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几个耳朵(西游记六耳猕猴真相)

网友提问:

《西游记》中假美猴王为啥六耳猕猴,怎么没有发现那六只耳朵?

优质回答:

六耳猕猴化为美猴王孙的模样,世间只有三位大神可以辨认出真假:幽冥界的神兽谛听、西天的如来佛祖、红尘界的馋嘴肥猫。

神兽谛听靠的是知晓宇宙间的过去和未来,知其出处;如来佛祖靠的明析世间万物的法眼;馋嘴肥猫靠的是超脱于万众的智慧。

早在美猴王离开花果山,渡过大海,前往灵台山斜月三星洞去向菩提老祖学习法术的时候,就被六耳猕猴盯上了。大家记得,在《西游记》第2回中,六耳猕猴就出现了。孙三更时分,夜入菩提老祖的卧室,求学真道,曾经对菩提老祖说:

“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

所以说,六耳猕猴的潜踪暗伏,孙是知道的,而菩提祖师心里也很清楚,所以两人达成默契,以这样一种方式瞒过了六耳猕猴,以传习真正的精妙法术。

那为什么当六耳猕猴化成孙模样的时候,别人无法辨认呢?从外形上讲,六耳猕猴完全可以变成与孙一模一样的外形,即使天庭中的照妖精也无法辨别,天庭的照妖镜就好比是现在的刷脸辨认技术,但并未达到凭借耳廓的形状就能判断真假的程度。所以六耳猕猴只要变成一对耳朵就能混过照妖镜。

神兽谛听就类似于现在的大数据普查,它的资料库里保存着六耳猕猴的基因信息,两种猴子的基因数据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他也知道六耳猕猴的由来。

如来佛祖分辨真假的方式类似于现在的虹膜辨认解锁,孙是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修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睛”,发生过基因突变,和别的猴子有区别。虽然六耳猕猴也能变成金光四射的眼睛,但虹膜与孙并不相同。

馋嘴肥猫能辨认出六耳猕猴靠的是超群的智慧。我会命令将两人分别关押,并预备好擒拿器械。准备妥当后,我则下令他们变化成桃,如果变成的是水蜜桃、蟠桃或者黄桃,则予以释放,那必定是真正的孙;如果是六耳猕猴,他只会变化成为猕猴桃,则立即锁拿,百试百中。

其他网友回答

四猴混世,不入十类,分别是灵明石猴、赤尻马猴、通臂猿猴和六耳猕猴,去掉定语,就变成了石猴、马猴、猿猴和猕猴,“赤尻”和“通臂”是猴子的形貌,“灵明”是猴子的天赋,“六耳”不是真的六只耳朵,而是指“善聆音”,好似第三者亲临现场一样听得真切——孙夤夜去菩提祖师房里学艺时说“此间更无六耳”,指的也是第三者。

孙打死凡人后,被唐僧责难,赶走,六耳猕猴获知了讯息,便想取代孙的位置。遭到唐僧的拒绝后,六耳猕猴便打昏了唐僧,抢走了行李,自己组建了取经队伍。假孙被如来抓住后,“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众人看到的是一只猕猴,于是相信了佛祖所言的六耳猕猴,并不是真的见到了一只长着六个耳朵的猴子。

孙一直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的,是不可替代的,哪知道突然蹦出来一只六耳猕猴,结果满天诸佛都不能辨认。此事之后,孙明白了,不仅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捏在如来手里,就连他的生死、存在与否、存在意义也都在如来的一念之间。这下心服口服了吧,好好保护唐僧能得正果,若是再瞎胡闹,再生二心,得的可就是苦果了。

其他网友回答

到了最后六耳猕猴被困在如来佛祖钵盂之下显现出原始形态,那个时候它是有六只耳朵的

其他网友回答

当然不是六个耳朵!

六耳猕猴是什么呢?其实,六耳猕猴就是原来大闹天宫时的孙,也就是孙在大闹天宫时的“心”。

《西游记》是一部证道书,和明清时期的《歧路灯》、《水浒传》等书籍一样,都是描述如何从“离经叛道”改变成为“修成正果”的,《歧路灯》是描述一个纨绔子弟从吃喝嫖赌、历经人间坎坷,最终走上正道的故事。《水浒传》讲述的是一群强盗走上梁山、最终“招安”与朝廷,从而为朝廷南征北战、效力朝廷的故事。而《西游记》,讲述的是一只猴子,如何从叛经离道的大闹天空,慢慢地变成西天取经的忠实守护者,最终修成正果,成为“斗战胜佛”的故事。

从大闹天空的孙,要变成安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孙,而不天天想着再去大闹天空了,那不是在“五指山”下压个500年就能成功的,也不是唐僧念个紧箍咒就行了,要改变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一部《西游记》,也可以看成是“孙”的“劳动改造史”。

孙被唐僧从五指山下救出来,他的人是在唐僧的身边,但是他的心,就不一定就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事业上。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其实就是讲述孙开始下决心跟在唐僧后面到西天取经,所以叫做“心猿归正”,孙的“心”从大闹天空的“邪路”开始走向“取经”的“正路”上了。但这个只是走上正路的第一步。

在随后的故事里,我们还可以看见,孙一不开心,就要“跳槽”,一不开心,一个跟斗就不见了猴影,不是到东海找老龙王喝酒,就是想着回花果山,“心”要走上正道,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在这个回合里面,其实讲述的就是孙的确有“西天取经”之“心”了,并且合格的通过了考验。但是呢,孙的心,还是不断的会产生问题,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就是“西天取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要和自己心里“邪念”不断的斗争,也还会犯毛病,还会想要回花果山,不开心了,受委屈了,他就回花果山了,第二十七回,就是“三打白骨精”的战役时期,他受到了唐僧的误解,于是乎,又回了“花果山”,可见,他还是要犯老毛病。

六耳猕猴是在第五十八回中消灭的,目录是《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六耳猕猴与孙是一摸一样的,几乎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心”,所以只有地藏王菩萨手下的“谛听”才能听出他们不同的“心声”,从而区别孙与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其实就是孙的“邪心”,也就是所谓的“心猿意马”,孙与六耳猕猴之间的战斗,其实就是走上正道的孙之“心”与残留在邪路上的孙之“心”之间的,思想上的斗争。在孙打死了六耳猕猴,也就是孙消灭了自己的“邪心”之后,孙才真正变成一个彻底的、忠实的、义无反顾的、毫无怨言的、一往直前的“西天取经者”,也就是,才全身心的、忠贞不渝的走上了“康庄大道”。

从此以后,孙就没有再回花果山,也不再有怨言,好像唐僧从此以后也没有念过“紧箍咒”了,猪八戒有时还想着回高老庄找老婆,但是,孙就不会想到会花果山了。

六耳猕猴,打昏了唐僧,抢夺了包裹,回到花果山,想到的,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西天取经。而打死了六耳猕猴之后的孙,是跟在唐僧后面,走唐僧西天取经的道路,也就是,唐僧带他到西天取经了。

六耳猕猴不死,孙身上还带有一点大闹天空的“邪心”与“二心”,六耳猕猴一死,孙就只有一颗心了,他就真正变成了“走上正道”的孙了。

六耳猕猴不死,孙还偶尔想到回花果山,六耳猕猴一死,孙连花果山在哪里都忘记了,更别说重提金箍棒,再去大闹天宫了。

六耳猕猴不死,孙还带有一点大闹天空时的“气味”;

其他网友回答

西游记中,争执最大的话题之一,莫过于六耳猕猴来自哪里,是真是假,为何要出来捣乱……等等。

网上还有一个观点非常流行,即如来金钵下被打死的才是真的孙,因为他不听话,所以如来找来六耳猕猴,把他替代了。

更奇葩的是,有人还指出在孙学艺时,六耳猕猴就曾出现在方寸山!在原著中,的确有这样的一句话。

孙想学长生不老,可菩提祖师却左右而言他,并拿出四门道家课程来忽悠他,猴子自然是这也不学那也不学。这让菩提祖师很生气,于是就用戒尺在他头上打了三下,并背手而去。

如果打一下,那可能就是老师生气了,打三下,傻子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暗号。于是,孙半夜三更从后门潜入到菩提祖师床前,对祖师说——

“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

然后,菩提祖师便欣然同意了。

在真假美猴王故事之中,如来给众人介绍道——

“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第一是灵明石猴……第二是赤尻马猴……第三是通臂猿猴……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我观假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如来在这里说得煞有介事,但在真假孙打到西天来之前,却这样告诉众人——

“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

意思是,六耳猕猴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这只不过是孙幻化的二心罢了。

但如来为何又取一个六耳猴子,不编其它动物呢?其实,秘密就在六耳上!

我们知道,人都有两只耳朵,两个人即四只耳朵,三个人,才会有六只耳朵。如来编一个六耳猕猴的目的,其实是告诉孙:此事你知我知,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你就不要闹了!好好回去保唐僧,到西天后,也给你一个佛干干。

于是,从此后孙就不再与唐僧作对了,这也是很多人说的,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如来为何不直接戳穿孙的把戏呢?这是因为如来要从唐僧的感受来考虑,如果把这真相揭穿了,唐僧还敢让孙回到队伍吗?万一他再给自己一棍子怎么办?所以,有时领导也得装糊涂!

在菩提祖师处,孙提出此处无六耳,其实也是指没有第三人。在灵山,当如来指出是六耳猕猴时,相信孙马上明白了如来是什么意思,于是便挥棒把另一个孙“打死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