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道家的区别主要是什么(什么是道家什么是儒家)

网友提问:

儒家和道家的代表都有哪些人?儒家和道家有什么区别?

优质回答:

儒家的孔孟,到家的老庄,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两个派别异曲同工,都是认同周易的文化归属,都是认同天地万物于一体。都是认同仁爱、友善、都是正能量的。两者的外在区别也是有的。外在看来,儒家讲究入世,道家貌似讲究出世;儒家显示阳的力量,道家显示阴的力量。您认为呢

其他网友回答

何谓儒?何谓道?

儒家以仁爱论为立论基础,也就是有差别的爱,层层递进,层层扩展的爱。爱自己的父母,天性也;扩展到爱兄弟姐妹,人性也;在扩展到爱邻里乡亲,这是道德;最后扩展到国人天下,这是理想。仁爱代表一种责任,是一种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的责任。这种社会责任体系建立起来之后,以义礼智信巩固和辅佐这个体系。儒家的道德体系,是一种双向要求的社会道德契约,如君正臣贤,父慈子孝。居上位者要做到前提,居于下位者要履行义务。一方面不遵守这个道德契约,另一方面则不必履行义务:君不正则臣投外国,父不慈则子奔他乡。从认识论方面,主张格物致知,也就是观察、分析、推究事物来获取知识,是一种主张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道家以道为立论核心,何谓道?道法自然,也就是顺从自然;道是由自然推及社会的规律;道是人与自然都必须遵循的终极法则。那么既然有着道的存在,不论是君王百姓都应当顺道而为,既然道是自然,那么推及社会当中自然就是无为而治。正所谓“上如标枝,民如野鹿”,“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从哲学思想上看,道家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主张世界是运动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当然,这里一、二、三的解释还有争论。一说这里的一二三为虚指,其意为量变引起质变。另一说一代表独一无二的道,二代表阴阳,三代表阴阳和合。

那么区别在哪里?

儒家侧重于社会道德伦理学说,其目的在于为礼崩乐坏的乱世重建社会道德体系,以入世的态度来推行这个道德体系来变革社会。而道家侧重于哲学理论,以道为核心,遵循道,顺应道,主张“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的出世哲学。

其他网友回答

先说第一个问题,儒家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当数孔孟朱程了,都是儒家文化当中的圣人级别的人物。第二梯队就是曾子、荀子、董仲舒、叔孙通了。

道家人物的代表人物,首先就是老子、庄子,广义上来说吕尚、伊尹、乃至黄帝、伏羲都是道家人物,后世有诸葛亮、魏征、刘伯温等。

第二个问题儒家和道家的区别,严格来说二者不是泾渭分明的关系,而是殊途同归的关系,道家是西周王官之学的大宗(主流),其他诸子百家都王官之学的支流而来,儒家也不例外。证据其实显而易见的,读读孔夫子的言论就看得出来了,读更多的百家典籍就更明显了。比如孔子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行乘桴于海上”、“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志于道游于艺”……很多很多。再比如荀子的徒弟李斯和韩非都是法家人物,而荀子的老师宋子又是道家人物。这种现象也不是个案,例子有很多。

当然,儒家即使是从道家来的,它自己的主张也是不含糊的,那就是复辟周礼,结束礼崩乐坏的时代,恢复周朝制度,其实就是人治。而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但是这可不是什么都不管,任由百姓自生自灭,而是在法治框架下的无为而治。所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指圣明的君主不以自己的好恶去干扰人民的生活,不破坏法治的运行。这是儒家和道家的最根本的区别。

那么后世儒、道两家都有所演变,道家哲学逐渐走向出世,这与后世对道家经典的刻意曲解有着很大关系。儒家也把仁义泛伦理化,使仁义超越了法治,甚至对恶人也滥施仁义。

在这个时候,有许多人提出了三教合一的理念,不过这个时候的统一,已经脱离了源文明的核心。已经不再是可以经世济民、经营天下的道家哲学了,道家的无为本来是以法治为基础,形恒自定,事恒自施的无为,变成了放任自流,任其自然的无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