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用心感悟,笔下带情

教学论文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钟嵘《<诗品>序》
12
用心感悟,笔下带情
文|张芝兰
记得一年前写作课上,跟学生交流:写作最难的是什么?大家反应很热烈,其中有一个孩子的回答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共鸣:“我觉得我们的生活太单调了,每天吃饭、睡觉、上学、放学,没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写来写去就是那几件干巴巴的事……从那时起,我更坚定的我的写作方向:一定要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引导他们学会感动与思索、联想与想象。“看,需要眼睛;看见,需要头脑和灵魂。”当孩子面对丰富、鲜活、蕴含无穷宝藏的生活,感觉无话可说的时候,写作教学必须回到生活这个原点去,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挚的爱和感悟,一切的写作技法都是空谈。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感悟是写作的原动力。写作的动机从哪里来?“情动于衷而形于言”。首先,你内心的感情要产生一种感动,要“摇荡性情”,然后才能“行诸舞咏”。为什么你的内心会有那种摇荡的感动?《礼记.乐记》中解释道:“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也就是说,人心的摇荡,心灵的感动,那是外在的事物使其如此的。不过,什么样的外在事物才能使你有所感动呢?《诗品》里有一句话阐述的很清楚:“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气的运行,造成四时节气的变化。春天草木萌发,秋天草木摇落,这自然界万物的种种物象就感动了人。作家之所以能写出动人的篇章,就是因为他们对生活具备特别敏锐的感悟能力,春花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我们所要培养的就是这样一颗活泼的,有生命的心灵。如果我们对自然界的景物都如此关心,那么人类的悲欢苦乐当然就更关心了。叶嘉莹曾说:“我们的内心的感动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大自然的种种现象;一个是人世间悲欢离合。”
有了这种真切的感悟,文章就能以“我”观物,写出别样情怀。写作最要紧的是要写出“不同”。写作的不同是什么,归根结底是心灵反应的不同。当然,我们平时记录生活中的动静常变,今昔表里,不仅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用眼看、用耳听、用嘴尝、用手触摸,更重要的是靠内在的心灵发现,将外物与自己联系起来,把自己放进景物中,感受别样情怀。例如,这是林思琪同学的一个片段,描写的是在清明节那天在广州烈士公园的见闻“清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苍松挺拔,翠柏巍立。雄伟的纪念碑前,二百多名英姿飒爽的战狼战队武警官兵们早早地排起了整齐的队伍,准备为牺牲的烈士们敬献鲜花,以表达缅怀之情。纪念碑的碑身连平台高40余米,主体为3块巨石,巨石中间伸出一只起义者的坚强手臂,紧握着一枝系着起义标志——红飘带的步枪,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碑基四面的岩石上浮雕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英雄战斗画面,正面还镌刻着“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虽然广州起义己过去九十年了,但见此浮雕,英雄们拿着枪、举着刀,浴血奋战的画面全都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对照那天她拍摄的照片,的确描摹细致,但是文章里没有“我”的影子,这是“无我”,我们读这段文字像是介绍当时情景,感受不到作者的情感,这样的文字是缺少“温度”和感染力的。那怎么样把自己放进去写,使得“有我”呢?我当时是这样引导她的:“你在看到那一场景的时候,内心有没有泛起波澜?有没有被打动?”她点点头,我接着说:“我们学习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时提到过,花怎么会流泪,鸟怎么会伤心地啼叫?这是诗人目睹沦陷在长安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千。这里的花和鸟鸣都带上诗人个体极强的情感烙印,显得格外真切动人,这就是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林思琪若有所悟,立即修改。这是修改后的片段:“清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苍松舒展四肢,翠柏昂首挺立,香樟随风哀怨,木棉落尽繁花。三块巨石相拥而立,它们用穿着浮雕艺术的外衣诉说着往昔峥嵘的岁月,一排排英姿飒爽的战狼们正在倾听着它们不朽的故事。一只刚劲有力的手臂穿过巨石,用五指紧紧地握住一把扎着红飘带的步枪,坚定地指向遥远的天际,似乎要划破一切黑暗。踩在柔柔的木棉花上,地上烙下一道道红红的印痕,我不由放轻脚步,唯恐惊醒捐躯的先烈。”读这个片段,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字里行间作者对于英雄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有了“我”,整篇文章的精神面貌和感染力就不一样了。
有了真切的感悟,就能描述具体,写出内容饱满,含义隽永的文章来。真切的感悟,来源于作者细致地观察,深切的体验,透彻的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文章想不具体、不饱满都难。比如周唯同学对一株葡萄藤的描写:“它到底是从人家的院子里偷偷爬出来的呢,还是从墙外的泥土里挣扎到人家的院子里去乘凉的呢?我想它定是爬出来看风景的。绕过墙,只见它用筷子似的身躯撑起一片天,让每一片有棱有角的叶子都能在来之不易的阳光下发着亮,为自己拼命汲取营养。在两栋房子中间生长着的它,只能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博得太阳的一次温暖的照射。它就这样死皮赖脸地趴在人家的墙上,像一个小偷,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也像一个病怏怏的人,苦苦支撑。它的根并不粗壮,所以它没办法像其他树一样长得很高,只能委屈着自己蜷伏着前行。就像一个出尽丑态却仍不甘心的小丑,艰难地趴在墙头,不说话,也不会发出任何哀怨。只是紧紧扶在墙头,掂起脚尖,想让太阳像对待其他生灵一样,把阳光暖暖地洒在它的叶子上,所以它顾不得别人的埋怨,更顾不得墙头水泥中嵌着的闪闪发光的玻璃片。向太阳摆出自己的灿烂笑脸,摇了摇满是伤痕的手……”作者用饱蘸情感的笔,赋予葡萄藤以人的情思,生动描写了这株葡萄藤生长之艰难,以及他乐观向上的生命状态。从外界环境的险恶和自身的孱弱两个方面来细致刻画。写它生长在两栋房子夹缝中、需依靠别人家的墙、墙头水泥中嵌着的玻璃片,是侧面烘托。写它像“小偷”“病恹恹的孩子”“出尽丑态仍不甘心的小丑”,是正面描写葡萄藤的孱弱。这样的描写意在言外,道出了一个不被重视、处境艰难但仍然怀揣梦想,踽踽而行的孩子的心声。正是她的这种独特的感悟,笔下的这株葡萄藤让人回味,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有了真切的感悟,就能有显有隐,有表有里。一枝探出墙头的红杏,一颗石缝中钻出地小草,一阵轻柔拂面的东风,一池漾起涟漪的春水,这些生活的瞬间对于感悟敏锐的人来说,似无实存,似小实大,都会成为他们表达生活的素材。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表面写各种颜色的菊花的竞相开放,实际是借此来象征母亲坚强的品格,寓意着人生中也要活出各种色彩,勇敢地绽放自己,这是“里”。于乐天同学在清明回老家家扫墓后归来创作的小诗“一角废弃的残垣,一框朽木的窗。岁月没收了它原来的颜色,却给了乌木泥土的黄。乡村的老街,窗外是新绿的菜园。春寒料峭,微风纤细的手指抚着它苍老的脸。向往着,渴求的,是灰泥外条形的世界。叶,探出头,伸出手,追寻的,是属于自己的蓝天。”“残垣、朽木、菜园、新叶”“黄和绿”“框和追寻外面世界的叶”这带着强烈的对比色彩的“表”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心灵的震撼:自由的心灵,是禁锢不了的!这是作者要表达的感悟,就是文章的“里”。

有了真切的感悟,就能旧题出新,写出新颖独特的文章。同样的景物,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人笔下所具有的情韵是不一样的。比如同写“离别”的美文,如果别人都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你却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你对“离别”与众不同的感悟,则会让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上次我们的习作是关于“童年”,有很多同学都发出类似于“再也吃不到那夜似的好逗,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感慨,表达的是对童年一去不返的追念、怅惘失落之情。而伍宇轩同学的习作结尾:“褪下童年的懵懂和天真,对它挥挥手:“你好,再见!”向心中的远方前行!”你们看,不也尽显读到风采吗?故有“我”独到感悟,则“彩”出无穷。还有雷佳同学描写枯枝的片段,因为她内心对生命独到的感悟,使得笔下的随处可见的普通的“枝丫”就有了新意。“前方是一大片的树林,虽然已入春良久,但他们仍未长出翠嫩的绿色,唯有暗黑与枯灰的蔓延,像极了鬼怪在张牙舞爪地拦截前进的道路,走到树下,不经意的一抬头,这真是色彩的交融,黑与白的相得益彰,可能是哪家调皮的孩子用石头砸裂了这块玻璃吧,或是有一位有个性的渔夫胡乱织了一张极不规则的大网撒在上头,只见没有一丝云的昼白色天幕上,多不胜数的黑色线条以一种画家无法勾勒的弧度爬了上去,粗细分明,浓淡讲究,再一看,树杈却又如有着曼妙姿态的舞者,有的单脚支地,另条腿向后高高抬着,手臂微曲,一上一下向前舒展;有的双手举过头顶,腰肢向右扭动;有的身子斜侧着,双臂呈拥抱状打开,还有的直接向后仰倒,上肢划过一道圆弧。一阵清风卷来,枯叶被摇得沙沙作响,渐渐的,眼睛不知道聚焦在哪条枝,哪条杆上了,只在模糊一片中恍惚听见树叶的歌,看见树枝的舞……”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对张牙舞爪的枝干描写中,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不屈,生命的舞蹈!

面对多姿多彩的,丰富充实的生活,如果我们敏锐的感悟无处不在,笔下的文字定然会灵动无比,写出富有个性和灵性的文章来。
芝兰悦读
微信公众号:ldzx-zlyd
爱语文,爱生活
长按二维码关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