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时海军实力如何?
优质回答:
被称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舰队,船上可种蔬菜,养肉食动物
其他网友回答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
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 ),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 ,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在郑和下西洋前,中国造船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约 在唐代,中国人已经发明水密隔舱、车船、平衡舵、开孔舵。在船型方面,宋元时期,中国海船的船型已经定型,其中以福船、沙船、广船最为著名,被认为中国古代的三大船型,又尤以福船应用最广、影响最大。在海船船壳结构上,中国海船采用搭接法,形成“鱼鳞式”结构(亦称“错装甲法”结构),从而使船壳板联结紧密严实,整体强度高, 且不易漏水。船舶载重量也相当可观,南宋时已可达万石以上;在载客量上,大海船可载乘客千人,在船舶人居环境上,中国海船可以做到生活设施齐全,配备洗漱设施,设有可以携带家属的幽雅客房,备有充裕的食品, 甚至在船上养猪、种菜、种药材、酿酒,以及种植盆景以供观赏。
根据《郑和航海图》,郑和使用海道针经(24/48方位指南针导航)结合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于对船上储存淡水、船的稳定性、抗沉性等问题都作了合理解决,故郑和的船队能够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很少发生意外事故。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相应旗语。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情况,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下雨,配有铜锣、喇叭和螺号也用于通讯联系。
在天文航海技术方面,中国很早就可以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测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郑和船队已经把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结合起来,提高了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人们称“牵星术”。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通过测定天的高度,来判断船舶位置、方向、确定航线.,这项技术代表了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
在地文航海技方面,郑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术,是以海洋科学知识和航海图为依据,运用了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按照海图、针路簿记载来保证船舶的航行路线。航行时确定航行的线路,叫作针路。罗盘的误差,不超过2.5度。
关于航海图,英国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指出:关于中国航海图的精确性问题,米尔斯(Mills)和布莱格登(Blagdon)曾作了仔细的研究,他们二人都很熟悉整个马来半岛的海岸线,而他们对中国航海图的精确性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关于题主提出的问题,下西洋的军事能力如何?为了与历史相符,查阅档案,很是花了点功夫,据记载,第四次郑和下西洋,时间是在永乐十年(1412年)十一月,成祖命正使太监郑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统军二万七千余人,驾海舶四十,出使满剌加,爪哇,占城,苏门答剌,柯枝,古里,南渤里,彭亨,吉兰丹,加异勒,勿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等国。 船队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出发,其中使团中包括官员868人,兵26800人,指挥93人,都指挥2人,书手140人,百户430人,户部郎中1人,阴阳官1人,教谕1人,舍人2人,医官医士180人,正使太监7人,监丞5人,少监10人,内官内使53人其中包括翻译官马欢,陕西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指挥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 郑和先到占城,奉帝命赐占城王冠带。到苏门答剌时,苏干剌刚刚弑君篡位,明朝方面认为他是“伪王”,他则恼怒明廷不赏赐自己,遂率大军截杀郑和船队。郑和率明军以及当地部队奋战并获胜,追击到喃渤利国,生擒了苏干剌。(费信称郑和是奉明成祖消灭苏干剌,恐误)船队还曾在三宝垄休整一个月,期间郑和、费信常在当地华人回教堂祈祷。郑和命哈芝黄达京掌管占婆华人回教徒。此后,船队首次绕过阿拉伯半岛,航行东非麻林迪(肯尼亚)。 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郑和船队回国。 九月,郑和等人献俘于北京,明廷诛杀苏干剌,赏赐立功将士。 同年十一月,麻林国等国使者向明廷进献“麒麟”等兽。 (此前,榜葛剌特使也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进献“麒麟”。 )此“麒麟”被认为可能是长颈鹿,显示出郑和使团首次对东非沿岸国家所进行的访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由此数据可以非常明白的算出郑和下西洋时的兵力配置,乃至于大明水师的人员配备情况都可以一并推算出来,整个舰队一共士兵26,800人。指挥93人都指挥两人。医官医士180人。以上人员就是士兵主力。分别于40艘船上。除开战斗使用的马船,还有专用的淡水船。医光基本上是每艘船都配有至少4人以上,马船每艘船水师兵勇至少达到了700人,其中指挥2人,百户至少10人,其他官员由于未写官职暂且分出一半是外交,一半是船只运作与兵营管理文书等等,这样一来就非常明白的知道了郑和舰队的军事实力与明水师的人员配置与管理运作,以及水师对于其他国家的比较而言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就郑和抓陈祖义与苏干刺,一次是5000职业海盗偷袭郑和舰队准备抢了就跑结果被郑和连人带船杀得片甲不留陈祖义抓回京师当着大小国家使节杀头了事,苏干刺也是一样,不过是陆战,同样抓回京师杀头了事,真正做到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当然历史上就有过对当时战舰的描写对我们了解明水师的装备与兵器配置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其中据《明会典》记载,凡海运随船军器,洪武年间定,每船有:黑漆二意弓20张、摆锡铁甲20副、弦40条、碗口铳4门、黑漆钅比子箭20支、箭200支、手铳筒16个、蒺藜炮10个、火枪20条、铳马1000个、火攻箭20支、神机箭20支、火叉20把。当时已经是火器为主。其中出现最早的对海反舰武器就是当时出现的,这样武器就叫作火龙出水。下图就是描绘的堪称明朝巡航导弹的火龙出水的复原画面,简直比起后来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还要厉害的多。还领先几百年,火药的发明国家真不是盖的。
由此可见当时的明水师之强,是强到骨子里的强到血液中的,并且郑和带领着当时全世界范围内地表最强舰队八方宣威,维护大明的尊严,凭借着七次西洋之旅,协助朱棣建立了以中国为主的特有的亚洲势力范围,将舰队所到之处的数十个沿途国家纳入朝贡体系,让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第一次做到了真正的万国来朝四海升平,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辐射至整个沿海诸国乃至整个东南亚所有国家都成为我们的属国,地缘政治学体现得淋漓尽致,美国这一百多两百年玩的这些地缘政治以夷制夷策略,我们的老祖宗在七百多年前就已经玩腻了,所以郑和不愧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航海家,没有之一,还是一个优秀的海战军事家丝毫不差施琅。也是在永乐时代与建设北京紫禁城的越南安南太监阮安齐名的两大历史上最正面的太监之一。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
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明朝海军的实力,一句话,冠绝全球。
其实不止是郑和下西洋时期,贯穿整个明朝,明朝海军的实力都是当时全球首屈一指的。曾经美国的《国家利益》杂志曾经对全球历史上各个时期实力最强大的五大海军进行了排名,而中国明朝海军也榜上有名就,处于低十四世纪到第十五世纪的最强海军之列。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随船舰队约有一百艘船,其中共分为五类,即宝船,粮船,马船,坐船,战船,分别对应如今的航母舰队群的航母,补给舰,运输舰,战斗舰等,可以说当时的郑和下西洋就已经是成建制的航母舰群了。放到今天,美国也拍马赶不上。
舰队中最大的宝船,排水量根据记载约为1000吨,不要小看这个数字,彼时86年后的哥伦布的探索船最大也不过是100吨,相差不可以道里计。
而且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还经历了数次海上战斗,比如全歼了海盗王陈祖义手下五千多人,陈祖义本人也被生擒送北京接受处罚。此时陈祖义也有战船100余艘,但是郑和处变不惊,奇谋妙计频出,最终生擒陈祖义。
而在苏门答腊事件中,郑和率领的明朝海军也成功处置了苏门答腊的叛乱事件,辅助了苏门答腊小王子登基。虽然这次战斗是在岸上,但是仍然可以视为海军的战绩。
第三次是捉拿了锡兰山国王,据说当时锡兰山国王对明成祖的册封不敬,还企图谋害郑和抢劫金银,于是被郑和的两万余人灭国,并擒拿了国王,还送到了北京。
以上种种,不知道如今的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办到。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若问明代郑和时期海军实力如何 可用“独步天下”形容 为我国家开天辟地以来之卓绝 国人于此多了然于胸 兹但以史家著述披露之 不再赘言 如下:
郑和受大任于太宗三年 使西洋 “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 (《明史·卷三百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郑和传》)郑和下西洋 油画
和于太宗五年自西洋还 泊旧港 将欲抚海贼陈祖义 夫陈祖义者 广东人 脱罪避居旧港 暴横掠过客 至是和挟天威欲降之 然则祖义欲诈降潜谋邀劫和 为施进卿发于和 和遂遣兵攻之以擒祖义 并“诛其党五千余人。”将“祖义械送京师(引者按:南京),斩于市。诸番闻之,皆(以输入法故 不能表出)服。”后太宗诏设旧港宣慰使司。(《殊域周咨录·卷八·真腊·三佛齐》)
又五年至苏门答腊 有其臣苏干剌者柄国 方欲弑其主自立 且怨朝赐不及彼 遂“领众数万邀击官军。” 为和大败去 遁喃浡国 和遣兵薄其国 获其与妻子 献于北京 太宗怒 诛之 “番夷闻之震慄。”(《殊域周咨录·卷九·苏门答腊》)《剑桥中国明代史·郑和的海上远航》
又七年至锡兰 其国主贪暴 诸番皆苦 至是和至 其主“骄倨不恭”且“令子纳款索金宝”和恶之 不与 遂“潜谋发兵数万劫和舟”乃先伐木拒险 意为绝和去路 为和识破 乃与其下谋曰:“贼众既出,国中必虚,且谓我军孤怯,无能为。如出其不意,可以得志。” 遂帅从兵二千 “夜半,间道衔枚疾走抵城下,约闻炮则奋击,入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 至九年回朝 献阙下 太宗令择其支属贤者更立之 十年 太宗欲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乃佑之 另立耶巴乃那为其国王 (《殊域周咨录·卷九·苏门答腊·锡兰》)
通过以上史料大抵可见当时明朝海军的实力 永乐大帝通过下西洋把西至阿拉伯海岸及东非海岸的沿印度洋海岸各国纳入大明帝国的政治势力之下 而永乐大帝之所以要开创此一海上远航壮举 无疑与其篡位有一定关联 即为了使得其威名远播的正统地位之渴望 他为了向他那些宗室兄弟及侄子们展示其伟大而进行 并且包括对蒙古的征讨及申讨安南 编修永乐大典 设置奴儿干等等故事
通过强大的武力及富强使得东南亚国家对明朝的富强及武功有了深刻印象 这些国家也在以后与明朝沿海地区之贸易逐渐上升 与之相关的即是朝贡体系贸易的运行 而本章不在于此方面进行阐述 只是稍作提及
综上所述 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