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苏轼的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分析苏轼初到黄州时的心态)

网友提问:

如何理解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与《定风波》?

优质回答:

苏轼的这两首诗可以充分说明他面对人生沉浮、仕途失意时的达观和智慧。

苏轼的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官至正三品,是仅次于宰相的朝中大员。又被授翰林学士、端明殿侍读学士,还做过兵部和礼部尚书,可谓高官厚禄,风光无限。他的一生担任过30多个官职,辗转奔波于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颖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等地,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多地多岗位历练过,属于典型的”复合型”有基屋经验的人才。

北宋的这五朝,正是国力下滑之时。群臣间矛盾加剧,宫廷内部政局多变,党争此起彼伏。苏轼太有才华,又锋芒外露,总是遭受排挤、打击、陷害,苏轼用两句诗作出可能最短、最精练的个人述职报告:“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方就是他人生三次重大的贬谪。劳其筋骨,饿其饥腹,苦其心志,但后来并没有降大任于他。

公元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在黄州留下了著名的书法神品《寒食帖》,也留下了他在黄州里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悲苦形象。

但东坡毕竟是东坡,贫困不改其志。在贫苦的日子里依然自我放松,寻找平常日子的诗情画意。在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即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的春天,东坡与朋友出游,春雨忽至,大家被雨水浇得狼狈不堪,东坡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且吟且行。呤出了千古名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他还不忘在前面加个序言戏嬉一番: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月七日,我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且吟且行。拄着竹杖踏着草鞋郊游远胜过于骑马,这些有什么可怕的呢?披一蓑衣,纵横江湖中,聊度平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算了算了吧……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了,一经寒意袭来,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笑脸,回头看看来时路上的雨水潇潇,归去时不管它是风雨兼程,还是万里晴空了。

这首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东坡在雨中漫步,且呤且歌,何等潇洒!同时,也暗示了他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饱含人生哲理:自然界的风雨天晴既属自然现象,人生中的政治风雨、荣辱得失又算得什么?

这首词写后一个多月的清明节,他就留下了中国第二行书《寒食帖》。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也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作。和《寒食帖》传达的困苦相比,多了些寂寞、孤独和冷静。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沙州独享寂寞。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3年(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冈县东南。被贬黄州后,生活困难,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这首词的境界,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2018/11/30。本人微信公众号:悦读悦诗)

 

其他网友回答

怎么我背诵的是谁见幽人独往来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