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超发货币就会物价上涨(货币超发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网友提问:

为什么货币超发会导致物价上涨?它的具体逻辑原理是什么?

优质回答:

货币一超发,马上就会导致物价上涨,这个原理很简单:本来市场上1元钱可以买1件商品。而由于货币超发,社会上的货币增加了一倍,而相对应的商品却没有增加,这就必然会导致原来1元1件的商品涨到2元1件,货币的购买力在下降。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生产多少社会财富,就印发多少货币,稍微多一些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货币超发必然会导致物价上涨,只不过有时货币超发的资金跑到房地产、基建投资中去了,国内商品涨幅一时并不明显,国内通胀率总体维持在3%左右。

实际上,货币超发有一个传递的过程,并不是今天货币一超发,明天国内物价就会马上涨。货币超发后先进入到金融体系内,再有既得利益者从银行贷到廉价的贷款,然后再跑到市场上使用,这个时候国内商品市场的物价还没有上涨,所以最先从银行贷款去购买商品的企业或个人是最划算的。等到普通职工或退休人员拿到的超发货币,早已经是转手好几回,物价早已经涨上来了。所以,货币超发最先的受益者,就是能贷到廉价资金的既得利益群体。

我国货币超发主要是由于每当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为了稳定经济,央行希望通过充裕的流动性来刺激经济增长,或者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这样的效果都并不是十分理想,却反而会进一步造成一些后遗症:第一,超发货币无处可去,只能跑到房地产市场,导致国内资产泡沫继续上涨。今年上半年M2规模增加了15万亿。在全国各中小城市房价轮涨一番之后,今年以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价又出现微涨。不过,货币超发对房价推动的力度正在衰弱,上半年即使房价上涨也只在2%以内涨幅。

第二,货币超发之后,大量的资金流向基建投资项目,而基建投资,就要拿超发货币到社会上购买大量的商品,再加上猪肉价格上涨,于是国内的通货膨胀上半年居高不下。由于货币超发资金只进入到部分商品当中,并没有全部进入到所有商品领域,再加上今年经济不景气,老百姓收入减少,消费能力降低。所以从严格意义上看,现在国内是部分物价出现了通胀,而另一部分工业用品领域却出现了通缩情况。

第三,国内货币超发还是比较严重的,今年GDP估计可达到100万亿人民币,而目前M2规模已经达到了207万亿人民币,不管怎么说,M2是GDP的2倍,而美国M2规模是GDP的75%。从目前情况看,靠货币超发对经济拉动作用越来越弱,2009年是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在目前货币超发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有限,边际效应在越来越弱,与之相反,货币超发不仅会带来通胀、还有资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率快速上升。

当一国超发大量货币之后,马上有大量资金流向各类市场,最大受益者就是最先拿到超发货币的人。而多数百姓除了感受到本国货币对商品的购买力给削弱了,引发通胀之外,还会继续推升资产泡沫。实际上,靠货币超发来拉动经济,最多会在短期内带来一些较强的剌激性,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实际上,超发货币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弱。如果说,美国超发货币,还可以向全球转嫁风险。而其他国家如果超发了货币那受苦难的只有本国的普通居民,历史上有委内瑞拉、津巴布韦等国家就是货币超发的经典案例。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老祖宗的一句经典语录说得多么有智慧:物以稀为贵。

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货币多了当然就不值钱了,不值钱了,用它来兑换别的商品的时候,自然就需要支付更多的货币。

再说得有逻辑性一点,就举个例子吧。

当你没钱的时候,是不是买东西都会选择更便宜的买,能不买的就尽量不买,这是很正常的消费逻辑吧。这时候就是一种供应大于需求的状态,商家就算想要卖高价,因为消费者没钱,价格也上不去。

但是,如果有一天货币多了,消费者有钱了,你的消费观念也就发生变化。原本只能花1元钱,现在你可能愿意花1.5甚至2元。而此时,因为商家销售的商品数量还不够多,但消费者忽然多了,需求变大了,就处于供应小于需求的状态。于是商家就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他们可以提高售价。而消费者会觉得,反正自己钱多了,而且现在商品不是那么多,能买到总比买不到好,于是也愿意多花一点钱。

这就是物价上涨的基础逻辑。

但是,商家此时的心态也变了,他们赚了更多的钱,就会想赚更多,于是就会扩大生产,提高商品供应量。而供应量增加之后,就又改变了市场上商品的需求和供应不平衡的关系,就会让物价重新回到一个平衡状态。这是理想的状态。但是现实却不是这么理想,商家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很可能盲目扩大生产,甚至扩大到非常离谱的状态,导致市场上的供应大大高于消费者的需求。最后出现生产过剩,卖不出去的结果,这就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这就是市场经济中,先从疯抢再到无人问津的经济危机悲剧!

其他网友回答

货币超发就是发行的货币总额超出了经济价值总量值,也可以说货币增速超出了商品生产的速度。

我们可以用简单的例子来做解读:

社会商品只有一种,鸡蛋,总共100个,这时候总共发行了100个1元硬币,这时候鸡蛋价格就是1元1个。

养的一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一年过后加上原来的100个,总共有了465个蛋。但是货币每天发行2元,一年后总共有了830个硬币,这个时候,一个鸡蛋就是1.78元了。物价上涨了,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通货膨胀,钱多了,购买力降低了,货币贬值了。

可是如果总共养了3只鸡,每天下3个蛋,一年后就有了1195个鸡蛋,货币还是按照每天发行2元的速度,一年总共830个,这个时候鸡蛋就是0.69元一个了,这就是通货紧缩,货币增速没有跟上生产速度。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商品,根据需求关系价格涨跌不一,但是总体是上涨的,也就是货币增速超出了经济增速。

物以稀为贵,货币本身也是有价值的,一旦多了,价值就会降低,购买力就会减弱。

当一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家就有了涨价的理由。他们会根据需求或多或少涨价,只要需求没有明显减少,库存与厂家生产速度保持基本平衡,他们就可以一直维持高价,甚至继续涨价,直至库存不断增加,厂家生产的商品开始积压。

接下来我们简单解读一番房子和猪肉。

房子的需求多数都不是刚需,而是投资需求,其中大部分资金都来自于银行贷款。只要银行无限量供应货币,炒房客们就有了足够多的弹药,有多少楼盘买多少楼盘,楼市供销两旺。开发商看到房子热销,也大力拿地,兴建更多楼盘,贷更多款,融更多资金,土地也能拍出更高的价格,房子的定价也越来越高。相应的,庞大的需求下钢铁、水泥、沙子乃至建筑工人都涨价了。

猪肉也是同样的道理,几年前各地限养禁养,很多个人养殖场被拆,随后非洲猪瘟蔓延,大量生猪死去,其中就有很多母猪。如此一来,生猪缺口越来越大,需求没有明显减少,而养殖需要时间,小猪供应不上,于是就有了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结果。养殖户们会涨价,经销商们也会涨价,最终达到一个平衡。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我们得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得站在整个国家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整个国家全社会一定时期内(比如一年)的产品产出是有数量限定的,不管是服务产品还是实物产品,大致都是可以用单位计量的。而在同时,整个国家全社会流动的货币,不管是现金还是可以随时支付的货币,也就是M1也是有数量的。那么我们从大范围意义上的产品价格=货币数量/产品数量,整个大公式来计算,全社会产品的平均价格,比如为2元,那么,当前整个全社会的产品平均价格就是2元。

然后,央行开始大放水了,央行增发货币出来了。通过银行贷款的形式,向企业、社会单位、个人投放货币。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上段已经说了,在一定社会时期内(比如一年),全社会的产品,不管是服务产品,还是实物产品,数量都是限定的。如果同时期,全社会流通的货币数量增加了,那么我们用那个产品的大公式的计算:产品价格(?)=货币数量(增多)/产品数量(不变),那么全社会平均产品价格是不是就上涨了?这就是大范围意义上的原理。

那么这个公式背后的微观原理呢?首先,央行增发出来的货币是需要通过贷款形式向全社会进行投放的,那么企业等社会单位获得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以及利率就会下降,那么企业的生产欲望就会增强,也更愿意投资。那么这个时候,全社会大范围的企业就会走上扩产之路,产品数量在一定时期内会增加,理论上说,产品数量增加的幅度与货币数量增加的幅度会相匹配,那么全社会平均产品价格不会有太多波动。

但是,上段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都是理想的情况,因为贷款从央行拿出来后,不是所有的贷款都会去实体经济扩产增能,一部分资金,甚至大部分资金会流入到资金回报率见效更高更快的领域,比如前些年的房市、金融,今年的股市等等,都是这种逻辑下的产物。在这种逻辑下,全社会地租上涨,企业融资资金成本也会上升(因为流入实体经济资金少,但是需求量又大),进而推导到了全社会的生产成本上升,比如物流成本、租金成本、原材料成本(因为生活成本上升会导致企业工资支出增加,变相推高企业成本)等,那么既然上游原材料供应链成本上升,那么中下游的产品链同步成本推高,这就造成了最终产品的价格上升,最后就是全社会产品平均价格上涨的微观逻辑链条。

好了,本文用相对通俗的语言从宏观及微观领域分析了货币超发导致物价上涨的通胀逻辑,码字真的不易,请未加我关注的朋友可以加我关注,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通货膨胀的逻辑我就不解释了。

第一个涨价的人是发现市场上想买自己东西的人多起来了,钱多了,那么涨价,价高者得就理所应当。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