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6季【湿地推荐】名校校长也曾“偷师学艺”

欢/迎/关/注
关注
重庆大学出版社
初为人师,偷师学艺
文:田祥平
1984年,不到21岁的我第一次站上南开中学的讲台。那一年,看着一张张阳光而朝气蓬勃的笑脸,我对即将开启的从教生涯激情满满、信心十足,我的心里早已做出决定,要将自己的青春和明天托付给这所厚重而美丽的学校。
重庆南开中学摄影:田祥平
当时,学校为新老师安排了指导老师,提供了为期三年的旁听课程,而我们去旁听的都是学校教学经验丰富、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们的课。一周有4节旁听课,一学期20周,就是80节;三年下来,一共480节。无论多忙多累,我一节课也没有落下!
三年后,学校安排的旁听课程结束了。虽说三年的边教边学已让我提升不少,但我还是坚持像一个旁听生那样,时常站在教室外“偷听”。我找到了做学生的快乐,更在这持续不间断的“偷师”学习中收获了育人的感悟。
常常有学生对我说:“田老师,你经常都来听课,感觉比我们还认真!”偶尔,也有路过的老师看见我“偷听”,带着不解的神情朝我笑笑。或许在他们看来,我“偷听”的办法有点笨拙,但这确实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让我的教学水平迅速提高。最关键的是,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和专业成长,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这些前辈老师们对教育执着的精神,对学生博大、仁爱的胸怀,这对于当时年轻的我来说至关重要。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对那些我旁听过的前辈老师们心存感恩!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名学科老师,既要课讲得好,还要将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了然于胸。作为一名新老师,必须勤奋多多,用心多多,付出多多。当时,班上每个学生的作业,我都会认真、细致地批改。我也乐于做“角色代入”和“换位思考”。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会细细思索他们的解题思路,找到他们所遇的解题“瓶颈”,了解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式教学。
南开排球场,倒映着科学馆
摄影:田祥平
回望这一路的足迹和坚守,我在南开中学的讲台上教化学已二十余年。
而我,既是一位老师,也是一名学生。年轻时“偷听”上课带给我的快乐和成长,让我终身受益,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将“学无止境”的感悟和理念传递给了更多的学生和同事。
为学日益,大道至简。想来,作为一名老师,要有一个简单而深刻的认知: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人生的引领和人格的影响—为人师者,要从心灵深处、从教育初心出发,与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教育是在为未来培养公民,因此办教育不能过于短视、功利,要坚守理想和情怀,要心无旁骛、平心静气,要走一条传承真善美,把握教育本质规律的必由之路。因此,南开老师们努力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张张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更是要将他们塑造成一个个有理想信念、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未来公民。
今天,我坚持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宽松的成才环境,让老师立足学生特性深研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快乐而多元地学习和成长。
推荐阅读
《格物致知:一位中学校长给青少年的三门人生课》
有益 ·有思· 有味
★这是一本有声、有色、有趣的人文读本:田祥平校长用有趣的文字、有色的美图、有声的故事,分享自己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品万般味”的思考和参悟。从宏大叙事到微小细节,日常生活的人文关怀随处可见。
★这是一本在设计上也藏着各种精巧“小心思”的全媒体图书:有趣的文字x有声故事的巧妙引入;有色的美图x摄影作品的多维度呈现;拍立得创意概念x南开纪念藏书票收藏意趣。
★有益、有思、有味,三门人生课的立意贯穿全书:通过睿智有趣的故事,给青少年们带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人生课。
★全新呈现,特别录制趣味有声故事:以二维码形式独立附加于每一章节,与少年对话,凝聚作者思想结晶,实现书籍的“立体扩容”。
★南开的“青莲紫”贯穿始终:全书贯穿浓浓的南开元素,满载南开人的情怀与记忆。纪念藏书票、醒目的校训、熟悉的南开校园场景,每一处细节皆用心,让全书充满了生活的“轻快感”“立体感”和“仪式感”。
作者简介:
田祥平重庆南开中学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是教育心得,是人生感悟。
让我们一起走近田祥平校长
了解教育和人生的那些事
END
新书已上市请关注各大书店、电商平台购买更好的书,只为遇到更好的你重庆大学出版社官方公众号书籍 / 阅读 / 出版

版权声明