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有哪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
优质回答:
丈夫战死后,她痛杀10个日本兵报仇,牺牲时日军将她封为战神厚葬
1944年7月,日军第15师团以一个联队的兵力大举向扑向丽水。中国守军第88军第21师奋起反抗,与日寇在丽水一带展开生死血战。
为有效歼敌,司令部制定了以一个团死守丽水,诱敌深入,将日军聚歼在松阳、宜平一带的战略。担任死守任务的是第21师第63团,团长是彭学儒。彭学儒毕业于陆军大学,为人作风正派,经常身先士卒,是军中表率,将士楷模。
接到命令后,彭团长决心与城共存亡,为大部队歼敌创造条件。他下令将水门的浮桥全部撤掉,并对妻子蒋梅说:“守卫国土,军人天职,我决心与城共存亡。如若战死,请保全自身,不用管我。”
日军攻城
8月23日,日军攻破铜琴、黄碧一线,经缙云直下,仅仅三天的时间,日军就兵临丽水城下。鬼子架起10余门大炮,日夜炮击丽水城垣。彭团长亲率63团与日寇展开激烈厮杀,在城外阵地,双方反复拉锯10余次,落下炮弹千余发。全团将士寸土必争,用血肉之躯换阵地。从上午厮杀到傍晚,城外尸横沟壑,遍地狼藉。
入夜之后,日军依然无法攻下丽水。但可恨的汉奸为鬼子带路,从白云山西面爬墙进入了城中。守卫白云山的第二营营长赵楚皓贪生怕死,竟然率部渡江逃跑。日寇长驱直入,仅一个小时就冲到了小水门守军的背后。
日军侵入城中
晚上9点,500多日军已然杀到了指挥部。彭团长亲自率领卫队迎战日军,与鬼子展开了激烈巷战。彭团长抓起一挺捷克机枪,接连击杀了10几个鬼子。但鬼子越来越多,63团外无援兵,内有叛徒,顿时陷入了绝境。
晚上11点,彭团长在率队冲杀到城隍庙附近时,被日军重机枪扫中,当场壮烈牺牲。彭团长牺牲后,鬼子继续扫射团长遗体,飞起的子弹打得城墙砖石乱飞,泥沙纷纷落下。
日军乘胜追击,继续往城中攻去,就在鬼子走到100米远处的米铺附近时,突然一阵机枪扫来,当场打死了6、7个日本兵。日军抬头一看,顿时惊讶得合不拢嘴:只见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15个受伤的士兵,抱着一挺机枪朝他们冲来。
年轻女人枪法奇准,行动敏捷迅速,很快冲到了团长的遗体身边,从日军手里夺下了遗体。日军不肯善罢甘休,蜂拥着向她扑去。在米铺的一堵断墙边,打完子弹的年轻女人用刺刀杀了4个日本兵。最终她也被日军用三把刺刀从不同方向刺中身体,倒在了血泊之中。
年轻女人正是彭团长的妻子蒋梅。蒋梅虽是女流,却有男儿大丈夫的气概,曾跟随彭团长征战多年,练得一手好枪法,多次立下战功。战斗打响前,彭团长自知凶多吉少,曾苦劝蒋梅离开。但蒋梅在送走家人之后,放心不下团长又转身回来。
发起冲锋
回城的蒋梅第一眼就看到了的丈夫惨死,她心痛如刀绞一般,于是带领仅剩的15名伤兵杀了上去。蒋梅连杀了10来个日本兵,抢回了丈夫的遗体,但却因寡不敌众牺牲在了断墙边上。
蒋梅杀敌报仇的壮举深深震撼了日军,日军佐藤大队长下令以武士之礼将他们夫妻厚葬,在蒋梅的墓前日军用一块木牌写上了“支那の女戦神”字样,以示尊崇。
丽水保卫战,63团几乎全军覆没,仅有10余人侥幸存活。63团以惨烈代价为聚歼日军赢得了时间,顺利完成了诱敌任务。尤其是彭团长夫妇英勇杀敌,不屈战死的精神令人感动,令日军震撼,他们是不折不扣的抗日英雄。
鸣枪致敬
战后,弃城逃跑的二营长赵皓楚被公开枪决,以告慰牺牲的团长夫妇。关于此事,日本编写的战史《日军对华作战纪要·日本投降前之派遣军》第1册有详细记录,而在中国却鲜有提及,因而一直不为人所知。
其他网友回答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女性在中国的历史留下了浓密的一笔,她们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她们的故事流传至今,启迪着我们的智慧,激烈着我们坚持不懈奋斗,指引我们向前发展,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历史上的那些女性是巾帼不让须眉。
一、春秋战国时期
芈月(?—前265年),秦惠文王之妻,是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太后”的人。《史记·秦本纪》记载:“昭王母芈氏,号宣太后。王母于是始以为称。故范睢说秦王有独闻太后之语。其后赵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后用事之说。是太后之号,自秦昭王始也。汉袭秦故号,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也。”我们从芈月逝世后的谥号为“宣”,就可以看出当时秦国人对她功绩的肯定。
功绩:(一)平定“季军之论”帮助自己儿子秦昭襄王登上王位;
(二)沿用商鞅变法,巩固秦国的国力;
(三)诱灭义渠,解决了少数民族的干扰,为后来秦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开创巴蜀汉中天府之国、灭义渠。在其听政时秦疆域不断扩张,为后来的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雄
厚基础,为秦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封建社会时期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
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功绩:第一个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女强人。当政期间,采用黄老之治治理天下。休养生息,国力逐步强胜。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绝对是个合格的政治家。
花木兰(412—502年)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功绩:替父从军,孝道的提现;战场奋勇杀敌,忠君爱国。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现
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
功绩:(一)严厉打击门阀,解放奴婢部曲。(二)改革三省六部制。(三)设置十道分巡制,加强中枢集权。
(四)设置匦检制度,广泛听取民意。
(五)发展和完善科举制度,武则天创立殿试,首开武举,推重进士科,大量增加科举入仕名额,帝国朝堂从唐初的功臣门阀为主,变迁为科举官僚可与之分庭抗礼,进而逐渐占绝对主流。武则天同时身体力行倡
导诗赋文采,以此作为科举取士标准,因此帝国政坛文风大盛,奠定大唐盛世华章之基。
(六)不拘一格举拔人才。
(七)努力促进农业生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
古第一才女”之称。
功绩:词另辟蹊径,开创易安风格
其他网友回答
击鼓抗金梁红玉。
有宋一朝,国家孱弱,内忧外患频仍,女英雄女将军也不在少数,当然穆桂英佘太君杨排风之类的都是小说家言,不足信,正史确有其人的最出名的是抗金名将韩世忠夫人、女民族英雄梁红玉。
梁红玉在史书中只称为梁氏,不见其名,红玉的名字也是后来小说家取的,据说,梁红玉出身低微,只是个官妓,但有勇力,会武艺,胆色过人,所以与大英雄韩世忠一见即惺惺相惜,结为夫妇。
公元1129年,南宋将领苗傅,刘正彦二人发动兵变废黜宋高宗,总揽朝政,倒行逆施,史称“苗刘之变”,是身在建康的梁红玉冒着生命危险出城一日一夜疾驰数百里到秀州(嘉兴市)召韩世忠救驾,最后成功平定叛乱,梁红玉因功被授予“护国夫人”的封号。
梁红玉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发生在公元1130年3月,侵入江南的金军在完颜宗弼的率领下北返,在镇江金山下遭到韩世忠的宋军阻击,两军发生大战。
由于金军人多势众,箭矢雨下,宋军皆有惧色,此时,梁红玉不避矢石登船亲自擂鼓助威:此战决定全军命运,大宋存亡,百姓安危,妾虽死何惧!
帅船上一袭红衣鲜艳夺目,鼓声冬冬,宋军知是韩元帅夫人助阵指挥士气大振,以大船冲击金军船队,将士无不以一当十,宋军船高,金军难以仰攻,被杀得大败,不识水路的金军被宋军逼入黄天荡死路。
完颜宗弼此时才发现,他过于轻敌了,宋人眼中亦有铁也!号称十万的金军,竟被八千宋军堵在黄天荡48天,几次向韩世忠送帖求和均遭到严词拒绝,最后在汉奸指点下掘通老鹳河旧道才逃出生天。经此一战,韩世忠,梁红玉名动天下,完颜宗弼等金军再也未敢下江南,梁红玉因功加封秦国夫人。
公元1135年,梁红玉随韩世忠出镇楚州,病逝于军中,时年仅33岁,1151年韩世忠去世后两人合葬苏州灵岩山下。又有说梁红玉见奸臣当道,国事日非,恐怕被祸,所以诈死隐居苏州,去世于1153年,至今苏州立有梁红玉祠,后人有联赞曰:也是红妆翠袖,然而青史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