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战国四分五裂,匈奴都不敢打,为何统一后汉朝反而打不赢?
优质回答:
战国时中原四分五裂,匈奴不是不敢打,而是不需要打;等到中原统一后,匈奴也被迫统一,中原当然就很难打赢了。
下面展开说一下其中的逻辑。
能依靠贸易解决,谁愿意玩命打仗呢?
中原四分五裂的时候,北方草原的匈奴人也是部落林立。匈奴人擅长游牧生活,肉类皮毛等不缺,但是其他方面的需要,其自身就就难以满足了。比如需要粮食,有人想穿戴丝绸,有人要用金属工具,还有人需要各种其他工具和工艺品,等等。这些东西哪里有?当然是中原啊。
那双方就拿各自的优势产品进行交易吧。
因为这时候,中原和草原都各自有多个实体政权,中原叫国家,草原叫部落。一个地方不愿意交易的话,还有其他地方愿意交易。也就是说,双方总有机会达成交易,各取所需。
(粮食与皮毛,双方和平交易)
但是,当中原统一之后,情况变了。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修建超大规模的长城,把中原与草原彻底隔绝,南北方的交易也就随之彻底中断了。
这一下,贸易不成,那就要武力解决,来中原地区抢掠吧。但是,单个小部落根本不是中原的对手。草原上本来分散各自为政的小部落,为了生存,为了对抗中原,就必须组成更大规模的政权。因此,草原也就统一了,成了一个汗国。
这样,大汗就有能力组成大规模的军队,有能力与中原王朝抗衡了。
这里的逻辑就是:原先相对自由分散的贸易无法继续了,随着中原统一成了一个王朝,草原方也只能被迫组成一个相当的政权,才能对抗中原,夺取草原人生活的必需品。
草原统一之后,其军事力量相对中原优势明显。
草原的骑兵,来去都如疾风骤雨一般,面对中原步兵为主的军队,优势太明显了。骑兵来打步兵,步兵跑不掉;步兵想追骑兵,又追不上。最早的赵武灵王,也是学习胡人战法之后,才在北方稳住阵脚,转而面对中原各国,赵国则因此战力强悍。
中原与草原对抗,双方都很惨
但是,中原搞大规模的骑兵,太费钱啊。
养战马的成本高,不是一般的高。一个是高在时间上。马有11个月怀孕期,幼马两三年后才能训练当作坐骑,进一步要能适应作战的的话,还需要再来两三年。组成一定规模的骑兵部队并去打仗,战马就成了消耗品,持续供应就是持续往里面砸钱。战马到底有多费钱呢?
一匹战马从出生到退役,大约有10-15年的可用时间。饲养战马除了喂草,还要用精料,精料就是豆饼、谷物甚至肉类,这样战马才有力量和速度。从史料记录中推算,一匹战马从出生到退役的总费用大约为300两黄金。按唐代一两约37克、现在金价360元/克估算,则一匹马一生的费用约为400万人民币。这个成本极高了。
从这个成本推算,我们就可以明白,刘邦打不过匈奴,主要就是因为穷,没有骑兵。
(白登之围)
随后汉初几代人拼命积累、隐忍求和。直到积累了70年,汉朝才有钱有力量组建大规模骑兵部队,然后才取得了优势。
但是代价也不菲啊,汉武帝打匈奴打了几十年,匈奴被打得很惨,但是中原百姓也被耗得很惨,户口都减少了一半。
结语:
至此总结一下。战国时中原四分五裂,匈奴与中原很容易通过贸易解决问题,不用打仗。而等到中原统一后杜绝与匈奴贸易,匈奴也被迫统一组成更强大的政权来抗衡中原。
中原必须拥有与匈奴相当的骑兵才具有打赢匈奴的可能。而极度费钱的骑兵,要等到中原富了以后才养得起用得起;刚刚经过战乱而统一的汉朝,穷得叮当响,没有骑兵,当然打不赢匈奴。
(完)
以上就是凌烟阁边看历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交流。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战国时期凶奴还只是在北方游牧民族中较有应响的部落,统一的匈奴汗国还没建立英雄人物冒顿还没掌权,秦国正在崛起强大,燕赵等国虽不如秦国强但也是称霸一方兵强马壮的霸主,共敌夷犾还是各国的最高政治决策。正是秦末的暴政六国故民的起义,楚汉多年的相争战乱消弱汉(华夏)民族的民力和国力即国防力量,正巧匈奴人岀了一个很有雄心才略的冒顿单于统一了塞北各部落建立北方游牧民族一个形式上统一的匈奴汗国。喘过气回复力量的汉民族打败夷犾是早晚的事,因为汉民族代表着正朔代表着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和文化。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匈奴和中原政权之间的胜负问题,在头条上已经被多次提问。这个问题看似是一个悖论——分裂的战国国家,如赵国,尚能够多次击退匈奴,但到了汉朝初期,作为统一政权的汉王朝,居然会被匈奴击败,在汉初的六十多年时间中不得已而用和亲的方式来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如果简单地因为这种现象而得出汉朝初年的实力比不上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则是非常肤浅的。
研究历史问题,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即,以发展的眼光,结合具体历史时期的背景,对于问题进行深刻而全面的分析。战国末年到西汉初年,时间跨度为半个世纪。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原王朝与漠北的匈奴各自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匈奴在战国时期,尚不是漠北唯一的能够威胁中原政权的少数民族,同时期的匈奴,位于蒙古高原,其东边是强大的东胡,西边是繁荣的大月氏,正所谓“东胡强而月氏盛”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了匈奴的头曼单于时期,彼时,中原正是大秦帝国一统的局面。也就是说,当年赵国名将李信击败的匈奴,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草原霸主,而仅仅是草原的“诸侯国”之一。在体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中原王朝由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程度远高于匈奴,再加上赵国的部队本身就以强大的骑兵为主,且赵国骑兵之中同样存在着如林胡等善于骑射的少数民族,因此赵国击败匈奴便不足为奇。
头曼单于时期,由于秦王朝的强盛,匈奴被蒙恬夺取了河南地(即河套),元气大伤。但继承头曼单于的,是他的儿子冒顿单于。这位冒顿单于是一位英明之主,他不仅有野心,同时也有实力。在他的带领下,匈奴先后击败了自己的宿敌东胡和大月氏,彻底统一了漠北,号称“控弦三十万”,可谓是强盛一时。
当冒顿单于完成这一系列壮举的同时,中原大地上却正在遭受着战乱之苦。秦王朝的迅速崩塌,使得中原地区陷入到了诸侯各自为政的局面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纷争逐渐转变为楚汉之争,四年之后,刘邦最终击败项羽,成为了天下的主人。虽然刘邦成为了名义上的“天下之主”,但动荡的局势并没有随着刘邦的获胜而得到改善,追随刘邦夺取天下的诸多异姓王侯,势力不断增长,始终威胁着刘邦的地位,于是乎刚刚建立的汉王朝由陷入了拔除异姓诸王的泥潭之中。可以说,此时的大汉帝国,正如同一个刚刚做完手术,虚弱不堪的巨人,再也经不起任何折腾。
在这种情况之下,汉朝自然是难以与匈奴抗衡。
其他网友回答
你统一别人也在统一,在刘邦项羽灭秦的时候,草原上出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冒顿大单于他统一了草原大大小小的部落将匈奴的实力发展到了巅峰,反观大汉王朝虽说统一了但是天下初定国家贫穷,军队需要休整,在那样的情况下实在不宜长途作战,也就注定了刘邦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