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果以后在农村的坟没人祭拜了,该怎么办?
优质回答:
从盘古开天地到今天,人类是生生死死,至今死了多少人恐怕没人能统计出来。对于死去的人来说埋葬方式尽管有多种,恐怕还是以土葬方式居多。如果坟头都还存在的话,恐怕地上到处都是坟了,但直到今天,地里的坟头并不是很多。
除了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墓地是世界上延续最长的墓地之外恐怕没有别的家族的墓地能延续这么长时间。有的是过几代没后人了,坟头也就慢慢消失了。有的是过几代后人对祖先墓地淡忘了,没人添土也会消失。有的是因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破坏掉了。有的是人类迁徙,远离了祖宗墓地,慢慢自然消失了。还有的是建设用地作为无主坟处理掉了。等等这些原因吧,所以经历了几千年,仍然存在的坟头并不多。
农村的坟没人祭拜,坟头自然消失很正常。没有什么怎么办的!这是现实,大家还是接受这一现实吧!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据我的观察判断,上坟一般分三种人,一种是真孝顺的,这种人是老人活着的时候就很孝顺;老人没了之后,他们非常怀念老人,不忘老人的恩情,每年相关日子都要去给老人上坟(我们这里是清明节、阴历七月十五、阴历十月初一、春节,主要是摆供烧纸),其实倒不是迷信,主要是继承了一些老传统,通过这种形式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其次有一种人是伪孝顺,这种人是老人活着的时候不孝顺(舍不得给老人花钱,让老人生气,不给看病等等),老人没了之后,装作孝顺,每次上坟都不拉空,因为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只是买点烧纸而已。第三种是根本就不孝顺的,老人活着时候不孝顺,死了以后也不去上坟,就如同自己是石头子里蹦出来一般。
据我观察,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上坟这种事一般也只限于三代人,也就是孙辈还能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上坟,到第四代就不会给太爷辈上坟了。这一点表现为,千百年来农村的坟头总是维持在一定数量上,不会增加很多。城镇的墓穴到了一定年限,也没人再续约了,许多墓穴就变成无主坟了。
综上所述,上坟这种事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有后代,后代又孝顺(包括假孝顺的)的就有人上坟(三代),没后代,或者到了第四代就没人上坟了。
现在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许多农村都已经空心化了,上坟的人肯定越来越少,真到了没人上坟那一天,坟地就自然而然荒废了,一切就回归自然了。
其他网友回答
这也是异乡游子们时时不能安心的一件事。父母在的时候谁不惦记着这个家。每到春节都会兴致勃勃的踏上了回家的归途。父亲备足年货,母亲掐着手指头盼着儿子回家。到家见到的是苍老的老母眼中的泪花。在她心里儿子是永远长不大。把平时攒着舍不吃的东西都拿岀来摆了一大桌,母亲一口不动,坐在一旁爱撫的眼神看着儿子吃。儿子吃得越多,她的脸上露岀不喻言表微笑。知道儿子外面有暖气,怕回家冻着把坑烧得烫屁股。躺在热炕头上感到无比的温暖,心里总有一丝丝温馨。顿时洗去一路风尘和终年飘泊的疲惫。
父母驾鹤西去,归途变成了陌路。年复一年的怀念,乡愁着那座无人培土的墓。每到年节按着家乡的习俗,找一个僻静十字路口对着家的方向,叩头,烧纸,祈祷。
我不只一次想着,当我有一天死去,我的儿子孙子能不能还认得相隔一千余里的荒坟野地里的那座矮矮的墓。想到此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