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袁枚说,左思10年写成的《三都赋》清朝人几天就可以写成?
优质回答:
问题:为什么袁枚说,左思10年写成的《三都赋》清朝人几天就可以写成?
前言
袁枚的这一段话来自于《随园诗话·卷一》,
使左思生于今日,必不作此种赋。即作之,不过翻摘故纸,一二日可成。
左思如果生在清朝,一定不会再写这一类的赋。即使写,也不过翻翻书,一两天就写完了。至于拿《三都赋》来抄写的人,也不会有了,当然也不会出现什么洛阳纸贵的现象。
为什么随园老人敢这样说呢?
一、左思十年写成《三都赋》
《晋书·文苑列传》中专载左思(约250~305)容貌不扬而且天赋并不高,曾经很让他的父亲左雍失望。
青年时期的左思发奋读书,用1年时间写了《齐都赋》 ,然后“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 不过作为一个没几个粉丝的作者,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世人的注意。
但是左思并不甘心,自认为作品不输于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于是左思想了个办法就是求名人为之写序。 在文坛领袖皇甫谧、张载、张华推荐下,《三都赋》很快成了爆款:
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晋书·文苑列传》
连曾经瞧不上他的陆机也为之折服 :
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南方人形容北方人没有学问),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二、随园诗话中 袁枚何说《三都赋》一二日可成
为什么袁枚这样说呢,《随园诗话·卷一》中写出了原因:
古无类书,无志书,又无字汇;故《三都》、《两京》赋,言木则若干,言鸟则若干,必待搜辑群书,广采风土,然后成文。果能才藻富艳,便倾动一时。洛阳所以纸贵者,直是家置一本,当类书、郡志读耳;故成之亦须十年、五年。今类书、字汇,无所不备;
随园老人说古代没有类书和地方志一类的工具书。 写《三都》、《两京》赋中那么多的树木禽鸟要描写, 必须搜检群书采集风土资料才能写出那些辞藻。
大家竞相抄写造成洛阳纸贵,是因为读书人要当作工具书使用,当作类书和地方志来读,恰似今天新华字典、汉英词典,当然有人人必备。
第1个写出这类文章的人,没有可以参考的工具书,要花十年、五年的时间才能写成。而现在(清朝)“今类书、字汇,无所不备”,什么工具书都有了。因此袁枚认为,所以写这样的文章“不过翻摘故纸,一二日可成。”
结束语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说过: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两都赋》、《二京赋》都是汉赋中的经典名篇,左思的《三都赋》也深受二者影响。这三篇赋都是骈文。
科举中的律赋也是骈文的一种,因此古代的读书人必须要学会做骈文,例如李商隐就曾经拜在令狐楚门下学习骈文才考上进士。
袁枚说“使左思生于今日,必不作此种赋。”这句话到可以留到今天,因为今天很少有人再写这类赋了,有这个时间不如去写可以换钱的剧本和网络小说 。
至于袁枚说《三都赋》这类堆砌辞藻的文章几天日可成,也是对古人言。今天的人不说写这种骈文,就是写篇普通的文言文也不易
@老街味道
其他网友回答
随园老人袁枚说这话,有他自己的观点,说那时候没有完备的地方志一类的工具书查询,需要实地考察,降低了作品完事的效率,到了清朝书籍完备,可查考的资料多,所以说两三日完成。
清人资料相比两晋时期确实完备,但是并不是有完备的资源就能完成;两晋时期也是人文豪客大盛的时代,其《三都赋》的文化底蕴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所以说清人两三日可完成,并不见得能写出其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