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台湾评价施琅(施琅的那篇奏折使康熙下定决心要留住台湾)

网友提问:

康熙收复台湾时,为什么会启用施琅,施琅又发挥了多大作用?

优质回答:

施琅是明末清初的优秀军事战将,最初是明朝将领,后来投降清朝。作为降将,施琅的结局,相比孙可望、郑芝龙等人,要幸运得多。他在清朝的功业以及仕途,与台彭密不可分。

降清之后,专心孝忠大清

顺治三年,清军平定福建,施琅随郑芝龙投降,然后与清军一起,继续平定明朝残余势力。郑成功拒不投降,而且企图策反施琅,施琅不肯。

于是,郑成功派人逮捕了施琅,并拘禁他家人。施琅逃脱,但其家人大多被杀害。

顺治十三年,施琅追随清军定远大将军济度打败郑成功,因功而被升为同安副将。

康熙元年,施琅升任水师提督。这时的郑成功已经去世,郑经企图来犯。施琅招募荷兰水手,配合靖南王与福建总督,率兵退敌。论功行赏时,施琅被加授右都督,后又升为靖海将军。

康熙亲政前,对郑经主要以剿为主。施琅三次远征郑经,但皆因天气原因,以失败告终。

随着康熙与鳌拜矛盾的激化,再加上大清内部需要休养生息,因此,清廷对郑经的策略改为合谈为主。施琅受命,两次赴台招抚,但郑经方面却表现得很轻视,没有派重要人员出面商讨。

于是,施琅两次上书朝廷,提出“台湾剿抚可平”、“寓剿于抚”的策略。但朝廷并没有采纳施琅的意见,而且调他进京,授其为内大臣,并裁去水师与水师提督。康熙这样做,充分释放出对郑经和平谈判的诚意。

在朝廷平“三藩”时,郑经又借机出来蹦哒,他派刘国轩为总督,并赐其尚方宝剑。刘国轩统兵数万,先发制人,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郑经表面势不可挡,实际上是强弩之末。这一点,被福建总督姚启圣所觉察,他说:

“贼兵不过三万,虑其聚集而势雄。今得诸邑,必当分众把手,众分则势弱,势弱则破之易也。此兵法所谓兵多贵分,兵少贵合者。”

康熙出动三路大军讨伐刘国轩,还组建新的水师。随着三藩的平定,清军越来越强,刘国轩却越来越吃力,最后只得撤回台彭。

康熙二十年,郑经病故,十二岁的郑克塽继位,郑氏方面内部混乱。姚启圣得知后,认为这正是“天亡海逆之时也”。但事关重大,他马上与各方将领商讨,然后联名向康熙上奏:

“会合水陆官兵,审机乘便,直捣巢穴。台湾孤悬海外,处处接险,统师远剿,时地难测,非臣等所敢擅定也。”

康熙接到姚启圣的奏折后,随即下令福建文武大臣,剿抚并用,相机行事,务必收复台彭。

然而,原水师提督万正色自从收复金、厦后,就主张防守海疆,反对跨海作战,认为“台湾断不可取”。水师提督是能否平台的关键人物,让反对出兵的万正色继续担任水师提督显然是不合适的。

康熙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并征求多方意见,决定再次启用施琅

在康熙十七年,姚启圣就曾力荐施琅“堪任水师提督”,但被康熙否决。这倒不是康熙不识施琅才干,而是施琅的长子与侄儿在郑氏军中任职,不方便使用。

后来,施琅的子侄因擒拿郑经失败,全家都被灭口。姚启圣得知此事后,马上报告康熙,并再次举荐施琅。

康熙为了万无一失,还做了详细的调查,还特地征询李光地的意见。李光地也表示,施琅可堪重任。

在姚启圣与李光地的举荐下,康熙任命施琅为水师提督,并给予其全面支持。当时,朝中有许多臣子认为施琅“不可遣,去必叛”。康熙认为,如果没有施琅,“台湾断不能定”。

施琅“生长滨海,总角从戎,风波险阻,素所履历”,因此,对于海上的形势了如指掌。康熙初年,他在清廷克复金、厦后,就向康熙表过决心,希望带领一只水师,攻克台彭。这次康熙的任命,正好也符合他先前的心愿。

不负康熙厚望,决胜澎湖

施琅到了前线后,立刻整顿军备。他深知总督、巡抚不熟悉海战,担心在指挥作战时受到掣肘,以至影响战事。因此,他力争“专征台湾”的指挥权。

康熙并没有同意施琅的请求,只是将总督、巡抚作出权力分工:

“总督姚启圣统辖全省兵马,同提督施琅进取澎湖、台湾,巡抚吴兴祚有刑名钱谷诸务,不必进剿——《清圣祖实录》”

到了工作中,施琅与姚启圣摩擦不断,两人矛盾主要集中于形势的估计、用兵方略以及剿抚问题。

姚启圣的侧重点在招抚,他出任总督后,便推行各种形式的招抚奖励条款,郑氏投诚官兵,按贡献大小,一律给予大小不同的奖励。为了让招抚常态化,他还另外建立修来馆,派专员负责招抚。此外,他还派间谍潜入台彭,对郑氏内部进行策反。

姚启圣的招抚活动,对瓦解郑氏内部起到重要作用,但他对武力征剿缺乏信心,一直认为“无可破可剿之机”。

施琅主张“寓剿于抚”,将重点放在了剿上,他给康熙建议是:

“先取澎湖,扼其吭,拊其背,逼其巢穴,使其不战自溃,内谋自应。”

总督、提督的争端越闹越大,而且相互指责,最后,康熙采纳明珠的意见,授予施琅专征之权。

施琅奉旨专征,立刻率领水师官兵,浩浩荡荡进兵澎湖。敌方倾巢出动,清军奋勇出击。经过一番海战,清军焚烧敌船百余艘、敌兵无数,并成功拿下澎湖。

澎湖决战,基本上摧毁了郑氏的军事力量。接着,施琅下令优待俘虏,严禁乱杀战俘,希望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

郑氏集团眼见大势已去,交出延平王金印,投降清廷。至此,清廷顺利收复台湾,施琅因功被晋爵靖海侯。

秋媚说:施琅虽是降将,却对大清忠心耿耿,不像吴三桂等人那样反复无常。在收台的过程中,他功不可没。

其他网友回答

康熙在收复台湾时为什么启用施琅,施琅有多大作用?

因为收复台湾非施琅莫属,于公于私、于恩于怨,于才于志,施琅都是收复台湾的不二人选。可以说,施琅收复台湾,也为康熙获得清圣祖的庙号加分不少。

康乾盛世的缔造者、奠基者清圣祖康熙皇帝,其一生堪称传奇。他智擒鳌拜、他勇平三藩、收复台湾、驱逐罗刹、亲征噶尔丹!收复台湾那年是1683年,康熙正值而立之年,而完成收复台湾的人正是施琅。

为什么是施琅而不是别人?

小姐姐讲史认为原因有四:

第一、施琅擅长水战。

施琅的祖籍是河南固始人,但他的老家在福建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晋江就归马可波罗笔下的世界第一大海港——泉州市所管辖。晋江本身就濒临大海,而施琅在小时候就是一个弄潮儿,可以说得上是浪里白条张顺一样的人物。

施琅年少时,就加入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队伍,施琅说得上久经战阵。清朝当时几乎没有像样的水师,而“浪里白条”的施琅,熟悉海洋的天时地利,非常善于海上作战。尽管施琅反复无常,但清朝收复台湾必须找“内行”、找“专家”,更何况施琅非常了解明郑王朝(东宁王朝)。

第二、施琅知己知彼。

在郑芝龙的队伍里,施琅堪称老资格,他参军早,久经战阵。可以说对郑芝龙的队伍简直是了如指掌。说起老资格,施琅甚至比郑芝龙的长子郑成功还老呢。至少在年龄上,施琅比郑成功还大三岁呢!按照《孙子兵法》所言,打仗最讲究的就是知己知彼,唯有如此,才能先胜后求战,从而百战百胜。有句话是最危险的敌人就是最了解你的人,更何况施琅背靠清朝,有志于此。

第三、施琅志在于此。

在清朝,施琅被列为贰臣;可在台湾的回归上,施琅是当之无愧的一贤。有志者事竟成!施琅有一个梦,那就是收复台湾统一祖国。施琅为了收复台湾,遭到了很大阻力。比如“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就很不看好施琅,他认为漂洋过海收复台湾太冒险,会损兵折将的。施琅是贰臣,有鳌拜的阻拦,不仅他的建议石沉大海,就连他这个福建水师提督(全称是提督军务总兵官)的官职也给罢免了,在北京整整待了13年。不过,他的意志并没有消沉,反而时刻关注东南局势,这就是所谓的“有志之人志不移”。

第四、施琅仇恨郑成功。

郑成功最恨清朝,清朝把已经投降的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郑芝豹(郑成功五叔)、郑彩等族人先后被杀。可以说清朝之于郑成功,那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同样的施琅之于郑成功,也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想当初,施琅随郑芝龙、郑芝豹、郑彩等人投降清朝之后,投降的郑芝龙家族死于非命。幸运的是施琅,就在清朝很好地活了下来。不过,施琅的境遇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和他的叔叔施福、好友黄廷卖力地为清朝攻城掠地。和清朝并不信任他,反而想要趁机灭掉他这支力量。郁闷的施琅不甘坐以待毙,一怒之下趁了个机会,又回到了郑成功的部队之中。

郑成功对于“好马又吃回头草”的施琅非常欢迎,施琅也是如鱼得水,奋发有为。不过,有一件事,让两人的关系迅速处于不共戴天!因为这件事,郑成功抓了施琅,杀了施显,杀了施大宣。施显是施琅的老弟,施大宣是施琅的老爸,施琅也是在心腹和民众齐心搭救下,再次降清。郑成功杀了施琅的老爸、老弟,是因为施琅杀了曾德。曾德和施琅是同事,都是郑芝龙的手下,郑芝龙投降后,曾德和郑成功走得很近。施琅“好马又吃回头草”后,郑成功令曾德受施琅节制。曾德不甘位居人下,但他才不如施琅,施琅如鱼得水的背后是郑成功对他的不满。施琅很有才,但有才的人也有脾气,施琅多少有点桀骜不驯。

郑成功上岸剽掠,用以抗清,施琅立即反对,说他这是以己之短击人之长,而且以剽掠确保粮草那是抱薪救火。郑成功很生气,夺了施琅的权,让施琅上岸——厦门。这厦门是郑成功的叔叔郑芝莞守城,清朝大将军马得功偷袭。郑芝莞一看架势不对,立即脚底抹油,草民施琅率领60余人,疯狂反击。杀了马得功的弟弟,差点抓住马得功,牢牢地守住了厦门。

郑成功非常开心,一下子赏了他二百两白银。拿着白花花银子的施琅却很生气,他最想要的不是钱而是官复原职。施琅就向郑成功倒苦水,还说自己看破红尘,要青灯古佛一生,郑成功的态度基本就是“随你”俩字。给他派了工作,让他去募兵,施琅非常生气,一怒之下变成了光头施琅。曾是其手下的曾德,却经常往郑成功那里跑,施琅太生气了。说不定还会想“曾德会不会告发他。”施琅怒不可遏就把曾德给杀了,当时郑成功派人下命令不让施琅杀曾德。施琅违反命令,立即杀害了曾德。这可把郑成功气坏了,施琅的弟弟和爸爸就这样被杀了。

施琅有多大作用?

施琅作用很大,既可以说是主要作用是重要作用,简述如下:

施琅有点像伍子胥,最初一心要报仇,慢慢地他将把国家统一当做“报仇”。为了消灭郑氏,统一台湾,他蛰伏了13年。在这13年里,他没有一天不关注台湾,为如何收复台湾,统一祖国而殚精竭虑。

13年后,康熙认同他的剿抚并重的策略,他又宵衣旰食,夜以继日地打造精兵强将,并着力实现船坚炮利。他还亲率大军,乘风破浪,知其守军,攻其不备,兼用奇正之兵,一举登岛。

施琅强兵压境后,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采用攻心术!郑成功和他有杀父之仇,但他为了获取台湾的民心,主动去祭拜郑成功之庙,并给予了郑氏父子很高的评价。此等胸怀,非伍子胥可比,足以和郭令公(郭子仪)将军相比。想当年,郭子仪的祖坟被挖,皇帝要严查此事,郭子仪却反思自我,不让追查。

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一天,那个人!在1683年的8月13日,施琅正式收复了台湾。他这个靖海侯可谓当之无愧,就是他的儿子施世纶,也是一代廉吏。我们所熟知的三公案(《包公案》、《施公案》、《蓝公案》)中的《施公案》主角就是施世纶,这已经和包拯齐名了。

其他网友回答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三国时期,吴人编写的《临海水土志》,就已对台湾作过明确记述,三国时孙吴政权曾派人去台湾考察、居住。到明中期,大陆赴台开拓者已达十余万人。只是,在明朝中期后,日本、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殖民者相继侵扰台湾,明末,荷兰人打败西班牙、葡萄牙和日本倭寇,占据了台湾全岛,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

平台前,依照康熙帝的计划,是想由福建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陆师提督万正色、水师提督施琅一起商讨平台的作战计划,联手打击郑氏集团。

可是,当时的平台前线福建的军政官员存在着不同的主张和一定的矛盾。姚启圣作为福建总督,又是在郑经死后最先提出平台的,他想掌控全局,指挥平台的主要事务;但是,施琅却感到他与姚启圣很难取得一致意见,因而,他想摆脱姚启圣等人的节制,全权指挥进攻台湾的军事事务,双方的意见难以统一。最后,经上奏上,康熙帝作出了决定。

康熙首先批准巡抚吴兴祚负责平台的后勤保障,接着,令姚启圣和施琅共同出兵征讨台湾。康熙此举,据学者分析,有他作为帝王的用意,他相信施琅指挥海战的出色才能,想让施琅指挥水师平台,但是,他又不能让长期在海上征战、熟知台湾军事力量的施琅独掌平台的权力,担心平台获胜之后,留下新的麻烦,所以,他让姚启圣一同出兵,以之来节制施琅。而姚启圣虽为福建总督,也熟悉军务,但在海战方面,他的指挥能力和对郑氏集团的了解,不如施琅,所以,又需要施琅来指挥水师。

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初五(1682年6月10日),清军水师的先头部队抵达铜山岛,但姚启圣和施琅却仍在争执出兵时机和指挥权问题,姚启圣主张利用冬天的北风,顺风顺势来攻击郑氏水师;而施琅却主张利用夏天的西南风,避免冒风险,稳妥攻台。

施琅“治军严整,通阵法,尤善水战,谙海中风候” (《清史稿 列传四十七》 ),他在指挥海战方面,有其独到的才能。施琅之所以力主清军水师一反在东北风季节渡海作战的惯例,而选在西南风始发的六月中旬出兵,这是因为:“北风日夜猛,今攻澎湖,未能一战克,风起舟散,将何以战?夏至前后二十余日,风微,夜尤静,可聚泊大洋,观衅而功,不过七日,举之必矣。”(参看《清史稿 列传四十七》)施琅见解独到,他看到了利用西南风,才是渡海的优势。

可是,姚启圣等却强烈反对施琅的主张,他们认为,水师出海,必须顺风顺势,进击澎湖、台湾,只有充分利用西北风,才能占有优势,有效打击郑氏水师。

双方争执不停,最后,康熙帝于十月初六(11月15日)作出裁定,由施琅负责指挥前线作战,而姚启圣改任负责后勤作业,自此,施琅终于如愿地取得了平台的指挥大权,全权统帅清军水师。十一月初三(12月1日)施琅率领约21000人,军舰238艘前往兴化平海卫训练军队,以作好来年夏天征台的准备。

第三,郑氏集团的军事动向和防卫措施。

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起,清朝实施迁界令,这严重打击了郑氏集团的海上贸易,以及其军队的粮食补给,致使郑氏集团的军队出现了给养上的困境。当时主政的郑经下令澎、台居民每户人家每个月必须多缴一斗米,而军队将领也必须用自己的俸禄来充军军饷。这种对民众横征暴敛的举动,以及损害军官利益的举措,使郑氏集团的军队战斗力逐渐减弱。

康熙十九年(1680年),郑经退守台湾,澎湖成了前线的军事要地,但由于远离台湾,防守相当脆弱。同年十月,施琅抵达厦门,郑军内部傅为霖拟作清军内应,但事情败露。此时让郑经感到澎湖防守有问题,于是,郑经才派郑军名将刘国轩前往澎湖,加强澎湖的防卫。刘国轩抵达澎湖后,在娘妈宫、风柜尾、四角屿、鸡笼屿等筑城设防;并在东莳、西莳、内堑、外堑、西屿头、牛心山等处设置了0炮台,此外,还在海边建造矮墙并配置火铳,全面加强了澎湖的防备力量。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准备进攻澎、台的消息传到了郑氏军中,为了进一步加强澎湖的防卫,刘国轩又从台湾本岛调度乡兵到澎湖,强化防守;并将商船以及私人用船都改为军舰,包括大小炮船、鸟船、赶缯船、洋船、双帆等,共有各类船只200多艘,做好了与),准备在澎湖与施琅决战。

刘国轩熟知海战,是水师名将,他在澎湖的布防可谓万无一失。只可惜,刘国轩遇到了更厉害的对手施琅。

第四,施琅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击败郑氏水师,平定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从铜山岛出发,姚启圣也派出3000人同施琅一起出征,当时,清军约24000人,大鸟船70艘、赶缯船103艘、双帆居船65艘。清军当晚在八罩岛过夜。次日(7月9日)郑军哨船发现清军已到花屿、猫屿一带,急忙向刘国轩报告。十六日(10日)施琅以速度较快的鸟船作为先锋,进攻娘妈宫。刘国轩令邱辉为先锋,由林升、江胜指挥水军出击,而他自己守在娘妈宫港口督战。

当时,海上风大,清军不敢全线出击,只有以蓝理为首的7只舰队突入郑军船寨。蓝理打得非常艰难,施琅又再派出第二波鸟船,加入战斗,但交战不久便遇上涨潮,水流很急,部分清军船只被海水冲向岸边。林升等率领的郑军趁势将舰队展开,分成两翼,意图包围清军。施琅见前方的鸟船战队十分危险,便亲自率船队突入郑军,力图救出蓝理等。不过,他的突袭被林升发现了,林升急率船队对施琅进行围攻。激战中,双方都有受伤,施琅被火铳射伤右眼,还好没有失明; 林升也被炮火打断左腿。林升负伤后,郑军顿时缺少指挥,施琅趁机突围撤离。

十七日(11日),施琅在返回八罩岛,这八罩岛地形很险恶,在台风季节非常危险,若遇到暴风,船只很容易被刮后撞击岛边的暗礁,幸好,那几日没有刮台风。刘国轩探知清军船队在八罩岛休整,他便亲自率船队去袭击,不过,刘国轩因为出师太急了,被有准备的施琅率军击退。施琅趁势于次日派战船攻取澎湖港外的虎井屿和桶盘屿。

二十二日(16日)早七时,军国几日休整后的清军船队,恢复了战斗力,施琅创新编组船队,公布严格的赏罚措施,决定对郑军发起总攻。施琅将舰队分成左、中、右三路,左路军共50艘船,由总兵董义等从澎湖港口西侧内堑攻入牛心湾,此路军意在让郑军误判清军要在此处登陆;中路军共有56艘船,分成8队,每队有7艘船,由施琅亲自指挥,作为进攻娘妈宫的主力;右路军共有50艘船,由总兵陈蠎等率队,从澎湖港口东侧东莳攻入鸡笼屿、四角屿,会同中路军从侧面夹攻郑军。此外,施琅还留下约80艘作为后备队,以备应急之用。

决战即将开始,可是,海面上突然刮起台风,受台风影响,海上吹起很大的西北风,这风向是施琅没有料到的。风势对郑军有利,刘国轩令郑军趁有利的风势猛攻清军,清军处于十分被动状态。清军船队将朱天贵被炮火打死,舰队阵营有些稳不住。

可是,到了中午,老天爷突然保佑清军了,因台风受赤道锋面带的影响,海上转而刮起南风,风向变得对清军非常有利。施琅见有了风势,立即令清军全面反攻。清舰顺着风势发射各种火器,围攻郑军船队,郑军被突然改变的风向弄懵了,原本就已贴近清军船队,风向一转,成了近距离的打击目标。激战了不久,郑军全面崩溃,郑军将领江胜战死、邱辉自焚,伤12000人,被俘5000余人;被毁、被缴的战船达190余艘。

刘国轩眼见郑军船队大溃败,知道战局已定,再也无力抵抗了,他急忙率着残余部队从北面撤往台湾,澎湖各岛余下的郑军,皆向施琅投降。此次决战,清军仅阵亡329人,伤1800余人,船只无一损失。施琅大胜。

鉴于台湾水道险恶,施琅没有乘胜对台湾发动军事攻击,而是采用各种“攻心术”。

首先,施琅在澎湖郑军归降后,禁止杀戮,发布《安抚输诚示》,安抚百姓,以稳定澎湖战后秩序;其次,施琅特意派人医治受伤的战俘,并配发给他们衣服、粮食,而后,再将痊愈的士兵送回台湾;再次,施琅指派原刘国轩的副将曾蜚赴台,劝说刘国轩归降,并拉拢郑军将领,劝其作为内应。此举果然有效,台湾军队防守淡水的何佑首先暗中与施琅联络,并劝说其他将领归降施琅。

其实,此时守在台湾的郑军人心全乱了,精锐部队在澎湖决战中全折了,战败消息在台湾越传越广,兵无斗志,民不安心。

关于下一步该怎么办,掌权的冯锡范和刘国轩出现了矛盾,冯锡范赞成有的将领提出的进攻菲律宾的建议,但遭到了冯国轩的极力反对,因为远征军只想抢劫,并想逃往海外,这是死路一条。

后来,在刘国轩的力劝下,延平王郑克塽于七月十五日(9月5日)向施琅投降,并于八月十八日(10月8日)剃发易服,全心归顺清王朝。至此,郑氏王朝宣布正式灭亡。

第五,战后巧妙安置,施琅力主设府管理,保留台湾。

郑克塽降清之后,台湾已经被清军所控制,但是,朝中新的争论却展开了,关于台湾是否把台湾并入清朝的版图意见不一。朝中相当一部分大臣认为,台湾孤悬大海之上,朝廷若要安全防守台湾和把台湾治理好,要耗费许多银两,因而,倾向于主张将其弃守。

可是,也有一些大臣,特别是参与平台的大臣,主张将台湾纳入大清版图。以施琅为代表的这一派“纳台入版派”说服了康熙帝,施琅认为,台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台湾资源丰富,很美丽岛屿,势必当纳入大清版图。其实,台湾原本就是中国的宝贵岛屿。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设总兵官一员,兵八千;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台、膨隶属于福建省。从此,台湾和大陆在清朝又统一起来,其行政建制与内地划一。

施琅因平台有大功,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施琅逝世,赐谥襄庄,赠太子少傅衔。施琅死后与其妻王氏、黄氏合葬。泉州城内有靖海侯府和施氏大宗祠。在同安东郊有绩光铜柱坊。

其他网友回答

康熙皇帝之所以要收复台湾,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看重中国台湾,这一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而是因为他要消灭所有汉族政权,解除满清王朝的统治威胁。

而康熙皇帝要收复台湾消灭明郑政权,就非得启用施琅不可,原因有三点。

首先第一点,施琅是当时的满清王朝中屈指可数的精通海战的将领,甚至可以说他是当时的满清王朝中最善长海战的人。

因为施琅原本就是海军将领出身,本是当时的东方海上霸主,明郑集团郑成功手下得力的干将,因此非常精通海战。

而满清王朝原本的海军力量非常孱弱,使得明郑集团可以纵横海上,只能被动的用禁海令和迁海令来对付明郑集团的袭扰,这足一说明当时的满清王朝缺乏海战人才,因此康熙皇帝在收复台湾时,只能启用从明郑集团叛逃而来的施琅。

然后第二点,施琅作为明郑集团的叛将,不仅非常熟悉明郑集团的战法,以及他们的兵力部署情况,也熟知台湾人文地理,对明郑集团内部虚实一清二楚。

因此只有施琅才知道,攻取台湾因该要怎么打最有利,应该先打哪里最好突破,什么时候打才是最好的时机,施琅对明郑集团可以说是做到了知己知彼。

而除了施琅外,满清王朝其他人对明郑集团知之甚少,因此选派其他人攻取台湾的话,光一个可能触礁搁浅就可以让清军倒大霉,面对善长海战的明郑集团,清军凶多吉少很可能有去无回,所以说康熙皇帝启用施琅是最明智的选择。

最后第三点,施琅因为和郑成功闹矛盾叛逃满清后,郑成功将其全家都处死了,因此施琅对明郑集团有着血海深仇。

因此施琅屡次上书要求攻取台湾,没有哪个清军将领比他对明郑集团的战意更强烈,有如此强的战意,施琅必然会非常卖命,竭尽所能的去攻取台湾了。

而清军的其他将领则没有那种破釜沉舟,和明郑集团决一死战的决心,因此在主观能动性上就不足,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他们要取的战争胜利就很难了。

所以结合三点原因来看,康熙皇帝要收复台湾消灭明郑政权,就非的启用施琅不可,而施琅最终也表现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其他网友回答

统一台湾是施琅一贯的主张,因为他看到了统

一台湾对祖国安危的重要性。从1664年(康熙三年)开始,施琅就建议进军澎湖、台湾,使四海归一。在他因飓风所阻,两次进军澎湖、台湾失败后,仍矢志统一台湾,再次上疏要求征台。施琅反对清政府的迁界禁海政策,指出这一政策不合于“天下一统”,又影响财政收入,应尽快“讨平台湾”,“百姓得享升平,国家获增饷税”。清政府当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将他调入京师为官。在京期间,他一面继续上疏征台,争取康熙帝的支持;一面广交朝中大臣,争取他们对统一台湾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施琅上任以后,积极训练水师,督造战船,选拔将领,全心筹措征台计划。他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中旬,率清军大举进攻,不久占领澎湖,刘国轩逃往台湾。清军占领澎湖后,郑克塽败局已定,但施琅却不忙于进军台湾,而是着眼于做争取郑克塽及其军队的工作。他厚待投降和被俘的郑军将士,稳定民心;同时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台湾。康熙帝同意他的招抚政策。郑克塽、刘国轩见施琅“无屠戮意”,也愿意归顺。从此台湾成为清朝疆域的一部分。这是继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使中国疆土再次得以统一的壮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