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果现代书法作品值钱是因为艺术还是名人?这是为什么?
优质回答:
我们不排除现代书坛,还是有一些艺术上乘的书法作品。但遗憾的是,市场价值并不是很高。
相反,倒是那些跨界的”书法家”,价位反而高得离谱。这其间,那些文人书法,偶或还有些味道。那些政客、大腕的书法,有时简直可以用狗屁不通来形容,但却每每在拍卖市场上大放异彩。价格直欲和其身份名气成正比。
这种变态,甚至病态的现象,也只有当今社会才会出现。为什么呢?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观念出问题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病灶深时病难消,但相信历史的长河,会逐渐冲涮干净这些污物。因为他们毕竟是,这个时代的笑话。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艺术发展至今,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知道现代的书法作品的商业价值高的让人目瞪口呆,很多书法作品只是简短的几行字,却值几十万上百万,真验证了“字字重千斤,字比黄金还贵”,那么现代书法作品值钱是因为艺术还是名人呢?
在说现代的书法作品时,我们先回顾一下古代的书法作品吧,古代书法作品有着浓重的文化底蕴,时至今日,值个上千万不等,都让人心服口服,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就远远高于千万,这并不是因为王羲之的名气,毕竟王羲之也早已经不在世一千多年了,而是《兰亭序》的艺术价值“天下第一行书”值钱,
看了古代,我们现在来谈谈现代的书法作品吧,很肯定的说“现代书法作品值钱,完全是因为名人效应”,为什么说的那么绝对呢?原因很简单,第一,书法的“笔墨”二字至少要研习几十年,才会有一定的悟性,第二,“笔墨纸砚”是书法最实用的创作工具,
且看现代的书法作品还有多少“笔墨”呢?古人流传下来的笔法都要被临摹的“面目全非”了,追求创意是现代书法的“潮流”,比如,用树枝写字、用扫把写字,甚至有些人还用几十公斤的笔来写字,试问一下,如此粗糙笨拙的工具能写出好字吗?
但正是因为这些“玩意创意”却吸引了很多人,有些人竟然把这样的创作叫做有创意的艺术,如果王羲之活过来看到这种情况的话,估计又要被活活气死;还有一些“非专业书法家”的字价钱也是高的离谱,比如,一些娱乐界明星的书法,很多几十年专业练习创作书法的人的书法作品价钱却不如他们,当然了,书法作品肯定是比他们强的,只是名气不大而已,所以自然作品不值钱了。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识货的藏家会买艺术价值高的,而想炒作的买家会买好炒作的,而流通得多的,一般都是好炒作的。作为艺术家,不能跟着市场去创作,潜心研究学问,是金子总会闪光,就如当年黄宾虹的作品也等了50年才找到懂他的人,识货的人。现时贵的,不一定是好的,但也不能说全部不好,最终还是要看作品本身。平常心看待就好了。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作品值钱,在现代绝对是人的名声地位比作品本身的价值高出无数倍。
贾平凹一字四万,马云两字三百多万,赵本山四个字九十六万,姜昆书法作品一尺一万……前任书协主席张海的作品卖到了天价,而卸任以后,作品价格直线下降。同样的字,在位时与退位后天差地别。难倒是他的水平下降了?没有。说不定卸任以后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书法创作之中。水平比在任时更好。
书法作品的价格,历来都是名重于艺。凭付增价这本不足为奇。只不过现代的人手段比古人狠得多。敛财的本领是古人望尘莫及。大家看过《鉴宝》吧,对于许多不知名的清代书法作品的估价,三万五万,已经是非常高的估价了。他们的作品水平难倒会比张海差?就算不如张海,难不成连赵本山也不如?
很多书法爱好者总是觉得自己的字比这些名人强,自己的字将来一定会升值。将来会怎么样,是别人的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一幅小楷,被王中军花两亿多买下。曾巩得到一毫一厘了吗?他的后代得到这笔钱了吗?和他们曾家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普通书法家的作品,二三百块钱,你觉得是不是太低了点?舍不得卖?赶紧卖。一首唐诗能花多少功夫?十分钟都不用就搞定,矜持什么?有销路的话,开足马力的写,一天下来几千大块钱落袋,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社会就是这样,要赚大钱,就要有名。没有名,就要舍得出力。既无名,又不肯出力,还带点文化力的矜持,除了哀叹自己怀才不遇,时运不济,到头来守着一堆自己的作品,又有何益!
其他网友回答
作品与人都关系,要综合与辩证的看待问题……现代人总的审美有所提高,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