天借酒消愁。
公元403年,司马元显出兵讨伐荆州太守桓玄,并任命刘牢之为前锋都督。桓玄是在王恭起兵时,趁乱夺据了荆州,渐渐地不受朝廷节制。司马元显对桓玄非常忌惮,此次讨伐,也意在一举解决这个最大的麻烦。
但是,对这场战役刘牢之很没有信心,他觉得桓玄从小就享有英名,如今又凭仗江南之众,自己根本打不赢。而且,就算万一打赢了桓玄,到时候功劳太大,反而会受到司马元显的猜忌,于是犹豫不决。
刘牢之的这点小心思,被桓玄看了出来。他派人去劝说刘牢之,“如今足下与桓公为敌,战败了将会遭到灭族之灾,战胜了同样会遭到灭族之灾,出路在哪里呢?与其头足异地,身败名裂,为天下人所耻笑,不如调转戈矛,保住自己的富贵,这样就可以使自身高位固若金石,英雄美名如天长地久。”
刘牢之深以为然,于是下定决心投降了桓玄。
刘牢之的背叛,导致了司马元显的战败,很快桓玄的部队就攻破了建康,活捉了司马元显。司马元显及其六个儿子,以及众多部下,都被桓玄斩首,司马道子也被毒死。
刘牢之的第三次背叛
刘牢之第一次背叛王恭,还算能说得过去,毕竟那个时候司马道子代表的是东晋朝廷,王恭属于叛乱。但是,第二次背叛司马元显,那就实在说不过去了,因为此时的桓玄属于叛军。
因此,在刘牢之第二次背叛的时候,北府兵中已经有很多人不满了。而与此同时,他的新主子桓玄也不待见他。一是因为桓玄同样瞧不起出身低贱的刘牢之,二是因为桓玄对战斗力强悍的北府兵心有忌惮。
于是,在司马元显被杀之后,桓玄立即任命刘牢之为征东将军、会稽太守,将其调离京口。这就是明摆着就夺走刘牢之的兵权啊。可是,刘牢之在这乱世中能够生存下来,靠的就是这支北府兵,如果失去了对北府兵的领导权,那他就是一块任人宰割的砧板上的肉而已。
所以,当刘牢之得到这个任命的时候,非常愤怒,长叹道:“才刚刚开始而已,便削夺我的兵权,不久以后,大祸将会降临了!”于是召集部将,准备背叛桓玄。
然而,这一次部将们不肯再跟随他背叛了,他们说,“事不可者莫大于反,而将军往年反王兖州,近日反司马郎君,今复欲反桓公。一人而三反,岂得立也。”于是,众将一哄而散,这其中有一个当时还不起眼的将领,叫做刘裕,后来成了北府兵的首领,并最终篡位称帝,建立了刘宋政权。
而刘牢之则心灰意冷,尤其是误以为儿子刘敬宣之后,选择了上吊自杀。
综上所述,处在历史演变关头的刘牢之,心中并没有自己的理想。他一生戎马,但都是为当权者驱驰,目光是非常短浅的。他不能综观时局,也就无法合理地运用强大的北府兵。刘牢之先后屈服于司马氏皇权的名分和士族桓玄的社会影响,是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的,相比较于他的晚辈刘裕,刘牢之的表现实在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